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全文完结
作品:《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罗成才说得理所当然,心里同样也是这么想的。
她一个当妹妹的,都开这么好的车,给自己的亲哥也搞辆怎么了。
以后她要是嫁人了,不还是要靠娘家撑腰。
罗丽萍闻言,嘴角扯出一抹嘲讽的冷笑。
她还真是低估了他们这家人的贪婪,一开口就敢跟她要上百万的车。
罗丽萍没接罗成才的话,而是转头对罗根生说:“爸,你们带户口本来了吗?"
罗根生一怔,笑容僵硬道:“好好的,怎么突然问这个?"
罗丽萍语气平淡:“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就想着顺道把户口迁去申市。
黄秋娥反应快,瞬间便意识到这个户口不能让罗丽萍迁走。
罗丽萍户口在罗家,他们还能牵制一下她。
她要是把户口迁走了,以后他们有事找她,她怕是理都不会理,
''丽萍妹子,这好好的,怎么突然想到迁户口啊?”黄秋娥笑着出来打圆场.
"没有突然,” 罗丽萍不冷不热地解释,“早就想迁走了,只不过之前一直没回来。
“你还没嫁人,迁什么户口。”何春花语气不悦道。
“想迁户口,等以后嫁人了再说。
对待罗丽萍,何春花还是以前那个态度,大概她对女儿大老板的身份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感受,因此总觉得女儿还像以前一样可以轻易被她拿捏。
"既然不肯让我迁户口,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你们怎么来的就怎么走吧。”罗丽萍身体靠向椅背,一脸淡然道。
她的言外之意很明确,她知道他们特地来酒店找她是为的什么,所以她也提出自己的需求。
如果他们不能满足她的需求,她同样也无法满足他们的。
见她这么狂,何春花直接指着她的鼻子骂道:“罗丽萍,你不要觉得你当了大老板,就可以不记得自己姓什么了,你姓罗。
“今天坐在你面前的,是你亲爹亲妈亲哥亲嫂子。”
''你就是这么跟我们说话的?”何春花拔高声调怒道,
她才不管罗丽萍成了多有钱的老板呢,再大的老板也是她生下来的,是她女儿,就得听她这个当妈的。
面对何春花歇斯底里的吼叫,罗丽萍脸上的神情变都没变一下。
她径直起身,打算离开包间。
罗成才见她要走,瞬间就急了。
他连忙拽住罗丽萍的手,笑着说:“妹子,咱们好歹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嘛,你还真打算翻脸就走啊。
罗丽萍面无表情地挣开罗成才的手,说:“要不你们一家人商量商量怎么办?"
“我始终还是那句话,先把户口本拿过来,再谈其他。
说罢,她重新做回自己的座位,悠闲坐下。
何春花和罗根生也算是看出来了,现在的罗丽萍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可以任由他们拿捏的罗丽萍了。
罗家人一窝蜂地走出包间,站在楼道商量着拿不拿户口本的事。
"要我说还是拿吧,”罗成才道,“她不是说了,不拿谈都没的谈。
''那就让她这么把户口给迁走?”黄秋娥不甘心道。
''放心,”罗成才露出一个冷笑,“我又不傻,不会白白让她把户口迁走的。
"想迁走户口,至少也得给我脱层皮。
“那就听成才的。”这时,罗根生也发话。
如今的罗丽萍是软硬不吃,只能先依着她来
不然,就这么白跑一趟,他们谁也不日心。
