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章 何为大同

作品:《哈哈哈,大唐

    麦殊对自己如今的日子非常的满意。


    自从跟着大唐人以后,他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屈辱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被人压迫。


    都说唐人是恶魔,是那山林间的熊瞎子。


    可麦殊觉得如果唐人早些来,自己也就不用受那么多的苦了。


    颜白对如今的日子也很满足。


    自从元日过后,每过一天,颜白的心就雀跃一分,只要大地回暖,自己用短短的两日就能到达大唐的土地上。


    颜白默默的算着日子。


    他认为上元日的大唐一定很热闹,大军回归,皇帝回到皇城,论功行赏,普天同庆。


    一定很热闹。


    殊不知李二也没回去,不但没回去,睡觉都是趴着睡的。


    躺着睡都成了一种奢求,他每日都在唉声叹气。


    搞得李承乾心里也不是滋味。


    康石和孟诜也忙的要死,这关头康石还生病了。


    自从给皇帝切开了疮头挤出了脓水之后,他就病了。


    自己给自己吓病了。


    学医这些年来,练刀子的手艺都是通过骟种猪磨炼出来的。


    这还是第二次在人身上动刀子,挨刀子的人还是皇帝。


    那自己这算不算刺王杀驾?


    康石还没有达到孟诜的那种地步,见到皇帝面不改色还能侃侃而谈。


    不光能聊生活所见,圣人文章也能有问有答。


    皇帝的情况不算严重,在挤出脓水之后敷上药粉提脓去腐。


    脓尽之后再用生肌散,这病就差不多好了。


    若是颜白在这里,若是颜白是孟诜,那最后一步的生肌散就可以免了。


    生肌散里有珍珠粉,作用就是消除疤痕的。


    实在没有必要遮掩疤痕。


    李二又不是尉迟和程咬金,没事喜欢光膀子,就算有疤痕也没多大事,伤疤不就是男人的军功章么?


    李二背后的伤疤还真的不少。


    在贞观二十年的一月底,海面上飘来了三艘船。


    等船靠岸后颜白才知道是倭奴人来了,来的正是去年年底走的那一批。


    他们靠岸后第一时间来拜会了颜白,又送给了颜白一个银制的箱子。


    这个箱子偏女性化,作为首饰盒是很不错的。


    这倭奴人还是很聪明的,很会送礼,礼物很得心。


    最得心的是他们还特意给颜白准备二十名倭女。


    看着跪在门槛外,身材娇小的倭奴女,颜白眼睛不由得频频往外看。


    倭奴人注意到颜白的眼神了,悬着的心也慢慢落下。


    这些都是他特意挑的倭奴女,容貌不差,服侍人的手艺也不差。


    还都是处子之身。


    这位尊贵的大唐将军一定会喜欢。


    他哪里知道,颜白根本就不喜欢。


    颜白喜欢的是花钿妆,铅华,蛾眉,花瓣嘴,面靥等都是典型的唐妆。


    要说好看,那是真的好看。


    雍容自信且大气。


    配上色彩多样的石榴裙、千褶裙、羊肠裙、百鸟裙,那真是没有一个重样的。


    高矮胖瘦都能有自己的特点。


    家里的衣柜里,裴茹和伽罗的石榴裙都有几十件。


    二囡的就不说了,她更爱美,裙子更多。


    每年立冬之前都会把柜子里面的衣服拉出来晒湿气。


    那满满一个院子都是都是她的各种裙子。


    又因为是李渊赐的女官,她能穿让很多妇人都羡慕且不能穿的色彩。


    若没有恩赐,皇家的服色、服饰,那是绝对不允许他人染指的。


    但颜白很奇怪。


    在大唐很好看的妆容,怎么一到倭奴人手里就变了一个样子?


    就他娘的跟中邪了一样,怎么邪气怎么来。


    门外的倭奴女个个厚粉面,白的像鬼怪一样,就连牙齿都要染色成黑齿,这是要干嘛?


    半夜出来吓人?


