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项周之争

作品:《楚兵

    北风。


    大奇关。


    马邑郡乌桥峰山脚,一座雄关傲然屹立。


    它宛如一道屏障,将马邑郡南北、雁门郡分开。


    虽然它不是那种完全闭合的关口,只是大道边上一座城池,但军事价值是很高的。


    自此西北走,去楚兴城,过罗浮山,直奔沃野镇,定襄城。


    往西南走,就是小粟关、马邑郡城、楼烦郡、太原郡。


    而它的东边则是雁门郡,硬走小道,还可以顺楚水而下,过千里山峦,直奔幽州。


    昔日,大楚雄踞定襄,大奇关可有可无。


    如今,定襄易主,它就是一道扼守北疆的南关城。


    大奇关城墙厚实坚固,由赵氏先祖修建,石块堆砌而成。


    城楼之上,旌旗飘扬,猎猎作响。


    关后山峦连绵起伏,与天边相连,云雾缭绕,高山险峻。


    山脚下,一条小河溪奔腾而过,河水不算汹涌,但却是北疆少有的水源了。


    河边,有不少叶子脱落的树木,一连数里。


    一支雄壮的的马队,马蹄如雷,带起轰鸣,踏雪飞溅。


    一千人的骑兵,硬是宛如这方天地的猛兽,令大奇关上的哨兵咽了咽口水。


    这就是,建安军?


    北疆最强的军团。


    赵刘氏低着头,在城门口焦急等待。


    她秀指紧紧捏着,不知道做的是对是错。


    一转眼,这支雄兵就到达了城门口。


    “人呢?”


    一声冰冷,没有任何感情的询问,令俏美的赵刘氏回到现实。


    眼前的骑兵,红衣黑甲,身高八尺,腰佩长剑。


    眉宇如剑锋,眼眸如星辰,楚兵之雄也!


    周云!


    已经来了……


    赵刘氏脸上闪过惊慌,随后强自镇定的道。


    “奴……奴家已经控制起来了,在赵府的东厢房。”


    闻言,周云没有任何犹豫,踏马而行,威风赫赫。


    数十名精锐的骑兵追随,马蹄雷动,带起一股劲风。


    下一刻,赵刘氏面前,另一个人出现了。


    他也是小兵的甲胄,红底黑甲。


    但浓眉大眼,带着一股敦厚,笑容满面的望着赵刘氏。


    不是她的定王,又是何人?


    赵刘氏一把埋在项济的怀里,忍不住抽泣。


    “奴家害怕,这个事情太大,奴家又不敢瞒。”


    “没事,没事。”项济大大咧咧的拍拍赵家主的秀肩,安慰道,“本王跟周老弟先去看看,怎么个情况,再说吧。”


    赵府占地不小,足足四进。


    这在中原,也许没什么,但在北疆这种穷地方,算是很不错了。


    此刻,二百名建安军兵卒将此地牢牢控制。


    第十一营的余建山,已经早早单膝跪在赵府门前等候了。


    周云踏步而来,冷如冰霜,连起身都没叫,直接进去。


    余建山眼眸中闪过灰暗,周将军今日怒火很盛。


    看来,这次他是把周云得罪狠了!


    但是没办法,这就是他余建山的选择。


    正当他思索之际,定王项济笑眯眯的将他扶起来了。


    余建山的第十一营,是北归军中最强的部队,至少目前表面上看是。


    他有完整的步军建制,参加过多次战役,加上建安军模式的强化,可谓是十八营中的一支强军。


    所以,项济才会要求周云,将十一营指派给大奇关,


    毕竟他的相好,还是要保护到位。


    东厢房,会客的两张主位上,是两把漆红的檀木太师椅。


    周云大步流星,威风凛凛,已经坐了一张。


    两名身穿葛布衣的楚人,虽是农夫装扮,但却打理的很干净。


    可见他们之前是书香门第。


    这是一对夫妻,此刻跪在堂中,女子在抽泣。


    “小艾,启动系统,一个字都不能错过。”


    “宿主请放心,兵神系统已进入最大功率。”


    周云扶着太阳穴,闭目片刻后,冷如冰霜的道。


    “你们说的地方在哪里?”