于是,何春花回家拿户口本。
剩余几个人则继续回包间等。
等户口本期间,黄秋娥还企图跟罗丽萍拉拉家常,询问她在申市创业的事。
奈何罗丽萍理都不理她。
见自己都笑着连说了好几句话,她也不理,黄秋娥也很是不高兴,
她好歹是嫂子,就算小姑子再有能耐,也不能甩脸色给嫂子看啊,
有两个臭钱,尾巴就翘上天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几人坐在包间等了半个多小时后,何春花终于拿着户口本回到酒店。
何春花一进包间门,罗成才就从她手里拿过户口本。
罗丽萍迁户口的筹码他要第一个谈。
罗成才紧紧捏着手上的户口本,像是拿着什么宝贝。
“妹子,你现在发达了,看不上自己出生长大的家了。
他先是说了几句道德绑架的话,然后再继续说道。
“你想迁走户口也行,我们不拦你。”
“妹妹,你看你现在多风光啊,又是开豪车又是住酒店的。"
“可怜爸妈还跟着我窝在那栋老房子里吃苦,你要是还有点孝心,你就给爸妈在市区里买一套新房。
"你哥我呢,看你做牛意赚人钱,也眼热想做牛意。
"你就先借我十几万,当我做生意的启动资金。"
“做生意嘛,车子肯定是少不了的,你再给我买辆车。”他笑着说。
罗成才刚说完,不等罗丽萍接话,何春花又说道:“你哥房子要两套,以后金龙长大了,肯定是要分开住的,不如提前买好。
“你弟也要两套,他以后也是要结婚生孩子,跟你哥一样。”
至于我和你爸两个老人家,老房了凑合着住就行。
对于何春花的突然加价,罗成才没有说话,表示默认。
罗丽萍没说话,只是冷笑。
她妈还真是考虑周到呢,如果她的财产可以任由何春花分配,她怕是巴不得一分都不给她吧。
罗丽萍冷淡地抬手,示意他们几个打住。
“五千块。”她抬起一只手掌说道。
“我迁走户口,给家里五千块。
罗家人一听,愣在原地愣了好久。
最后,还是黄秋娥先反应过来,尖着嗓音骂道:“五千块?你打发要饭的呢。
罗丽萍笑着点点头,理所当然道:“你们不就是来跟我要饭的么?"
“难不成还是特地过来关心我的?"
黄秋娥被她的话气得脸白一阵红一阵。
“五千块?罗丽萍你什么意思?”何春花同样大着嗓门怒道。
“你自己开上百万的车,你给我们五千块?"
“罗丽萍,你有没有良心,你良心被狗吃了吧。"
面对罗家人的谩骂,她脸上的笑意非但不减,反而愈深。
很好,一听钱这么少,一个个都暴露出真面目了。
“罗成才跟我说,要我给他十几万当创业启动资金,我请问我当初摆摊创业,家里有给我启动资金吗?"
"不,你们非但不会帮我,还只会想着怎么瓜分我的摆摊赚的钱。
“我当初在丰州市摆摊摆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要走?"
“还不是因为,你跟黄秋娥想着怎么分我摆摊赚的钱。
“我所有的钱都是我一分一毛挣的,你们倒好,不付出任何劳动,就想着瓜分我的钱。”罗丽萍不客气道
"没有我和你爹,生你养你,你能有今天?"
"要不是我把你生下来,你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生恩养恩大如天,我和你爹现在不过是跟你要点钱要几套房子,你都舍不得。
“你舍得给自己买上百万的车,却舍不得给你爹娘买几套房子。”
“早知道你是这样的白眼狼,当初生你下来,就该把你掐死。"
眼看着何春花越说越激动,罗成才连忙上前拉住她,生怕她把罗丽萍给惹毛了。
“要说生恩,当初是你们选择把我生下来,并不是我非要降生在这个家庭。如果我可以选择,我绝不会出生在这样一个吸女儿血的家庭。"
“既然如此,何来生恩?"
