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做不到?已完成!逆天设想,多段正反湮灭发动机!

作品:《重生:全系专利,斩断欧美科技树

    陈皓公布完四大项目,几乎所有人愣在当场。


    一个好消息!


    陈皓有异文明先辈的科技。


    科技水平超过1级文明,且并非现在这种阉割版。


    坏消息是……


    无法获取内容!


    仅仅获得这些科技已非常困难。


    要先学异文明语言。


    只有学会语言,才能对海量的科技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深入研究。


    关键,异文明先辈的科技水平,不一定就有高速飞行器,不一定能找到虫洞位置,更不一定有摧毁的方法——很可能还要进一步研发。


    时间怎么可能够?


    开玩笑!


    “陈总!”


    一位华夏脑科学家起身:“我理解的脑机接口,是把记忆导出来,您说的这种……”


    “把知识导入人类记忆,这就是另一种难度了。”


    “就我所知,即便常规脑机接口,几年也搞不出来。”


    何况是逆向脑机接口?


    难如登天!


    “已经有了。”陈皓微笑。


    “什么?!”


    “你理解的脑机接口,已经研发出来了。”


    陈皓说的是英文,方便让所有人听懂:“还进行了升级,能读取异文明人记忆。”


    正是利用这种功能,才从灵朵的记忆中,获得异文明相关情报。


    能轻松完成反攻,该技术功不可没!


    “真的?!”


    脑科学家大喜:“这样的话……逆向研发把握就大多了!”


    相关领域科学家惊呆。


    脑机接口。


    在他们的领域,也属于一种设想,划为科幻技术。


    竟然……


    陈皓不仅早研发出来了。


    甚至升级到读取异文明记忆!


    有了正向导出版,逆向研发导入版,可行性就大多了。


    此刻。


    不少科学家看到一线希望。


    也充满震惊。


    陈皓到底掌握了多少逆天知识?


    有多少没公布的技术?


    如今华夏科技水平,已远远甩开整个世界,但现在看来……肯定有更逆天的,藏着掖着没公布!


    “陈先生!”


    一名德意志动力学家皱眉:“就算第一个项目,完成的可能性增加,但制造高速飞行器……目前已知所有方式,都达不到您要的速度!”


    比如北美旅行者1号,拥有多种驱动方式。


    起初用太阳能,随着离太阳越来越远,进而启动核动力电池。


    还有修正航向的联氨燃料。


    以上是能源。


    再说推进器分类。


    旅行者1号用的是RTG,即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


    航天领域还有其他推进器,比如离子推进器、霍尔推进器。


    总之。


    无论能源和推进器,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速度都实在太慢了。


    顶多几十公里每秒而已。


    从地球到柯伊伯带……


    假设50公里/秒,飞行到柯伊伯带内圈,就要长达五年之久。


    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需要新的推进器、能源。”陈皓点头。


    “可是……等完成逆向脑机接口,再获得异文明先辈技术,就算他们有高速飞行器,那时才开始研发制造——别说几年,十年都不一定够!”


    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急道。


    如果能立刻获得,异文明先辈科技还好,能马上确认对方科技,是否就有现存的。


    问题是……


    逆向脑机接口研发也要时间。


    不能等啊!


    “我的设想是。”


    陈皓拿着遥控器,把屏幕上PPT翻页:“反物质发动机。”


    哈?!


    在场所有人悉数惊呆。


    以地球目前科技,无论能源还是推进器,都无法达到预想速度。


    必须用新能源和新的推进系统!


    可陈皓这设想……


    “陈先生,这是异想天开!”


    德意志那名科学家,实在忍不住怼人:“您不能从科幻电影上,随便搬出来一个东西,就认为它真能造出来,让我们拼命去研发吧?”


    要是电影里的东西,都能在现实中造出来,猎人还有什么威胁?


    “反物质研究正在进行。”陈皓微笑。


    “没错!”


    华夏科学家当中,有人站起身:“我们早就开始,进行反物质项目研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上世纪已有科学家,通过撞击制造正电子、反质子,但对于反物质发动机来说,就像幼儿园跟大学对比——这差距,可谓是霄壤之别。


    “正电子?反质子?”国外科学家反问。


    “反原子。”华夏科学家回答。


    “9年前已经有了。”


    1995年,欧洲科学家造出反氢原子,这种技术根本不算新鲜。


    “是么?”


    那位华夏科学家微笑:“首先,你们欧洲反氢原子产量,每小时只有几千个吧?我们的产量是,一天0.1克!”


    啥?!


    该领域国外科学家吓傻了。


    一克氢含多少原子?


    6.02×10^23个!


    别看华夏这边,一天只能制造0.1克,但比起欧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快了何止千万倍?


    “关键一点,我们能通过约束技术,对反物质长期保存。”男人再次抛出重磅炸弹。


    反物质早就能制造了,为什么进步很缓慢?


    一是制造速度。


    二是保存。


    西方最长保存时间仅十几秒!


    片刻震撼之后,德意志科学家急道:“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但正反物质湮灭是瞬息,发动机需要持续动力,这个问题……无解啊!”


    “暂时确实无解。”


    陈皓点头,继续翻PPT:“这是我的设想,持续、少量释放反物质,形成多段正反湮灭效应。”


    “大家认为,面对的难题太多,根本无法解决。”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如果什么问题都没有,也就不存在危机了。”


    “科学家,不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赫然!


    PPT上出现新思路。


    多段正反湮灭发动机概略!


    自从有四个项目的构思,陈皓这两天一直在思考。


    他现在提出的思路,虽然理论上有可行性,但在实际研发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现行不通,也可能需要的时间太久,不得不换一条新思路。


    但!


    对于绝望、无助中,完全没思路的其他科学家,却无异于点亮了一盏灯。


    有方向。


    有理论。


    就不要再质疑,而是追随他的脚步,用尽全力去解决!


    随后又公布第三个项目。


    寻找虫洞!


    以前为什么没发现?


    理解和认知不够,方向一开始就错了。


    虫洞不同于普通天体,用观测其他天体的手段,可能对虫洞根本没效果,所以必须另辟蹊径——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陈皓交给了布雷迪。


    喜欢重生:全系专利,斩断欧美科技树请大家收藏:()重生:全系专利,斩断欧美科技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