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稍纵即逝

作品:《楚兵

    “分我一点,保爷,多分我点。”


    “你脑袋都长这么大了还吃,一点都不像你爹。”


    “像我爹干嘛,我爹被感情所困,迟早被母老虎跟贞师父拿捏。”


    “那不是拿捏,你娘对你爹,那是掏心掏……算了,你长大就明白了。”


    ……


    张县是十三营的驻地,后营修筑了木质营房,全部是双层的。


    上层站岗,下层营地,营寨遮阳通风,如此天气,倒也凉爽。


    暑热而死,是封建时代一条常见的死亡途径。


    十五营每个楚人都是李保苦练的精兵,他可舍不得非战斗损耗。


    帅营位置是大孝子定的,在东城校场里,


    李信最近晒出了经验,一定要晒的话,那还是东晒吧,西晒的营地真不是人住的。


    武川镇的后营建筑造诣很高,帅营先下挖三尺,用杉木撑开,最大化的利用地凉。


    此地上方还有两层木头屋顶,如此多重办法下,这里是跟外面温差不小了。


    伍刚笑嘻嘻的分好焦黄的兔子肉,这是下午张县农户送的,山上搂草,一棍子就敲死了。


    “伍头,你这手艺不咋的,没鼻涕虫好。”


    头盔放在一旁,大孝子眼眸眯着,一脸嚣张的埋汰十三营的旅官。


    那李保能惯着他?一脚踹在大孝子甲裙上,吹胡子瞪眼道,


    “不吃就拿来,还有,别来老子张县,你特么自己十七营不管了?”


    李信笑了,笑的奸诈,他接过伍刚递来的水袋,鸡贼的道,“一个旅猴子给我带,一个旅鼻涕虫给我带,还有一个旅赵小乙……”


    但说着说着,大孝子望着保爷耐人寻味的眼神,这才反应,不对啊。


    狗日的,老子不是十七营统领,统领是候莫陈崇。


    帅营里,大孝子忽然有点尴尬,不过他脸皮厚,依旧跟李保有一句没一句的扯着。


    其中,说的最多就是,他父亲赵王,对十七营采取了边缘化的态度。


    目前他们干的都是斥候的事,


    十七营很弱吗?


    十七营虽然是骑的是漠北马,但比宋军那些骑着南马的兵卒,肯定是强很多的。


    “少将军,保爷有个事,想要你咂摸咂摸一下。”


    咂摸咂摸一下?


    大孝子眼睛眯了眯,他一看就知道,宴无好宴。


    今日请吃烤兔,李保没安好心,不过无所谓,他也是。


    李保十三营的后勤羽箭,他已经拿走两次了。


    一张河南舆图出现在李信面前,上方是楚军与宋军的兵力分布。


    宋国凤雏萧洛采取了防守策略,高墙壁垒,静候楚国。


    楚军自然不可能攻城,所以最近战场都是小打小闹。


    “咱觉得,你的斥候,能不能往羊平山靠一靠。”


    宋军羊平山大营?


    打李保说第一句话,大孝子就知道他要找玄公将军陈达开的晦气。


    只是此人不简单啊,他乃济南郡将门陈家之后,本身武艺非凡,就是宗师大将。


    更兼得为人忠义,手下有一大群雄武之士,还有张陵道这种德高望重之辈的辅佐。


    这绝对是个硬茬子。


    李信瞅了瞅眼袋明显的中年将军李保,悻悻的道,“找他的晦气,是不是有点过头了。”


    大孝子此言一出,李保不干了,他唉声叹气的道。


    “少主,你是不知道,咱压力有多大!”


    “我老了,过几年就退了呀,这会不立功,今后就跟不上了。”


    “如今二当家给我派到陈留郡来,大功劳又是王武、孟百川那些人,保爷心里难受啊。”