"至于养恩,我也算了,从我出生到我赚钱养家,你们在我身上花的钱绝对不会超过一千块,所以我给五千块,还算是便宜你们了。
罗根生坐在座位上,脸色也越来越黑。
他沉着脸说:“既然舍不得给钱,那你也别想把户口迁走。
罗丽萍勾唇笑:“终于等到这句话了。”
“我希望你们认清一个事实,”她笑道,“我回来迁户口,并不是来求你们。”
"给你们五千块钱呢,也只是让大家都有个台阶下。
"就家里这点破事,我不想搞得人尽皆知,当然了,”她话锋一转道,“你们非要搞得人尽皆知我也乐意奉陪。
反正我又不在丰州市久住,过段时间就回申市。
"我不是以前的罗丽萍,我现在是企业家,来丰州市也是投资办厂,解决本市下岗职工就业的。"
"为了保证厂子能够顺利办起来,政府那边早就发话了,我们这边的事优先级最大,特事特办,所有审批都可以走绿色通道。
“所以,迁个户口这种小事,估计也就一句话的事吧。
说到这,罗丽萍故意停下来,等他们自行思考判断。
“现在,摆在你们面前有两个选择,”她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悠然道,“要么乖乖配合我迁户口,拿走五千块钱。要么我自己找人摆平迁户口的事,然后你们一分钱也别想从我这里拿。
罗根生先是跟儿子对视一眼,然后又跟何春花对视一眼,最终一家人再次默契地走出包间。
“爸,现在怎么办?”罗成才问。
罗根生也是一脸为难,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见一家人都拿不定主意,罗成才索性决定道:“要不然就同意,五千块钱,让她把户口迁出去。"
“五干块钱,就这么放过罗丽萍了?”黄秋娥第一个不甘心道。
“她现在都开上百万的豪车了,五千块钱对她来说不就是个零花。
“这血都没出,就让她把户口迁走?"
她的想法是,这户口还没迁出去呢,罗丽萍就这么难讲话,等日后户口迁走了,他们还想要到她的一分钱?
罗家其他人当然也不甘心,可是不甘心有什么办法,要是他们硬是不松口,可能连这五千块钱也拿不到,到时候,罗丽萍的户口还是要被迁走。
“不这样,那你有办法让她乖乖掏钱?”罗成才反问她。
“我能有什么办法,”黄秋娥低下头没底气地嘀咕,“她现在长本事了,连爸妈的话都不听,我又算哪根葱。
方才,她堆着一张笑脸,土动跟她搭话,罗丽萍可是理都不理。
“要不,就这样吧,让她把户口迁出去。”罗根生发话道。
“有总比没有好。”
“五千块钱对她来说只是个零花,但对我们来说却不是一笔小钱。
何春花也表示同意:“我们让她迁户口,还能拿个五千块钱,要是让她自己把户口迁走了,那才是真的一分没有。
虽然不太甘心,但最终,罗家人还是一致决定五千块钱换罗丽萍迁出户口。
正如方才罗丽萍说的,她和他们已经不是一个阶层的人,罗丽萍成了大老板,上位者,而他们还是小老百姓
只有罗丽萍拿捏他们的份,再也没有他们拿捏罗丽萍的机会。
所以,他们也只能听她的。
对于这个结果,罗丽萍早就提前预料,因此并没有多少意外
她太了解自己的家人了,他们是最会权衡利弊的,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他们自然会选择更有利的那一个。
当天,她就把自己户口从罗家迁出,与罗家彻底划清界限。
户口迁出后,她从包里拿出五千块钱递给罗根生。
拿到钱后,罗成才像是还不死心,挤出一个笑脸。
“妹子,过段时间,等你的食品厂建起来,能给我和爸安排个轻松点的职位不。"
“你看爸年纪也大了,总是在水泥厂搬水泥也不是办法,你这个做女儿的总得尽点孝心吧。
罗丽萍掀起眼皮,冷漠地瞅了他一眼,道:“你要是想尽孝心,就努力挣钱,让爸提前退休回家享清福。
“尽孝心这事当然要亲力亲为,别自己光动嘴皮子,事情指望别人来做。
“从小到大,爸妈都把你当个宝贝看待,这些都是你应该做的。”罗丽萍拍拍罗成才的肩膀道,然后径直上了车。
相比罗家的鸡飞狗跳,孟箬和游彻这边就显得和气许多。
孟军和李梅刚到酒店,就注意到那三辆并排停在酒店门口的豪车。
饶是对车一窍不通的李梅,看到那三辆车,也知道它们价值不菲。
“老孟,这三辆车不会就是孟箬他们开来的吧?”李梅用手肘撞了撞孟军,一脸震惊地问道.
