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4章
作品:《逃难后 ,竟过上了田园生活》 只见赵玉直接走到她婆婆面前,高声道:“娘,阿平说了,家里有余粮,不差我小弟这一口,你也别整天就盯着我小弟。”
赵玉婆婆黄大娘听到她这话,气不打一处来,这赵玉生了一副好皮囊,做事也勤快,就是有一点太顾她娘家,专门她这小弟来也还好,问题是每次一来就大包小包的往赵家拿。
别说她家也只是勉强过日子,就是什么地主大财主家也禁不起这么造啊。
想到这里,再看着赵玉这副有人撑腰的嘴脸,又想到她儿子黄平那副不值钱的样子,丝毫想不起她带着他躲在地窖里避祸时饿着肚子都将吃的留给他,现如今倒好,取了媳妇不说还要她这老娘起早贪黑,脸媳妇娘家人一起养。
真是越想越气,当即就道:“黄平说的黄平说的去找他拿,这个家什么不是我挣下的,今晚就去喊黄平来,我们分家。”
赵玉不相信婆婆会分家,她知道她这婆婆极为爱护儿子,要是分家她定然是舍不得的,所以,她回道:“分就分。”
仓库门口,游昭和秦怀舟二人坐在一旁的树荫旁。
原来刚刚分粮食的人已经去吃饭去了,要过一会儿才能取良。
秦怀舟对着游昭道:“从前,你在你舅舅家,他们就经常欺负你吗?”
游昭摇头,“没有。”
其实从前他们还能和平相处,想必是那日因为银钱的事情所以这姐弟俩对她怀恨在心。
游昭摇头说没有,却被秦怀舟误以为她是不想说。
便也不再问,只道:“往后少和她们接触就是了。”
游昭疑惑今日秦怀舟的反常,难道是觉得她被赵崇宗欺负了吗?
但是她不准备问,这样挺好,不是说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心疼吗,秦怀舟最好是心疼她。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看了一眼秦怀舟。
秦怀舟不明所以。
游昭灿然一笑。
二人说话间,分粮食的人已经来了。
秦怀舟率先看到,立即起身站在仓库门口。
只见里头的一人,拿着本账簿,说道:“秦怀舟,二十亩地,两个人的粮食,玉米三百斤,土豆二百斤,红豆,黄豆,荞麦各五十斤,萝卜籽一斤……。”
游昭在身后听完,乍一听分的还挺多,但是仔细一算,还是要省着吃才能到明年秋收时节,况且怎么没听到分稻米呢?
那拿着账簿的人抬眼看了一下她,说道:“你们是中村的,就近分田地,但是你们中村没有水田,为了到时候你们好还粮食,就不分稻谷,要吃的话自行去同东村的人换粮。”
游昭恍然,点了点头。
秦怀舟将分得的粮食一袋一袋抬到一边的树荫下。
游昭也跟在一旁。
秦怀舟道:“你想吃米的话,我们去换一些。”
游昭点点头。
秦怀舟扛着一袋玉米就去换稻米,玉米本身就要耐饿一些,那人自然乐意换,不过只换了八十斤。
不一会儿,秦怀舟就将所有的粮食都搬到了树荫下,对着坐在树旁的游昭道:“你先在这看着,我一袋一袋搬回家。”
游昭看了看,有,牛,驴之类的牲畜的人家都没使用人力,但是他家什么也没有,只能使用人力。
只见秦怀舟轻轻松松抗起一袋玉米就往东走去,游昭喃喃道:“年轻就是劲儿大。”
等秦怀舟再次回来的时候,已经换上了平常穿的粗布衣裳,游昭问道:“你怎么把衣裳换了?”
秦怀舟回答:“穿来搬粮食弄脏了。”
游昭没有再说什么。
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秦怀舟才扛起最后一袋黄豆,游昭紧随其后一同回了家。
路过赵玉家铺子时,他家的铺子已经关门了,不见一个人影。
秦怀舟将粮食全部放在东厢房的东南角,摆的整整齐齐的,又将原来摆放在那里的石磨挪到了西南角。
游昭看着,觉得秦怀舟真是个仔细人。
不免嘴脸挂笑。
秦怀舟瞧着她嘴脸挂笑,说道:“你放心,家里粮食够吃。”
游昭点点头,“嗯。”
转而又道:“做饭吧,到晚饭时间了”。
秦怀舟十分自觉,说道:“我去烧火。”
今晚,照常抄了一碗辣椒炒瘦肉,又想到午饭没吃,又多炒了一个番茄土豆丝汤。
吃饭的时候,照常没桌子摆,只得摆在灶台上。
游昭想起在李大强家吃肉的时候也是没有看到桌子,阿凤嫂子都把盛满肉的木盆放在地上。
想到这里,游昭不禁询问道:“你们这儿是不兴使用桌子的吗?”
秦怀舟看了看灶台上的碗,又看着游昭道:“过几天我去请木匠做一张吧,原来那张桌子被赵启西抬走了。”
游昭点点头,“一并做套板凳吧。”
秦怀舟点点头,清水河植被繁多,树木也高大,就是请木匠花钱,不然想做多少有多少。
二人吃完饭后,秦怀舟拿出两张地契递给游昭,说道:“这是今天发的地契,我一并将手印按了。”
游昭看着,小声念着上面的字“秦怀舟,游昭,以大柳树为界限,大柳树西,共二十亩地。”
念完后,她抬头看着秦怀舟,询问道:“这是在哪里?”
