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马邑之战

作品:《楚兵

    华夏对异族的战争中,有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汉末五胡十六国。


    司马晋昏庸无道,鲜卑等大量异族入主中原。


    其带走的核心技艺,使得草原人的冶铁工艺,飞速发展。


    这也是历史上,


    唐之后,异族难以对付的根本原因之一。


    北宋基本统一的力量,竟然收拾不了西夏,契丹。


    其兵器甲胄,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大楚腐朽。


    基层官员搜刮无度,北伐一战,非战斗减员,数以十万计。


    粮草吃食,尚能贪墨,更莫说兵备、器械了。


    大楚良家子弟,本有葛布铁皮甲一副,长矛一柄,五人一弓。配套有微薄的饷银,后勤上也有标准。


    可周云自北疆大楚子弟中走出,深有体会,那简直是乞丐在打仗。


    如今,自食恶果。


    马邑东川官道。


    一路上,最能战的不是王帐军,也不是突厥各部骑兵。


    而是昔日大楚的良家子。


    无数像余建三那样的楚人,在得到突厥人的军备后,如恶狼一般,扑向高高在上的贵族。


    黄达岭,一支溃败下来的楚兵正军,企图从山区逃脱。


    他们一路仓皇退走,甲胄、旗帜、马匹,混乱无度。


    “杀,杀!!”


    “杀楚狗!”


    ……


    后方,喊杀声响起。


    为首的楚军将领一愣,目眦欲裂,惶恐道,“跑,快跑,撤去童家镇。”


    这是一支来自南方州郡的部队,衡州郡兵。


    战力虽然不行,但山区兵,脚力好,逃跑还是不错滴,否则也不能从大溃败里逃走。


    是的。


    溃败了,楚军主力溃败了。


    从定襄转移后。


    衡州郡兵本来在洛阳本部序列,随大军徐徐撤退。


    谁料,北狄人在马邑咬了上来。


    一开始,数量不多,楚军还能应付。


    万万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地平线上,黑压压的一片,铺天盖地。


    仿佛整个大地都是突厥兵。


    从军一生,衡州郡兵都没见过这么多的人!更莫说是兵了。


    厮杀在黄达岭爆发。


    这支衡州兵将领用了不少土办法,三千多残部,硬是在近万追兵手里逃脱。


    他们是地域宗族兵,一个地方的,乡里乡亲。


    大规模战不行,小规模打,意志却很强。


    山坡。


    周云曾经待过的雪洞口,北风吹过,残布飘扬。


    一支南方部队,互相搀扶,踏雪而走,艰难逃亡。


    ……


    东川官道。


    段渊心急如焚。


    楚军又被咬上了,近二十万北狄骑兵,死死拖住了大楚主力。


    之前已经打了一场,楚兵损失惨重,不少部队都散了。


    三十余万大军,不得不停下,在下沟子村一带,跟北狄人周旋。


    童家镇的厢车,为何迟迟不到?


    “报,五里外杨豪斩了河东张树生,河东骑兵溃败,请求大军掩护。”


    “为何如此啊!”段渊一怒,差点没站稳,从战车边缘摔倒。


    大军左翼形势萎靡,中军很可能被影响。


    “何人敢去迎战杨豪?”


    中军一带,各家权贵高手,无不是低下头颅。


    南阳,徐州,河东,甚至定襄兵都一样。


    他们中或许有人能敌杨豪,但此刻大军溃败,就算赢了也没有功劳。


    但若是输了,那就是自己的命啊。


    此刻保存实力才是关键,傻子才出风头。


    丁布,此刻段渊无比怀念丁布。


    下川口一战。


    正是丁布的玄甲营,阻挡了突厥第一兵,金狼卫。


    好端端的,梅老弟太过分了,折损了玄甲营,等于断掉楚军的牙齿。


    段渊焦头烂额,留给他的牌太少了。


    没有强悍的中军,没有善战的勇士,兵甲不齐,斗志低迷。


    他甚至觉得,此刻还不如几十年前的楼关时期。


    至少那时,他有三万敢死的地方部队。


    荒地。


    寒风。


    十里外。


    一支近千辆厢车组成的援军,正迅速朝下沟子村赶去。


    二万徭役兵,不少人口里还叼着馒头。


    这是昨天发的,为的就是这趟卖命的活。


    ……


    马邑各处都在发生战争。


    楚军的情况岌岌可危。


    而七八百里外,河原战场,战况恰恰相反。


    荒原之上。


    斥候战中,突厥人节节败退。


    局部绞杀战,梁三稳稳压制他们。


    这些若隐若现的精锐斥候,草原根本应付不来。


    他们纪律严明,悍不畏死,武器还厉害的不像话。


    一个不注意,雪地飞出一根羽箭,草原二十年才能养大的汉子就报销了。


    短短几天。


    项济大营三十里内,几乎完全控制。


    如此情况下。


    建安军数次利用信息不对称,多次集中优势兵力,对落单的千人队进行狙杀。


    哲哲每次都是慢了一步,有一次倒是赶上了,差点把自己也一起报销了。


    几番轮战下来。


    ,!


