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北伐突厥国

作品:《楚兵

    大楚第九代大行·圣昌皇帝,二十二年,八月二日诏。


    太祖起于微末,扶大夏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立大楚,建一统。


    昔匈奴异族为祸乱华夏,汉武皇帝以举国之兵,征伐五十余岁……


    ……


    北狄异族,突厥。


    本为柔然国打铁奴仆,大楚先烈救其于水火。


    ……异族欺吾太甚。


    朕上承天命,不将祸患留于子嗣后代,今朝起兵讨伐北狄突厥国。


    征梅朝远为北伐天威上将军,持金剑龙符,统御三军。


    征河东节度使张须陀为前将军。


    征徐州节度使上官虎为后将军。


    征南阳节度使萧世安为左将军。


    征中府卫将军夏侯仁为右将军。


    此中华危机之际,朕愿意与诸君浴血奋战,与汝同存。


    遣三子齐王带本部精兵随军,五子晋王项汾……,七子项济,九子陈王项汉,十三子代王项源……


    征楚国子弟三十万,共赴国难!


    ……


    武川镇。


    议事厅。


    楚帝洋洋洒洒的北伐檄文,在武川镇的一众老头中传阅。


    得益于昔日的过往,青山寨的几位老货竟然都识字。


    驼子拿着梁大自马邑买回的邸报,眯着眼,仔细观看。


    瞎子在旁边,李岗大脑袋在后面,全爷则是站着的。


    “我的龟龟,起兵百万,这得耗费多少钱财。”瞎子对于钱财永远是第一反应。


    大楚号称百万,攻伐北狄。


    老子武川李氏,不过养了几千兵马,耗资何等巨大。


    军械战马几十万两价值不算,特么每月开销都是近两万。


    百万!这不得一个月几百万两的军需。


    其实八瞎子的理解,是有一定误差的,但归算起来又差不多了。


    武川镇,用的是最好的兵器甲胄,现代职业化军队,伙食需求极高。


    每月的饷银虽然定的微薄,但足量发放。


    从单兵上讲,武川镇一名士卒的花费是楚国至少十倍。


    只是总体上来看,大楚官僚腐败。


    兵器甲胄大量是陈旧淘汰之物,吃食上基本不够,兵员粮饷上也是大量贪腐。


    整体士卒的消耗,又会层层上浮。


    兵头报一两,上官将领就敢报十两。


    所以,总体算下来,又跟瞎子的预计大差不差。


    全爷闻言,仔细思索后道,“百万应该没有,良家子三十万,河东军,太原军,徐州军,定襄军,中央禁军。这六大正兵,平均下来超不过三万。”


    李岗也下达判断,道,“最多不过五十万,甚至都没有。”


    号称这种事,铜锣脑袋见多了,征辽,征吐谷浑,那次人数不是大有水分。


    议事厅里的老头们还在讨论出兵人数时。


    周云站在沙盘旁,他的眼眸里,仿佛有千军万马杀过。


    系统正在拼命模拟这场战国战。


    无论怎么看,大楚的胜率都是略小一筹。


    难道楚帝有什么特殊手段,所以周云才算不到。


    片刻后,他收回系统。


    眼眸深邃,皱眉道,“那里只百万人!?”


    “大楚骑兵超过十万,单草料精饲这一项,就需要几万人。”


    “沿途押运粮草,军械的人员,后勤民夫,征发的徭役,没几十万搞不定,何况这几十万人还要吃饭。”


    “此次大楚直接参与人员,不下百万,间接影响到的,估计不下千万了!”


    甚至按后世的说法,这是一场经济上的活跃。


    古人讲穷家富路,这三十万良家子,一路上的花费,带动了周边的酒肆等产业。


    各地粮食运输等,又带动了一系的人口。


    这些人口,引来的如民夫、挑夫随军的各类商贩,甚至于从业女子。


    整体下来,对于农耕经济来说,这是一场盛世


    。


    更甚至,良家子和从军人员的大量死亡,还可以减弱人口土地不足的情况,在本质上对土地矛盾起到一定的缓解。


    贺诗楚在后营的案桌收起一卷羊皮,也到了议事厅这边,眼眸闪烁道。


    “东起江南,西至陇右,南到交州,大楚几乎集结了举国之力。不知道,此战中又会诞生哪家英雄,陨落那个豪门。”


    每逢国战,必是英雄草莽崛起,老旧门阀没落之时。


    他的心中有一个希望。


    武川镇精锐若是有周云这个怪物率领,很可能在此战中崛起。


    二十几年前,征辽一战,顶级豪强公孙氏灭门,这个起自三国时代,白马将军的后裔,彻底烟消云散。


    同样也有不少将门,此战中涌现。


    如当今皇帝的大将,夏侯仁,夏侯杰。还有北地枪神王右宁。


    此次,上官虎,张须陀,丁弘度,萧世安。


    这些个豪强全部参与,他们既是友军,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手。


    严格来说,上官虎和张须陀实际是一个体系,他们都是圣昌皇帝提拔起来的大将,最近几十年才冒头。


    而南阳节度使和太原节度使,此二人乃是百年豪强,根本上讲,跟皇帝肯定有隔阂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不单单要防突厥人,可能还要防皇帝背刺。


    若是损失了家族中核心精锐,很可能一封圣旨,九族就去陪他了。


    正在议事厅里,武川镇的几位老人不停讨论时。


    小胖胖田丫头,急憨憨的跑来。


    “姑爷,姑爷快去救少主,大娘子快要将他打死了。”


    闻言,


    李岗先是一愣,随即怒不可遏。


    大孝子,那可是他的宝贝。


    “这丫头,就是缺管教,周二,连媳妇都吃不住,要你何用!”


