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烟湖孙氏

作品:《熔炼万族薪,证我长生仙

    白歆年的灵韵感应度达到四十二,即便放在筑基世家,也排在顶尖。


    这种质地的仙苗,拜入那些有结丹老祖坐镇的宗门都不是问题。


    仅白歆年一位的价值,远比这些仙苗加起来要更高。


    众人心中不满,却也无人出声反驳。


    方氏为筑基世家,族中有筑基中期老祖,不好多生事端。


    李行云站在李牧身后,轻拽他的衣角,冷冷说道:“这些世家想要招揽我们。”


    “嗯。”


    李牧应了声,这种事情十分明显,已经摆在台面上。


    修仙世家的子嗣,大多都为凡人,加上修士产子本就困难,若想世家长存,那就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世家不仅喜欢从凡俗挑选有灵根的仙苗种子。


    对于捡现成,他们也十分乐意。


    紫云湖双族覆灭,几族恰逢此时出现,给这些迷茫的仙苗带来生机,更容易让众人心生感激,从而死心塌地的效忠。


    李行云发问:“去哪个世家……”


    李牧微微摇头,他们是被人选择,本身没有选择权利。


    若是未被任何一家看上,就只能去当一名流浪散修。


    这种极其被动的局面,在他醒来的几瞬后便已经预料到了。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哪怕李牧前世为结丹真人,同样如此。


    “你们两位小友……”


    一位身着金袍的炼气后期老者,看向拽着李牧衣角的李行云:“多大了?”


    李行云不卑不亢:“我十六,堂兄十七。”


    闻声,那老者思考片刻,旋即摇了摇头:“堂兄弟?险些以为你们是父子……”


    看李行云身形短小,还有些稚嫩,没想到这般大了。


    十六七岁的年龄,基本已经定型。


    往后很难再对别的世家打心底认同,拥有很强自主思维,不好培养。


    若是白歆年那种四十二的灵韵感应度,也倒罢了。


    可这几人,修为境界太低,灵韵亲和度也不高,年龄还大。


    见老者转身看向别的仙苗,李行云眉头蹙起:“这是看不上你我。”


    李牧并不觉得意外。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被选中的绝大多数仙苗都已经登上各族仙舟。


    场上还剩下李牧等年岁偏大的六七位,无人问津。


    “随我回世俗,我还有些根基。”


    李行云脸上挂着一丝冷淡,回到李氏时便被轻视,没想到今日更甚。


    白歆年站在仙舟一端望着李牧,轻慢转身,随着衣带飘袂,朝着身旁满脸笑意的炼气圆满修士道:“前辈,不知可否接纳李氏两位……”


    “这……”


    炼气圆满修士蹙起眉头。


    他方才已经说过,只要白歆年一人,如果出尔反尔,难免落人口舌,恐怕不好。


    炼气圆满修士看着身旁的少女:“你与他们有交情?”


    白歆年应了一声:“我年幼时险些被邪修炼成人丹,被李牧大哥碰巧遇见,去了氏族通风报信,我才逃过一劫。”


    白氏所剩不多的仙苗都有了归处,她并不担心。


    只是李牧,日后恐怕过于艰难了。


    “若一会没有世家选他们,我再接纳,这般,旁人也没话说。”


    炼气圆满修士轻声道。


    此女的灵韵感应数惊人,属于顶尖中品灵根,好生培养,未来必是一大助力。


    趁其年幼,卖她些人情,总是好的。


    大概十多息后。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四处张望,旋即走至李牧等人身前,捋了捋银须,叹道:“诸位小友,老夫孙元,乃烟湖孙家的修士,曾受过两族的些许恩惠,可以带你们前往孙氏。”


    “烟湖孙氏?”


    孙氏刚建立不足五十年,主要经营各方生意。


    老者颇有耐性,解释道:“孙氏刚发展世家不久,族中一半为孙氏,一半为招纳的散修,目前方向是炼制符篆以及炼器,产业经营为主……拥有一阶上品灵脉。”


    一阶上品灵脉,可支持修士突破炼气后期,比紫云湖的灵脉强了不知多少倍。


    “敢问前辈,孙氏一阶中品灵脉,我们能否使用,或者有何限制。”


    李牧微微沉吟,随后道出重点。


    许多世家,对灵脉权限十分在意。


    外来者使用灵脉修行会有时间限制。


    超过时间,则需要以贡献换取。


    这样的世家,眼光与格局都不算大,难以长久发展。


    “小友担心多余,我孙氏从不吝啬灵脉,没有任何限制,但入了孙氏,却需要听从调配,说白了,咱们就是各取所需,你们要安身之地,孙氏需要人手。”


    孙氏成立时间较短,很难招揽到门客以及供奉,人手短缺严重。


    李牧打量老者,他修为不算高,仅炼气四层,应当为孙氏主经商修士。


    此人说话直接,没有太多弯弯绕。


    “烟湖孙氏,以经商为主,名声还算不错。”


