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5 章 走私生意

作品:《楚兵

    当今天下,高句丽、东突厥、赵国,虽有局部冲突。


    但帝都洛阳,享受了四年和平,


    那是商贸鼎盛,到处是各国各族商贾,


    极西的驼铃声,极东的扶桑女,甚至突厥的昆仑女。


    如此广泛的信息来源,赵国的真实情况,高门大族很容易知晓。


    楚国项氏想掩盖真相,其实是自欺欺人。


    可梁铭跟龚齐虽然骁勇,但政治能力还是低了点,


    若是周云、李宣,一眼就能明白,楚国骗的就是底层的百姓,


    早在秦国时期,商鞅就有一套完整的弱民强国之法,


    此商君书,历朝历代皇帝都要学习。


    自古愚夫愚民,最是好欺骗!


    “梁兄如果真是不忿,龚家要的那两样东西,希望能弄出来。”


    “毕竟,增强我们,就是在削弱大楚。”


    下方是喧嚣的楚兴大堂,


    三楼雅间,梁铭靠着雕花护栏,


    见鱼儿上钩,他心中奸笑,可表面上却是一脸为难。


    梁铭是刘忠武的发小,他一直很佩服这个才智高绝的兄弟,


    可没想到,西军盐城郡那批粮食,恰恰就是这个好兄弟害他最惨。


    虽然最终,龙骧军还是将钱款补足了,


    但这件事,在梁氏内部,已经将梁铭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


    方桌前,梁铭假装犹豫,喝了口茶,叹息道,


    “龚兄,你也知道,赵国有武器禁运,楚国还有商贸禁令。”


    “要是搞些雪花盐、清河醉、冬衣都好说,可这战马、甲胄确实难!”


    干走私这行,那是刀口舔血,梁铭早就得到了暗卫的情报。


    龚家历经皇帝几番打压,如今已是生死关头。


    龚齐只是一个旁支账房之子,这种奴仆身份,过去是不可能挑大梁的,


    但如今他却冒头了,足见龚家已经危险到了什么地步。宗族掌权者,连身份的枷锁都不惜解开。


    楚兴三楼,雅间方桌。


    “梁兄,”龚齐眼神冰冷的看了看四周,也不藏着掖着,恶狠狠的道,


    “如果不难,怎么会找到你呢?价钱好说,我们想要这个数……”


    方桌上,龚齐手指沾了沾茶水,写下一个‘二’字。


    走私两百套?好大的手笔。


    龚家诚意很足,没有弯弯绕绕,连价格都标好了。


    那庞大的总价值,饶是梁铭见多识广,都吓得脖颈一冷,


    一百倍!


    足足是北疆军队采购价的一百倍。


    二百套骑兵武备,竟然能值近十万贯。难怪主公说,兵器走私就是最赚钱的独门生意。


    武川镇走私兵器的时间由来已久,


    早在十一年,铁屠夫梁大,就靠走私青山弓,挣回了不少军费。


    可做生意,讲究很多。


    梁铭深知,不能立马同意,要让对方觉得占了便宜。


    “不是价钱的事。梁某先要看族中,能不能搞出来。”


    “赵法严苛,赵王更是嫉恶如仇,咱们也是顶了掉脑袋的风险。”


    梁铭只是送了一点缝隙,可龚齐就已经方寸大乱了。


    楚兴雅间,龚家子一再保证,只要过了楼关,他龚家就付银钱,


    至于河内郡跟孟津渡的楚国关卡,那是龚家的事,丢了货也不怪他们。


    “不是……”梁齐看着龚家子斩钉截铁的态度,不禁有些疑惑,


    “这可是杀头的事。你们龚家不要命了?”


    闻言,龚家子眼里闪过精芒,冷哼两声,幽幽的道,


    “当今朝局动荡,再这么下去。龚家迟早完蛋。不如拼了。”


    圣武一朝,灭族的权贵,超过九代皇帝,百年总和之数。


    由此可见,项济对权贵的打压有多恐怖。


    楚兴楼之中,正当龚家子述说着,这几年的苦难时,


    大堂里爆发了惊天动地的喝彩声。


    “蜀中大捷,蜀中大捷。”


    “武卫大将军余建山攻陷成都,蜀贼刘旭渊、黄昭君身死。”


    “蜀中大捷,蜀中大捷。”


    “武卫大将军余建山攻陷成都,蜀贼刘旭渊、黄昭君身死。”


    ……


    河洛帝都,拥挤的长街,


    洛阳楚人让开了道路,疑惑的望着,远道而来的八百里加急。


    随着传令兵一路马蹄奔腾,胜利的消息一路传诵。


    洛阳各坊,渐渐响起了山呼海啸的呐喊声,


    不久后,洛阳古钟嗡鸣,‘皇帝圣明’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如此国家大捷下,到处是兴奋的洛阳楚人、楚吏。


    不少官吏、公差从家门中出来,冲向人头涌动的大街,


    对着皇宫方向,声泪俱下,三跪九叩,


    他们颂扬皇帝的英明,乃千古一帝,


    大楚之幸,天下之幸。


    延庆坊、永安坊、武义坊……等等,


    各族商坊,皆是张旗挂彩,普天同庆。


    官家的邸报前,层层叠叠,站满了红衣楚人,


    他们在听高台上,官员激动的赞扬胜利。


    “我大楚无敌的十二万河洛子弟,在蜀地鏖战两年,终破成都……此乃天喜……”


    只是,任何地方都有穷苦之人。


    长街上,洛阳人们欢声笑语中,


    却不知,在犄角旮旯里,有无数蓬头垢面的楚人,羡慕的望着。


    他们没有户籍,是流氓户,命贱的就像野草。


    此刻,在那洛阳石桥的下方,


    三五个乞丐,似乎因为活不下去,不得不把女儿卖掉。


    乞丐母亲蓬头垢面,在洛阳普天同庆的欢呼中,


    将女儿的头发抹开,深深的望了几眼,


    她想要牢牢的记住女儿的样貌。


    “朵儿,朵儿啊。我苦命的孩子!娘对不起你。”


    “娘每天都会给你拜菩萨,你一定要好好的……”


    人牙子的马车上,是七八个一样大小的女孩。


    石桥柳树下,蓬头垢面的母亲,努力的凝望女儿,尽可能多看一眼。


    而年幼的小孩,天真的以为只是去住好地方,吃好吃的。


    却不知此去一别,再见已是阴阳路。


    洛阳石桥,女儿彻底消失在街角后,


    蓬头垢面的母亲再也忍不住,发出了凄厉的哀嚎。


    那哀嚎声,在洛阳山呼海啸的欢呼中,似乎掀不起一点水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