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看,又急

作品:《从种田开始的明初生活

    朱安宁说得直接。


    朱标也是叹气叹得直接。


    这一个太子,一个少詹事,是在殿内大眼瞪小眼。


    一时间是相顾无言。


    “你是觉得我不想拉他们一把?”


    良久后,朱标是默默开了口。


    “太子的想法我还是清楚的,但是,事情现在已经愈发不可控了呀……”


    朱安宁顿了顿,又补充了句:“抓得太多了,锦衣卫们……是不是有些过了呢。”


    朱标听着朱安宁的话,也是站了起来,踱了几步。


    然后又是喝了口茶。


    “其他人退下先吧,我和朱少詹事有要事要商量。”


    他甚至还屏退了远远站着的那些太监侍卫宫女。


    看着朱标如此谨慎,朱安宁也是松了口气。


    倒不是说锦衣卫猖狂到连朱标都想搞。


    而是……朱安宁怕自己被搞。


    朱标这个,算是做足了姿态,告诉他可以随便聊了。


    “锦衣卫最近何止是抓多了人……那是一副要把大明抓空的架势,就像你说的,再这么牵连下去,我们先前在大朝时的演出,不就白瞎了么。”


    朱标又喝了口茶,对着朱安宁说道。


    他眉头紧紧皱着,看着是对锦衣卫已经很不满。


    “太子,恕我直言,一个榔头下去,砸中一个官,他就不可能是完全无辜的,这世界上有清官没错,但是绝不存在没有犯过错的官!”


    朱安宁看着四周的下人已经退下,他也是放松了许多。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朱标就是个脾气好的上司而已,没有什么特殊的。


    朱安宁的话,是让朱标一愣,他咂巴了片刻,也是觉得极有道理。


    “确实,人会犯错,官也会犯错……只是这些小错,很容易成为锦衣卫手中的把柄啊。”


    “这便是问题所在,锦衣卫就拿着小事做文章,把人抓起来再严审,许多人受不了严刑拷打,为了一时舒坦,自然会说自己犯过其他事。”


    朱安宁凑到朱标跟前,继续说下去道:“做没做不好说,但是锦衣卫一定会说他们有罪,一众大臣们的人头,可都是锦衣卫们升官发财的依仗。”


    他说得笃定。


    毕竟,历史上的锦衣卫就是这般。


    锦衣卫是看得光鲜,实际上到了明朝中后期,那是一般勋爵良家,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愿意去当所谓的锦衣卫。


    腌臜事太多了,惹人厌。


    “你倒是看得清楚。”


    朱标是微微一笑,觉得朱安宁比起寻常大臣就是好沟通。


    有什么说什么,也不怕事。


    哪像其他朝臣,说话是拐弯抹角,说话说一半的都是极少数,大部分是关键字都不愿意说,尽在那里说车轱辘话。


    “想必看清楚的不仅是我,大部分人都是一清二楚,只不过是事情还没到自己头上,还在那玩明哲保身的游戏吧,只有御史还有几个家人已经被牵连的朝臣,是已经跳出来攻讦锦衣卫。”


    朱安宁放下那已经凉透的茶,靠在了座椅上,是把那些大官们的小九九说得清清楚楚。


    “当官不就是这样么。”


    朱标听着也没觉得什么,他不会过于理想,是能接受那些官员们的问题的。


    “你想说仅靠这些人,还不够是吧。”


    朱标又补充了句。


    “若是太子能直接表态,那是最好不过的。”


    朱安宁是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不可以。”


    朱标却也是直接回绝:“明面上意见太过与皇帝相左,不是一个好太子该有的做法。”


    “即便皇帝的做法有问题?”


    “是的。”


    话题一下就被聊死。


    朱安宁是真想问,历史书上写的,朱元璋拿着宝剑追砍朱标,是不是真事……


    两人意见相左,不是很正常嘛。


    当然,他也是提炼到了朱标话里的话。


    明面上是不行的。


    那背地里,是可以的呗。


    他是连忙追问了句。


    “若是东宫属官,有自己的态度,并且去找了自己认识的人,一起表态,这算是代表太子的态度么?”


    “可以算,可以不算,我说了算。”


    朱标看着朱安宁是领会到了自己的意思,那是笑了起来。


    相当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灿烂。


    让朱安宁是不免有些撇嘴。


    好家伙,古代职场和现代职场,就根本是没差别是吧。


    “我晚些就去寻安然安大人,魏国公徐达,以及宋濂宋大人。”


    “不找信国公?”


    “信国公应该不想掺和这事。”


    “魏国公想?”


    “魏国公比较好说话,我死皮赖脸些就行……”


    “不愧是你……那你想和他们聊什么,总得有个由头吧,难不成你也是串联这几个重臣,要弹劾锦衣卫或者毛骧?”


    “我弹劾他们干嘛……他们本质上是没做错的。”


    朱安宁说出的话,让朱标有些意外。


    “你不是说他们逼供么?”


    “这个没有证据,也很难固定证据……”


    “固定证据?什么意思?”


    “就是……呃,很难有人证物证充分证明……”


    朱安宁是又解释了一下。


    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是极难去判定是否逼供的。


    毕竟,就是现代,大记忆恢复术也是常态,那是古今中外,造就了多少神探,大家都懂。


    “那你找魏国公他们,想说什么呢?”


    “先把这审问的权力,给回大理寺。”


    “凭什么。”


    “凭现在大明律里面,他锦衣卫是没有权力审犯的。”


    “话虽如此……”朱标沉默了片刻,他实在不是很想说,这权不权力,不就是由他老爹说了算么。


    “我知道陛下的口谕,陛下的圣旨,可以给他们权力。但是若是锦衣卫把全部事情都干完了,那提讯司,大理寺,还有何用?甚至说布政使们的官衙,又还有何用呢?”


    “你是想剥离掉锦衣卫的权力?”


    “那我可不敢,那是陛下给的。”


    “怎么你也染上了那些老臣们的坏毛病,绕来绕去的,直说!”


    “太子你看,你又急……”


    “不说回头我就让你天天上朝……”


    “我说我说……锦衣卫的设立,是陛下想了许久的事情,怎么可能说废就废……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让锦衣卫负责抓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