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暗流涌动

作品:《楚兵

    帝都。


    洛阳。


    横跨落水的帝都,一开始其实只是一个小城。


    自从楚太祖修建了大运河后。


    洛阳得天独厚。


    关中的商船通过泾水、渭水,汇集在此。


    江南,华北的物资通过大运河,沿黄河而上。


    这里还是下湖广,去并州,通草原的节点。


    华夏古代是内陆贸易,洛阳的地位,相当于后世海洋贸易的上海。


    数十万商贾,长工短丁汇聚。


    龙蛇混杂。


    大楚为便于管理,在沿河两侧有二十二座巨大坊市,那里就相当于后世的贫民窟。


    织布坊,这里一开始是为布匹生意建造的。


    几十年来,人口渐多,才有各类生意衍生。


    一个卖酒的老摊贩,挑着担子,身上带着旧布做的小旗招牌。


    走街串巷。


    “桂花酒,上好的桂花酒。”


    一间胡饼,和煮面条的小店,面色和善的老店家,叫住了酒贩子。


    “桂花酒可有红桂花酿的?”


    “瞧您说的,哪有红桂花,倒是新酒有一点。”


    “新酒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


    “不南不北,淮河一带的。”


    老店家眼眸中,精光一现,随即叫酒贩子等待片刻。


    他招呼了几位客人后,踏上门板,关店了。


    酒贩子跟着他,走过乱糟糟的后房,一间草料棚子里,老店家拿开各类干草柴薪。


    下边有一块暗门,打开后,两人进入地窖。


    地窖不小,有两丈见方,有几张上下床铺,一个小矮桌,必要时,可藏五六人。


    “夜猫见过邹先生!”


    卖酒的老贩子,开口见礼道。


    后者却是眉头皱起,担忧道,“什么事!皇城司无孔不入,我们潜伏数年,切忌前功尽弃啊。”


    “我在禁军里,确定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北狄集结重兵十余万,在北疆打了败仗,死了数万大军,狼狈而逃,定襄北境的大军已经撤了。”


    “这不可能!”邹先生一愣,随即惊讶道,“定襄郡边军,除极少数精锐外,武备松弛,粮草不济,哪有力气打北狄十几万人。”


    “传闻,不是边军打的,是武川镇李氏,北狄人围攻他们半个月,没有攻陷,最终北逃。


    “武川镇!”邹先生陷入深思。


    “武川镇李氏,不是只有一两千人,十万大军拿不下?”


    老酒贩子面色激动,笑道,“武川镇周云,天纵奇才。墨家实力很强,不仅修建了高大的城寨,还有一种弓弩,个头不大,射程和床弩差不多,上千弩手,北狄人才损失惨重。”


    邹先生若有所思,一直都是南阳萧氏强弓劲弩,甲于天下。


    现在看来,南阳萧家,独一份的生意要没了。


    “可能找到物件,不惜代价?”邹先生斩钉截铁的道。


    如此宝物,想尽办法,也得拿下。


    “不用,黑市上,已经有弓弩流出了,价钱贵了点,拿下不难。”


    “这么简单!?”


    老酒贩子笑道,“李氏毕竟是刚刚崛起的势力,大部分由楚国溃兵组成,底蕴不足,出几个叛徒,很正常。”


    “好,拿到弓弩后,安排山猫离开。他的任务结束了。”


    “北疆大胜,楚帝肯定要北征,丁宏度决计不会轻易坐视被拿捏。到时候,有的看。”


    老酒贩子在小店的后院围墙出现,过几条街后。


    卖桂花酒的吆喝传出,在小巷子里回荡。


    武川镇大败突厥十万精锐的事迹,在各大势力里引起轩然大波。


    他们的谋士复盘了无数次。


    也无法守住武川镇。


    光是数万北狄射手的羽箭,那城墙上,就一个人也站不了。


    何况三千打十万,兵力悬殊太大。


    经过各种细作的打探。


    他们方知两个关键。


    李氏玄甲,竟然能几乎完全防御羽箭的伤害。


    三层重甲!


    这种甲胄,各大权贵势力也不是没弄过。


    只是弄出来太重,一百五六十斤,没有使用价值。


    李氏的甲胄,竟然将重量下压到七十斤上下,这简直就是质的飞越。


    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弓弩。


    武川镇有一种名青山的弓。


    这种特殊的弓弩,能平射一百二十步,抛射一百五十步的弓。


    这种射程,超过目前所有大楚,乃至周边所有强国的弓箭。


    几乎能媲美床弩的能力。


    这就相当于,后世一个步兵,拥有了坦克的火力。


    各家势力开始暗流涌动。


    企图用各种办法,不惜代价也要弄到一柄青山弓。


    本以为要大动干戈,他们后来发现,黑道上有。


    于是乎,不少大孝子用过的牛角弩,出现在各大势力的案头。


    朝鲜半岛。


    高句丽。


    沿海山林。


    一匹快马,踏着山泥,沿着不宽的泥泞官道飞驰而过。


    他的背上,有大型物件被黑布包裹。


    三道旗,随风飘扬。


    这是八百里加急。


    转过几座山头,骑兵看见了远处的巨大城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平京山城!


    高句丽第一神将渊盖文就在此坐镇。


    这里也有高句丽的第一雄狮,镇远军。


    帅台上,渊盖文虽然年过五十,但却威势不减。


    他戴关帽,留长须,丹凤眼。


    喜好看春秋。


    一身武艺,传闻是源自昔日蜀汉五虎上将,关羽。


    “你是说,突厥人的主力军十万,没有吃下三千人的大楚溃兵?”


    渊盖文眼眸精光闪烁,放下春秋,冷视报信兵卒。


    “是!黑马台的情报看,就是这样!”


    透过雕花的窗子,望着山城外,那里是辛苦劳作的高句丽农夫。


    山林开垦农田,实属无奈之举。


    他叹息一声,“我高句丽还是国小人稀啊,大楚人才辈出也,看来这武川镇,又是下一个徐州上官氏。”


    当年,若不是上官氏,高句丽就入主中原了。


    身后跟渊盖文八分神似的小将开口道:“父亲,就不能是,突厥人战力废物?”


    “不会,突厥铁力可汗是雄主,否则,老夫早就率领你们杀出去了。何苦在此,等待天时。”


    山城的靶场里。


    渊盖文试了青山弓,确实有门道。


    他不停的摇晃躬身,弹性韧性都极佳。


    随后更是一刀切断,破口看,是几种材料复合的。


    “立刻带去燕京的皇宫,吩咐老朴,即刻制造此弓。”


    渊盖文试验后不久。


    几名骑兵,带着断弓,踏马离开山城。


    武川镇的两件核心装备。


    正在被当今天下,各大势力仿制。


    几千里外。


    一切的始作俑者周云。


    却在卧房中呼呼大睡。


    这几日,李娘子和刘贞太疯狂。


    他是真的体力消耗巨大。


    喜欢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