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水西是有大智慧的

作品:《从种田开始的明初生活

    “……”


    “……”


    朱元璋算是知道朱安宁为人的。


    只是他也不太想评价这个行为。


    而安然,徐达,和汤和就比较愕然了。


    这人好像是少詹事是吧。


    文官首?


    这有点文官的样子么?


    “朱大人……作为文官,还是需要敬畏些……”安然犹豫了片刻,算是说得婉转。


    虽说安然是有实绩的官员,但是元朝到明朝,他归根到底还是个读书人。


    这朱安宁直接就是一副要摈弃儒学的模样,还是让他有点接受不了。


    虽然从理智上,他知道,朱安宁说的其实是有道理的。


    “安大人,我乃虎贲卫指挥佥事!”朱安宁是咧嘴笑了起来。


    让一边的徐达和汤和都翻了个白眼。


    这厮的意思就是他是个武官呗。


    但是就算是自己哥俩,也没这么无耻好么……


    “这……”安然是张了张嘴,突然就不想反驳了。


    人只要开始无耻,你好像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你的意思是,放过那把匝剌瓦尔密?”朱元璋挑了挑眉。


    “那把……那鞑子断然是不能放过的呀……只是陛下也说了,目前我们不宜一下开启太多战事不是么,臣的意思是开设贸易司,既可以扬我国威,又可以夺他民心,何乐而不为。”


    “开在哪?”


    “就开在水西土司就行。”朱安宁是说得理所当然。


    然后,换来的是一阵沉默。


    如同之前所讨论的那般,目前的明朝,并不是那么地信任这贵州宣慰使。


    就算是正史中的平定云南之战,朱元璋也是选择了从下方进去,而不是贵州或者四川进去。


    地形是一个因素不假,那对羁縻州不甚信任,也是个巨大的因素。


    “……”


    “朱大人可知那地方,乃是蛮荒之地,自古以来,只是臣服中央,实际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个难题……”安然叹了口气,解释了一下。


    徐达更是在旁边补了句:“贵州四川那地,乱得很,就算没有我们思州、思南二宣慰司,田氏两家互相仇杀也是不断……最是麻烦。”


    “所以你为何还敢直接选这水西土司。”


    朱元璋看出了,朱安宁定是有所依仗才会说出来的。


    这家伙虽然听着老是满嘴跑火车。


    但是到目前为止,他并未让自己失望过。


    说过的事情,他都在尽力实现,或者说,实际上都是人力可以实现的。


    并非是那些腐儒在那嘤嘤嘤个半天,实际就是假大空的款式。


    朱安宁看着老朱还算支持自己,那是松了口气。


    关于这个贸易司。


    他老早就和朱元璋父子说过……当然,那时还是意外……


    只是现在他也知道了,朱元璋真的听进去了他的货币政策,并且完善得相当好……这新粮也种到了第二茬。


    自己也在永乐庄实现了一定的农转工。


    这诸多条件加起来。


    让他是自信,这大殖民……咳咳,大感化时代……明朝是理应可以开启的。


    只要大明内部的生产力可以足够高到对外倾销。


    好用的商品,充足的食品,加上战无不胜的大明形象。


    这才叫日不落帝国。


    不,应该叫日月同辉啊!


    至于老朱的问题。


    这对朱安宁来讲……


    就有点难解释了。


    选水西土司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历史上的那个奢香夫人的老公嗝屁后,是她在彝族地区,实现了教化,彝汉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


    这妥妥的汉文化粉丝加理智姐。


    你凭什么不信她?


    都拍电视剧了啊!


    “敢问陛下,水西土司,是何时开始成建制。”


    朱安宁自然是不敢直接把电视剧掏出来拍到这几人脸上,只能想办法开始解释。


    “汉后主建兴?”朱元璋虽然是放牛娃,但是这家伙后面也是个读书猛人,只能说不愧是一个碗大帝,短板确实不多。


    “正是,那济火佐助诸葛亮擒拿孟获可是一段佳话。”


    朱安宁赶紧又补了句。


    这让安然眼睛是亮了起来。


    原本他觉得朱安宁这文官首就是朱元璋给他提身份用的。


    没想到这小子还真的有点墨水在身啊。


    “这与你现在倾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向水西土司,有何关系。”徐达喝了口茶,说道。


    “魏国公莫急,故事不是得讲完么?济火的贡献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被封为罗殿国王,获得黔西的大片领地。朝廷令其世长其土,承担了维系一方安定的重任,同时奠定了水西土司最初的基业。”


    朱安宁继续说了下去。


    其实他这般倾向水西土司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那边的彝族,在关键时刻,从来不会行差踏差。


    简直就是地方政权楷模。


    而且……讲规矩也是朱安宁愿意相信他们的原因。


    诸葛亮让他们镇守那片地。


    他们


    真就给诸葛亮立庙,建祠,守到了现在。


    你怀疑他们?


    大可不必。


    “从善如流,是水西土司最大的特点,臣在那地游商时就发现,那水西土司辖地,是少数能通用我们汉文的地区。既然都学汉文了,是否可以认为,他们是真心认为我们才是强大的一方呢?我们去设置贸易司,又不是陈兵入境,买卖嘛,你情我愿,是吧。”


    朱安宁说得并不快。


    这个说法,也是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


    其实可以的话,他根本就不想多生事端。


    关于西南那一片,对于大部分中原王朝来说,在生产力不高的情况下,真就是个鸡肋地区。


    愿意臣服,做个缓冲地最好。


    不愿意,那也就是只能过去打一波,打服个几年,到时换个人上台,又是扯嘴皮,烦都烦死了。


    这些都是明明白白写在史书中的事情。


    在场的几人都清楚。


    但是,那水西土司确实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你说他骨头软随便投降,倒也不是。


    他就是那种……时时刻刻都向着中原王朝,但是自己本身又保留了自己文化的,奇怪地方……


    和其他地方的彝族,不太相像。


    历史上,少有说水西土司反叛的记录……


    “这么说来,这水西土司,好像不管朝代如何变化,他都是偏安一隅啊。”朱元璋也是回过了味来。


    “这就是水西土司的大智慧了,如果它真的愿意让我们开设贸易司,臣认为,应该大力打造这水西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