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 章 一颗焦灼的心

作品:《哈哈哈,大唐

    当礼部官员高唱吉时以至的喊声落罢。


    长安方向立刻响起了军鼓声。


    这个流程颜白经历了好些次,由当初的期待兴奋变成了现在的波澜不惊。


    此时此刻颜白就想回家。


    感觉是那么的强烈。


    离家这么近,调转马头半个时辰就能冲进长安城。


    一个时辰后就能舒舒服服的躺在石榴树下打盹。


    身边还有两个貌美的妇人往你嘴里不断的塞各种甜点糕点。


    那才是神仙般的日子,那才是颜白离家一年的期待。


    可惜还得再煎熬一日,等皇帝在太庙前告拜上天,车驾进入宫城以后,这件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剩下的就是三天后的宫宴,其余就没有什么了。


    礼部官员在军阵中穿梭,这是他们地位最高的一天。


    无论多大的官员,无论你在战场立下多大的功勋。


    你穿着不得体,他就敢呵斥你,一句为你好,你还得说谢谢。


    被呵斥的人也不生气,从死人堆爬出来,如今正是到了享福的时候。


    满脑子里都是夸功之后自己要先去那里耍。


    至于呵斥,他们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进长安夸功的对阵也需要调整,长的好看的,个子高挑的,看着有气质的自然排在最前面。


    最好的一面要以最好的姿态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受伤的将士礼部也考虑到了,他们是最应该被人尊敬的一批人。


    所以礼部给他们安排了骏马,他们比任何人都高出一大截。


    至于那些长得丑点的,个子矮点的,不好意思,你走在队伍中间举旌旗就行。


    这项重任就交给你了。


    在任何时候,只要长得好看,待遇那就是有差距。


    天子驾六,李二的车驾是重中之重。


    执戟之人也是千挑万选,虽然到时候狰狞的遮面甲往下一盖谁也看不到你是谁。


    但就是这个活也是无数人抢破了头。


    李二从礼部提交上来的那厚厚的名单里面挑了三人。


    尉迟宝琳,程怀默,薛仁贵,朱笔一圈,事情告一段落。


    选尉迟宝琳,程怀默那是应有之义。


    身份地位,再加上父辈和皇帝的关系,李二不会寒了老臣的心。


    选薛礼那意义可就大了,背后无豪族,又不是在皇帝身边的人,那真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这属于无上的恩宠了。


    李二借着薛礼告知所有人,来吧,寒门也有出头的机会。


    没选上的人也不恼,反而觉得荣耀。


    多少人连名单都上不去呢!


    李承乾袭冕正装站在皇帝身侧,长孙无忌单乘一骑在前开路。


    在长孙无忌的前面,是一车车在前隋朝时期战死的将士们的遗骨。


    李二向世人证明,高句丽是可以战胜的,也向那些隋朝旧臣表明自己这个皇帝是有着广大的胸襟的。


    在皇帝车驾左右的车驾都是此次领兵的大总管。


    颜白和牛进达站在李绩的那辆战车上,位置比较靠前,位于李二车驾的左侧。


    穿着擦洗过的盔甲,倒也显得威风凛凛!


    迎着战鼓,在百官的恭贺声中,从辽东归来的将士开始朝着长安城而去。


    一进入长安城内,铺天盖地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李绩目不斜视,面部威严。


    颜白则是东张西望,找寻着自家人。


    “祖父,啊哈哈哈,那是我的祖父,看到了没有,那是我的祖父……”


    威严的李绩破功了。


    在颜白和牛进达等人的注视下,原本怒睁作威武状的李绩有些羞愧的闭上眼,作假寐状。


    人群中的李敬业耀武扬威,带着自己的狐朋狗友大声吆喝。


    他这个年纪做这样的事情情有可原。


    我的祖父是大总管....


    这原本就是一件骄傲的事情。


    但李绩不喜欢,他觉得自己的孙子过于嚣张了,且语气轻佻,容易落人口实。


    如今家大业大,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


    “李敬业?这孩子倒是有些意思啊!”


