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2 章 赵王清遗族

作品:《楚兵

    帝都洛阳。


    皇城北部。


    教坊宫的一处偏屋外,年迈的太监鹤公公提着酒葫芦走过。


    他身覆一件黑色锦衣,一路哼着小调,心情极好。


    老鹤已经来宫里几十年了,算是宫中老人。


    就这几代皇帝,几十年时间里,这十几天是最凶险的。


    皇城司、护龙司到处在抓人,各朝族裔、各门阀眼线、敌国奸细,那是成片成片的被揪出来。


    一时间,大内人心惶惶,好在这些不好的事都过去了。


    教坊宫里,住所是分等级的,最低档的黄门太监都是住大通铺,那都在前殿。


    品级高点的,后面则有一些单间。


    像李林国、高一平几个红顶太监,那住所就跟府邸一样,内中澡堂、恭室俱全。


    说曹操,曹操就到。


    前方廊道进口,鹤公公瞧见了高一平,


    他吊着二郎腿,在把玩一对白玉环,估摸着是在哪个宗族里抄的,这在皇城司很常见。


    毕竟大伙都是干屠夫,肉不敢拿,过点油还是正常的。


    “呦,这不鹤公公吗?怎么,采购衙门的事办完了,咱可听说,最近核查的紧啊。”


    “是啊,这活真难。”望着有些发福,眼睛眯着笑的高公公,


    老鹤不禁抱怨现在大环境难了,不能像以前油水那么肥咯。


    皇城巍峨,宫殿错落。


    教坊宫后院长廊前,鹤公公忍不住嘴巴碎了点,一直在抱怨现在皇宫不好当差。


    闻言,高一平不禁大感兴趣,他也是此道中人,


    他乐呵呵的笑着赞同,“那可不是,如今咱老高都没什么甜头了,不过对你来说,这应该不算钱吧,您可是富可敌国啊。”


    高一平笑了,只是那个笑容在鹤公公看来,有点毛骨悚然。


    “鹤老三,你就不觉得这对玉环很熟悉?这是昨天洛阳龚家抄出来的……”


    在鹤公公惊恐的眼神里,高一平笑眯眯的靠近,轻声轻语的说,“他在你们那,是不是该叫龚老二啊!”


    此微微细语,在鹤公公听来,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糟了!暴露了。


    他没有一丝犹豫,酒葫芦砸向高一平,也不看结果。


    猛地一脚踏地,腾空而起,再借树力,飞上了瓦顶。


    可不飞还好,一飞整个人都懵了,


    整个教坊宫小院瓦顶,前前后后,站了十几个高手。


    “哈哈……”飞檐之上,逃无可逃。


    鹤公公笑了,笑的癫狂。


    “高一平,我族势力鼎盛,老夫一生都以面具示人,为何你能发现?”


    比轻功,鬼手太监没输过谁,


    比装牛人,鬼手太监更不含糊。


    只见长廊里,高一平甚至没什么动作,左脚踏右脚,


    在一众护龙司太监的惊叹中,宛如绝世高手,原地腾上殿顶。


    “势力鼎盛?你们遗族不过是偷鸡摸狗之辈,以银钱控制他人。”


    “可这些人,能为银子效忠你,也就能因为小命,背叛你们。”


    “赵王说的对,遗族不过是纸老虎,看起来强,实际一碰就碎。”


    ----------------


    大楚王朝,一场肃清风暴正在展开。


    赵王周云幼年时就冠称卧龙,其才华可想而知。


    遗族竟敢对他动手,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在洛阳中原等地,一直存在一批遗族势力。


    他们在王朝初期,拥有相对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政治能力。


    凭借着这些手段,他们获取了大量基层官位,


    在不引起项楚注意的情况下,慢慢蚕食国家利益。


    他们信奉的是手段至上,以谋算跟卑鄙行为获取利益为至高法则。


    而大楚王朝缺乏对他们的认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他们拥有了庞大的势力。


    这造就了更多的官员为了前途,不得不聚集在他们的麾下,


    很多不知情的大楚官僚,还以为这些人是五姓望族。


    但实际上,五姓望族多多少少要为国家出点兵,这些遗族就是彻彻底底的寄生虫。


    他们窃取楚人的成果不算,还要讥讽楚人义士愚蠢。


    武川雄主不是好惹的,那是一个睚眦必报的狠角色,


    从他们动用力量对付赵王开始,就应该知道自己会是什么后果。


    皇城宫殿连绵,鹤立鸡群的乾政殿里。


    雕龙大柱下,此刻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赵王周云一人立于龙阶之下,满朝权贵之前,冷视文武百官。


    虎卫禁军动了,左右牛卫也动了,今日就是收网的日子。


    站立的满朝权贵此刻都心惊胆战,生怕虎卫抓的是他们。


    在官员们惊恐的目光中,一个又一个遗族官员被抓出,跪在大殿里。


    很多大楚官员都不敢相信,昔日身旁同僚,竟然属于一股黑暗势力,这让不少官员感到心悸。


    同时,他们看赵王的眼神也越来越怕,


    这种隐蔽力量,竟然能在短时间内被基本肃清。


    那他们那点破事,在圣武皇帝和赵王眼里,那还能叫秘密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被抓,乾政殿里,渐渐骂声一片。


