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抛砖引玉

作品:《洞房被下绝嗣药,渣男你喝我改嫁

    夏澜与方兰溪求见,凤仪宫的拾翠出来回话:“奴婢请郡主安,请方二公子安。


    皇后娘娘头风发作,今日不便接见郡主与二公子,二位请回吧。”


    夏澜上前一步,着急而关切地道:“我听大哥说,皇后娘娘患头风症多年,特意向我义父药王谷主袁神医求了治疗头风的灵药,进献给皇后娘娘,劳烦姑娘再为我通报一声。”


    拾翠眸中绽开一抹喜色:“郡主请稍等,奴婢这就去通报。”


    袁无疾的名声在南疆震天响,武林中也是如雷贯耳,但在朝堂之中并不如何显赫。


    达官贵人们还是更信任太医,尤其深宫内院禁令森严,后妃们有个头疼脑热都是宣太医,轻易不会请宫外的大夫来诊治。


    直到方兰竹和黎晏州相继痊愈,袁无疾的名声才算在朝堂中惊雷般炸开。


    但他长居卧云庄,一般人就算有心,也不敢去卧云庄跟正在恢复中的秦王殿下抢人。


    听说夏澜带来了药王谷的灵药,申皇后忙叫人宣他俩进来。


    两人请了安,夏澜说明来意。


    “臣女听说皇后娘娘的书法乃当世一绝,可堪比肩卫夫人,斗胆想向娘娘求一幅墨宝,作为阿溪的聘礼。


    可大哥说皇后娘娘受头风困扰已久,叫臣女不要扰皇后娘娘清静。


    方家深受皇恩无以为报,臣女虽未有幸拜见皇后娘娘,私心里对娘娘却是十二万分的敬仰爱戴。


    臣女特意求了义父袁神医,求得两丸专治头风的灵药。这药是药王谷的不传之秘,见效极快,请皇后娘娘笑纳。”


    袁无疾声名大噪,申皇后其实也动过宣袁神医入宫诊治的心思。


    只是碍于黎晏州尚未完全康复,不好当着太后的面,跟她的心头肉抢人罢了。


    拾翠说道:“奴婢这就去请太医前来验药。”


    夏澜温声阻拦:“姑娘不必多跑一趟了,这药既然是不传之秘,太医便验不出个所以然来。”


    拾翠一怔:“可是未经太医验药,岂能给娘娘服用?”


    夏澜笑道:“姑娘不信我,难道还信不过方大将军的忠心么?”


    拾翠抿着唇不作声。


    她只是一个宫女而已,不敢信,也不敢不信。


    申皇后垂眸想了想,抬眸凝视夏澜的眼睛,微微一笑:“本宫信得过方大将军。”


    “多谢皇后娘娘。”


    夏澜取出一丸药,捏碎蜡丸,将鹌鹑蛋大的圆丸子取出来,“劳烦姑娘取黄酒来,这药需要黄酒送服。”


    拾翠很快取了花雕过来,夏澜将药呈给皇后。


    皇后略一迟疑,接过药丸,就着花雕吞了下去。


    药丸很大,噎得她有些难受。


    夏澜便主动上前给她拍背,暗中凝聚精神力为她治疗。


    头风是顽疾,很难治愈,但只能算是小毛小病而已。


    用异能治疗,不费吹灰之力。


    药丸刚服下去不一会儿,皇后就明显感觉到突突直跳涨着疼的太阳穴松缓多了,疼痛感越来越轻,渐渐感觉不到了。


    皇后满眼惊喜,按着太阳穴说:“不愧是药王谷的不传之秘,本宫此刻便觉得好多了。”


    “晚间再服一颗药,皇后娘娘的头风便可痊愈。”


    夏澜将锦盒盖上,交给拾翠,“明日清早,可请太医来为娘娘开一帖滋补方子,吃上几天以巩固疗效。”


    不等皇后开口,她又说道:“原本若是皇后娘娘不嫌弃,臣女可请义父前来为娘娘开方子。


    只是平阳侯托臣女求义父出诊,臣女已经答应他了,明日要请义父去平阳侯家,不好失信。”


    其实这话不该说,显得不拿皇后当回事,真要是追究起来,高低能给她扣一顶大不敬的帽子。


    但申皇后刚得了灵药,解除经年头痛的恶疾,纵然心有不快,也不会当即翻脸。


    果然,申皇后脸上并没半分不悦,随口问道:“平阳侯病了?”


    “回娘娘,平阳侯没病,他为的是求子。”


    申皇后心口打了个突:“求子?”


    “是啊,他说儿子们不成器,祖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爵位,不能让不肖子孙断送了,想试试看能不能再生几个儿子,用心培养一个继承人。”<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申皇后眼帘低垂,心念百转千回。


    平阳侯家那些个腌臜事,她也略有耳闻。只是事不关己,她又没儿子傍身,无谓去争个你死我活,懒得插手罢了。


    平阳侯都五十出头了,要是他都能求子成功,那她才四十出头,未必不能生。


    “郡主,本宫的头风症用的是袁神医的药,袁神医最清楚药性,后续调养最好是请袁神医。不知后日袁神医可方便进宫?”


    申皇后这话说得极为客气,浑然没摆国母的架子。


    夏澜想了想,点点头说:“回皇后,后日一早,臣女与义父一同进宫拜见娘娘。”


    申皇后大喜,吩咐拾翠重赏。


    “启禀皇后娘娘,六月初六阿溪便要定亲了。


    娘娘不知道,镇北将军府穷得叮当响,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做聘礼。


    虽说臣女补贴了不少东西,但商户人家空有银钱,臣女准备


    的东西贵而不重,总觉得亏待了未过门的弟媳妇。


    臣女斗胆,想求一幅皇后娘娘的墨宝,作为下聘的重礼,也是给将军府的当家主母长长脸。”


    申皇后年长色衰,恩宠淡薄,又无嫡子傍身,近年来已不大管后宫事。


    后宫之事大多由容贵妃和陈贵妃掌管,以致中宫威信岌岌可危。


    被夏澜这么一吹捧,申皇后发自内心地笑了,当即便吩咐宫女伺候笔墨。


    “这有何难?今日本宫兴致好,这就成全你们姐弟俩。”


    申皇后兴致勃勃,大笔一挥,行云流水般写下一幅字。


    天作之合。


    笔走龙蛇,风骨遒劲,果真是极好的字。


    姐弟俩赞不绝口,连连谢恩。


    申皇后心情大好,又道:“拾翠,取本宫的白玉百合来,赏给方家二郎。”


    白玉百合原本是申皇后的陪嫁,寓意百年好合。


    但没想到,她没能嫁入世家做正妻,而是入了今上潜邸为侧妃,那尊白玉百合便没能跟着嫁进潜邸。


    直到先皇后薨逝,申氏继立为后,白玉百合才得见天日,就摆在凤仪宫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