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拉许大茂下水,何雨柱计划启动

作品:《都重生四合院了,我还会是傻柱?

    宝塔糖被拿了出来,秦川那是露出了感激的神色,只见这个时候秦川对着在场川底子村百姓喊道:“各位乡亲,我们要谢谢何同志呀...你们家的孩子总是肚子疼,上一次我们还送了一个孩子去镇里诊所,就是因为咱们没有药。


    这种药对孩子们肚子疼十分的有效,一颗下去就可以让孩子们肚子的蛔虫都给吃出来。


    可是这种药在我们镇里没有,就是去四九城,也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得到,这何同志为了我们的孩子,拼尽全力给我们弄了这么多的药过来。


    这是很难得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何同志的恩情,大家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所有的村民都看着何雨柱露出了感谢的表情,他们的孩子肚子疼的难受的哭喊声,他们还是记得的,现在知道何雨柱为了他们的孩子,费劲心力找来了药,这怎么可以不让这些村民感动。


    这个恩惠也让刚刚村民对老秦家的嫉妒和恨烟消云散,随后一众人就开始帮着老秦家开始将东西往山腰中的村子给运去。


    只是等这些村民发现,何雨柱居然还给老秦家带来一个收音机,众人再次露出了惊呼的声音。


    这可是收音机,我的天,这个年代,也就是六十年代,收音机真的是太炸裂了,你要知道农村是没有一点娱乐的,它不像四九城,有很多的娱乐活动。


    那个时候的农村很穷,人们生活艰苦,农村农民尤其如此,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设施和场地,平常一两个月能看场露天电影就是最大的娱乐文享受化,人们平时考虑的是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事项,一日三餐都尚不能保证和满足,还奢侈谈什么娱乐休闲。


    有人说,没有活动,可以自己创造,搞联欢会,舞会什么的。


    其实那个时候,除了穷就是累,那年代,生产劳动方式原始落后,基本沿袭农耕时代的劳作手段,肩挑手提,工作时间长、劳动量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社员们参加完一天的集体劳动,疲惫不堪,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组织、参加娱乐文化活动的时间和动力。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管,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只有上面安排的活动才是合法的,你自己私自搞活动,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正是因为这样,电影放映员才会受到追捧,而除了电影放映员,在那个年代,广播就是最为好的一种娱乐手段。


    六十年代的农村,大多数农民没什么文化,识不了几个字,当时正处上面倡导扫盲时期。


    所以,小喇叭的广播功能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重要的国内外新闻、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本地的新闻,都通过广播喇叭传出。


    六十年代农村很穷,农民家里有个小闹钟,已经算是十分时尚的了,因此广播就成了最好的计时器。


    每天清晨五点五十分,广播声成了起身号,广播一响,绝大多数的人随着乐曲而起床,拎水淘米洗锅盖,扫地烧粥叫小孩。


    到了六点半,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开始广播时,孩子们陆续背起书包自己去上学,大人们基本都下田干农活去了。


    那是农村的有线广播,采用单线传输,村民家里安装广播喇叭,只要用一根铁丝接入家中,挂上舌簧喇叭后再另外增接一根地线,喇叭就会发出声音。


    那个时候这种小广播真的是太好了,有了广播喇叭的村子,整个村子一下子显得热闹起来。


    想了解国家大事,听文艺节目,最直接、最省钱的办法就是听广播。


    广播不是全天候的,一天早、中、晚三次。每天早晨六点钟,广播就在熟悉的《东方红》乐曲中响起,然后传来播音员清脆的声音,接着是预告节目,6:30转播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7:00播送全省和全县的新闻,然后是歌曲等文艺节目,最后是当天天气预报,结束时间大概是7:30至8:00。


    第二次广播中午11:00开始,第三次广播晚上6点开始,全天的广播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结束。