孟军盯着三辆车的车标看了一下,点点头:“应该是。”
他虽不知道他们开的车的车型,但好歹认识奔驰和凯迪拉克的车标.
“这车一看就跟路上的车不一样。”李梅感叹了一句。
孟军点头:“那肯定不一样,马路上那些破车才多少钱。
两人就着车谈论了好一会儿,才进酒店。
这家酒店算得上是丰州市最豪华的酒店了,整体的装潢偏欧式,酒店大堂更是装得金碧辉煌,一进门,头顶上就是一盏奢华璀璨的水晶吊灯。
罗马柱、水晶吊灯、欧式沙发、壁画穹顶以及擦得锃亮的大理石板….
李梅看得眼睛都快花了。
“老孟,咱今天也算是长见识,要不是我提前知道这里是酒店,我还以为我到皇官来了呢。”她边看边感叹道
同时,她也在心里想,能住这么豪华的酒店,看来孟和游彻是真赚到了钱。
两人到包间时,孟箬已经在里头等着了。
一见面,孟军和李梅就感受到了她的变化。
除了样貌没怎么变,从气质到神态,可谓是改头换面,
以前的孟箬长相精致但气质偏娇弱,给人一种美瓷娃娃的感觉。
但如今,她的言行举止中竟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气质,这种气质让她与普通人一下子区分开。
不仅如此,她的眼神中也包含着以前不曾有的韧劲儿,这股子坚韧不拔宣告着,什么困难也无法将她轻易打倒,
蜕变,孟军脑中忽然想到这两个字。
在他发愣的时候,李梅微笑着开口与孟箬拉起了家常。
“小箬啊,这几年在申市过得怎么样啊?"
“还好,”孟箬淡声回答,并顺口反问,“李阿姨,你们呢?这几年过得怎么样?"
说到自己,李梅不由长叹一口气,唉声叹气地说道:“小箬,你还不知道吧,你爸的饭店关了。
孟箬闻言,露出几分惊讶,这她还真不知道。
他们一回丰州市就有一大堆的事要忙,孟箬压根没空去打听孟军的事。
这几天孟箬和游彻忙着收购厂子,前往多个国营厂考察、评估,每天也是忙到飞起。
路评估下来,最终孟箬还是选中了她以前上过班的食品厂。
这个食品厂有些年头了,七零年初建厂,至今已有二三十年
由于建厂早,所以厂区的地理位置不差,就离市中心不远。
厂区的面积也大,有四五千个平方。
日后丰州市发展起来,政府那边肯定是不会允许这么大一个工厂在市中心周边的,妨碍城市规划。
所以,厂房这一片肯定是要拆迁的。
多则十来年,少则六七年。
国内房地产真正发展起来应该要到一零年后
届时,像丰州市这种二线城市,市区的房价也是七八千起步了。
食品厂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厂区的整体规划,孟都很满意,唯一不足的就是生产线有点落后陈旧
厂房前几年倒是翻修过一遍,外墙内墙看着都还挺新。
不管怎么说,这个食品厂买下来,各个车间的生产线肯定是要花大价钱进行调整和升级换代的。
游彻这边则是买下了丰州电器厂,一厂二厂三厂全部收购。
电器的生产工艺远比食品复杂,因此也需要更大的厂区。
孟箬听到李梅的话,立即转头去问孟军:“那爸现在?
