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说,游昭连着两日不见的秦怀舟此时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出现在了赵启西家的院门口。


    赵启西听闻院门被叩响,在灶房的他一边出声道:“来了。”又一边伸手在一旁的破布上擦了擦沾满小麦面的手出了灶房去到院门口开门。


    院门打开,就见着秦怀舟双眼周围乌青,提着一只拔了毛,已经洗干净的野鸡,站在门口。


    许是多年的默契,赵启西眉头瞬间紧锁,半晌才缓缓开口道:“进来吧。”


    秦怀舟没说话,提步就越过赵启西进了院中,又径直将手里洗干净的野鸡提着进了灶房,放到了桌子上。


    赵启西紧随其后,灶上的锅里烧着的水冒着咕噜咕噜的泡泡。


    赵启西看了一眼,从一旁的水缸里舀了些水倒在锅中,又蹲到灶门处烧火。


    秦怀舟则是一言不发,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坐了下来,看着赵启西烧火。


    二人沉默着,好像谁也没准备好要说什么。


    不多时,秦怀舟还是开口了,不过他问道:“梅花嫂子呢?”


    赵启西语气淡淡,“启中的岳母去世了,她去帮帮她堂姐。”


    秦怀舟没在说话。


    赵启西见他不再说话,索性先开了口道:“决定好了?”


    “嗯。”秦怀舟轻轻应答了一声。


    赵启西知道这么些年,秦怀舟他始终没有走出来,始终是他跨不过去的坎,多说无益了,于是问道:“什么时候走?”


    “等一下就走了。”秦怀舟说的十分平静,但是赵启西却不妨他要走的这么急,显得不那么平静。


    “你媳妇晓得吗?”


    秦怀舟摇摇头,“不晓得。”


    赵启西转头看着秦怀舟道:“不同她说一声?”


    秦怀舟还是摇摇头道:“不了,就这样走吧。”


    赵启西气急,开口说:“那……。”


    话还没说完,秦怀舟就打断道:“不说了,我没时间了,我来就是请你帮我转告一下游昭,我走了,来年的庄稼我想请你带头帮帮她种下去,告诉她最好还是好好重新找个人过日子,她要土地,我不回来被人知道了,这土地就留不住了,黄实人不错,人勤快。”


    说罢又从腰间拿出了几吊钱,递给赵启西,说道:“帮我把这点银钱给她,就当是感谢她这段时间的照顾,往后也劳烦你们帮衬她一二,她过得很苦的。”


    赵启西听他说完这一通,低头看了看手中沉甸甸的银钱,大概有□□吊那么多,快有一百文了吧。


    赵启西想不通他这短短几天是打了多少猎物才得来这么多银钱的。


    还不等赵启西说什么,问什么,就见秦怀舟已经起身提步跨出了灶房门。


    赵启西气急,将手里的柴火重重摔在灶门处,又急急起身喊住秦怀舟,说道:“怀舟,我看得出来,她心里有你,你就不再等等和她说一声再走?”


    秦怀舟回头,眸中尽是忧伤:“不说了,这样就好,我这辈子,活着就是为了赎罪,不能耽误了她。”


    赵启西捏紧了手心,心中也难受万分,嘴里喃喃唤出“怀舟。”


    秦怀舟什么也没说,点了点头,“我走了。”


    赵启西提步上前,急急问道:“和游昭成婚这些时日还是在做噩梦吗?”


    秦怀舟点了点头道:“嗯,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强烈了,我想,我该是要回去了的,趁着现在天气好,过些日子天冷了不好走了,反正都要走。”


    赵启西看着他的背影,竟然一时说不出话来,他再看不见当年在长溪镇的龙船上张扬肆意,争强好胜的少年郎了,在他面前的是多年背井离乡被梦魇和心魔折磨得寡言少语的枯木。


    他们是好兄弟,少年时见识过秦怀舟仗义疏财,炙热善良,惩奸除恶,他该陪他走一遭的,去探明当年真相,去同他解开心魔,可是从前他害怕魏家势大怀舟讨不到好,又怕怀舟无法面对亲叔父,如今理解也支持怀舟一定要回去查个究竟时,他却有了责任,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都等着他,他再离不开清水河,他什么都不能做。


    但是好在怀舟他来给他告别了,而不是不告而别,想到这里,于是他急急说道:“怀舟,等等我,吃碗朝食,我送你一段路吧。”


    秦怀舟回头,看了看赵启西,见着赵启西那张脸,有挣扎有无奈,他没有拒绝,而是点了点头同意了。


    赵启西连忙进了屋,将先前弄的小麦面端到橱柜上方,又从新拿个碗到粮缸里舀了一碗玉米面,走到灶台上,将灶台上锅中烧好的热水换成冷水,混合着那碗玉米面倒入锅中。


    最里说道:“吃碗玉米粥吧。”


    秦怀舟没说话,而是坐回了早前坐的灶房门口的那张小凳子上。


    赵启西则是坐到灶门处烧火。


    院门吱呀声打破了二人的沉默,院中传来了梅花嫂子的声音:“当家的,你还没有吃朝食吗?”


