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曹魏道德天尊,利用舆论害死曹家千里驹!

作品:《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长安


    苏羽坐在钟繇的书房里,不知不觉已和钟繇交谈了近一个时辰。


    钟繇都快无语了,但又不敢表现。


    你丫的苏子翼搁这儿东扯西扯,我压力很大的好吧?


    抿了口茶,苏羽又道:


    “听说韩遂生前非常仰慕元常先生。”


    “不知可有此事?”


    元常先生,指的是钟繇自己。


    钟繇后背浸出一层冷汗,面上云淡风轻的笑道:


    “那厮曾派人向老夫索要书法,但他一介粗人,懂什么书法?”


    “老夫早已将其拒绝。”


    “是吗元常先生?”


    苏羽笑呵呵的盯着钟繇。


    他当然知道,钟繇在关中地区的话比圣旨都好使。


    但当初仍旧派钟繇来关中,一来是为了关中地区的稳定。


    二来,钟繇只有在关中,才能远离政治中心许昌。


    荀彧,只是个假意用来团结豫州世家的幌子。


    别看这厮已经成了外戚。


    但掌管尚书令府的实权人物荀彧,只要还在一天,钟繇便没办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豫州世家之主。


    对此,钟繇亦是心知肚明。


    所以在这次马超韩遂之乱中,钟繇全程都是演员。


    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啥也没干,一直挂机。


    但韩遂已身死,马超逃往汉中。


    不借助钟繇的影响力,曹操苏羽轻松解决了这场动乱。


    钟繇,总得为之前的行为做出一份交代。


    “子翼这是何意?”


    “难不成是认为老夫与韩遂那厮有所勾结?”


    钟繇演技附体,脸红脖子粗的模样,像极了被污蔑的忠臣。


    “没有没有,怎么会呢元常先生?”


    “苏某向来喜欢实事求是,像元常先生这种精于政务之人,理应掌管尚书令府。”


    “元常先生认为呢?”


    闻言,钟繇眸中浮现一抹欣喜,但转瞬即逝。


    下一刻,他拱手叹道:


    “尚书令府这样的要地,唯有文若掌管,才能做到统筹全局。”


    “老夫年纪大了,身体又没那么好。”


    “就连司隶校尉的位置,老夫都想让出去,何况尚书令这样的重要职位呢?”


    以苏羽和荀彧之间的交情,钟繇瞬间意识到苏羽这是在诈他!


    二人好的穿一条裤子,苏羽怎么可能心甘情愿让荀彧交出尚书令的位置?


    (荀彧:我对苏子翼的感恩之心,犹如尚书令府众俊杰对我的感恩之心!)


    苏羽迅速抓捕到了钟繇眼中的悸动,微微摇了摇头。


    “元常先生说笑了,你正值壮年,关中地区需要你,我曹营更需要你。”


    “凉州别驾的位置,元常先生认为该交给谁来担任?”


    “凉州别驾……”


    钟繇心中满是焦虑,脸上却又不得不表现出云淡风轻的模样。


    这么说吧,钟繇做梦都想让自己人成为凉州别驾!


    凉州别驾,再加上他这个司隶校尉。


    二者合一,毫不客气的说,钟繇就是曹魏西部地区当之无愧的皇帝!


    即便夏侯渊还在西部,手上握有兵权,那也无济于事。


    后勤、粮草、官员的任免,全都是钟繇说了算。


    你再能打,我让你的军队拿不到军晌,家眷全部控制起来,甚至你的中层军官有一大半都是我的人,你拿什么跟我斗?


    原先历史上的司马懿,就是拿着这样的剧本,凭借着这份基本盘,压的曹爽喘不过气,最后相信了洛水誓言这种屁话。


    钟繇装模作样的思考,最后给出一个苏羽意料之中的名字。


    “老夫觉得贾逵做事勤勤恳恳,有文若之风。”


    “若是让他来凉州,定能把凉州繁杂的事务处置的井井有条。”


    “哦?是吗?”


    “但贾逵这个人道德不行啊,元常先生。”


    苏羽一句话,抹杀了贾逵的候选权。


    迎着苏羽充满邪性的笑容,钟繇大汗漓漓。


    尼玛!


    人与人之间,能不能有点真诚?


    你丫的苏子翼,我求你了,别试探了!


    为啥推荐贾逵呢?


    这不是乱推荐的,而是只有贾逵,能和钟繇起到最大配合。


    并州世家中的不少人,已经暗中投效钟繇。


    贾逵,便是其中之一。


    曹魏最虚伪的人,如果有排行,那一定是贾逵,而非司马懿。


    苏羽愿将其称之为,国贼!


    道貌岸然,说的就是贾逵这样的人。


    曹休被誉为曹家千里驹,是曹家二代人才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原先历史上汉中之战时,曹休看穿了法正的一些谋划,保全了曹军有生力量,等待曹操率军到来。


    但在贾逵的舆论造势下,力挽狂澜的人成了郭淮。


    原因无他,郭淮和贾逵都是并州世家出身,是同党同系,犹如审配和崔琰的关系。


    汉中之战,是曹休与贾逵的第一次结冤。


    第二次则是人尽皆知的石亭之战。


    此战,表面来看,是东吴周鲂诈降,断发骗曹休。


    战役结果,是曹休大败,陆逊周鲂获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但真正的赢家,却是贾逵!


    此战之后,他成了“道德圣人”。


    民间满是贾逵曾劝曹休不要相信周鲂诈降,却被曹休辱骂,事后贾逵还给曹休殿后的言论。


    面子里子,贾逵全都有了。


    而曹休在一年后,因为郁郁成疾,不幸逝世。


    但……


    曾经谦逊有礼,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都曾给予极高评价的曹休,为何这般“失态”?


    理解了袁绍和沮授之间的爱恨情仇,就不难理解曹休和贾逵了。


    类似“三年疲曹”、“监军矢北”的忠臣苦劝的戏码,再次出现。


    说白了,曹休的战败,贾逵就是总导演。


    后勤粮草,行军路线,贾逵这个监军,怎么可能不了解?


    想要暗中派人送一份到陆逊那儿,简直不要太简单!


    曹休对此心知肚明。


    他不是甩锅,而是真的恨透了贾逵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就像袁绍恨沮授那样。


    你个拖后腿的反贼,被说成是忠臣。


    我这个勤勤恳恳,辛辛苦苦搞事业的人,却成了不识忠奸,心胸狭榨的愚笨之人!


    关键是,大多数人都信沮授和贾逵。


    认为袁绍是蠢猪。


    认为曹休心胸狭榨,甩锅不成,恼羞成怒而死。


    可如果曹休真是这么没心胸的人。


    那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没眼光的傻子!


    就像遇到版本t0似的,曹休没办法辩对错。


    贾逵这个道德天尊,利用石亭之战和舆论,成功干掉了曹魏时任最高统帅,大司马曹休。


    他,成了世家眼中的光。


    而他的儿子贾充,在原基础上发扬光大,辅佐司马昭司马炎篡魏。


    孙女贾南风,成了八王之乱的导火线!


    ……


    喜欢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请大家收藏:()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