    听广播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喜好,大人们喜欢听时事和歌曲,对小朋友而言,最吸引的还是那滴滴哒哒的“小螺号”、“小喇叭”、“小星星”节目,人们各自掐着各自的时段,入神地听着各自喜欢的内容,在单调艰辛的劳作之余,享受着精神食粮的滋养。


    村里的那些老年人最喜欢听广播,他们闲着没事,坐在竹椅上一边吸着老烟,一边津津乐道地听着广播,一直听到“广播到此结束,明天再见”。


    可惜的是川底子村在半山腰,广播的线拉不上去,其他的村子每天都可以听到广播,但是川底子村的人却听不到广播,你说这是不是太让人生气了。


    所以川底子村的人做梦都想要听广播,秦川为了这个事情,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可是对方就两个字,没钱,他们没有办法在川底子村架设广播线。


    这真的太让人无语了。


    广播似乎都成为了川底子村人的心病,也是川底子村人有些悲哀的一个事情,几个村子的人都在一起,其他村子的人都开始大声的讨论广播中的东西,但是就是川底子村的人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苦涩。


    甚至是一种落人一等的感觉。


    收音机的到来,直接引起了川底子村人的震撼。


    “何同志...这是收音机?”一位川底子村的小伙子看着收银员露出了惊骇的表情。


    “嗯...!”何雨柱点点头笑道:“晓雅说你们村长太高了,所以没有广播喇叭,我就想着弄一台收音机,不过,就是一台二手的,价格不高,大概三百多,不过,信号不错,可以收不少台。”


    “三百多...这还不贵?”一阵震惊的声音。


    秦大牛嘿嘿的道:“我姐夫可是四九城的科长,三百多算什么,那个姐夫...这个收音机比广播喇叭还吧...!”


    秦晓雅点点头笑道:“那是当然,广播喇叭只能有固定的时间才响,而且也就放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晚上也就是新闻。


    你们不知道,这收音机就不一样了,只要可以找得到台,听戏,歌曲,电影,相声...那是什么都没有,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听,比广播喇叭要好多了。”


    “这可真是好东西呀...!”秦川也是走了过来激动的看着收音机:“就是太贵了,要不然,咱们村部要是能有一台,那就太好了。”


    此时的秦川这样说,并没有什么坏心思,其实秦川这个人还是挺正直的,他想要收音机是因为他想要收听收音机里面的那些来自上面的声音,也想要让整个村子都听听上面的声音,心还是很好的。


    秦川说完,秦晓雅的老爹秦老头则是连忙道:“这台收音机就放在村部,大家一起用...!”


    要说老秦头也不是傻子,他知道什么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他家已经有了两辆自行车,再要将收音机也收在身边,那势必会引起一些小人的觊觎。


    将收音机给捐出去,给整个村子的人用,让每一个村民都受到自己的恩惠,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老秦头几十岁了,他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怎么行?”秦川连忙拒绝道:“我就是说说,这是你家女婿特意给你家买的,三百多块,你给了村部算怎么回事?”


    只是老秦头却笑着道:“村长...我们家可以为村子做一点事情,那是多大的福气,你就不要推辞了,我相信我家女婿也是愿意的。”


    这个时候,老秦头看向了何雨柱,何雨柱微微一笑:“村长...这一台就给村子里面大家一起用吧,这二手的,我还可以搞一台,是我想的不够周到,就想到了我家,没有想到村子,抱歉了呀...!”


    “哎呦...。”秦川一脸感动:“何同志,你这还和我道歉,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呀...不仅仅是这老秦家的好女婿,也是我们川底子村的好女婿。


    大伙都听听呀...何同志和老秦都说了,这收音机以后就是我们村子大家一起用的,以后每天大家都可以到村部来听收音机。


    这何同志为了在咱们村那是出了太多的力气,现在大家都给我回去,家家都将过年的鞭炮拿出来,一起欢迎何同志,欢迎我川底子村的女婿回家了。”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好...!”一群川底子村的村民听到收音机给了大家,那是齐齐的欢喜不已。