    亲一口不得一个黑印子啊。


    颜白心不在焉的和倭奴人闲聊。


    通过交谈得知,倭奴派往大唐朝见的使团都是走的这条路。


    先是横渡海峡(朝鲜海峡)到达新罗。


    然后沿着新罗的海岸线走,绕了一大圈后到达卑沙城。


    在卑沙城补给之后再渡过渤海到达大唐的登州口岸。


    他们的船不大,还达不到直接渡过东海到达大唐的地步。


    一般情况下都是围着海岸线绕,就这种情况下还不断有人死。


    要是直接横渡东海,那是有多少死多少。


    虽说绕远路走安全,但其实也不尽然。


    新罗和百济是恨透了倭奴人。


    因为离得近,倭奴人会入侵,会去抢劫他们。


    所以,新罗和百济只要一看到倭奴人自然要拔刀子。


    所以,颜白明白了。


    明白了为什么鸿胪寺上写的倭奴每次派使团五六百人,到大唐就剩下一百多人了。


    一部分死在路上。


    大部分是死在新罗人或者是百济人的手里。


    倭奴人很聪明,仇怨虽然不能化解,但金钱可以。


    他们每次出行都会带很多的倭奴女,用以贿赂。


    就像今日贿赂颜白一样贿赂新罗和百济的官员。


    金钱,美色,直接让你无法拒绝。


    倭奴人的大唐话讲得很好,如果不注意听几乎都分辨不出来。


    这一点让颜白很警惕,一个不知名的倭奴人都有如此的水平。


    可见他们已经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过大唐。


    或者是通过做生意和大唐人有着密切的交往,而且时间不短。


    简单的寒暄后,颜白答应了倭奴人靠岸的请求。


    保证了会保护他们的安全,并愿意购买他们的货物。


    颜白把玩着手里一块拳头大小的龙涎香,低声道:


    “家默,刚才说的话你也听到了,说说你的感想吧?”


    鞣家默微微躬身,想了想道:


    “先生,倭奴很富有,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富有,更不知道如何利用富有!”


    “嗯,为什么呢?”


    “见识太低,底蕴太差。


    就拿先生手里的这块龙涎香来说,在长安也是极其稀缺之物,书院医署为了这一味药方足足花了两千贯!”


    “还有呢!”


    鞣家默咬了咬嘴唇,轻声道:


    “倭奴需要警惕,他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就能说大唐话,这心思可怕!”


    颜白笑问道:“这难道不是我辈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么?


    教化天下,天下大同,让天下皆知礼守礼!”


    鞣家默不知道先生这话是何意,但他本能的觉得先生话里的意思不单单是表面而已。


    他甚至听出了些许的嘲讽之意。


    “义成公主带着文化去了突厥,突厥屠戮我大唐百姓,高句丽这些年一直在学习我大唐文化,结果也要弑宗主国。”


    鞣家默缓缓抽出刀:“先生,弟子认为天下大同是仁,在仁的同时也要拿出刀子!”


    孙书墨缓缓地站起身,脚步轻轻地往前,手放在了刀柄上。


    鞣家默视而不见,淡淡道:


    “弟子认为,那在施行仁的同时也要杀,杀掉那些别有异心者,剩下认同我们的才是大同,没有差异、没有战争。”


    鞣家默沉声道:


    “我大唐帮他们去异求同,来达大同!”


    颜白闻言露出开心的笑,把手中的龙涎香朝着鞣家默一抛:


    “回答的不错,这是今日的作业,不限字数,论点是何为大同,在我离开卑沙城前交给我。


    记住,我只看白话文,古文就不用了,给我我也给你撕掉!”


    鞣家默捧着龙涎香着急道:


    “先生,那这个是……”


    “以你个人的名义送给陛下,陛下的病症需要此物,这也算我这个半桶水先生助你最后的一臂之力了,我走后卑沙城就靠你了!”


    鞣家默嘴唇微微颤抖,这一坨龙涎香送给陛下,那陛下一定会记得自己这个学生。


    算是记得他这个人了。


    “先生~~~”


    “别哭!”


    “我不哭,我就是想问,如果我刚才回答错了会如何?”


    “回答错了就老老实实的呆在书院吧,对待外族不需要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这样的人会被吃的渣滓都不剩!”


    颜白准备去看看倭奴人有什么货物,说罢就离开了。


    看着颜白离开的背影,鞣家默捧着那一坨腥臭的龙涎香跪倒在地,冲着颜白行三拜九叩之礼。


    明知道自己是百骑司的人,还如此光明磊落的对自己。


    如此先生当行重礼,当的起先生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