    李牧心中做出决定。


    如果孙氏愿意接纳,倒是比自己原先的计划要好上许多。


    即便他前世为结丹真人,可今生起点太低,若无灵脉资源供给,很难翻身。


    至于识海中的那尊神秘炉鼎,暂时还不清楚什么情况。


    权衡利弊后,李牧应下:“我愿加入孙氏。”


    “我也愿意。”


    “我随堂哥。”


    剩下几位仙苗,纷纷表达心意。


    “好好好。”


    孙元轻笑一声,带着几人登上仙舟。


    孙氏不需要去培养忠心修士。


    本身结构就比较复杂,他们缺的是愿意做事的人手。


    旁人出力,孙氏提供灵脉以及少量资源,本身就是一场公平交易。


    时间长了,若那些仙苗认为孙氏还算不错,也不会想着离开。


    孙氏的发展理念,早在初立时便已定下。


    白歆年见李牧等人终于有了归处,心中安定些许。


    不少人站在仙舟上,遥望紫云湖,心中说不出的滋味。


    除了生死离别的阴霾,还有对未来的迷茫。


    四艘仙舟缓慢升空,众多仙苗与相熟之人各自挥手告别。


    这一别,或许便是永别。


    又或者会在某一日,仙途路上再相见。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登上那一艘艘奔赴远方的仙舟,便是一页又一页的仙途新篇。


    ……


    孙氏仙舟上。


    除了李牧等数人,还有七八神采奕奕的少年男女。


    孙元解释:“这几位都是秦国凡俗仙苗。”


    世俗未被发觉的仙苗也有不少,世家往往会调派修士前往世俗,寻些仙苗。


    想来,孙氏应当先是在凡俗收了一些仙苗,准备返回时,又恰巧得知紫云湖变故,前来碰碰运气。


    “李大哥,和歆年姐他们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


    一位沾着书生气的少年,看也没看那几位凡人仙苗,走至李牧身旁,悄悄说道。


    李牧与白歆年,关系还算不错。


    曾经,自己救过白歆年一命。


    白歆年被邪修盯上,想拿下她炼成人丹。


    巧被李牧发现,赶紧回去报信,这才让白歆年捡回了命。


    李牧也未多说什么,仙途便是如此,长聚长离,谁也讲不准。


    若事事牵挂忧愁,还如何静心修行。


    “诸位小友。”


    老者孙元走上前来,开口问询:“你们可曾修行功法,凝出法力?”


    见众人纷纷点头,孙元心中满意。


    世俗那些还不曾踏入仙途的仙苗,得一步步教导,等他们凝出法力,这至少都需要半年到数年的时间去培养。


    而捡现成则不需要。


    就如李牧等人,个个都是炼气初期修为。


    “小友们可有人研习过修仙百艺,譬如丹、器、符、纹、酿、植、御、阵,等等?”


    孙氏主经坊市生意,若是对修仙百艺有过研习,那最好不过。


    李牧站在仙舟边侧,自有思量。


    前世,他主要看重自身修为,对修仙百艺,涉猎不多。


    譬如百艺之首的炼丹术,一窍不通。


    便是有研究,也属于斗法杀伐方向,谈不上造化精通。


    当然,他对标的是结丹势力。


    如果对方还处于炼气和筑基阶段,自己所研习的部分技艺,应当可以当他们的老师。


    让这些世家称自己一声前辈,他倒也能受得起。


    “我父亲是一名灵植夫,曾教我一些灵植技巧,并且学习了灵雨术法,但还没入阶。”


    除了书生气少年有过灵植经验外,剩下几人都没说话。


    在修仙百艺中,灵植夫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们可以施云布雨,种植灵米以及灵花、草。


    修士踏入仙途后,凡俗食物杂质较多,不易常吃,这便需要灵米。


    “还有吗……”


    孙元目光扫过众人。


    此时,李牧上前半步,面带正色,拱手道:“前辈,我对修仙百艺倒也有些研习。”


    孙元来了兴趣,开口一笑:“李牧小友,是哪方面的技艺,可达到学徒标准?”


    “回前辈的话,是阵法,曾独自制出过一阶下品阵旗。”


    李牧前世比较擅长的便是阵与符。


    其中以阵最为精通,达到三阶水准。


    符篆技艺两阶偏上,迈入结丹后便很少使用了。


    之所以说自己是一阶下品阵师,主要因李氏擅长阵法一道,几乎没涉别的修仙百艺。


    他若说自己是一阶符师,反而突兀。


    既然选择加入孙氏,相对来说更像是某种交易,各取所需。


    一味藏拙,当个毫无用处的废物,只会让旁人轻视,最终忽略。


    若这也不会,那也不懂,藏锋太甚,适得其反。


    在同境界中,展现出最合理且最大化的手段天赋,这才会让人觉得你有价值,交易才能稳定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