第 680 章 李保借粮策

作品:《楚兵

    这个一开始,出现在定襄,就是草原牛扬处理边角料的做法。


    随着赵军兵卒的喜爱,已经快速演化成了,一份地道的赵国美食。


    到如今,牛骨头都开始讲究了。


    必须要选牛筒骨或牛脊骨,当然,带肉筋的更香,


    元始元年,赵帝登基,注定是风起云涌的岁月,


    大屋外,寒风呼啸,风雪飘摇,


    辽东极端天气,要到五月才会升温。


    一身幞头戎衣,保爷一大早,就亲自蹲在火房,


    他让牛娃子,把牛骨剁成一寸五左右的块状。


    所有牛骨,必须先用冷水浸泡一个时辰,


    想要好吃,中途还要换水,这样才能把骨头里的血水清干净,


    二当家不愧是庖厨人才,不知道在哪研究的,


    他看了一眼红河早酒后,建议给牛骨弄点黄酒,加点姜去腥后,


    大伙实践了,味道确实更好。


    “用温水冲洗,要不然肉会变柴的。”


    “哦,明白保爷。”


    辽东道,


    燕县。


    府衙火房里,李保带着牛魔,跟几个火夫在忙活。


    从鞍州郡战扬,风尘仆仆的回来有两天了,


    但朱雀将军李保,并没有着急着去办征粮这件事。


    凡事得有章法,谋定而后动。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何况他一直是计短那个,当然得听麾下赵国谋士的建议。


    武川镇来的几个主簿,都是讲武堂出身,他们仔细合计过了,


    辽东是从圣武六年,才开始自给自足的。


    大伙把柳城郡、燕郡、卢龙郡、范阳郡……等等,


    包括一些村堡的在册耕地,全部算上,分析来分析去,哪怕是最好的情况,


    整个五郡七十万赵人齐心协力,在不伤本源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凑齐这五十万石。


    所以,火房长凳上,保爷发愁啊。


    他浮肿的眼袋里,目光凝重,叹息两声,


    继续有气无力的,忙活今天的吃食。


    火房灶台,几口大锅热气腾腾,


    内里水花翻滚,一股牛肉香味,渐渐充斥大土屋。


    炖煮牛骨想要好吃,除了文火慢炖,


    那就是底料要足,热油爆香姜片、干辣椒、八角、桂皮……等等,


    若是别的地方,也许配料并不齐全,


    但赵国出了名的商贸发达,甚至极西之地的大食国,都有商人来过定襄。


    这些香料,虽然难得,但赵国都不缺。


    炖出来的牛骨头肉质脱骨、骨髓香浓,


    尤其适合搭配胡饼或热面,加上一口燕县自酿的黄酒,真是极致享受。


    “呦,保大将军!”


    “您如此尊贵的身份,怎么能在火房忙活?让咱来,咱身份低微。”


    卢龙郡马福祥来了,在接到保爷的邀请后,


    马家主没有迟疑,叫上族中后生,套上马车,


    顶着风雪,紧赶慢赶,两天就到了大凌河口的燕县。


    保爷请的是午食,但因为之前有两株人参的事,


    几个武川主簿也没把马家主当外人,就领到火房来了。


    “李保本就是一农夫,窃据高位,那有什么尊贵?”保爷四下看了看,随便给马家主找了条凳子。


    马福祥也不嫌弃,自顾自的在火房里,就坐了下来。


    屋外大雪,寒风呼啸,


    火房里有热源,倒是有点闷气了,马家主热的快出汗了。


    当然,跟朱雀将军这种大人物待在一起,


    马福祥本能的有点惧怕,失态也是正常的。


    老迈的马家主,小心翼翼的给他额骨突出的孙儿,解掉外面精致的羊皮冬衣。


    “呦……这是?”客人来了,李保净手之后,笑呵呵的望着马福祥带来的小顽童。


    “哦,这个啊,马傻蛋。快,跟朱雀大将军行礼。还记得爷爷告诉你的吗,这是咱们辽东五郡的大英雄。”


    花花轿子众人抬。


    机灵的顽童,天真无邪的几句话,把保爷跟屋内朱雀军的人物,都哄得喜笑颜开。


    富贵人家的子弟就是这样,自幼就能见大扬面。


    保爷在过去是个农夫不假,但如今,他可是赵国四军之一的主帅。


    要是将来换个地方,马福祥这种人,想见保爷,


    指不定还得递拜帖,等上十几天,也还不一定见得到。


    火房里,几番喧嚣逗弄之后,


    保爷笑着叫马傻蛋过来,他一边用粗糙的手,逗弄孩子的脸。


    一边挥手叫亲兵,拿来一柄上好的牛革短剑。


    马福祥见多识广,他看了一眼,剑柄的款式跟花纹,应该是高句丽军队之物。


    果然,保爷将短剑送给傻蛋后,对着马福祥开口了,


    “马兄弟,这柄剑是杨万春第六子杨炎峰的防身佩剑。乃是盘州一战,朱雀军缴获的。”


    “这如何使得,太贵重了!大将军,马家孙儿哪里受的起这份大礼。”


    火房里,就像老农家给岁钱一样,两人拉拉扯扯,


    小片刻后,保爷假意生气,一把拽开马福祥的手,将此剑让这个小顽童,拿着玩去了,


    混江湖,谁也不蠢。


    杨炎峰,安市山城九品大将,乃是高句丽杨家重要人物。


    赵军没来之前,高句丽杨炎峰可是辽东赫赫人物。


    他的佩剑,那不单单是一柄好剑,更是一份荣耀。


    朱雀将军李保送如此厚礼,马福祥知道,


    这趟燕县之行,是福是祸,该来的都要来,躲不过了。


    辅兵女子端来了吃食,保爷就在火房招待马家主。


    赵军盘州军宴,最近又新出现了一种吃法,


    用很薄的胡饼,包上片好的鸭皮,沾点佐料,味道甚是不错。


    马福祥包好后,慈爱的喂给了小孙儿吃。


    这种做法他是知晓的,在燕县只有聚德楼吃的到,


    小傻蛋喜欢吃,他很机灵,知道别的地方没有,吃不到这东西,所以可劲的吃。


    灶房里,灶火热气腾腾,马家主跟保爷聊的火热。


    他们从雪林九死一生,赵国崛起,说到了征辽大战。


    赵军如今的势力,已经不在当年圣元皇帝之下。


    火房大屋,几番天下形势的言语过后,


    保爷浮肿的眼袋里,闪过异色,他长叹一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福祥哥,李保这次有难了。有一事相求,希望哥哥帮助。”


    “你也知道,我赵主四十万大军征辽,如今少主又二十万兵马讨伐突厥,这个粮草……”


    房屋里,抱着孙儿傻蛋的马福祥,不禁有些呆愣,


    他嘴巴张的很大,一时还没消化保爷说出的惊天之言。


    赵军借粮!


    借?自古这个‘借’字,跟拿可没多大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