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不走,相信自己建造的河堤

作品:《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见到潘大人如此坚决,现场其他官员的心顿时沉入谷底。


    既然他不走,哪怕有人想逃也不行。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


    看来今朝是在劫难逃了。


    一位理学门派的河道总督衙门成员,突然跳上旁边的青石柱。


    此人生得面嫩年少,在场的人都认识他。


    郁恺乐。


    他的日常工作是负责核算治理黄河工程所用之财粮支出。


    平日里一丝不苟,对于每一分钱都极为认真。


    但他平时待人友善,如果不是钱粮方面的事宜,绝对算一个出类拔萃的好青年。


    “郁恺乐,你有何要说?”


    此时只见他背向湍急流水站立,面向大家,脸色煞白。


    尽管他无法直视身后的景象,但那扑面而来的冰冷湿气足以让他知道。


    他们的时间所剩无几。


    郁恺乐深吸一口气,然后迎着所有人,大声说道。


    “这几年,我们致力于治水,目的是为了保黄河安宁,不让两岸人民再次遭受灾害侵扰。眼下出现了这种情况,无论是何原因造成的,归根结底都是我等的责任。”


    “正如总督所言,尽管上游设施已毁,但经过长期加固,河岸依然坚固。若不信任自己所建,又怎能赢得沿河居民和朝廷的信任,以及皇室的厚爱呢?”


    “今日,就让我郁恺乐与总督并肩站在这里,直到最后一刻。只要河水未绝,则生命不止。就算最后堤防决口同归于尽,我也绝不会后退一步。”


    轰!


    轰!


    轰……


    来自上游的汹涌波涛终于抵达,河水猛烈地拍打着两岸,掀起一层又一层的巨大水花。


    水花不断被溅起,仿佛暴雨倾盆而下,打在河岸之上。


    即使仅仅是洪水来临前的浪潮,就已经使得众人浑身湿透、头发散乱、衣物杂乱,显得异常狼狈。


    大地仿佛随时都会颠簸翻动。


    虽然经过多次加固的河岸在此刻像流沙一样波动不定,人们几乎无法稳住脚步。


    岸边的人们不由得纷纷弯腰,降低重心,紧贴着地面。


    “不跑了。”


    “老子也不打算跑了。”


    “今天,我要与自己建造的河堤共存亡。”


    “人在河在。如果河流决堤,我也跟着殉职。”


    “我愧对皇上,也辜负了朝廷信任。20年后,我会再次为大明整治这条河。”


    “他娘的,老子等着那洪峰来袭。”


    “……”


    在这巨浪咆哮之中,所有人都奇迹般地稳住了脚跟。


    此时此刻,风声、水声和人声混成一片。


    “保持平衡。”


    “抓紧身边人的手。”


    “千万不能放开……”


    巨大的海浪继续冲击着河岸下的底部,每次碰撞后,在水面扬起新的浪峰。


    潘开朗藏身于石堆之后,向四周没有离开的官员高喊。


    这次只要大家平安渡过,治水之事必会大获成功。


    有这样一群不怕死的人,明朝有一天终能驯服这条狂野的大河,令黄河永远安宁。


    滔天巨浪中,整条河流似乎变成了同一种颜色,其他景物皆模糊不可辨认。


    咚!


    ……


    开封府内布政使司衙门中,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


    戴星海的面孔,瞬间失去了所有的血色。


    他瞪视着浑身泥土从岸边匆忙赶回来的小吏,愤怒地咆哮道。


    “潘总督就在堤岸上指挥救灾,而你们这群蠢货却不去营救潘大人?”


    今天原是设宴款待潘开朗的日子,三司成员齐聚于布政司。


    公堂上,豫州道按察使石元驹以及都指挥使陶庆二人亦是面容紧张,脸色不佳。


    就在戴星海还在大声责备时。


    陶庆已起身下令。


    “发布急令。”


    众将立刻站起来回答。


    “是。”


    陶庆正色道。


    “所有驻军必须迅速前往河岸,抢救受灾人群,并确保寻找河道总督衙门官员安全,不得延误片刻,立刻出发。”


    “遵命。”


    收到命令后的将士们敬礼转身后,迅速离开。


    这段时间里,大家都很清楚治水工程对于整个省份的重要性。


    尽管河道总督衙门用人严苛,但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当地人民的利益。


    没有人愿意在这个关键时刻,浪费哪怕一点点时间。


    石元驹此时表现出了极高的镇定。


    见到陶庆已经开始调动兵马前往灾区后,他转向面色苍白的布政使。


    “戴大人,请先平复一下心情,眼下还不清楚堤岸那边的确切情况。潘总督福星高照,说不定眼下已经带领众人实施了初步应对措施。”


    戴星海缓缓站起身,双手按在桌面上。


    “我也明白,此刻最紧要的是保持镇定,彻底调查河道情况。然而石按察也清楚,朝廷治理河流,少不了总督衙门协助,尤其离不开潘总督。”


    石元驹走到了戴星海身边。


    “潘总督才干出众,朝廷赋予其权力后,他一心一意只为治河之事,绝无半点私心杂念。他在治河方面表现出色,豫州道上下都看在眼里。方伯不必过于担忧,相信此次事件不会对潘总督造成太大影响。”


    戴星海摇了摇头,离开了主座,朝着门口走去。


    石元驹及陶庆紧随其后,眉头深锁。


    戴星海一行走到官府外面,并未让轿夫准备轿子。


    命令手下准备马匹,好早点前往河边查看情况。


    在此期间,戴星海一脸凝重。


    “河道出问题已是事实。无论上游究竟有何状况,拦水坝与减水坝坍塌的事实无可争议。”


    石元驹默默无言,他知道这是实情。


    那花费无数财物修建起来的两座大坝,眼下确实毁坏了。


    戴星海接着说。


    “目前朝廷推行洪武新政。今年以来京师更换了大批官员,秦王也逮捕了不少反对之人。难道就真没有人对此心有怨恨吗?当然不可能,仍有许多人对当前政策抱有异议。”


    “若因河水暴涨,导致事故连带影响到总督的话,那么被提拔起来支持新政的潘大人难辞其咎,太孙也将受到波及。届时,正在推行中的新政将何去何从?”


    石元驹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他的表情同样沉重。


    但作为外放地方官,朝廷内部的事并不是他所能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