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实十分守时,天刚蒙蒙亮就来了,游昭闻声便起床去开门。


    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小铁锅,所以游昭就特意在昨晚上将蘸水炒好,这样就把铁锅留在了家里。


    黄实端起豆花,又看了看。


    游昭会意,说道:“我算了下,卖豆花要划算一些。”


    黄实点点头,端着豆花提步就出门去了。


    游昭则是端上昨晚上炒好的蘸水就往街上去。


    到了街上,黄实在她姐姐家找来了一个铁锅,放在火炉上,将盛满豆花的木盆放在盛满水的铁锅里。


    铁锅中的水烧热,水蒸气将木盆里的豆花就温热了。


    温热后先同黄实在摊子上坐着吃了朝食。


    黄实吃的赞不绝口。


    昨天的客人见着他们的摊子,就走过来对着游昭说道:“老板娘,一碗豆花。”


    游昭询问道:“你要大碗还是小碗?”


    那客人疑惑的问道:“今天分大小碗了?”


    游昭点头说道:“小碗和昨天的一样,大碗多了半勺豆花,要十二文钱。”


    那客人点了点头,十二文钱一勺半,十文钱就一勺,那肯定是一勺半十二文钱划算。


    想到这里,他对着游昭说道:“大碗。”


    游昭点头道:“好勒,你先坐,我这就端过来给你。”


    这时有第一次来的客人询问游昭道:“老板娘,你这豆花怎么卖?”


    游昭一边将豆花盛在碗里,一边说道:“大碗十二文钱,小碗十文钱。”


    那人又问道:“大碗有多大?小碗又有多大?”


    游昭舀了半勺蘸水倒入碗中,对着那人说道:“我现在做这碗就是大碗,一勺半的豆花,小碗就一勺豆花。”


    说罢,游昭就将手里的大碗豆花端到早先来的客人手里。


    而刚刚来询问价钱的那人撇撇嘴道:“老板娘,你这个也太贵了吧,东街那边一勺豆花才六文钱,你这个太贵了。”


    游昭咧嘴笑着道:“这位大哥,东街那边是专门卖豆花,买了回家吃的,我这里是该给你配蘸水,我这蘸水油量足,吃起来香。”


    桌上吃着豆花的那客人帮腔道:“是真的,这老板娘没骗人,你要买就快些,趁现在还早,晚些时间还要排队呢。”


    那人半信半疑,“真有这么好吃?”


    那客人吃了一口豆花又说道:“不骗你。”


    见状,那客人说道:“那来一碗小碗,我尝尝。”


    游昭笑着道:“好勒。”


    果不其然,等那人才吃到一半,客人就陆续多了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一盆满满的豆花就快卖完了。


    后面排队的客人一直询问,还有没有。


    黄实见状,走到游昭面前,小声说道,你先卖着,我回去再把另一盆抬来。


    游昭连忙拦住他,“不用了,就卖这点。”


    黄实不解,“为什么?”


    游昭说道:“等会和你解释,要赚钱听我的就是了”


    最后一碗豆花卖完,游昭笑着和排队的人说道,明天早上来了,没有了,说罢人群散去,游昭便开始收拾碗筷。


    一旁的黄实走过来,询问道:“阿昭妹妹,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再接着卖?”


    游昭边收拾边说道:“物以稀为贵。”


    黄实恍然大悟,笑着道:“阿昭妹子,你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


    游昭笑而不语。


    碗筷收拾好后,其他的就交给黄实收拾好放在他姐姐家。


    游昭数了一下今日卖得的银钱一共卖了五百一十二文钱。


    对着一旁的黄实说道:“黄实哥,一共五百一十二文钱,你记一个数,我也记一个数。”


    黄实听到这么多,笑着点头说道:“阿昭妹子,你记着就行了。”


    游昭摇摇头,“不行,你记一个我记一个,避免到时候算不明白。”


    黄实见着她如此坚持,便点头答应了。


    游昭看着还到吃午饭的时候,便起身回到了家中。


    推开院门,不见秦怀舟的身影。


    想必是去山上打猎去了。


    游昭走进东厢房,将一块豆腐放在碗里,端着出了门,往赵启西家去了。


    赵启西家离李大强家不远,没走多久就到了。


    李大强在院子中试着新买的锄头,梅花嫂子在灶房里做饭。


    见着她来,赵启西忙起身去开院门,游昭笑着道:“启西大哥,给你们送点豆腐吃。”


    赵启西笑着道:“快进来。”


    梅花闻声,手里拿着菜刀就站在灶门处笑着道:“阿昭妹子,快些进屋。”


    游昭提步进了院子,又往灶房里走去,将手中的豆腐递给梅花嫂子。


    梅花连忙客套的说道:“你们自己留着吃。”


