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孤怎么能监国呢?

作品:《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

    “舅舅啊,父皇还在呢,孤怎么监国呢。”


    “虽说孤身为太子是要历练一下,但咱也不能让父皇出去待几日吧。”


    “还是算了,没必要没必要。”


    李承乾连连摆手。


    倒是让不少大臣捂着嘴笑了个不停。


    他们都看出来了。


    李承乾对六部没有兴趣,故此是在拒绝长孙无忌。


    只不过。


    在拒绝的时候,还顺带恶心一下李世民。


    “哼。”


    李世民瞪了一眼李承乾,没好气的喝道。


    “太子还是好好的管理你的刘家村吧。”


    “是,儿臣领命。”


    李承乾面色一肃,恭敬的朝着李世民一拜。


    “儿臣一定遵从父皇的指令,好好管理刘家村,不做出一点成绩,绝不回长安!”


    “啊?”


    “挖槽?啥玩意?”


    “不是?”


    “尼玛?”


    朝堂上一片惊呼。


    所有大臣都是一脸懵逼的看着李承乾,哪怕李世民都懵了。


    尼玛。


    李世民感觉自己也没说啥吧,也没让李承乾不回长安城啊。


    咋就突然变成遵从自己的旨意,没有成绩不回长安城了。


    说出来,就好像是自己将李承乾给赶出长安城一般。


    “不是,朕...”


    李世民伸手,刚要开口解释。


    谁料到。


    “父皇,儿臣懂,你是让儿臣现在就去,行,儿臣遵从父皇的命令!”


    李承乾满脸郑重的点点头,二话不说,直接转身就跑,生怕被李世民给阻拦住。


    “啊这,太子殿下这是?”


    群臣迷茫,眼睁睁的看着李承乾离开,一片的懵逼。


    瞧瞧人家吴王和魏王都是死命的想要赖在朝堂之上,偏偏太子找机会就溜。


    甚至于连长安城都不想回了。


    “唉。”


    忽的有一大臣叹了一口气,嫌弃的看了一眼李世民,拱手说道。


    “陛下,太子终究是嫡长子,还望陛下对嫡长子多一些宠爱吧。”


    此言一出。


    群臣都是反应过来。


    是啊,太子应当是生气了。


    本来这段时间就没来早朝了,就是跟李世民在赌气。


    李世民倒好,压根没安慰太子,还赏赐了吴王和魏王两人,一人五万两银子。


    这就算了。


    如今太子殿下,自我和解了,跑回来早朝了。


    李世民转手就给让吴王和魏王入六部了。


    吴王这边是太子的谋划,大家也看出来了,为的就是让吴王和魏王争斗,给自己分担压力。


    这谋划,众人都是认可的,觉得问题不大。


    但是偏偏。


    陛下还让魏王入了国子监了。


    这等于啥。


    等于就是要让太子的谋划落空呗。


    原本。


    吴王起来了,魏王没起来,魏王心里不平衡,自然会去依靠一母同胞的太子。


    现在。


    两人都起来了,那两人自然明白,敌人是太子。


    唯有先将太子给拉下马来,两人才有机会,没必要如今这般争斗。


    朝堂上讲究的就是利益。


    别看,吴王的人刚刚一个劲的不让李泰上位,好像同盟破裂了。


    实际上。


    李泰如今成为国子监祭酒,反而是让同盟更加的稳固了。


    两人地位相当,那就没必要再争斗了,利益为重,哪


    有什么仇不仇的。


    要报仇,也是先将太子给干下来。


    “唉,陛下啊,还望你多加关心一下太子吧。”


    “太子也不容易啊。”


    “唉,太子可怜。”


    “不回长安城,太子是准备放弃一切,就靠刘家村起家了吗?”


    “不,这是太子对陛下失望了,他感觉自己争斗没有任何的希望,不如依靠自己。”


    “听得更加心酸了。”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是极为无奈。


    嫡长子继承制,实在是深入人心,太子的优秀同样是深入人心。


    哪怕如今是李恪和李泰的人,若是可行,他们也希望没有任何争斗,让太子上位。


    不过,这显然不可能了。


    “你们胡说什么呢,太子显然是将重心放在了刘家村!”


    “不错,太子可看不上朝堂呢。”


    “啧啧啧,太子居然看不上朝堂六部, 这该说啥呢?”


    一道道阴阳的声音也是响起。


    站队已经明显了,李承乾主动退出朝堂,李恪和李泰的人,自然不希望李承乾再回来。


    “行了!”


    李世民低喝一声,嫌弃的看了一眼群臣,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淡淡的说道。


    “继续早朝吧。”


    “太子由他去便是,等他吃到苦了,自然就回来了。”


    有一句俗话,狗饿了,自己就回来了。


    ...


    太子离开长安城,不将刘家村建设起来,绝不回长安城的消息。


    在一日之间,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特别是吴王和魏王入住大理寺和国子监的事情更是令人说个不停。


    “陛下这一次是真的伤了太子的心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伤了太子的心,陛下这是故意将太子赶出了长安城啊。”


    “哇,太子这般好,陛下为何就这般偏爱啊。”


    “无语了,我可喜欢吴王和魏王了,但是如今我更心疼太子。”


    “真的,咱们大唐太子太惨了,连长安城都不能回!”


    “谁说不是呢,古往今来,哪个朝代的太子不能回国度的?”


    “是呗,真的有点无语啊,我麻木了。”


    “希望陛下懂点事吧。”


    “长子才是希望啊,为何要这般宠爱次子和庶子呢?”


    “对啊,我也纳闷啊,次子就算了,庶子凭什么啊?”


    “太离谱了啊!”


    “虽说孩子众多也分优秀和不优秀的,但是太子明明就是优秀的那一类啊。”


    “对啊,如果说太子不行的话,那我拍手叫好,但太子明明辣么好。”


    “陛下糊涂啊!”


    议论声不绝。


    百姓们对于李世民却是越来越不爽起来。


    自古都是嫡长子来继承家业,承担一切,故此长子也是受到更多宠爱。


    当然也有偏爱次子的,那也只是因为小儿子的原因。


    但家业也是交给嫡长子的。


    李世民这一波,颠覆了百姓们的观念,自然引人不满。


    城中议论声不绝。


    但皇宫内却是一片的平静。


    朝堂上也无人议论此事。


    太子李承乾更是没有发表任何想法。


    这着实令人寻味。


    这一波。


    似乎是李世民和李承乾两人一场的耐力测试。


    就看谁先坚持不住了。


    喜欢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