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楚九年的告别

作品:《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

    太一殿内。


    陛下以及负责祈雨的太常寺卿、少卿、少丞等人在殿中休息等候。


    内室里,身穿吉服的朱熄聪正襟危坐,听楚九年汇报罗情门诸事。


    “陛下,这些是金吾卫旬三查到的画稿,据他们推测,罗情门会在今晚祈雨仪式后散播这些传单。”


    皇帝一张张浏览,越看越生气。


    “果然是冲着太子来的。”


    传单内容包含苏旭叛国、太子贪腐以及一些太子左右手的隐私密事。


    大部分捕风捉影,莫须有的罪名,坏就坏在百姓愚昧无知,很容易被舆情影响判断。再加上安插在百姓群里的罗情门谍子,关键时刻添油加醋几句,就能将一件事完全引向别处。


    “这样的传单有多少?”皇帝压着怒火。


    “目前已查到三处传发点,画稿都是十五种内容,数量数十到数百。属下推测,谣言散布要达到效果,至少也要在人流密集处安插至少十二个传发点。”楚九年面色严肃,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别说金吾卫,就是他这个无策军左侧首领也难辞其咎。


    如此大量的画稿,一定提前准备了多日,而仓国两大情报机构,竟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真让皇帝心寒。


    “哼,十二处,你们才查到三处,今晚,太子在百姓心中将名誉扫地。”


    舆情是看不见利爪的猛虎。


    辛国使臣还有两日就要入城,任由舆情发酵,只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某种方面上讲,太子也是一个国家的门面,太子强则国强,太子贪腐,手下叛国,只能说明这个国家从根处烂了,而这个国家也不过是摇摇欲坠的大厦。


    倾颓只是时间问题。


    太子的选拔也代表皇帝的眼光。


    作为一国之主,朱熄聪肯定不会让太子蒙羞,不会让百姓指着他的鼻子骂,这关于一国之君的颜面。


    “加派人手,给朕查,掘地三尺也要查到所有传发点,阻止事情发生。”


    距离祈雨仪式还有不到半个时辰,太一殿四周聚集了数万百姓。将近三十条街道陷入严重拥堵状况,车马完全没办法在这些街道里驰骋。


    皇帝心里很清楚,楚九年同样明白。用双脚跑着办案,难上加难。这时候再怎么加派人手,也无济于事。


    “这件事要是办砸了,提头来见。”


    楚九年内心一片死寂,陛下这句不是气话,而是真实表达。他深知,无策军还有他这个左策首领在罗情门这件事上,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先是毒死二品大员,火烧案牍库,金面人逃脱,舆情发酵,任何一件事都足以把他从左策首领的位置上撸下来。


    更不用说那些还没有爆出来的手段。


    楚九年心中早就猜测,苏旭叛国、太子贪腐恐怕都是罗情门的手笔。


    若事实如此,他这个左策首领真是当到头了。


    一点敏锐度都没有。


    思及此,楚九年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今晚舆情发酵的事办不办得好,他的位置都保不住。


    这或许是他以左策首领的身份和陛下最后一次相处。


    楚九年端正身子跪在朱熄聪身前,标标准准磕了三个头。


    “多谢陛下这些年对九年的关怀和提携。”


    朱熄聪背对他站着,没有吭声。


    楚九年的心坠入谷底,先前那是他的试探,只要陛下还愿意信任他,就会出言安慰。


    可他等了许久,陛下依旧没有转身,没有开口。


    他把头磕到地上,整个脸几乎贴在地板上,心中愧然和无尽悔恨。


    “陛下,九年告退。”


    内室安静了很长时间,皇帝缓步走到窗边,仰头看着夜空上的明月。


    深深叹息,明月下的朱熄聪眼角挂着一滴泪水。


    离开太一殿后,楚九年感到四顾茫然。


    做了这么多年左策首领,这是他第一次变得如此多愁善感。


    或许,人之将死,就会变得如此,他摇头自叹。


    不知不觉来到太一殿最高处,楼下广场上,前来参加祈雨仪式的百姓人头攒动,至少有近十万人聚集到太一殿四周,还有几十万百姓分布在玉京城各处,欢度中秋佳节。


    与家人相伴,与恋人携手。


    呼吸有一瞬间窒息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调整之后,他看到的世界变得不那么一样了。


    楚九年惨淡一笑,他知道,虚荣繁华下藏着阴谋的漩涡,舆情危机正在步步逼近。


    他看到了被谣言裹挟的百姓,


    愤怒的他们冲击皇宫,冲击太子府;


    看到金面人站在阴影里咧嘴冷笑;


    看到指着皇室鼻子骂的辛国使臣;


    看到摇摇欲坠的大仓国;


    看到垂垂老朽的皇帝陛下;


    看到那只幕后黑手将他从皇位拉下。


    到了这时,才看到一切,终究是太晚。


    没有人能解决今晚的舆情风暴,金吾卫不行,无策军不行,皇帝也不行。


    绝望如同浪潮般席瓦解他坚定的内心。


    心中感叹一句:迟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


    但不到最后,他不会轻言放弃,哪怕跑断他这双腿,哪


    怕只能找出一个传发点,他都要努力。


    下定决心后,楚九年感到一身轻松,死亡的恐惧不再纠缠他。


    纵身一跳,跃进黑暗,朝玉京城奔驰而去。


    九龙桥两头,聚集了大量官员。


    他们口中早没了京城百事,全都在讨论一个个顶着奇形怪状发饰的年轻人。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几名太常寺博士捶胸顿足,指着崇文馆打扮夸张的令书、校书郎大骂。


    “你们都是朝廷官员,不是街头施展幻术的方士。真是礼坏乐崩,给我取下来。”


    博士们不光说,还动起手来,要把令书们戴的怪异发饰扯下来。


    “动手不是君子啊。”


    一句不是君子,博士们更加恼怒,太常寺博士们和崇文馆令书们扭打在一起。


    揪头发的揪头发,扯衣领的扯衣领,好不热闹。


    不光动手,还动嘴,骂得那是相当难听。


    眼看两帮人打得不可开交,侍卫们正准备上前阻拦,所有人耳中传来赞者高喊。


    “卢崎,左千牛卫中郎将。”


    只见一个身高六尺六寸的巨人踏着四方步,从九龙桥上昂首挺胸地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