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0 章 八两银子

作品:《楚兵

    长宁街,


    小巷深处。


    小叶子的母亲会一门手艺,


    狭小的屋院里,干瘦的农家女人在用夹刀,破开竹篾。


    长期劳作,又缺乏保护,女人的手上跟脸上,都是竹子划过的伤口。


    小叶子六岁了,穿着旧衣服,


    昨天那个英俊的大哥哥教了她舀水。


    此刻,她咯吱咯吱的笑着,拿着一碗靠近母亲,要给母亲喝。


    可她没发现,手里的不是竹筒,而是陶碗。


    一个陶碗,在物资匮乏的时代,置办是不容易的。


    “啊……啊,娘,我再也不敢了……”


    长宁街小巷深处,一声脆响之后,小叶子又在嚎哭,


    不少街坊打开门窗,探出脑袋后,叹息一声,又默默的干活去了。


    杨氏也是苦命人,原本祖上是篾匠,


    谁料官家打仗,将他父兄抓进军中做竹筐。


    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了。


    后来大伯、叔叔见利弃义,要吃绝户,活活逼死了她娘。


    要不是老杨当年拼命把她从猪笼里拉出来,她也早就死了。


    “这是陶碗!十几个大钱,咱家能吃多少天?”


    “你就是讨债的,讨债的。就知道害母亲……”


    小院里,杨氏抓着小叶子,用竹条不停地抽打。


    这让六岁又木讷的小女孩又怕又哭,


    哭是因为疼,怕是因为本能的畏惧母亲不要她了。


    角落里,帮忙破竹子的秦寄看不下去,他起身欲要阻止。


    但下一刻,却被周云拉住了,


    后者眼眸深邃,叹息的道,“你干什么去?你看不见,除了杨母,没人管小叶子吗?”


    “秦英雄。久病无孝子啊!”身旁,杜胖子也开口了。


    “一个这样的孩子,生在穷苦户,会逼疯大人的。杨氏不给她去婴儿塔,就算对得起她了。”


    长街清风,


    小巷人家。


    大将秦寄望着杨氏满是伤口的手,跟已经刮花的脸。


    站立良久后,默默低头,回到了椅子上,继续破蔑。


    见秦英雄心绪不佳,杜齐明岔开话题道,“嘿嘿,赵公子,你真打算三天后动手?”


    “大丈夫,说话算话,说三天就三天!”


    小道消息散出去,那可是深思熟虑的。


    周云敢肯定,楚国下层不但不会管,反而会各种办法逃避这一天。


    到时候,周府一带绝对会兵马大空。


    只是这个时间有限,它真的来了跟它要来了,完全是两回事。


    大楚王朝百年,早已积重难返,由于项衍并没有清除前朝势力,其腐朽速度超过想象。


    在楚国各种衙门机构里,早已实现了逆向淘汰。


    兢兢业业者得不到赞扬,敢于突破者得不到赏赐。


    反而善于人情世故者,一路高升。


    这就是在鼓励逃避责任,长此以往,大楚官僚机构效率是很低的。


    当然,这种事也不是大楚独有。


    嘉庆年间,几十个乱民,光明正大的预谋,光明正大的行动。


    但是他们杀进了皇帝金銮殿,要不是清朝还有点忠心的旗兵,


    嘉庆皇帝就这么死了,绝对是历史级别的魔幻事件。


    周云这次用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大楚目前,可能还没达到那种匪夷所思的程度。


    小院子里,侧边木屋前。


    一棵竹子被周云一掰,断成两节,随后蔑刀在周云手里,破竹子就跟庖丁解牛一样。


    那速度,看的秦寄跟杜齐明叹为观止,


    两人互视一眼后,杜齐明试探的问道。


    “赵公子以前干过篾匠?这手艺比杨氏还好。”


    “哼哼,干过吧。”闻言,周云嗤之以鼻,不禁一声冷笑。


    爷能告诉你们,当年五峰山,上官弘替咱背的黑锅,就是这个工匠嘛!


