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0 章 塔山军议

作品:《楚兵

    帝都洛阳。


    过洛水往南三十里,有一小山,楚国大营依山而建。


    营墙高三丈,占地数里,水池、马房、粮库,应有尽有。


    城墙四角,有巍峨的望楼,


    望楼之上,战旗潇潇,


    那些朱红玄文战旗,赫然写着建安、玄武等朱字。


    塔山!这里便是皇帝亲军,建安军的驻地。


    黑夜。


    篝火。


    此刻,按理来说,该是休息的时辰,


    可军营一反常态,兵卒林立,星火如海。


    建安军步二营、步三营、十一营、十二营、十四营、十八营,河洛系的势力,全部集结完毕。


    巨大的校场上,近四万大军,旗帜连绵,步兵如海。


    铁甲幽寒,大盾长矛,强弓劲弩。


    骑兵马匹雄壮,长槊如林,马队一眼无边,


    四万大军鸦雀无声,一股肃杀之气,充斥塔山。


    忽然,塔山军营辕门,马蹄大作,


    一匹雄壮的快马,踏泥飞溅,手持令旨,奔腾而过。


    “报,启禀将军,圣旨到!”


    “报,启禀将军,圣旨到!”


    “报,启禀将军,圣旨到!”


    ……


    传令兵的呼喊,在近四万建安铁军中飘荡,让塔山透着一股诡异的寂静。


    塔山北角,步三营旅官,赵阿四默默的看着传令兵进帅帐。


    身后,一名北疆子弟眼神冷厉,扫视大军,凶狠道,“有传言,项傻子跟主公闹矛盾了,军令杀自己人咋办?”


    闻言,旅官赵阿四站立如松,面容严肃,冷呵道,


    “屁话别多,管好你的队伍,叫弟兄们准备,谁敢下令,老子要谁死。”


    几十步外,步三营另一个身形精壮的旅官,采花贼候俊面露担忧,他一直在注意北疆子弟的动作。


    皇帝圣旨的内容,他隐约有耳闻,该是皇帝跟赵王有变了。


    说实话,这个时候,侯俊感觉圣旨已经不重要了。


    今晚要是不炸营,建安六军战力就在。


    今晚要是炸营了,四万精锐,自相残杀后,六军也废了。


    这四万皇帝的基业兵马没了,项济皇位都不一定能坐稳。


    -----------


    塔山,建安军帅营,


    此刻,大帐内灯火通明,


    大帐外,火把层层叠叠,披坚执锐的兵卒围满大帐,


    主位上,孟白川面露苦色,


    他眉头紧皱,难受的仰天靠在椅子上。


    在他面前,有三封圣旨,算上手里的,第四封了。


    每封圣旨来,丁肆业等人都只关心一个问题,


    赵王攻打皇城没有?


    答案一直是否定的。


    到目前为止,赵王周云,并没有攻打皇城的迹象。


    既然没有攻打皇帝,他们也就不着急了。


    可他们不急,圣旨急啊!这一直催战,众人压力可想而知。


    某一刻,帐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玄武将军把玩着圣旨,实在受不了大帐里的哑巴了,


    他怒视众人,愤慨道。


    “怎么回事?一个个都不说话?平时反驳老子的劲呢?”


    帅位下,只有六张军营矮桌,分别坐着六大统领。


    丁肆业、安庆、杨猛、王武、余建山、崔浩。


    此刻大伙脸色暗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低头无言。


    大帐里,任凭孟百川在前方喋喋不休,众位统领也不知所措。


    圣旨上的东西,但凡有脑子的,一看就知是假的。


    河南登封地有异,国丈牛耳假传圣旨,意图吞了虎卫军功业田。


    皇帝于十一月二日晚,请赵王入宫商议。


    赵王以为造反之事败露,遂当即发难,兵临洛阳。


    此刻情况危急,圣武皇帝命,六营即刻挥兵洛阳,留下赵王,商议登封田地一事。


    这圣旨太扯了,骗骗别人也就算了。


    登封河口的事,建安军内部还不知道吗?


    帅帐里,孟百川说累了,


    他又躺到了椅子上,随便大伙怎么办。


    某一刻,末位的急性子崔浩,瓮声瓮气的开口道。


    “会不会是皇帝被奸人蛊惑,赵王误会了陛下呢?”


    营帐里,火光下,


    大伙都看了崔大傻一眼,随后默默低头了。


    见崔浩还想说,对面的余建山喝下一口闷酒,不卑不亢的道。


    “左右牛卫动了,禁军也出手了。方今天下,能命令南野跟江禄的,只有皇帝。”


    “所以,实际情况,就是皇帝要灭了赵王。”


    帅营里,此言一出,大伙不禁一阵唏嘘。


    虽然他们都知晓,事就是这个事。


    但如此直白的说出来,还是令他们难以接受。


    昔日在北疆,数万兄弟卧雪山、抗北狄,同生共死,


    占洛阳,平中原,多少苦难都熬过来了,眼看占据天下,都有好日子了。


    没想到,今夜大哥跟二哥反目了,这让他们一时不知所措。


    洛阳里,孟白川跟丁肆业确实在防备周云,但他们防的是赵王造反。


    皇帝项济宅心仁厚,心怀天下,爱民如子,


    对强敌敢于担当,对弟兄有情有义,一直是他们心中的圣君。


    建安军的河洛系统领,都是怕皇帝吃亏,才防备的周云。


    没想到,最终动手的,会是好大哥项济。


    生死兄弟这么多年,有什么事,不能坐下来谈呢?


