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0 章 天下风云

作品:《楚兵

    圣武元年。


    道家玄说中的应劫之年,也是大楚百年历史上,最精彩纷呈的一年。


    崛起于北疆废墟的建安军双雄,因不满圣昌皇帝的压制,愤而发起玄武门之变。


    铁血皇子项济,在武川豪杰周云等一大堆猛将的支持下,


    杀兄囚父,登基九五。


    如此激烈的做法,自是引起大楚门阀权贵的反对,


    加之圣武皇帝在河洛七郡的一系列改革,也极大的动摇了旧有贵族的利益。


    天下正直言官的责骂,野心家的推波助澜,权贵们的肆意贪婪,


    如此多番形势下,统一的大楚帝国,短时间内竟然丢失了七分江山。


    孤子十五过洛河,雄兵十万归帝都。


    项济是什么人?是只带着十五个护卫北伐,


    最终三十万大军,野狐滩击败铁力可汗的大楚英雄人物。


    圣武皇帝雄才大略,战场定力极高,天下门阀权贵在他眼里不过是土鸡瓦狗。


    在不调回西征军刘仁基的情况下,圣武皇帝派遣赵王周云,携北疆精锐出征河南。


    河南地区宋国是大楚最强的对手,同时盘踞徐州郡的圣清皇帝,也是天下最强的割据势力。


    大楚门阀林立,有识之士多如牛毛,各权贵的也基本解读出了河洛地区的策略。


    在帝都七郡农耕大潮之后,圣武皇帝拥有了天下最好的粮仓、最富庶的城池,他的战略后劲很足。


    大楚赵王只要在前线给予宋国巨大的压力就行,


    几年纠缠下来,最终的胜利者,大概率是河洛圣武皇帝。


    只是天下群雄万万没想到,得气运者,万劫难挡。


    赵王大军涌现出了一批骁勇之将,虎卫军卓神通,战场击溃宋国黄公将军,


    徐郡公两千兵马,硬抗一万多宋军主力半个时辰。


    各地郡兵、宗族兵,涌现出大大小小的将领无数,


    甚至还有猛将秦寄,雁鳞甲,金装锏,王台村大战宋国第一勇士铁盖。


    这次风云际会的大战,楚军战功大将颇多,


    但跟武川镇李氏的两个家奴比,都不值一提。


    大将李保、少年豪杰侯莫陈崇,异军突起。


    他们是这场河南会战的破局者。


    圣武元年八月,驻守张县的李保跟侯莫陈崇,发现战机后,果断出手。


    合力攻伐宋国玄公将军,夺取羊平山。


    后在东口县战场,两军再次配合,以弱胜强,吃掉徐州郡五万兵马。


    总计一万多人的大楚南线部队,张县守军。


    不仅夺走了宋国四万人驻守的军事据点。


    还在九万徐州精锐的脸上,灭掉了东口县的五万兵马。


    河南战报传到各家门阀权贵的案头上时,无数宗族掌权人头皮发麻,皆是唏嘘不已。


    若是咱家边锋单路军这么猛,这中原膏腴之地,他们高低也得窥探一下。


    一万多人的部队,搅动了十几万兵马,还击溃五万人!


    这合理吗?就特么问,这合理吗?


    随着河南大胜的传开,天下豪杰闻风而动。


    一时间,帝都洛阳的城门石都快被踏平了,到处是入朝面圣者。


    圣武元年九月后,华夏大地。


    除会稽王跟蜀王外,几乎所有的门阀都匍匐在圣武皇帝的脚下。


    ---------------


    陈留郡。


    张县与叶县交界处。


    十月开始,中原地区下起了小雨,


    这使得本就修缮不足的官道,泥泞不堪,难以行军。


    此刻,满是水洼的官道之上,一支旗帜歪斜的楚国军队,正冒雨前进。


    “快,快,赶去张县,赵王大军在攻城,我等岂可耽误朝堂大事。”


    “加速,加速,给老子冒雨行军,前方……前方牛车怎么回事?”


    一匹寡瘦的河曲马上,身材臃肿的大胡子将官侯卫南,大声呵斥牛车队伍。


    这支兵马虽然只有三千人,但随军携带的粮草、辎重,也不是小数目。


    如今官道难走,自然行军缓慢,这可把长郡将门侯氏急坏了。


    王台村之战,赵王周云调令的兵马总计是二十万,但最终抵达的却只有十五万。


    而这少了的五万人,大部分是像侯卫南这样的见风使舵之辈。


    他们或者道路难行,或者兵马一时难聚,总之晚两三天就能错过大战,


    这在大楚权贵横行的年代,是很容易完成,也很常见的事。


    历史上,周隋时期,无论是宇文邕还是杨广,面对这种情况,大多也无话可说。


    因为没有人能确定,到底是不是真的道路难行、兵马难聚,


    若是毫无凭据,真的开刀杀人,那就会军心不稳。


    说白了,这就是门阀林立下,兵马归属天下各族必然的特殊现象。


    当然,有不战的,就有想出人头地的。


    锐意进取的宗族,在皇帝令或者大将军令下,一般很早就去大营了。


    兵器、甲胄都是昂贵之物,各地大军营区也是不多的,


    想立功,先到先得,来晚了屁都没有。


    侯卫南是个典型的宗族将领,他喝兵血吃空饷,谄上欺下,肚满肠肥。


    此刻朦胧的耕地官道上,小雨淅沥,侯大胡子心急如焚,


    他挥舞马鞭,活活抽死了押运粮草的瘦弱老头。


    马匹之上,侯卫南大声咆哮,


    要求这些贱兵速速前进,再走十里,明日一早,必须抵达张县。


    荒草泥地,陈留古路,


    一支旗帜歪斜的宗族兵马在冒雨行军。


    天穹灰暗,大地寂静,风雨飘摇,仿佛随时能淹没这支孤军。


    杂乱的脚步,稀稀拉拉、有气无力的队伍,在泥地里艰难踏步。


    小雨落陈留,百里官道皆泥泞。


    就在侯卫南大声咆哮的时候,几百里内,无数像侯氏这样的将门,都在急着挥鞭赶路。


    张家将门连砍了十几个不愿意前进的人,为了给赵王留个好印象,谁敢不走,他就杀了谁。


    王家河谷的老兵卒死了两个儿子,愤而反抗,可如何敌得过披坚执锐的王家护卫。


    暮雨之中,王家兵卒低着头颅,队伍蜿蜒如长蛇。


    他们默默踏过水洼中的尸体,向张县战场进发。


    一百多里外,天穹之下,苍凉的号角响起。


    风云激荡的河南战场,终于快要尘埃落定了。


    短短几日,无数楚国兵马聚集而来,远远超过了赵王调令上的规模。


    大楚赵王立下兵营十座,可依旧有郡兵、宗族兵住在大营之外。


    张县,城墙巍峨。


    楚军如同蚂蚁般,蜂拥攻城。


    后来的几万宗族将领,害怕清算误战之罪,


    更为了在大楚赵王面前展示忠心,他们指挥兵马,不要命的攻城。


    一时间,困守张县的上官虎,陷入了群狼的围攻之中。


    昔日高高在上的徐州节度使,狼狈不堪,似乎走到了人生的末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