    铜锣脑袋急急忙忙催促田丫头走了。


    “快点,别打坏我孙儿了。这孩子也是,就随他爹,没用。”


    李岗的声音在屋外的长廊飘来。


    屋内,周云同卧龙凤雏都沉默了。


    周云:“……”


    铁驼子,“……”


    八瞎子!“……”


    铁驼子用手拍拍周云的肩膀,叹息一声,想起了他的夫人,六婶。


    自从那泼妇加入了娘子军,日子就更难了。


    他上次花了三十贯,买,呸。


    从人贩子那里,救了个小丫头。


    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就琢磨着,说说话,解解闷。


    给他洗洗脚什么的。


    梁老头什么档次,现在都有菊那小媳妇给他洗脚擦身子。


    每每看到这些,铁驼子是又羡慕又嫉妒。


    呸,这个扒灰佬,迟早被他儿子梁大打死!


    这不,脚还没洗两天。


    被那悍妇发现,那是一顿好打。


    还将小丫头带去娘子军了。


    脸上倒是挂满笑容,对丫头极好,还说了。


    小丫头长的俊,将来给她铁牛当媳妇。


    末了,还警告她,离那个猥琐的老不正经远点。


    可恶啊,欺人太甚。


    现在错过了。


    最近是想买也买不到了。


    童家镇虽然和李氏的暗斗里,损失惨重。


    但官面上的实力,李氏比不了。


    他同马邑郡城,一起严厉打击西侧一线走私事件。


    更是在人口上,重点限制。


    传闻上官氏也参与其中,多次宣扬武川镇李氏窃取他们的战果,本是上官氏特意训练武装的精锐云云。


    西侧道路上,到处是捕头衙役,逢人就乱抓。


    虽然李氏铁骑数次出动,斩杀无数黑道上阻碍者。


    可情况太乱,风险太大,走私贩子不敢来,也渐渐少了。


    幸好打通了太原丁氏这个大客户。


    否则,很


    多草原来的物资都要滞销了。


    传言目前,崔中书正在接触南阳萧氏,和雍凉一带的门阀。


    希望一切顺利吧。


    他也可以再救一个陷入苦海的迷途女子。


    铁驼子抖抖烟杆子,跟在周云后面。


    走过长廊楼道,出了武川城寨,来到后山的规定伐木区里。


    大孝子就被发配到这里伐木。


    周云远远的看见,大脑袋护着小一点的大脑袋。


    “论语,论语!背了没有?不背,不背,就敢出来。”


    一边口中不忿,李娘子一边用鸡毛掸子的尾杆,打在大孝子身上。


    李信没有穿甲,被打得喔喔乱叫。


    铜锣脑袋多次护着,毫无作用。


    李娘子可是九品,并且是擅长技巧的武者。


    鸡毛掸子角度刁钻,下下到肉。


    李岗见状,急了,一把抓住李娘子的手,怒斥道,“你这丫头这么回事,他是块读书的料吗?逼他干什么!”


    “你懂什么,父亲!”李娘子情绪激动,上围随着呼吸起伏。


    生气的说,“读书开智,圣人之道,信儿现在跟着做就行了,等到他懂的那天,已经自小就打好基础了。”


    “相公,不就是一朝开智,醍醐灌顶。武功再高,能高过杨双?还不是被逼的投降突厥。”


    “我武艺远超相公,还不是被她耍的团团转,现在还找了个小的,找谁说理去!不读书,将来就吃娘这样的亏!”


    本来。


    李岗的手渐渐松了。


    大孝子也难得的低头,不再言语。


    可听到后面的惊人言论。


    两人互视一眼,眯着两对小眼睛,看着李娘子表演。


    这是真的吗?


    为什么我们看见的不一样!


    忽然,大孝子发现了周云,向父亲投去求救的期待。


    周云一愣,把头藏到了树后面,藏得更深了。


    大孝子,“一,一。”


    询问后,周云才知道。


    大孝子竟然许诺了几个辅兵小丫头。


    要她们将兵器甲胄配件分批成零件带出来。


    尤其是牛角弩,他特别喜欢。


    并许诺,将来长大了,就收她们过门。


    李信可是少主。


    再过二三年,就可以收童养媳了。


    大孝子还立下字据,她们当然愿意了。


    一开始,第一个发现的是贺诗楚。


    他当即报告了八爷。


    认为李氏出了奸细。


    不仅偷盗了物资,还连账目都改了,有人渗透进来了,甚至人数不少。


    八瞎子大骇,命令暗中调查。


    最后一查,好家伙,少主李信正在后山为他的幼儿军发甲胄弓弩。


    这下,


    大孝子连幼儿军也被解散了。


    孤家寡人一个。


    只是,周云敏锐的发现。


    尽管大孝子的所有权力都被收回。


    但破突厥一战,斩敌六百余人,这种少年虎狼,何人不高看一眼。


    所有武堂孩童,还是以大孝子为将军。


    尤其是那几十个参加了战斗的人。


    更何况,他是少主,追随他是天然的选择。


    李娘子还想练小号,也不想想,小号出来小十几岁。


    除非周云杀了大孝子,不然再来十个,估计也不是他的对手。


    喜欢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