“饭店没本钱去经营了,就换了个小饭馆。
“小饭馆规模小,打理起来也方便,我和你李阿姨两个人就能忙得过来。
孟军说这话时,语气坦然且平淡,好像并没有为此感到羞耻。
“小饭馆,整天忙活也就只能挣个糊口钱,”李梅这时忽然说道,
“你爸其实还是想重新经营饭店的。
“小箬啊,你看你现在生意做得这么大,不如投资点钱,帮你爸把饭店重新开起来。
李梅的话刚说完,就被孟箬猛地拉了一下衣袖。
李梅诧异地看向孟军。
他同时也开口道:“用不着浪费那个钱。
“我现在老了,没那个精力再去搞什么饭店,就像现在这样,经营好小饭馆就挺不错的。
“你们年轻人能把生意越做越大就行。”他说。
孟军能说出如此通情达理的话来,说实话,她还挺惊讶的。
听完他的话,孟箬这才注意到,五六年不见,孟军好像老了很多。
头上的白发多得不像是一个五十岁的人。
看来,这几年他过得很是劳心劳力。
有时候,人的心性确实会因为人生经历而改变
后面李梅的话就少了很多,大多是孟军在说,孟军主要说的也是这些年的近况,偶尔也问问孟筹在申市创业的情况。
孟箬则是简要地提及创业期间遇到的困难和竞争对手。
"你一个女孩了能走到今天也是不容易。”他语气真挚地说道
大约是推己及人,孟军由自己的创业失败,联想到孟箬如今成功的不易。
谈话最后,孟军又问她在丰州市待多久,有时间的话,去他开的饭馆子吃顿饭。
“这次估计没时间。”孟箬回答,“我和游彻,明后天应该就要回申市了。
“饭下次再吃吧。”她说。
“厂子已经定下来了,下面就是升级一下车间的流水线,然后厂房里有需要翻修的地方重修翻修。
"等厂子翻修好,重新生产,我们还会再过来。
“到时候,再去您的饭馆吃饭。
孟军笑着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起身告别。
“那我和你李阿姨,就先回去了。”他说.
孟箬也站起身,将他们送到酒店门口。
两人一走出酒店没多久,李梅就不高兴道:“老孟,刚刚我说投钱开饭店的事,你为什么说不要啊。
“你提那事干嘛。”孟军同样语气不悦道,像是在责怪李梅没有分寸。
“这几年我为饭店的事,愁得多少个晚上睡不着觉,我是愁够了。"
''就是小箬主动出钱,让我开饭店,我也懒得开。
"你看像现在这样,开家小饭馆不挺好嘛,每天的收支就那些,我也不用愁房租愁亏损,愁得晚上睡都睡不着。
“生意好的时候,
一天也能挣个几百块,
生意不好也有个几十块。
"不管钱多钱少,我们一家人守着这个饭馆子,就饿不死。
李梅蹙眉看向孟军,一脸欲言又止。
“更何况,出钱的事小箬提都没提,是你非要多嘴。”他又道。
“她辛苦创业的时候,我没出一份力,现在她赚大钱了,我又上赶着想分一杯羹?