    一名奇怪的武川镇子弟听到周云的话后,将一幅定襄城的建筑勘图,放到了这对夫妻眼前。


    郭书生颤颤巍巍的接过,稍一观看,他不禁大吃一惊。


    这份图册与他记忆中的极为相似,几乎没有出入。


    看来,建安军对北疆的渗透,超过想象。


    但这,不关他河间县郭通的事。


    老实说,把这件事捅出来,他也犹豫了很久。


    但那日,捡起胡饼,靠着裤裆里的吃食,来到大奇关后,他被深深的震撼了。


    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啊!


    这里没有什么压迫、欺辱,赵家主虽然是个女的,但待人和善,有饭吃,有窝棚睡。


    他的妻子不争气,好日子过几天,竟然病了。


    北疆这种天气病了,那就是要命的啊。


    万万没想到,有一个女医官给她开了药。


    隔几天还来看一眼,直到郭书生的妻子活蹦乱跳,女官才没有再来。


    他渐渐熟络后,发现这里的兵民似乎很融洽。


    郭通很喜欢这里,他想留下,留下大奇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必须说,兵卒虽然和气,却一点也不弱。


    器械精良,训练有素,挺拔如松。


    大奇关待久了,他也慢慢明白了一些道理,边关只能靠边人守卫,中原皇帝不会将他们当人的。


    在大楚权贵的眼里,北疆人只是消耗品,弃外之民。


    一次偶然,他听见了几个士卒在讨论定襄。


    说什么以后要跟定襄长期对峙,北狄国强盛之类的。


    他当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夜深,雪地亮如白昼。


    他有点饿了,看见远方有篝火,几个士卒在烤马肉。


    老郭厚着脸皮挤进去,没想到士卒很和气。


    知道他是读书人后,还要他帮忙写些家信。


    在这一个晚上,郭通脸上的笑容从未停过。


    事后,兵卒们还将笔墨纸砚送给了郭通。


    【素娘,我在边关很好,项王很好,周将军很好,弟兄们也很好。我买了几亩地,你带着孩子们来吧。】


    【母亲安好,大哥……大哥不幸,已经葬了,孩儿得了不少军饷,还混了个小兵头,正儿八经的牌子,你们来北疆吧。这里能活人。】


    ……


    一封封家信,令郭书生看见了一个蓬勃而又强大的政权。


    这一刻,他明白了。


    为何建安被突厥人数次围剿,不但杀不死,反而今日占据了马邑。


    如此军民一心,楚人哪里不能战?


    在第二天清晨,他梳洗完毕后,跟妻子吃了顿朝食。


    随后毅然决然,踏雪而去。


    在赵家主的门前,他跟奴仆通报。


    郭通有要事求见。


    几刻钟之后。


    赵刘氏面色惨白,差点摔倒。


    脸上阴晴不定,叫他暂时不要离开。


    郭通早就知道,这个事,弄得不好,他是要死的。


    但他依旧来了,毫不畏惧。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这句话,郭通太喜欢了。


    北疆需要这样的人!


    楚国!需要这样的英雄。


    今日一早,


    朝阳东出。


    一名英俊绝伦,锐气无比的骑兵出现在他的面前。


    此人到后,余将军、赵家主颤颤巍巍,


    郭通就知道,周云来了。


    因为传闻定王平易近人,是仁义之主。


    周云乃绝世将才,威风赫赫。


    只是他没有想到,北疆的霸主,武川镇周云,竟然如此年轻。


    也许,英雄出


    少年吧。


    “你最好说实话,如果有假,本将会杀了你。”


    太师椅上,周云眼眸冷厉,狠狠的开口。


    ……


    ……


    喜欢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