    突厥人撤退了。


    这仗打不了,没有斥候,就没有反击的机会。


    他们成了瞎子,项济大营在干什么,根本不知道。


    木勤思力是有深度恐周症的,


    在他孜孜不倦的劝说下,哲哲大王最终无奈。


    咬牙撤退。


    近五万人的草原勇士,不敢跟二万多人的建安军作战。


    这也算是大楚独一份。


    ----------


    帝二十三年。


    二月二日,


    龙抬头。


    项济大军在准备充足后,决定向西南方向,遁入山林。


    向武川镇一带转移。


    河原无险可守,地处荒原,一马平川。


    不是久留之地。


    辕门左侧。


    项济身覆蟒袍,一身金甲,极为招摇。


    周云是忍受不了这么骚的甲胄,偏偏项济乐此不疲。


    他抚摸河原大营的城墙,冰的!刺骨的寒意传入他手中。


    今早,还有辅兵浇水保养。


    这段时间,就是这冰城,护卫了河原弃军。


    远方焦黑的土地,是过去的北营。


    “要走了,还真有点舍不得。”


    “要是可以一直留在这里也不错。”


    项济感慨道。


    “这里不能耕种,一年有九个月是寒季,容不下楚人。”


    丁志孝先生在项济身后说。


    现在,周云已经不是唯一的谋士了,项济又聘请了一名主簿,太原丁老,丁志孝。


    他比丁宏信高一辈,乃是北疆一带的老秀才了。


    “并不是天气的原因。”周云眼色深邃,意味深长的说,“若是有安宁的环境,这片土地也能活很多人。”


    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后世人口充裕,只是这个时代的眼光和技术局限了楚人。


    若是给周云经营几年,定襄郡养活个几十万人是毫无问题。


    行走在后营外。


    城墙之上,是披坚执锐的甲兵,他们眼眸坚韧,誓要站好最后一岗。


    丁老先生数次打量周云,几次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卧龙先生,此番龙入大海,今后有何打算。”


    丁老的话,其实是一种试探,目前,武川镇李氏跟项济只是合作。


    不像太原跟雁门兵,基本算是项济的本部了。


    “不知道,希望能有一块耕种的土地,安


    安稳稳,仅此而已!”


    闻言,丁老先生思索片刻,认真道。


    “可能很难,卧龙先生,大楚二百零七郡,除了边关等地,几乎没有多余的土地。”


    “连陛下,都很久没有赏赐土地了。否则,你师尊也不会在三朝元老,在楼关外置办田产。”


    “大楚土地兼并如此严重?!”周云转身,询问丁老先生。


    “土地兼并?,,豪强夺取土地!确实严重,本朝太祖并没有清理干净前朝的势力,导致门阀力量,古未有之。”


    “这都过去一百年了,洛阳的好地,上千贯!何等昂贵。好在,十多年前关中造反,空出大量田产,可如今也所剩无几了。”


    “不怕造反?”


    “呵呵,有何怕?门阀有兵,节度使有兵,佃户农民如何干的过。”


    ……


    丁老一直故意在跟周云攀谈局势。


    周云虽然拥有兵神系统,但很多信息并没有录进去。


    短暂的接触,他很震惊。


    丁志孝竟然水平不低,有崔中书的水平。


    项济一会点头,一会摇头,反正不知道他们在说啥。


    可并不影响他融洽的交谈。


    远方,


    号角响起。


    战鼓如雷。


    “咚咚咚!!!”


    河原大营。


    最后一次出现建安军的怒吼。


    一排排甲兵,踏着整齐的步伐,披甲执锐,自辕门出发。


    几十名精锐骑兵,踏马而来。


    项济跟周云的马匹被护卫营牵来了。


    二月北疆。


    寒风似刀。


    刮得人脸生疼。


    项济身覆蟒纹金甲,手持龙纹剑,胯下是北狄大马,麾下是一眼数里的军队。


    此情此景,无法想象,半年前,他在河内郡,甚至下跪求粮。


    此刻,项济心中不免豪情万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下一句是啥,周老弟,我不记得了。”


    “忘了。”


    “忘了?!这词不是你写的,莫不是抄的吧!?”


    周云,“……”


    ……


    ……


    喜欢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