“我还想保留一点做父亲的脸面呢,做不出这么厚颜无耻的事。
孟军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梅就是有再多想法也无济于事,最后也只能作罢。
游彻这边。
杨和平接到游彻电话时,刘秀英正好不在家。
挂掉电话后,杨和平就把游彻约他见面的事,告诉了杨宇翔,并问儿子要不要一起去
杨宇翔欣然答应:“去,正好我也好几年没见小庆了,也不知道他变化大不大。“
于是,两人换了身体面点的衣服,前往酒店。
途中,路过一家水果摊,杨和平还买了一袋子苹果。
两人到酒店后,同样被门口的豪车和酒店奢华的装潢所震惊。
他俩跟随服务员走进游彻定好的包间。
游彻正坐在桌前泡茶,一看他们进来,连忙起身迎接
杨宇翔扫了一眼游彻的穿着,挺括贴身的定制西装,以及纤尘不染的深棕皮鞋,跟他印象中的堂弟已经不是一个样了。
“过来的路上正好看见一个水果摊,就随便买了点水果。”杨和平微笑着,有些不好意思道。
游彻热情地接过大伯手里的水果,说道:“大伯实在抱歉,这些天太忙了,根本没空去看你们。"
''本来应该是我买东西去拜访你们的。
“你忙我知道。”杨和平一点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打开话茬后,几人便熟络地聊起来,聊得都是近况。
杨宇翔看着给他们倒茶的游彻,一时恍神。
方才一进酒店,他就切身地感觉到自己与游彻之间的差距。
装潢得这么豪华的酒店,要不是游彻邀请,他估计一辈子也来不了一次。
意识到这种差距后,他随即又有点担心游彻对他们的态度会有所变化。
结果,完全是他想多了,游彻对他们还和以前一样,一点没有因为当了老板就居高临下,或是摆架子。
杨和平和游彻聊近况,很自然地就聊起了下岗的事。
"下岗后,一时也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就暂时四处打打零工,挣点吃饭的钱。
说到这,
杨和平叹了一口气道:
“下岗的工人实在是太多了,找工作的人多,但好的岗位就那些,好多人都跟我一样找不到活儿呢。
“倒是有不少人去打大包于苦力,打大包一天工钱确实不少。一开始我也想去来着,翔翔非不让我去。
“翔翔说就我这把老骨头去扛大包,估计扛个一两个小时就得废,到时候扛大包赚的钱还不够垫医药费的。
游彻点头:“哥说得不错。
"大伯你这个年纪,确实不能去干苦力,还是身体要紧。
说罢,他像是想到什么,道:“大怕,要不这段时间你就好好歌着,到时候我公司的厂子正式开工后,你去我那上班,我让负责人给你找个轻松点的活儿干。"
杨和平闻言,一时感动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等杨和平感动完,游彻又转头问杨宇翔:“哥,你想上班不?
"你要是愿意上班,我也让厂子负责人给你安排个合适的岗位。
杨宇翔听后抿了抿唇,而后认真点头。
其实他早就想上班了,尤其是杨和平下岗后,看着五六十岁的父亲天天早出晚归找零工干,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只是他在家闲太久了,外加现今市面上又全是下岗职工,他出去找工作肯定要都没人要。
去干苦力,他腿又不太方便。
这几天,他也在想要不就跟着他爸一起打零工。
两个人打零工总比一个人打零工强吧。
“我在家闲了这么多年,早就应该出来干活了。”他说。”小庆,我愿意上班。
“你放心,”他承诺道,“我已经下定决心好好生活,就一定会努力上班,绝对不会偷懒拖后腿。
游彻微笑颔首。
旁的杨和平听见儿子说的这些话,眼眶都不由红了,