秦怀舟回答:“明天我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次日,一早,秦怀舟就起来了。
二人分工明确,一个烧火一个做饭。
吃了朝食后,游昭就道:“我们今天去看看地吧。”
秦怀舟同意,二人一同出门,在院子的东南角,厢房的墙壁边,秦怀舟拿出了一把锄头抗在肩上。
游昭见着旁边还有一把,就走过去拿起来,也抗在肩上。
秦怀舟看了她一眼:“不用你做,我一个人做得完。”
游昭一副你看不起人的样子,看着秦怀舟,秦怀舟什么话也没说,提出就出了院门。
出院门后,从东边路口出去,一直往东走,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到了。
秦怀舟停下脚步,说道:“就是这片。”
游昭看着面前的土地,虽说是土地,只是那地里的杂草植被都快有人高了。
放眼看去,没见到什么大柳树在哪里,她询问秦怀舟。
秦怀舟指着远处一棵枯木,说道:“就那棵。”
游昭好奇,将肩上的锄头扔在地上,扭头就往那棵枯木那里跑去。
枯木虽然很粗壮,但是只剩下和她肩膀那样高的一截,看得出来它曾经是一棵大树,只是在岁月之中成长,又死在岁月之中。
如果没有剩下的枯木,想必没见过它的人都不会知道它曾存在过。
就在她感叹之余,远处的秦怀舟已经在低头挖地了。
游昭也连忙跑回去,拿起锄头跟着挖。
游昭力气没有秦怀舟大,挖的就没有秦怀舟快。
快挖到正午时,勉强挖出了一小片,秦怀舟道:“接下来我挖坑,你把萝卜籽放到坑里。”</p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游昭点头道:“好。”
二人配合十分默契,不多时便把挖出来的土地都种上了萝卜籽。
眼看就要到正午了,秦怀舟一边抗起锄头一边说道:“回家吧,回去做饭吃。”
游昭见状也拿起她的锄头,跟着秦怀舟后面往回走。
活脱脱是秦怀舟的小跟班。
路过菜地时,游昭脆生生道:“往后我们去种地可以从小门里出去。”
秦怀舟回头,“就走大门,过几天将菜地围起来,从大路上过不去。”
说罢又朝前走去。
游昭看了看,照秦怀舟这样说的话这个菜地就隔绝了大路,只有一条路就是小门那里。
回到院中,将手中的锄头放回东南角的厢房的墙壁边上。
游昭端着木盆去石缸里打水,又端着水到了院子里,二人一同洗手后便走到厢房中。
秦怀舟轻车熟路的就蹲到灶门前,准备烧火。
游昭道:“你去冰窖里拿块肉出来吧,我来烧火。”
秦怀舟将肉拿来,放在木盆中,又从石缸中舀来冷水倒进去解冻。
游昭直觉累极了,蹲坐在灶门前就不想起身。
她对着秦怀舟说道:“今天你来做饭吧。”
秦怀舟瞧了她一眼。
游昭软绵绵的道:“我坐下了就发现自己累了,你做好不好。”
秦怀舟最怕她撒着娇和他说话,急急道:“好。”
游昭满意的笑了。
只见秦怀舟去米缸里舀了米,淘洗后放入铁锅中。
不过他对要放多少水这个问题难住了。
他看了一眼游昭,游昭会意,说道:“食指第一个骨节就可以了。”
秦怀舟照做。
然后又转身去篮子里将辣椒,野葱拿出来放入木盆里洗。
游昭看见那野葱,才想起来她连根挖回来就是要拿来栽的,都忘记了。
不过看到秦怀舟没拿番茄,就问道:“不吃土豆吗?”
秦怀舟道:“我做的土豆不削皮不好吃。”
游昭疑惑的看着秦怀舟说道:“那你削皮不就好了吗?”
秦怀舟放下手中动作,“我削的皮太厚了,浪费。”
游昭恍然,便道:“你去拿过来我削皮吧。”
他们虽然分得了粮食,但是没有菜可以吃,这些天天天吃番茄煮土豆丝汤,其实已经吃够了。
游昭边削皮边想着,要去街上一趟,买些菜种,回来种上,换点不同的菜吃。
吃完午饭后,秦怀舟又扛着锄头去了地里。
游昭则是去了街上,买了些菜种回来,顺便还买了点豆腐。
回到家,看天色还早,她直接扛着锄头就去了菜地,也挖出了一小块地,种上了小白菜,还种了点萝卜,小葱也种上。
又将辣椒树上的辣椒都摘下来,放在篮子里,不过篮子只有一个,无奈游昭只得将摘好的辣椒先提回东厢房,才过小门,就听到有人拍院门。
游昭询问道:“是谁敲门啊?”
院门处阿凤嫂子说道:“阿昭妹妹,是我,我来问问怀舟在家吗?”
游昭疑惑,忙去开院门,她回来的时候用树枝扣上了。
门一打开,只见阿凤嫂子面色十分难看,游昭说道:“秦怀舟去地里挖地去了。”
“真的是去地里了吗?”
游昭被她问的不明所以,刚想开口,就见阿凤嫂子不自然的说道:“打搅你了,我还有事,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