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空白账册

作品:《从种田开始的明初生活

    朱元璋代替朱安宁说道。


    他在那意味深长地笑了声:“你还真是爱卖东西啊,只是你又和寻常商贾不同。”


    “陛下,我这种叫实业,算不得商贾。”


    “实业?这个说法倒是有意思……行了,随你折腾,你别卖那么贵就行,而且玉米不得占用太多耕地,毕竟玉米和番薯土豆差距巨大。”


    朱元璋也看出了朱安宁一定还有其他心思,在这个问题上,他也没完全松口。


    但是朱安宁也无所谓。


    他想的很简单。


    只要有人种就行。


    卖种子赚钱,到时回收玉米杆,然后加工青贮,这原材料就有了啊!


    只是这事,不好继续说下去。


    明显老朱是对青贮有些抱怨的。


    而恰是此时。


    朱橚和李景隆,正急急忙忙地跑过来。


    “父皇。”


    “陛下。”


    两人是走过来就连忙行礼。


    是方才詹事府的人告诉了他们老朱来了的消息。


    两人是顾不上手上的活,就急急忙忙跑了过来。


    朱元璋看着自家老五,还在李文忠的好大儿。


    是多少有些感叹。


    因为这两人……现在很黑。


    非常黑。


    比之前在永乐庄时还黑……


    只能说,应该是挺辛苦的。


    看着这黑瘦的两人。


    朱元璋突然有点老怀安慰。


    自家老五终于不是那愚笨到让他有些难受的人了……


    他对着朱橚点了点头。


    然后开口道。


    “咱就是来看看,换你带路吧,咱想去看看你的江宁屯,弄得怎么样。”


    朱元璋话是说得直接。


    这让刚跑过来,还满头大汗的朱橚是有些懵。


    幸好还是朱安宁醒目,他直接过去是拉了把朱橚。


    “周王,走吧。”


    他等于是推着朱橚走了几步。


    朱橚才反应过来。


    “是!”


    看到朱元璋这一瞬间,他是有些忐忑的。


    朱元璋其实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是寄予厚望的。


    而朱橚的几个哥哥们,虽然有两个目前性格比较拟人,但是战功却是没得说的,特别是三哥。


    只有朱橚……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被派去凤阳,还被朱元璋臭骂过几次……


    这次他总算在朱安宁的帮助下,有了点机会干实事。


    来主导这江宁屯。


    而今日,朱元璋突然来到,等于是他一次露脸的机会。


    也不怪他紧张忐忑。


    “目前需不需要补充军户?”


    一边走,朱元璋是一边发问。


    “父皇,暂时不需要,目前人手刚刚好。”


    “前些日子不是还说不太够么。”


    “用上了新式农具后,开垦的速度一下就上来了。”


    “目前田都种下去了,你在忙活什么?”


    “带人挖渠。”


    “你是想像永乐庄那般?”


    “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水渠,耕种条件好了,实际产量会更高。”


    “有道理,咱听闻你和朱安宁还搞了些奖惩的法子,军户们耕种得都很卖力,却有此事?”


    “是先生的主意,而且我们只有奖,没有罚。”


    一群人走向了田间。


    劳作的军户看着这一堆人,是有些愕然。


    他们是不认识朱元璋的。


    但是他们认识朱安宁和朱橚,李景隆。


    当即就是笑了起来。


    “周王殿下,千户大人,朱大人你们又来巡田?李镇抚他们才刚走。”


    那军户佃农,抹了抹汗,对几人说道。


    朱橚还未回话,是朱元璋开了口。


    “老人家,这不是常见的粮食啊,你们会耕么?”


    “咦,这位爷,您看出来了?这是番薯,那边是土豆,我们江宁屯啊,只种这两种作物,种法千户大人带着人手把手教会我们了。”


    很明显,江宁屯军户的精神状态,要远好于平常的军屯。


    徐达和汤和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安然亦是如此。


    几人都是很是吃惊。


    他们可是都屯过田的人。


    实际上明朝军户的积极性是相当差的。


    这个反人类的制度限制了户籍转移,还抽了奇高无比的税。


    你让他们怎么积极得起来嘛。


    此时包括朱元璋在内的人……


    还不知道朱安宁和朱橚李景隆等人……已经想好了合理避税的法子。


    “老人家,耕田这般辛苦,看您精神头不错啊。”


    “咦,现在十里八乡,最令人羡慕的是永乐庄,过来就是我们江宁屯咯,周王千户大人对我们极好,我们这干活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就卖力了么!”


    老农是哈哈大笑。


    朱元璋则是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他和马皇后有五个儿子。


    朱标不必说是最争气的。


    老二老三虽然拟人了点,但是打仗守边还是有功。


    老四还未就藩,但是评价很高


    。


    唯有这老五……总是有种干啥啥不行的感觉。


    没想到管耕田好像还真的有点东西的。


    朱元璋是欣慰地叹了口气。


    朱安宁是把老朱的小情绪看在了眼里。


    而朱元璋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对着那老农笑了笑,又继续逛了起来。


    那是越看越满意。


    整个屯,井井有条。


    人人干活卖力。


    一些永久建筑,和沟渠明显都是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之中。


    不出意外,这里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大的村镇。


    “继续好好干,老五,九江。”


    绕了一圈,走回到千户所驻地的朱元璋,这般说道。


    这让朱橚也是长长地松了口气,然后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和李景隆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是笑意盈盈。


    他们又不是傻子,自然是听出了朱元璋这是肯定的说法。


    ——————


    山东济宁。


    上一季收上来的粮食。


    终于是清点完毕。


    该入当地官仓的入了。


    剩下的,自然是准备要统一送到京师去。


    办事的官吏也是架轻路熟。


    毕竟已经送了好些年。


    “王哥,今年这个顺利啊。”


    “能不顺利么?好些官爷都被抓了,要么杀了要么交了罚银出来了,谁还敢贪,没人截留,我们就方便咯。”


    “也是,哈哈,赶紧送完这批,咱们吃酒去。”


    “空白帐册上盖好章没,骑缝印也要压好,呼……这粮食送上去总是有损耗,我教过你们的,千万不要提前写好熟练,以免上去了对不上,回头是要挨罚的!这夏粮的数目,方大人对过了吧。”


    “知道了知道了,方大人也看过了,他说没问题,赶紧送吧!”


    “嗯。”


    官吏们,拿着空白账册,又送走了一批粮食。


    而在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那账册,掉落了一份,夹带到了粮食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