他激动又动容地抓住儿子的手,语重心长道:“翔翔,你能想明白就好。
"人啊不管遇到什么坎儿,生活总是要继续的。
杨宇翔对此感到羞愧落泪,他垂下头,道:“爸,这么多年我实在对不起你和妈。
三个月后,姜风、思甜、口福鸭三家工厂于同一天举行开工仪式。
厂子开工的第二天,思甜和口福鸭在丰州市的首家门店也正式开业
严格来讲,思甜其实不算是首家门店,因为之前她在丰州市开过两家店,只不过后面因为要去申市发展关店了。
思甜在丰州市的首家门店一开业,就迎来不少顾客
因为思甜工厂和门店开业的事有提前登报宣传,开业当天还真遇见好几位老顾客,就是五年前光顾思甜烘焙坊的顾客
不同的是,当初思甜烘焙坊只盘下了两间小门面,
而如今的丰州市首店,却气派十足,不仅门面占了三间,还开在市中心最热闹的街区,
首店开业的当天,
孟箬也在
她穿着思甜烘焙坊的定制工作服,也站在店内招待顾客。
然后就有一位三十出头的女顾客认出了她。
“你是思甜的老板吧?”女顾客一脸惊喜道,“我记得你。
孟箬笑着点头。
女顾客想了想,又说道:“好几年前,你在十字街开过两家门店,那时候我是常客。
孟箬没想到这位顾客会记得这么清楚,同样又惊又喜。
后来你突然关店,我还觉得挺可惜的,心想以后吃不到这么喜欢的面包了。”
“没想到,你带着面包店回来了,”女顾客继续道,“不仅回来了,还做得更好,之前关于你们投资建厂的报道和采访我都看过。
“恭喜你啊,老板,把自己的事业做得这么大。”女顾客由衷祝贺道。
孟箬露出一个暖心的微笑:“思甜能做到今天的规模,还要谢谢忠实顾客的支持。
''今天能再次相逢也算是缘分,这样,我送你几款面包吧。”她笑着说。
店开业的第三天,丰州市的二店也紧跟着开业。
既然都在丰州市这边设立工厂了,直营门店自然不止开一家,
丰州市一共有六个区,孟箬打算在每个区最热闹的街道先开上一家店。
六家铺面都是提前选好址的,装修也是同步进行,并统一在工厂开工前完成装修
所以,这六家店只需要按照提前定好的日子依次开张就行。
孟箬预计在一个月内,完成六家直营店的开业。
等直营店的经营步入正轨,再选址开形象店-
个省会城市一家形象店,再加数家直营店,剩下的就是加盟门店。思甜开店的大致节奏基本就是这样。
晚上,门店打烊的时候,孟箬让店里的员工先回家,自己和助手则在店里查账。
几名员工刚离开不久,忽然又想起敲门声。
店内统一安装的玻璃门,因为孟箬要查账,所以门从里面反锁,且挂上了打烊的牌子
她以为是哪个员工落下什么东西了,让助手去开门。
结果助手刚出去没多久,又折回。
“孟总,外面来了三个女生,说是来找你的。”助手道。
孟箬疑惑,然后起身走出去,一拾眼就看见了袁红梅、林秋莲和孔敏珠。
她满脸惊喜:“你们怎么过来了?"
“孟姐,猜你可能还在店里,我们几个就过来看看你。”袁红梅笑着道.
“快进快进。”孟箬连忙他看着面前的三人,几年不见,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变化。
上次她来丰州市的时候,就想着抽个时间去看袁红梅,顺道看看丰西村那边的变化。
结果,忙得根本没时间.
就是这回也一样,至今抽不出时间去丰西村那边转转。
话桂一打开,孟会便依次问起几人的近况,袁红梅和林秋莲在合伙援排做生意,孔敏珠则在饭店当服务员,
话题一聊完,袁红梅鼓起勇气道:“孟姐,之前我在电视上看你的采访,你说思甜烘焙坊可以加盟,就是说只要我们出钱,我们也能开思甜的面包
“是这样吗?“她问。
孟箬领首,并顺便给他们科著了一下加照的政策及规则。
袁红梅听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孟姐,如果我想开家思甜烘焙坊,需要多少加盟费啊?