    兴许是这个陶碗,对杨氏的家庭来说太贵重了。


    今天,杨母打小叶子格外重,


    院子里,小女孩一直在哭。


    某一刻,周云刚教训完秦寄,


    要尊重别人的命运!结果自己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杨母,小叶子糊涂,打在她身,等下痛在你心啊。”


    小叶子就像看到救星一样,躲在周云腿后面,抓着裤子不放。


    杜大人的武士虽然多管闲事,但毕竟是好意,且他跟小叶子合得来。


    杨氏行了一礼,也就不说了,脸色阴沉的继续干活。


    小叶子脸上扑扑的,有些躁裂,


    嘴唇有些黑,显然营养不良。


    她刚刚又急又哭,这会被周云抱着,一直不停地咳嗽。


    三人破蔑的小屋前,秦寄跟杜齐明望着哄孩子的英俊楚人,不禁笑了。


    难以想象,这是天下第一兵仙赵王。


    他们一唱一和,调侃周云,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当年丁秀青要在野狐滩杀项济,周云就不该阻止。


    虽然这事已经不是秘密了,但秦寄能知道,肯定又是李娘子八卦的,


    她对周云阻止武川镇动手那次,也耿耿于怀。


    这次若能逃回赵地,估摸着李娘子要在周云屋里骂上三天。


    叫他当初不动手,现在别人动手可不讲什么道义!


    深巷小院,旧木屋前,


    周云抱着小叶子,哄着玩,


    拉着她的小手,指着两个叔叔道。


    “小叶子乖啊,说他们,乡野愚夫!萤火之光讽皓月之辉!”


    --------------


    长宁街地处城南,但它靠近东侧,


    一直是富户与寒门落脚的最佳选择。


    过去这里只有几个摊贩,后来,发展成了临街集市。


    一个砍柴翁的摊位旁,有个小男孩逢人就问,


    要不要竹篮子,很便宜的。


    这些篮子编的极好,看着也不错,可小男孩犯了商家大忌,急切的推货,加不停地降价。


    最终,街口看的人多,买的人寥寥无几。


    砍柴翁身形不算壮实,但却极为有力,


    快要天黑了,他收拾收拾,决定带着儿子回家。


    今个很奇怪,老杨并没有回小巷,而是先来了当铺,


    用家里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换了点银子。


    门口,小男孩很懂事,他一直看着柴跟竹货,


    见父亲出来后,赶紧跟了上去。


    老杨把银子揣在怀里,并没有回去,而是去找了相熟的东家,


    进屋后,他点头哈腰,说明了来意。


    东家也是在长宁街干摊贩的,并不算什么大富人。


    两夫妻为难的互视一眼后,老爷开口道,“老杨啊,明年农忙干三个月,可值七两银子,今日你确定四两就愿意签吗?”


    “急着……用钱,东家。俺……家还在后面,俺保管跑不了的……”


    东家挥挥手,打断了老杨,他不是那个意思。


    他看了看黝黑的老杨,面露担忧道,“咱们老主顾了,也不是说不信你,可江湖骗子多啊。”


    “最近你家那个胖子,咱看就像骗子,这会果然是要骗你钱。”


    “是啊,老杨。”一旁的夫人身形壮实,年轻时候陪老爷苦过来的,


    她心善的道,“这些骗子,就盯着你们这些家中有苦难的人害,都不是东西。”


    屋内,千言万语,抵不住老杨铁了心。


    最终,东家也没办法,老杨这种勤勤恳恳的人,


    今个他不借,明年就去别人家了。


    屋外,天已经黑了。


    远方长街,甲胄响动,一队精兵踏步而过。


    洛阳最近兵马太多,到处在杀人,这令上百万楚人忧心忡忡。


    老杨在门口躲了一会,千恩万谢后,收好银子,


    在东家夫妇摇头叹息中,两父子消失在街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