    ……


    李保孜孜不倦的说着这些年武川镇的变化,盘子大了,兄弟心思也变了。


    这次张县,李保有十三营四个旅五千精锐,辅兵营、后营还有几千,加上分配的郡兵,


    张县宣威将军李保麾下有一万二千多能用之人,


    他一直在用楚民修建城防,不是多精明,就是要保留兵卒的体力,干大活用啊。


    十七营目前执行的是斥候任务,但若是三个旅集中,


    李保有一万五千人,完全可以打一场局部战斗。


    大脑袋李信虽然其他东西不靠谱,但论打仗他是在行的,


    大孝子斥候出身,河南战场,他了如指掌。


    陈留郡的情况很简单,南方是张县,由楚军十三营驻扎。


    别看只有五千人精锐,但一次集中四个营,已经是赵王很重视的据点了。


    楚军其他位置,基本不超过两个旅,大部分是一千多精锐带着几千郡兵在战斗。


    张县东六十里是东口县,虽然归属宋国,但目前是兵力中空带。


    东北七十里就是宋军羊平山大营,这里曾经是周王放羊之地,故得此名。


    玄公将军陈达开虽然只有一方精锐,但他在济南渐渐成了势力,麾下有自己供养的四个方。


    根据情报,这次同楚国大战,他除了济南郡留守一方兵力,其他都带来了。


    羊平山大约有三万多宋军精锐,还有二线兵卒,兵马在五万左右。


    “兵马是多了点,但少将军,咱们那次不是以少打多,这……这节奏咱熟悉啊。”


    李保一直在喋喋不休,企图拉拢大孝子跟他一起搞点事,


    只是李保没注意,李信的小眼睛里,渐渐出现了光彩。


    某一刻,他眼眸呆愣,灵光一闪。


    大孝子挥手推开唠叨的李保,一把将舆图扣在帅台上,不停的翻找李保情报中关于羊平山的信息。


    此情此景,李保跟伍刚面面相觑,一头雾水,不知道少将军要干啥。


    良久之后,三个脑袋围着帅台时,大孝子指着羊平山后方四十里的周口山说,


    “保爷,咱不如把所有的斥候力量,全部集中到这里来。”


    七十里就够冒险了,还去周口山!一百一十多里啊,这是何意?


    李保跟伍刚有些疑惑,继续等待李信的述说。


    “羊平山有五万人,陈达开手里还有三千骑兵,那他得用多少粮草呢?”


    “如果,陈达开得知粮道被小规模部队袭击,那是不是要救呢?”


    “从羊平山到周口,四十余里的平地啊!猴子跟鼻涕虫不把他们吃光?”


    一开始李保听的兴致勃勃,但随后就是有些嫉妒加生气了:这活都给你干了,咱啥都没有。


    “别急啊,这才那到那呢?”李信小眼睛一眯,拍着保爷的肩膀道。


    “如果十三营出三个旅,在羊平山一带佯攻掩护,你那两百骑兵也装一装,到处出击,营造假象。”


    “楚军主力在羊平山,那么陈达开得知第一支部队被灭后,会不会再派援军?”


    “如果他援军也被灭了,他会怎么办?”


    会怎么办?李保仔细想了想,痴痴地望着舆图,


    某一刻,他眼睛里闪过精光,大声道。


    “他会撤!羊平山没了粮草必然守不住,他会退到百里外的登封大营附近。”


    “从羊平山到登封,足足近百里,咱们追上去,吃了他!”


    闻言,李信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保爷,十八将之一,他是怎么混上去的。


    大孝子一巴掌干在保爷的头盔上,一脸鄙夷,敲桌子说道,


    “你脑门被驴踢了,咱俩绑一块就八千精兵,去吃陈达开,别人玄公将军泥捏的。”


    “这一万多人去打阵地战,万一全陷里面去了,宋国围点打援,楚军来救,不得全局崩盘!”


    河南战场上,北疆楚军一开始是懵的,他们没想到宋军竟然真的能打。


    尤其是他们十二方国本,那都是甲胄精良,训练有素,悍不畏死,绝对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楚国的优势是北疆最精锐的几支兵马确实比他们厉害,但总体量上来看,宋国是强于楚国的。


    楚军必须像北疆对付铁力可汗那样,在机动中,集中力量,逐步消灭宋军。


    这是父亲周云拉开大战场的关键原因,几百里战场,四处进攻,乱中取胜,


    以李信得角度看,楚国赵王对战场的掌控是很恐怖的,目前可以说楚军的节奏很完美。


    随着战场能力日渐提高,李信越来越觉得父亲的高度,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陈达开退兵的时候,绝对不会通知金水县的宁泽,黄公将军左翼是空的。”


    “咱们一万多兵马北上,要是抓住宁泽的破绽,再削他一顿,回头把羊平山大营占了,这样才是划算买卖。”


    李保不想再听了,他笑了,笑的像个孩子。


    他才不管李信这会骂他木鱼脑袋,能赢就行。


    要是攻陷羊平山大营,那宣威将军李保可是正面击溃,五虎将之一的玄公将军陈达开。


    这可是泼天大功啊!以后李保也是名将了。


    只是想着想着,李保眉头紧皱,感觉有点过分了。


    “赵王的命令是固守张县,偷……偷点料也就算了,这么大规模的战斗,不太好吧。”


    “保爷!战机稍纵即逝,咱从小就不听爹的话,这回也不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