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大事。


    皮革厂里放了年假,还每人发了一斤肉,一壶油,两斤面。


    铃兰自然也很开心。


    拎着东西上楼时,正好碰到傅妈回来,见到铃兰双手满满,她赶紧上去要帮忙。


    “哎哟,兰兰,你家这是开始置办年货了吗?买这么些东西。”


    铃兰往前迈开一步,笑道,“厂里发的过年货呢,家里年货还没开始办,大哥要回来,可得过一个热闹年。”


    这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傅妈表情都绷不住。


    前段时间儿子才写信回来,说是今年第一年下乡,事情比较多,要好好表现一下,就不回来过年了。


    “林威要回来?他不是在乡里结婚了吗?带着老婆孩子回来家里住得下吗?”


    傅妈一连抛出好几个问题。


    “挤一挤呗。”


    铃兰无所谓地回了一句,轻松上楼梯。


    傅妈盯着她手里提的东西,显然,对方没有需要帮忙的意思,几斤东西提在手里,轻松惬意。


    “哎,不是我说,兰兰,你也年纪不小了,老住在家里也不是办法,女孩子终究是要嫁人的,你也该加把劲了.....”


    她上前一步,与铃兰并排而行,苦口婆心地劝了一句。


    这话,铃兰就不爱听了。


    当即脚步一顿,侧过头看了过去。


    “白姨,这事儿我妈自然会操心的。”


    然后,头一甩,茂盛的马尾差点砸到傅妈的脸上,噔噔噔迈开步子,飞快地就上了楼。


    仿佛是避开什么祸患似的。


    傅妈脸上难看起来。


    这是说她多管闲事吗?这死丫头,还学会刺人了啊,以前天天讨好她儿子,对她也态度好得很,现在看她儿子下乡了,就势利起来了啊。


    不就是厂里发了一些油米面吗,她还,她还.....真没有!


    越想傅妈越气,感觉过年的心思都快没了。


    铃兰却是不管她。


    回了家之后,才发现二哥已经早回来了,而且水厂也发了一些东西。


    “兰兰啊,还是你说得对,你二哥要是不买下这个工作,这个年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林妈妈笑呵呵地接过女儿手中的东西,脸上乐开了花。


    “二哥,学习的怎么样了?”


    铃兰坐了下来,问二哥林轩。


    对上小妹的眼神,林轩莫名紧张起来,有一种上学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感觉。


    “这,就是按部就班的在学。”


    “有没有感觉到很难?学到哪里了?”铃兰继续问。


    林轩忍不住抹了一把汗。


    “感觉数学比较难,其他的都还好。”


    铃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


    二哥没读高中,但她印象中,大哥二哥的成绩一直都是很好,在班上属于名列前茅那种,倒是她这个小妹,成绩有些一般,得过且过地混到高中。


    嗯,大哥林威是读了高中的,不过,下乡这么多年,估计忘记了不少了,但有她提供的那些资料,估计问题也不大。


    她很有信心。


    “哎,明天,你们两兄妹都跟我去供销社买年货啊。”


    林妈将菜端上桌,又吩咐道。


    铃兰自然是点了点头。


    次日,林妈一大早就带着兄妹二人出门了,原来今天,供销社来了一批新的好东西,肉蛋奶什么的就不说了,关键是,来了一批从上海进货的麦乳精。


    “你大哥带着孩子来,家里要准备些,最好能多抢到几盒,过完年好给他带回去。”


    林妈带着儿女来到供销社门口,早早就排起了队。


    这年头,有钱有票,买东西也要靠抢的,手快有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