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蔑尔齐人郭倾之

作品:《楚兵

    很久很久以前。


    久到郭倾之都不记得的岁月。


    那年,只有十岁的他,在放马的时候,部落遭到了楚军的攻击。


    大楚每年都要派遣军士进入草原减丁。


    这些进攻的骑兵,大多是官军精锐,草原虽然贫瘠,但牛羊、人口,也是很值钱的。


    这种抢劫集团,长期存在于北方边关。


    当中原王朝鼎盛时,草原人必须匍匐,否则就会灭亡。


    瘦弱的他,带着一匹孤马,在北疆游荡。


    正当他在黑夜中抽泣时,一个采药的老郎中,发现了他。


    那个郎中姓郭,山下有个郭家村,星火点点。


    老郎中的子嗣都死在了战火,捡了郭倾之后,就当儿子带着。


    那是郭倾之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但当时,他并没有反应过来。


    他的养父兼师父,敦敦不倦的教诲他读书之道,他很厌恶,总是气老郎中。


    养母碎碎念,为他做饭的时候,总骂他是突厥杂种。


    那个时候,他一点都不喜欢养母。


    他在山上采药,他在水中嬉戏,他骑马的时候,有无数羡慕的稚童。


    但村里大人们对他很不友好,总是冷眼相待。


    他想快快长大,好逃离郭家村,他要回到突厥部落。


    但养父渐渐老迈,养母眼睛不好了,做不得饭菜。


    十七岁的郭倾之如何忍心离开。


    有一天傍晚,养母忽然将床下藏的银子跟首饰送给郭倾之,叫他赶紧跑。


    郭倾之在浑浑噩噩中离开,在山上待了几天,才从发小那里知道。


    原来是郭家人要吃绝户,老郎中富有,眼看不行了,就起了贪念。


    郭家村的人追到山林里,十七岁的郭倾之险之又险,逃离了马邑。


    多方辗转,他终于找到了部落。


    随后,他用在老郎中那里学到的本事,令蔑尔齐部,日渐强盛。


    为了谨记自己的养父,郭倾之这个名字,伴随了他的一生。


    说到这里。


    定襄城,南城楼上。


    不少呼伦草原的老首领,不禁低下了头颅。


    他们也曾年少过,那逝去的时光,就像草原的黄金一般珍贵。


    “老夫七八年前,去报此血仇,但发现很多人出去修筑定襄城,归来者寥寥无几。”


    “结合死士的消息,当年有一批价值不菲的财物运出去了。”


    “所以,老夫大胆猜测了,定襄城有密道,并为此准备了数年。”


    ……


    “做梦都没想到,机关算尽,杀不过周云。”


    “他竟然被这条密道骗来了!”


    听到这里,城楼上的突厥人不禁狂笑。


    刚才,他们还在担心南卫城爆发欢呼的事情。


    此刻,却是笑的乐不可支。


    楚人,自掘坟墓也!


    ---------------------------


    南卫城,密道入口。


    周云挤开人群,抓住一个正在运土的人,焦急询问。


    “怎么回事,地道不通?”


    矮壮的武川子弟,跟身后一个单手背着一筐土的汉子,对视一眼,回答说。


    “周云将军稍安勿躁,内里塌方了一段,但鬼狗说不深,用木头支起来能挖通。”


    闻言,周云不禁松了一口气。


    他站在大坑外围,另一边土料快堆成小山了。


    进地道必须是专业的人,否则拎不清,容易出事。


    北风呼啸。


    人来人往。


    定襄城今日的攻势已经结束了。


    周云身后的建安军将官越来越多。


    孟百川、杨猛、杨延,他们都在焦急的等待。


    杨猛两次先登,现在他已经在建安军有了先登将军的名号。


    篝火点起,外围的泥土有无数辅兵在清理,最大化的减少地道人员的体力消耗。


    狗日的,项济这个始作俑者,此刻还没有来。


    他这段时间,都在建安军底层游荡。


    只有那里,才能让他感觉到,他是被需要的。


    上层作战决策,真没什么事,需要他把关。


    忽然,


    大坑传出喝彩。


    周云跟建安军将领不禁一喜,成了。


    “挖通了,


    挖捅了……”


    那个单手运土的汉子,嬉笑着给周云报喜。


    周云也不含糊,从野猪袋子里丢出一块银子,少说三四两。


    鬼狗是个脸上有脓包的老年汉子,此刻他不急不缓的从密道回来。


    他是大师傅,身上只有一些工具,土半点没背。


    洞口的火光透着橘黄,该是外面天黑了。


    他整了整衣服,才在徒弟的帮助下,爬上了深坑。


    迎着周将军等几位将领的目光,鬼狗眼神有点躲躲闪闪。


    良久后,他才开口道。


    “密道……密道是不通的。”


    密道不通?


    众将一听,不禁头皮发麻。


    孟百川第一个忍不住,急冲冲的说,“刚才不是说挖通了?怎么又不通了。”


    鬼狗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叹息一声,开口说。


    “初进去,发现有散落的土石,但小的用铜器敲过后,确定并不深,内中有回响,后面是通的。”


    “遂清理完之后,便报喜通了。”


    “但行进一里左右,又发现了坍塌,这次内中为实土,密道不通。”


    ……


    悲凉的气氛在几个将领之间弥漫。


    密道不通?进不去定襄城,那就是等着被铁力大军横扫啊。


    建安军的战兵营只有四万多人。


    二十六万楚人里,能战之人,满打满算,不过是十几万。


    突厥国王帐军就是十几万精锐,三旗天狼卫,各贵族部落兵马。


    再加上无数的小部落,最低说五十万人来定襄吧。


    平原作战,没有城池依托,根本无计可施。


    就在众人愁眉不展时。


    周云忽然眼眸一亮,朗声问道。


    “鬼匠师,你清理第一堆塌方时,顶部的木方还在不在?”


    顶上的木方?


    地道是要受很大压力的,一般都会用木头固定支撑,否则地道很容易塌。


    “好像……好像,没有吧。”


    “不是好像,就是没有,刚刚我还跟妹夫在奇怪这个事。”


    闻言,周云的眼睛猛然一亮。


    他随意的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快速划出几条线。


    “这个密道的事情,肯定已经被突厥人知道了。”


    “郭通的父亲曾经被人抓走,下落不明。”


    “你们第一个垮塌的位置,就是突厥人找到密道的地方。”


    “他们原本想用这个攻陷定襄城,但后来发现密道坍塌了,随便盖上,就不管了。”


    听了这些,杨延面无表情,冷冷的说。


    “主公,这些事情,推测出来也没什么用啊。”


    “不,有用。”周云眼眸深邃,冷静的说道。


    “你们就不觉得奇怪?突厥人为什么会在中间挖个大坑,寻找密道?”


    确实,这是一个疑点。


    如果知道密道,为什么要在中间挖开呢?


    大伙不禁一阵错愕,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众将思索一阵后,皆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最后齐刷刷的看着周云,跟着卧龙打仗,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动脑筋。


    “很简单,因为他们也没找出口和入口。”


    “郭通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兵,但他深知说了出口就是死,所以他弄这一出,准备趁着混乱逃生。”


    周云手里的树枝,随着这条地道线,慢慢移动。


    随后点在了塌方的后面。


    “这条地道的后半段,未必用不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