    “周云,你不得好死,你这个混蛋,你这个恶魔。”


    “李家赘婿,你个废物,爷爷在前面等你。”


    “赵王,赵王,等死吧。哈哈哈,老子不信,皇帝容得下你。”


    遗族大量官员被抓,但六个大人物,只抓到三个,其他的就算周云也查不到。


    金砖之上,此刻跪了几十名洛阳各部门的官员。


    面对他们的叫嚣,赵王周云面如玉冠,眼眸冷厉,


    “哒-哒-哒……”


    他缓缓踱步,来到鹤老三跟龚老二面前,居高临下,鄙夷道。


    “没成想六族之一的首领,竟然是皇宫采司太监跟洛阳将门龚家,真是藏的深呢!”


    “深?”大局已定,龚道不再演戏,声如洪钟的冷哼,


    “深不也让赵王找到了,可恨我们犹豫不决,动手晚了。”


    大殿里,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低头不敢看,生怕多一眼就被认定是同党。


    不少朝官瑟瑟发抖,他们都害怕得罪赵王。


    因为不少权贵以己度人,不信这是一股势力,他们固执的认为,只是赵王在排除异己。


    望着几十位遗族官员,个个面容哭丧,悔恨当初太犹豫,不敢动手。


    赵王周云不禁笑了,轻蔑的道。


    “动手?你们有什么力量?连个高一平都对付不了,你们的力量在哪里?”


    “记住了,生死搏杀,银钱带来的权力,在大义之下。”


    “野狐滩之战,五万铁骑如果是为了银钱,那他们早就调头离开了。”


    大殿里,赵王周云宛如一尊神祇,侃侃而谈,那些北疆之魂,简直振聋发聩。


    大楚文武,除了北疆集团的官员,其他不禁羞愧的,把头埋的更低了。


    野狐滩之战,是建安军由地方势力登上天下王座的奠基之战。


    五万先头骑兵,在沃野镇义无反顾的冲击突厥国几十万骑兵。


    这一战,打出了楚军的气魄,标志楚人野战能力回归鼎盛。


    从此之后,建安军双雄拥有了左右天下的军力,正式成为棋手之一。


    实力就是权力的根本,这也是圣昌皇帝长时间,没办法处理项济周云的原因。


    可那些冲锋骑士,他们是为了钱吗?


    从赵王的分析中,文武百官已经看明白了,这些遗族虽然看起来庞大,但却大而不强。


    假使在他们的下属中,出现了实力很强的人,可遗族没有武力威胁他们,实力强的人自然就走了。


    五姓望族出自遗族,但最终却离开了遗族,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暴力才是权力的根本,谁掌握暴力,谁就掌握权力,


    周云正是运用了这点,轻而易举的瓦解了洛阳遗族。


    当然,这个轻而易举是相对于赵王周云,


    如是一般人来处理,连找到都是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对付敌人。


    乾政殿里,事情处理的很快,


    赵王周云出手,必然是雷霆一击。


    正午时分,文武百官高呼万岁后,再对着赵王周云高呼了千岁,


    随后他们心有余悸,陆陆续续的离开。


    只是有官员偶尔回头发现,北疆的重臣都没走。


    崔右相在大殿站着,丁至孝在大殿站着,周康站着,连杜齐明都站着。


    正当他还想多看时,被身旁的官员提醒,官场禁忌多事,


    他一听有理,赶紧灰溜溜的走了。


    赵王肯定是有重大行动,这些事,也只会让核心人员知晓,不是他们该听的。


    阳光洒在千步御道上,数百官员稀稀拉拉,交头接耳,


    在雄壮的虎卫兵卒前,离开了乾政殿。


    雕龙大柱,高耸壮观,


    透影的金砖上,圣武皇帝项济已经下来了。


    崔中书行礼之后,递给皇帝一份楚册,“启禀陛下,遗族的产业跟地宫已经大量抄没,但还有很大一批基层官员,赵……赵王的意思是搁置。”


    闻听此言,项二愣子转头望着周云道,“周老弟,这些狗东西,怎么不弄死他们,留着他们,朕心里难受。”


    “项大哥,天下之事,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人不多的时候,周云喜欢坐在太师椅上说话。


    他一直认为,上朝很烦,不配椅子,一站就是几个时辰,这是反人性的。


    “项大哥,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刮清腐肉,不是为了杀人。”


    “如今洛阳人头滚滚,杀的够多了。这些底层官员,大多数是形势所迫,很多情有可原。”


    “如果做事情,无视他人之难,无视人性,只会适得其反,给他们戴罪立功,比杀了他们划算。”


    大殿里,圣武皇帝笑嘻嘻拍拍周云的肩膀,大声说着还是赵王厉害,这脑袋就是转得快。


    只是,项济没有发现,周云说这些的时候。


    右相崔中书,眼色耐人寻味,明显身体颤抖了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