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路遇方淮

作品:《清穿:德妃选择咸鱼

    祭祀礼一过,胤禛便想着早日回京,但胤祉却想留下继续与大儒们探讨文章典籍,便让胤禛先他一步回京复命。


    “四弟,祭典完成的奏折三哥已经快马加鞭呈上去了,我还想在这里停留一些日子,也在奏折中说明了情况,只是钦天监与礼部的那群官员,还要劳烦四弟将他们带回京城。”


    闻言,胤禛有些迟疑,


    “可三哥你的安全……”


    见胤禛只是担心他的安危,胤祉神色轻松的说道,“无事,留下一支二十人的护卫便可,我有分寸。”


    胤禛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后日,弟弟便启程回京。”


    “多谢四弟!”


    目的达成,即便是他以往不怎么喜欢胤禛,如今也不由得缓和了神情,一脸郑重的道谢。


    目送胤祉欢欢喜喜的离开,胤禛皱眉沉思。


    三哥向来以太子二哥马首是瞻,此次祭祀是皇阿玛钦点,以三哥为主,按常理来说,差事办完了应该尽早回京复命才是,即便是三哥喜爱汉学到了痴迷的地步,也不至于这般没有分寸。


    那么,他留下来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受了太子二哥的授意,留在这里来拉拢山东士族。


    可是……有必要吗?


    在清流眼中,出身中宫嫡子的太子二哥,是板上钉钉的正统,即便不花心思拉拢,那些世家读书人碍于名声,也会支持他。


    这样殷切的贴上去,未免落了下乘。


    胤禛叹息了一声,太子地位尊崇,已经走在所有兄弟的前头了,何须再用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给自己增加筹码?


    回去的行程倒是不慢,一开始还有官员想与胤禛套近乎,他对这些并不感冒,吃了几次闭门羹以后,便也不再热脸贴冷屁股了。


    出了山东之后,连着下了几天大雨,再赶路会加大随行之人染病的风险,于是胤禛便做主,找了几间破庙走了进去,打算在这里等雨停再继续赶路。


    没想到的是,他们进的时候里已经有一个人在躲雨了。


    那人衣着破旧,面色却也沉静从容,单从外表上判断,胤禛觉得他应该是一个读书人。


    出于谨慎的心理,胤禛让墨竹去问了问那人的情况。


    片刻后,墨竹将了解到的信息尽数讲给了胤禛。


    这人姓方,名叫方淮,是一个举子,但更多的信息,墨竹再问,那人却是不愿再说了。


    胤禛也没有多想,他林林总总带了几百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个人,这破庙自然是挤不下的,那些护卫,胤禛便让他们在附近安营扎寨,以确保没有危险。


    瞧着胤禛他们明显非富即贵的打扮,方淮一开始有些提心吊胆,但后来发现这群人并没有打算驱逐他,便逐渐放下了心。


    他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已,经过了那场变故,也不想再与官场之人扯上关系,虽然他不知道胤禛等人是什么身份,但却明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钦天监与礼部的官员看方淮一副落魄书生的打扮,也没有去结交的心思,只围着官位最高的几人恭维。


    方淮也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对他们更加敬而远之的起来。


    任谁也没想到,这场雨又持续了三天,才逐渐停歇下来。


    方淮由于没有食物,又羞于向胤禛他们讨要,饿了两天之后想要翻找钱财买一些食物,可还没找到,便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还是被墨竹发现,给他灌了一碗肉汤,他才逐渐缓和了下来。


    方淮对墨竹的感激溢于言表,追着他塞了许久的铜板,墨竹当然不会要他的钱财,只是问他看起来也是个读书人,怎么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有了这救命之恩,方淮也愿意向墨竹吐露心扉,便将自己的遭遇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