孟箬随即报出一个数字。
袁红梅点头,心里算着自己这些年摆摊存下的钱够不够,好像是不太够。
这时,林秋莲插了一句:“红梅,你的钱要是不够,算我一个。”
两个人的存款加起来,那应该是够的,袁红梅想。
“那我和秋道要加盟思甜烘焙坊,”她认真道,
孟箬笑着点头:“行,等丰州市这边开放加盟,我马上通知你们。
另一边,口福鸭的门店也同步开业
口福鸭丰州市首店就开在当初罗丽萍摆摊点的附近,
然后,让她没想到的是,开业头两天,她还真碰到以前光顾卤味摊的老顾客
顾客是个中年大婶。
口福鸭开业当天有活动,大婶见是新店又有活动,就买了一点卤味回去。
第二天,大婶又来了,还一脸惊喜地对罗丽萍说:“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感觉你家卤鸭货的味道,和之前在这附近摆摊的一个卤味摊的味道好像。
首店开业头几天,罗丽萍和孟箬一样,穿着门店定制工服,在店内招待顾客,并顺便观察门店营业情况。
"不光是我,我老公尝了你家鸭货后,也这么说。”大婶继续道。
“那个卤味摊在这附近摆摊,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我和我老公特别喜欢那个小摊的卤味,后来那个卤味摊老板要走,就没再摆。
"之后,我去买别家的卤味,总感觉味道差很多。
“但昨天我老公一吃你家卤鸭货,他就说好吃,还说味道和之前那个古味摊有点像,又麻又辣的。
“我一去,好像还真的有点像,”
大婶笑着说完,又买了不少卤味
“大婶不瞒你说,我还真是之前摆卤味摊的那个小姑娘,”罗丽萍笑着道,“"也是这家店的老板
大婶闻言一脸震惊:“我记得摆摊那小姑娘没你这么漂亮啊。"
“不过,我也记不太清摆摊那姑娘的长相了就是。”大婶补充道。
罗丽萍嘴角挂看微笑,没再说话。
虽然,曾经的顾客早就不记得她的样貌,但他们的味蕾还记得这些卤味的味道。
周六,孟箬和谢卓然见了一面。
确切来说,是孟答和游彻一起。
上次,她回丰州市,谢卓然就打电活给她,说五年没见,一定要见一面
但上次孟管实在太忙,就没抽出见面的时间。
这次,谢卓然又打来电话,再次提起见面的事。
正好,她这边忙完门店和工厂的事,也打算和游彻故地重游一番,便和他约周六见面,
见面地点就是她之前开面包店的十字街。
孟善和游彻就在十字街的路口等他。
两人刚走到十字街,远远就看见一个站得笔直的少年。
“谢卓然,当了警校生就是不一样啊,差点没认出来你。”孟箬走上前,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打招呼五年不见,少年不仅长高了,气质也大变,
孟箬一边打星他,一边点头:“嗯,不错不错,确实有点未来警察的样子”
如今的谢卓然身姿挺拔,眼神中更是透着股军人的坚毅,全然没了以前懒散散漫的样子
整个人可谓是脱胎换骨了。
两人站在街口,聊了快半个小时。聊的都是近况,谢卓然说自己学校的情况,孟箬说自己创业开店的事
聊到最后,孟箬向谢卓然发出邀请:“我和游彻打算在旁边逛逛,你要不要一起?
谢卓然看了眼旁边的游彻,然后笑着摇头:“"我就不当电灯泡了,你们好好玩。
下次有时间再聚。”他说。
“也行,”孟箬道,“这次工作太忙,时间有点赶,下次请你吃饭
谢卓然点了下头,又再次看了她一眼,露出一个微笑,然后转身离开
谢车然离开后,孟然便抱看游彻的胳膊,开开心心地逛街。
今天,她打算好好逛逛丰州市的街区,细数一下这五年的变化。
逛着逛着,游彻忽然指着路边的一家汤粉馆子,问:“你还记得这家店吗?
孟箬仔细瞅了一眼,笑:“这不是我们当初相亲见面的汤粉馆子嘛。”
“这么巧,竟然逛到了这里。”
说着,她抬手看了一下时间,十一点半,也快到午饭的时间点了
“来都来了,进去吃碗粉?”孟管竖起大拇指朝店里指了指。
游彻点头,复又牵起孟箬的手走进汤粉馆。
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五年时间,这家汤粉馆了除了比记忆中旧点,变化倒是不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吗?”游彻坐在长凳上,像是回忆往事似的说起。"当然记得。”
6箬回答,脑海中开始-一浮现两人相亲时的画面,
“不行不行,不能再想了,”她噗嗤笑出声,然后像是实在憋不住似的摆摆手,“我一想到咱俩初次见面,那造尬的对话,我就想美」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