    颜白看了李敬业好久。


    很难得。


    难得自己脑子里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还能知道李敬业这个人。


    也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造反。


    李绩见颜白盯着自己的孙子看了好久,张了张嘴。


    可能觉得此时不是一个说话的时候,到了嘴边的话又吞了下去。


    大部队继续往前,颜白终于看到自己的家人。


    看到大嫂嫂被众人簇拥在中间。


    看着走的时候只有点点白发,仅仅是一年没见,已经银发的大嫂嫂……


    颜白一下子就红了眼眶。


    这是照顾自己十多年,又当母亲又当父亲的人。


    也就一年未见,竟苍老到了如此地步。


    还好大兄回来。


    颜白不敢想,若是大兄在辽东没抗住……


    忍着,忍着,到头来还是没有忍住,颜白轻轻地放下遮面甲,让遮面甲来掩盖自己的女儿之态。


    “阿耶哭了!”


    裴茹揉了揉小十一的脑袋,笑着望着车驾上越走越远的那个人。


    直到车驾走远,裴茹这才不舍的收回了目光!


    “小茹,你去帮小白卸甲,我现在回家做饭,小白最喜欢我做的雕胡饭,这一年都没吃过,估计馋了!”


    “那大兄卸甲?”


    大嫂嫂殷氏直接道:“他一个写书的穿什么甲,皇后找了人,就让那些人去卸甲吧,我可不能让我的小白饿着!”


    殷氏说罢这就走了,这一刻她步履轻松,钻到人群就找不到人了。


    “十一,一会你去帮你大伯卸甲!”


    小十一点了点头。


    人群朝着太庙而去,伽罗牵着小彘子的手,低声嘱咐道:


    “昨日母亲教给你的都记着了没有,胆子放大一些,手脚麻利点!”


    “知道了姨娘!”


    伽罗满意的点了点头:“去吧!”


    (ps:古代,妾生的孩子要管主母叫娘亲,管自己的母亲叫姨娘,例如,李恪管长孙皇后要叫母后,管自己的母亲叫做母妃。)


    小彘子跑开了,她要先进宫城。


    等待着太庙前这里的事情结束,然后跟着女官一起出来,去卸甲。


    她要帮高侃卸甲。


    想想都有些不好意思。


    小彘子扭头看了一眼太庙高台,没有找到父亲的身影,然后直接走出宫城。


    看着地上的标记,她老老实实的站了上去。


    无聊且寡淡的讲话持续了很久,颜白站在那里一个哈欠接着一个哈欠。


    李绩见左右无人,轻轻的往颜白身边靠了靠。


    “墨色刚才盯着我那孙儿好久!”


    颜白低着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一转眼长这么大了!”


    “都说墨色你有识人之能,孙道长说他不如你,李道长也说他不如你,墨色,依你之见,你觉得我那孙儿如何?”


    颜白抬起头看了李绩一眼,笑道:


    “英国公觉得他如何呢?”


    李绩叹了口气:“三岁看老,七岁看大。


    不怕墨色笑话,也不是老夫自谦,我觉得我那儿孙儿过于乖张!”


    “他将来是要继承你的爵位的!”


    李绩见颜白滑不留手,索性直言道:


    “墨色何必跟我绕来绕去,难道就一点都不讲当年在武德殿前的情谊?”


    颜白最怕这个,闻言道:


    “国公,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绩轻声道:“能否让我那孙儿在你膝前学习几年,你可随意驱使,李家上上下下承你的恩情!”


    颜白叹了口气:


    “山东的那批人我惹不起。


    我听说皇帝这次路过山东道都不得不感叹,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英国公,这明明是一场大胜,说的难听点,就算是败了,责任也不全在皇帝一个人身上,何必如此逼迫呢?”


    颜白看着李绩继续道:


    “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扩土千里是何等功绩,为什么那一帮子非要说这是一场无劳之功呢?”


    “薛延陀在北边坐大,东侧有高句丽意图南下,非要等着这两个联合起来攻我大唐,我等被迫出兵才算功绩?”


    李绩错过目光,喃喃道:


    “你不愿意是吧!”


    颜白索性直言道:“山东道的那批人会愿意?


    他们要是愿意,明日你就把孩子送来,我直接收他为弟子,如何?”


    李绩没了言语。


    颜白也想明白了,怪不得后世的历史里会写李敬业造反呢?


    他造反怕是山东道的人出的主意。


    不搞出点动静来,女皇都要把山东道的豪族杀完了。


    “你看出来了?”


    “看出来了,大礼要结束了。”


    李绩盯着颜白看了一会儿,他心里满是不解。


    他找袁真人,李真人都来给自己的孙子批过命,为什么他们都和颜白一个态度?


    就是不松口?


    这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