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局势不乐观

作品:《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梁帝沉吟片刻,看向刘康。


    “皇兄,依你之见呢?”


    见梁帝态度,萧万平心中松了口气。


    主动禀明,且以令牌被偷的名义,加上梁帝对自己心怀愧疚,看他样子,不会追究自己的过失了。


    刘康不假思索出言:“当务之急,是下一道命令,废止这令牌,以免让贼人有机可乘,再暗中调查,究竟是谁偷走了这令牌,此人有可能是翠娥同伙。”


    捋须点头,梁帝眉头一锁。


    刚走了一个翠娥,现在宫中似乎还有隐患。


    他不由得想起无相门。


    这赵不全不一离开帝都,这些神影司的小丑,就全都跳出来了?


    不行,得赶紧传旨,让赵不全尽快返回帝都。


    心中如是想,梁帝刚要下令。


    却被萧万平阻止。


    “父皇,儿臣有一想法,或许能顺藤摸瓜,揪出密谍。”


    “什么想法?”梁帝眼睛一亮。


    “不要下令,更不要声张,就当此事没发生过,贼人偷走了令牌,必然有所行动,只需命黄龙卫暗中留意,若有人拿出令牌,立即抓捕。”


    听完萧万平的意见,梁帝和刘康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好主意!”刘康率先说了一句。


    “就按你说的办。”梁帝下了决定。


    闻言,萧万平心中暗喜。


    刘丰,看老子阴不死你!


    声张当然是不能声张的,一旦消息传出,刘丰还不主动将令牌献出?


    他说过,明日朝会,要拿出令牌,让梁帝治萧万平的罪。


    可到时候拿出,跟现在献出,可完全不一样了。


    届时,萧万平自然还有一番说辞。


    “多谢父皇。”萧万平行了一礼。


    “哼!”


    梁帝变了个脸,随后出言斥责:“朕给你的令牌,尚且把持不住,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夺回青松的?”


    见状,刘康看似无意出言:“话可不能这么说,无心之人,难以防备有心之贼,这贼子存心要偷令牌,暗箭难防啊!”


    听到这话,梁帝方才作罢。


    “回府去,好生反省。”梁帝再次瞪了萧万平一眼。


    “多谢父皇宽宥,儿臣告退。”


    说着,萧万平便要离开。


    “等等!”


    梁帝似乎想到什么,再次叫住萧万平。


    “父皇!”


    “朕听说你离宫之前,去过尚衣局还有惠妃宫苑?”


    “正是。”萧万平坦诚回道,面无波澜。


    “你去这两个地方作甚?”


    “当时密谍在逃,儿臣想去尚衣局了解情况,后来得知翠娥曾服侍过母惠妃,又去了母惠妃宫苑一趟,本想从母惠妃口中了解一下密谍的行为习惯,看能不能替父皇分忧,哪知...”


    说到这,萧万平停住了话头。


    “别吞吞吐吐,快说。”


    这宫中的一举一动,是绝对瞒不过梁帝眼睛的。


    萧万平也据实回道:“哪知当时母惠妃急着出宫,极不耐烦,儿臣心急之下,还和她发生了口角,现在想来,真是懊悔万分!”


    惠妃死了,他装出一副懊恼的模样。


    “这么说,你是想帮忙抓捕密谍咯?”梁帝带着审视的眼光,不断在萧万平身上打转。


    “正是!”


    萧万平态度恭敬,旋即又补充道:“对了,当时到了宫门处,儿臣发觉令牌已丢,生怕父皇怪罪,便让其中一个黄龙卫,帮忙私底下寻找,因此令牌一事,他可以作证。”


    “这几天儿臣寝食难安,这才反应过来,令牌极有可能是被偷去的,深感干系重大,特进宫禀明父皇。”


    听到这里,梁帝一挥衣袖。


    “行了行了,朕知道了,你先回去,明日一早,随百官朝会。”


    朝会?


    萧万平心中一动,总算是要论功行赏了?


    “儿臣遵旨!”


    “对了,把那小丫头也带上!”


    “是,父皇。”


    ...


    出了朝阳殿,萧万平嘴角牵起一股莫名阴笑。


    刘丰,敢跟老子玩这些,看老子阴不死你?


    回去路上,萧万平跟白潇说了事情原委。


    听完,白潇忍不住仰头一笑。


    “你还是那个你。”


    虽然在兴阳城,两人还生死相对,但萧万平整治萧万昌和萧万荣的手段,白潇也从德妃和陈实启那里听过。


    脸色一肃,萧万平回道:“在兴阳,我要同时对付三个,在北梁,只需要专心对付刘丰,我就不信,玩不死他!”


    两人走了一段,白潇又问:“梁帝明日便要论功行赏,你觉得,会怎么赏你?”


    “怎么赏我,我一点也不在乎,我在意的,是如何继续掌控青松城那二十万兵马?”


    “你担心陛下撤换将领?”


    眼睛眯成一条,萧万平点点头:“是啊,毕竟茅东曾身为常羿副将,确实不好说。”


    “但如果陛下将茅东撤换,你也无须顾忌,直接将他指证太子的供词上呈便是。”


    “唉!”


    萧万平轻轻叹了口气。


    “话是这么说,但梁帝现在对刘丰还是信任的,供词呈上去,我怕适得其反。”


    “那就想办法,让茅东和杨牧卿,继续执掌大军不就成了?”


    摸着脸颊无奈一笑,萧万平回道:“我也想,但若从我口中说出,定会让人怀疑,我有异心。”


    “那谁能说?”


    嘴巴歪向一边,萧万平心中有了主意。


    “如果让刘丰说出,恐怕就能成了。”


    “刘丰?”


    白潇冷笑着摇头:“他怎么可能帮你说话。”


    萧万平只是微微一笑,没再多言。


    ...


    翌日五更。


    乾坤殿。


    群臣立于廊庑之下,等待朝会。


    萧万平带着初絮鸳,也来到了殿外。


    百官看向萧万平,纷纷过来施礼。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陛下召你朝会,想必是要论功行赏了。”


    这些官员,萧万平一个都不认识。


    但看此人着装,应该是个尚书。


    “没想到二殿下如此英勇,竟然从炎贼手上轻易便夺回青松。”


    “本官都说过了,二殿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还不信?”


    “二殿下开窍了,恭喜恭喜!”


    强自露出笑容,萧万平对着这一群陌生面孔,一一拱手回礼。


    突然,人群中有人说了一句。


    “太子殿下来了。”


    刹那间,所有围着萧万平的官员,立刻如鸟兽散,聚集在刘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