    赵启西一边应声道:“还没呢。”,一边起身探头出去,瞧见梅花嫂子扶着微微凸起的小腹慢慢朝着灶房走来。


    他连忙去扶梅花嫂子。


    这时梅花嫂子也见着了秦怀舟,秦怀舟唤了声“嫂子。”


    梅花嫂子笑意盈盈的说道:“怀舟来了。”


    说着就看到了锅中的情形,梅花嫂子嗔怪道:“当家的,怀舟难得来,你也不下点面条,这粥不经饿。”


    赵启西笑笑,说道:“怎么方便怎么来。”


    梅花嫂子瞧了一眼赵启西,语气虽然是不满烦人表情不是,说道:“我还有一会儿才去伯母家,我给你们下吧。”


    说罢就做势要去洗手。


    一旁的秦怀舟却急急道:“嫂子,是我想吃玉米粥的,就吃玉米粥吧,下次,下次再吃你下的面。”


    赵启西也在一旁帮腔道:“玉米粥多好啊,又快又方便,别忙活了,我们就吃玉米粥。”


    梅花嫂子见状,也就作罢,“好吧,那下次再给你们做。”


    说罢,又接着道:“怀舟来找你启西哥有事吧?那我不打扰你们哥俩了,我还是回去吧。”


    秦怀舟连忙道:“没什么事,就是一些小事,已经说好了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嫂子你坐,当心身子。”


    赵启西这时也去扶着梅花嫂子,说道:“先别去了,等会儿我和怀舟出去一会儿,你就在家,晚些时候看看昨天生病的小猪崽吃不吃猪食,我回来你再去吧。”


    梅花嫂子听罢,反问道:“是有什么事吗?”


    “没有什么事。”,赵启西回答道。


    梅花嫂子见状,也不再问,只说:“好。”


    接着又道:“哎,咱家买这猪仔真是想吃它的肉,它倒是不长不说还总是生病。”


    赵启西安慰道:“怕啥,等这病好了保管一天一个样,要不了多久就是大猪仔了,到时候咱儿子还能吃上猪腰子呢。”


    梅花嫂子被他逗得呵呵笑,“也不怕怀舟笑话你,谁家儿子生下来就能吃猪腰子啊。”


    秦怀舟不接话,眼睛看着屋外,不知道在看什么。


    过了一会儿,玉米粥煮好了,赵启西起身拿来碗筷舀了一碗递给秦怀舟。


    热粥的热水弥漫在碗上,又随着微风飘走。


    在时间的流逝中,那碗热腾腾的玉米粥慢慢的变得爽口。


    秦怀舟喝完,将碗放在桌子上,梅花嫂子询问道:“怀舟,再给你舀一些吧?”


    秦怀舟摇了摇头道:“嫂子,够了。”


    梅花嫂子也不劝,她看了看秦怀舟,面上平静如水,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但是她觉着今日的秦怀舟就是有些奇怪,转念一想或许是因为今日总是张口闭口唤她嫂子,让她觉得有些奇怪而已。


    于是她也没再多想。


    身旁的赵启西起身,将桌子上的碗筷收拾进木盆里,对着梅花嫂子道:“你去床上歇会儿吧。”


    梅花嫂子点了点头,一边对着秦怀舟道:“怀舟,那你们慢慢去,我先去歇歇,这人去世的后事保持还是累人,我都觉得十分乏累。”


    说罢起身出了灶房。


    秦怀舟点了点头,没说话。


    赵启西则是走到灶门前,熄了灶火,从橱柜里拿出了两小坛酒便出了灶房,随着秦怀舟往渡口去了。


    二人前脚刚走,后脚游昭就卖完豆花将一应东西全部搬回了家里,她想着那路人说的对,要想长长久久安安稳稳的做这个生意,还是要想一个万全之策,不能够今日应付了,明日又来。


    坐在东厢房门口思索了好一会儿,她想起了梅花嫂子是本地人,兴许去找她问问,能知道些规矩。


    想到这里便起身往梅花嫂子家去了,到了梅花嫂子家,一切静悄悄的,游昭敲了敲门。


    梅花嫂子闻声,从里间走出来开了院门,瞧见是游昭,以为游昭是来寻秦怀舟的,笑着道:“怀舟和你启西哥刚出门去了呢?”


    游昭疑惑道:“秦怀舟在你家呢?”


    梅花嫂子一副难道你不知道的表情看了一眼游昭。


    游昭说道:“这几天我都没见着他人呢。”


    梅花嫂子这才想起来还没让人进屋呢,于是忙说道:“你看我,真是忙着说话,倒是忘了喊你进屋了。”


    游昭没在意的说道:“没事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