    都是开心的跑回家拿鞭炮去放了,秦大牛,秦晓梅有些不太开心,毕竟自己姐夫给自己家的收音机,这么一弄就成了大家的,这两兄妹心里当然是不高兴的,不过,秦晓雅却拉了拉两人,让两人不要这样。


    和秦大牛和秦晓梅不一样的是,秦晓雅是知道其中利害关系的,所以自己弟弟和妹妹的小模样,秦晓雅是立即制止。


    而老秦头对于自己女婿明白自己的意思而开心,这说明自己的女婿不是一个笨人,相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就让他十分的安心。


    这何雨柱进村之后,那是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这是农村最高的接待礼仪,是将何雨柱认为全村的好朋友,那鞭炮声喜庆,欢乐...整的好像川底子村提前过年了。


    何雨柱也没有让川底子村的村民失望,一到家之后,就开始撒糖,撒烟,糖是大白兔奶糖,烟是中华烟,和前段时间秦老头抠抠搜搜不一样的是,何雨柱那是一点都抠搜,只要过来的人,基本上都有。


    孩子们开心,大人们欢喜。


    那川底子村的村民也是恭维的话,不要钱的往外面说,连连的夸赞何雨柱,也说这老秦家以后算是熬出头了,这让秦老爹和秦大娘也是齐齐的开心了起来。


    ..................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就在何雨柱在川底子村受到热情欢迎的时候,许大茂此时正被一个男人给拉扯着往前面一处民房走去,拉许大茂的男子就是废品站管仓库的小六子。


    这小子被何雨柱安排了一个任务,任务内容就是让选染上赌钱的习惯。


    只要任务成功,那么小六子就能拿到五百块的好处,那可是五百块,小六子怎么可能不会玩命的去做,所以就在何雨柱走的第二天,小六子就去找了许大茂,要说这小六子和许大茂也是认识,关系也不错。


    一开始许大茂知道小六子是赌徒,还不太愿意和小六子玩,但是因


    为这过年,自己没有了工作,老婆也离婚了,而且自己这个不下蛋公鸡的名声,让许大茂也没有人愿意跟许大茂玩。


    现在小六子主动找许大茂玩,许大茂也就半推半就的同意了。


    而小六子找到了许大茂之后,二话不说,就拉着许大茂去最近的赌房去玩,四九城自古赌博的风气很盛,各种花样的赌博到处可见。


    最普遍的是斗纸牌、打麻将、推牌九、打扑克和押宝摇摊。


    这些赌钱形式不一,输赢有大有小,参加的人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是闲来无事,拿赌钱作为一种消遣;有人嗜赌成性;有的人在家里聚赌抽头,有的人设局捣鬼,骗人弄钱。


    逢到过旧历年赌风更盛,各个家庭、商号、旅馆、饭店,无处不在赌博,走到哪儿都是赌钱,一赌就是五天十天的,几乎成了一种习惯。


    赌钱这种事,人人都知道是坏事,可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喜好它呢?主要是它适应了一些人侥幸发财的心理,又带有很强的刺激性。


    偶尔一次赢了,便希望有两次、三次以至更多次的胜利。即便失败了,也不甘心认输,希望下次能赢;下次又失败了,希望再下一次;有时碰巧真个捞回了本,就想多赢一点,总也没个满足的时候,总想去赌。


    于是就有人以开赌为业,想出种种办法去迎合那些赌徒的心理,让他们来上当。


    这家赌房是个暗门子,这里大小牌九、金钱摊、押宝、扑克、麻将,五花八门。


    人最多,赌的最大的是大小牌九。来赌的各色人等都有。每推一次,案子上的筹码几乎押满了。


    送牌、搂钱全用小耙子。


    每推一次,就有几百元的输赢。


    一进这个赌房,许大茂就被这里的气氛给吸引了,毕竟老鼠就喜欢阴暗的地方,许大茂这个家伙,就是个小人,他内心其实对赌也是渴望的,以前一直被压制,但是现在好像全部瞬间就这么打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