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材料不止一种。


    比如氘氚。


    氘在海水里多得是,核聚变电站就是用这个,但这种材料存在问题。


    首先安全性不足。


    其次。


    氘的核聚变能量级不足。


    用于发电,或者中小型飞行器,倒是完全没问题。


    然而,天宫太大了!


    需要更强劲的动力,氘聚变反应堆不够。


    天宫投入的资源太多了!


    安全第一。


    绝不允许因能源出现安全隐患。


    可获取核聚变材料中,氦3是最清洁、高效的。


    氦3聚变反应堆


    换言之。


    月球矿场是为天宫服务的。


    为华夏走向星辰大海,提供最优质的动力源。


    陈皓从科研中心出来时是下午。


    立刻去机场!


    三个小时之后,抵达太原发射中心。


    今天。


    将是月球计划第三步的开始!


    接下来至少一年,利用成熟的火箭回收技术,会把工程师、物资、设备等,陆陆续续运送往月球——组装氦3提炼设备,建生活区和工厂。


    大约一年后工厂建成,将正式进行氦3提炼。


    为确保发射成功,陈皓习惯性检查,一直忙到凌晨。


    凌晨十二点半。


    四大发射中心正式发射。


    跟把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不同。


    地球轨道较近。


    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火箭回收后立刻加注燃料,就能再一次进行发射。


    月球呢?


    一去一回以天为时间单位。


    这可是庞大的矿场!


    需要发射多次。


    而每次发射间隔数日的话……


    预计,建成需要一年。


    轰!


    火箭喷出熊熊烈焰。


    陈皓昂着头,看着光亮扶摇直上,心潮不免有些澎湃。


    “等矿场建成,等到提炼的氦3送来,天宫差也完成了吧?”王将军激动的问道。


    不敢想象啊!


    堪比一座小城的天宫,悬浮在地球轨道之外,会是何等壮观景象?


    “天宫需要的时间,比月球矿场更久。”陈皓解释。


    “无所谓!”


    王将军嘿嘿一笑:“有生之年能看到,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话说的,好像快挂了一样。”


    “人有旦夕祸福……”


    王将军话没说完,陈皓的手机响了。


    不知为什么,在铃声响起的瞬间,陈皓有种不祥预感:“喂?”


    “陈总,是我!”


    是张陵的声音,听起来很慌张。


    “怎么了?”


    “我母亲……出事了!”


    “什么?!”


    陈皓脑子转不过来:“怎么会……”


    最初,张陵跟他搞脑机接口,负责神经元方面的研发,再后来作为医学博士的他,负责新医疗设备测试。


    而他的母亲……


    正是陈皓最尊敬的科学家。


    龙芯之母。


    黄灵伊院士!


    可时间对不上:陈皓记得,上一世黄老2023年离世,这还差很多年好吧?


    关键。


    黄院士上一世的慢性病,这一世也已经彻底治愈。


    按说身体更好吧?


    “陈总,你能不能来……”


    “我这就回上海!”


    “你不在上海?”


    “在太原。”


    陈皓挂断电话,看向王将军:“这边交给你了,我回上海一趟!”


    华夏有无数为国贡献的科学家。


    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其中,有太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但!


    单纯在情感上,最让他尊敬的,非黄院士莫属。


    可他就想不通了……


    怎么会出事?


    “我跟你一起!”王将军忙道。


    “不用,专机太慢了。”


    下一刻。


    巨大的黑影从天而降,就落在两人十多米外。


    专机能坐很多人,但速度要慢很多。


    不仅飞行只有亚音速,关键他要去太原民航机场,到上海也要坐车去市区,实在太耽误时间了。


    无疑,玄甲快得多。


    ……


    上海瑞金医院。


    急救中心外。


    张陵抱着头蹲着,整个人萎靡不振。


    若非母亲垂危,他也不会打扰陈皓,不会打那通电话。


    他知道,母亲对陈总很敬佩,想着当真有个好歹,至少……能见上一面吧?


    结果,陈总远在太原!


    “黄老怎么样了?!”


    突然!


    熟悉声音中,陈皓跑来:“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陈董,您怎么……”张陵懵逼。


    通话才多久?


    也就半个小时左右,他如何做到从太原,赶到几千里外的上海?


    “别说那些有的没的!”陈皓没空解释。


    “母亲正在急救……”


    “我是说,黄老到底什么病?她老人家体质不太好,可按说没有大病啊!”


    “她……”


    张陵叹息着娓娓道来。


    母亲之前确实没什么大病。


    但!


    这几年,工作强度实在太大,精气神几乎耗尽!


    杜阳、顾经纶、谢武三人,是光刻机项目的负责人。


    一开始研发浸润式光刻机。


    再后来。


    谢武负责浸润式光刻机,光学镜头和制程精度挖掘,杜阳和顾经纶则负责研发,新一代的极紫外光刻机——EUV光刻机。


    三个负责人兵分两路,


    特别是谢武负责,浸润式光刻机精度挖掘,几个月就迭代一次。


    有光刻机就能制造出芯片?


    当然不行!


    还需要芯片设计。


    于是,问题来了。


    从第一款龙芯出炉,性能已经超越全球。


    这意味着,最新芯片设计方案,完全是在摸索状态,只有黄老最精通。


    光刻机在迭代。


    芯片设计必须跟着迭代。


    可……


    光刻机迭代太快了,黄老只能拼命赶进度,而其他人根本没办法,替代她的位置。


    毕竟国产高性能芯片,之前都是她负责设计。


    浸润式光刻机几经迭代。


    EUV光刻机研发成功。


    目前。


    量子芯片都迭代到第二代了!


    她不断增加工作强度,毕竟整个龙芯项目组,由她作为最高负责人。


    简而言之。


    光刻机有三个负责人,各自负责不同方面。


    黄老却要以一个人的力量,赶上所有新款光刻机迭代。


    以她的身体和年纪哪经得住?


    “不是……”


    陈皓瞪大眼睛,呐呐道:“我早就说过,芯片只要领先全球即可,别人追不上的情况下,慢慢研发作为技术储备,用不着这么急啊!”


    “母亲太执拗了……”张陵叹息。


    陈皓怎么说是一回事。


    黄老认为,连最难的光刻机搞定了,她作为龙芯项目负责人,必须根据光刻机迭代速度,设计出对应的芯片。


    加班呗!


    熬呗!


    “病情具体怎么样?”陈皓忙问。


    “还不知道,之前晕倒吐血……”


    突然!


    急救室门打开。


    好几个医生走出来,不仅意味着院方重视,也说明情况不容乐观。


    领头的是院长李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