    游昭说道:“已经留了,这是专门给你们留的。”


    接着又说道:“今天秦怀舟没在家,去山上打猎去了,我说看看启西大哥在家没有,想请她去抬一下你们的大铁锅,怕你们着急用。”


    梅花将豆腐放在一旁的桌子上,说道:“我听说你做豆花豆腐去街上卖,你要是用着那锅你就用,太大了我们也没什么用的。”


    游昭接话道:“我已经买了一个了。”


    梅花一听,笑着道:“这么说来生意还好。”


    “还行,就是有点苦。”游昭慢悠悠回答。


    说罢,又道:“梅花嫂子,趁你还没有炒菜,我请启西大哥去抬一下那锅。”


    梅花笑着点头。


    游昭出了灶房,对着赵启西说道:“启西大哥,我想请你去我家把你家那口铁锅抬回来,我已经新买了一个,把你家的还给你家,今天秦怀舟没在家去山上打猎去了,只能麻烦你了。”


    赵启西起身,拍了拍手道:“好。”


    随即又问道:“怀舟一个人去的?”


    游昭摇摇头,“我不知道,我早上起的早,刚刚回来,不知道他是一个人去还是和谁去的。”


    赵启西没说什么,往院门口走去。


    游昭紧随其后。


    此时已经是午饭时分了,许多在地里干活的人都往家里走,回来吃午饭了。


    路上遇上了些赵启西的邻居,见着游昭跟在赵启西后面。


    热情的几位大娘便询问道:“启西,这位姑娘是你什么人,怎么生的这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么俊?”


    赵启西回答道:“大娘,这是怀舟他媳妇儿,我前两天借了大锅给他家,今天他家买了新的,就把我家那个还给我,怀舟没在家,我去抬回来。”


    那几个大娘笑着道:“原来这就是怀舟媳妇儿啊,听说在街上卖豆花,生意好着哩。”


    游昭在一旁笑了笑,说道:“几位大娘,有时间来尝尝味道。”


    其中一个说道:“吃不起,一勺就十文钱,太贵了。”


    另一位又说道:“人家又不是卖给你的。”


    话音刚落,几个人就笑做一团。


    只是游昭察觉那不是单纯的笑,是另有深意。


    游昭尴尬的看了看赵启西,赵启西没看她,对着那几位大娘道:“大娘,你们别看她年纪小,手艺是真的好,一分钱一分货。”


    游昭听罢,觉得这般解释根本无意义,笑着说道:“我在街上卖豆花,我听说有些人呐说我明着是卖豆花,暗地里不知道卖什么,不然这么贵还卖的这么好,我要是再听到谁嚼舌根,我非要去问他个一二三,这人心脏了看什么都是脏的,以为什么人都和他一样不要脸,我虽然是一个孤女,但是我有男人,再不济还有王法还有天理。”


    游昭言语直接,那几位大娘过意不去,脸上表情十分不自然。


    游昭说罢,就直接越过赵启西,往前走了。


    全程没垮脸,都是笑眯眯的。


    那几位大娘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得秦怀舟的媳妇是个泼辣的,不好惹。


    赵启西也笑了笑,随着游昭往前走了。


    走了一小会儿,追上游昭,赵启西说道:“阿昭妹子,你别听那些人嚼舌根,你是什么人怀舟心里清楚。”


    游昭笑着说道:“我管他们嚼不嚼,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嚼到我面前我定是得呛回去。”


    赵启西看着游昭的背影,心下暗自想着这游昭,别看她还是个小姑娘,做事却十分干脆利落。


    想到这样的脾气,对上怀舟的脾气,也是缘分。


    二人一路,一前一后不多时便走到了秦怀舟家。


    家中依旧不见秦怀舟的身影,游昭打开灶房门,指着一旁的大铁锅说道,启西大哥,在这儿,你看看需要我帮忙不?


    赵启西走过去,伸手试了试,说道:“不用,我可以的。”


    游昭见着赵启西就要抬着铁锅走,急急道:“启西大哥,我还有个事需要麻烦你。”


    赵启西疑惑的问道:“还有什么事?”


    游昭沉默了片刻,还是说道:“启西大哥,我想向你打听打听秦怀舟从前的事情,在水溪镇的事情。”


    赵启西没有立即接话,而是转身去抬起那口铁锅,说道:“还没吃饭吧,先去我家吃饭吧。”


    游昭拒绝道:“不了,启西大哥,我在家吃就好。”


    赵启西抬着铁锅已经走出了东厢房的门。


    眼看就要走到院门处,游昭提步向前急急道:“启西大哥。”


    赵启西出声道:“来帮我开一下门,去我家吃好饭,我再同你说。”


    游昭听罢,走了过去打开了院门,赵启西走出院门。


    游昭又关上院门,跟在赵启西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