    就算不能坐下来谈,什么深仇大恨,值得刀兵相见呢!


    发生这种事,十二营杨猛是最难受的,


    当年,野狐滩之战后,他日日陪着项济,周云在北疆都没杀定王,


    如今,七皇子帝位坐稳了,就对昔日落难兄弟,建安第一功臣动手,这太伤弟兄们的军心了。


    “这会本将不想听别的,就问你们,怎么办?”


    帅位上,孟白川实在不知晓该如何做,


    他拿起圣旨,在帅台上敲的蹦蹦响,焦急的吼道。


    “第四封了,马上第五封圣旨来。咱们要是抗旨,事后皇帝问罪,咱们谁能跑的了?”


    孟老大的话也是实情,虽说他们是项济的肱股之臣,心腹大将。


    但皇帝连周云都处理了,还不能处理他们吗?


    今夜要是不发兵,估计日后,这些个统领都会莫名其妙的死去。


    孟百川下首位置,一向崇尚避战的丁肆业将军,眉头紧皱的开口道。


    “现在的问题,不是拉不拉军队,而是这道军令下去,会是什么后果?”


    “咱们都是赵地起家,军队里赵人太多,要说去砍赵王,那就要先清理赵人。”


    “清理赵人,不就是自杀。十八营拉不出去,咱提前说了,下令就会哗变。”


    丁肆业一说完,安庆也脸色暗淡,为难的说。


    “步二营也不行,古河沟、野狐滩都过来了,叫他们砍自己人,做不到。”


    说到此处,王武的情绪也上来了,他一掌拍在矮桌上,怒喝道,“十四营都是雁霞山兵,动不了,动了出事。”


    帅位上,孟百川也无奈的低下了头,颓废的开口了。


    “步三营,叫侯俊去打赵阿四,估计也得出事。咱也动不了啊。”


    整个大帐里,大伙算来算去,就只有十一营跟十二营能动。


    十一营是余家村跟附近周边子弟居多,北疆成分很少。


    十二营以衡州郡子弟为主,北疆成分也少。


    大楚兵马有严重的同地域性,这个时代,他们都本能的信任同乡同族,


    此种兵卒结构,有利有弊,好处就是大伙一个地方的,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这种兵马打仗凶猛。


    坏的方面就是兵卒忠心将领,容易发生不能控制的事。


    这种模式在宋代之前普遍存在,因为家乡将领,肯定维护家乡人的利益,所以家乡人也愿意拼命。


    天下熙熙,皆为利攘。


    就像此刻,建安河洛系的六个统领再难,也绝不会投降赵王周云。


    因为在大楚,他们是项济第一心腹,嫡系中的嫡系。


    但去了赵王的武川镇,他们将远离核心,成为边缘将领。


    任何人都不愚笨,任何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


    这也是历史上,为什么有些情况将领会投降,


    而有些情况,将领永远不会投降的原因。


    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益决定行为。


    帅营里,孟百川右下首位置,安庆想到建安军从此分离,不免情绪激动。


    他可是最早追随皇帝的将领之一,对建安军的感情,比谁都重。


    战场上,铁一样汉子,


    此刻眼眸赤红,不知所措。


    帅帐里,大伙其实也心神各异,


    赵王倒了,对他们影响很大。


    朝堂里,派系斗争一直存在,虽然他们防着赵王,


    但不可否认,有赵王在,北疆武人系,永远是第一势力。


    可今后,就说不好了,大楚门阀林立,权贵众多。


    也许,将来随便一个文臣,就能对他们吆五喝六。


    营帐里,烛火摇曳。


    就在大家心绪不宁之际,第五道圣旨来了。


    第五道了!


    建安军不少统领急躁了,抗旨不尊,那可是要灭九族的。


    若是再不出兵,今后没了皇帝信任,他们可就什么都不是了。


    可出兵也难啊,解决不了弟兄们的动乱问题,一下军令,死的也许是统领。


    大帐内,六位统领,愁眉不展,犹豫不决,


    今夜这事,比他们当年打定襄、打野狐滩决战还难熬。


    正当偌大的帅营,寂静无比,气氛极度压抑时。


    末席统领,余建山果决的喝下一口清河醉,对着弟兄们,不卑不亢道。


    “余某有一计,兴许能解此刻困顿。”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余建山对六营精兵的结构一一分析。


    并做出了一些有预见性的判断。


    “余某认为,大军即刻修整,清除赵人,今夜余某跟杨猛将军,遵圣旨,先行前往洛阳。”


    “余下的四营兵马,直奔孟津度,阻击赵王!”


    帅位上,孟百川都听懵了,


    前面分析还像那么回事,可后面,这特么是个啥?


    余建山竟然要让他们去阻挡赵王归路,这肯定不行啊。


    还没听完,玄武将军当即反驳道,“余建山,你搁这扯犊子呢……”


    谁料,孟将军的浑话还没起口,丁肆业眼眸一亮,毫不客气的打断,


    他起身举杯道,“余将军,丁某敬你一杯,此计甚妙。”


    随着丁肆业举杯,众位统领渐渐琢磨出了味道。


    他们一个个如同放下心口大石,松了一口气。


    先后笑着举杯,共敬余建山。


    大帐里,只有崔浩跟孟百川看的一头雾水。


    直到安庆实在看不过去了,才提醒孟百川。


    “大军阻击,不敌赵王,损兵过万!”


    “损兵过万?这……这不就是变相分家吗?”


    “分家总比相残好!孟大哥,今后你当咱们老大,可得立起来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