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交趾道的官员一点都不辛苦

作品:《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朱允熥骑马而来,穿行在一群被剥了官服换上白衣的官员中间。


    兵马司的人见皇太孙靠近,赶紧加派人员,把太孙马前的看热闹人群疏散开。


    骏马载着朱允熥一路穿人群,停在了石伟毅跟前。


    他神情平和,望向这个最年轻的封疆大吏,还有他背后那些一同回京述职的交趾道同僚。


    石伟毅挥动双臂,衣袍猎猎作响。


    他脸上光彩熠熠,眼神里满是坚定和灵动。


    作为大明首位交趾道布政使,他昂首挺胸,在嵩永街上众人瞩目下,缓缓屈膝跪下。


    石伟毅身后,所有回京述职的官员也随之跪倒在地。


    “微臣石伟毅,拜见皇太孙。幸不辱使命,数年任职交趾,今蒙朝廷恩准,回京汇报。惟愿大明千秋万代,国运昌盛永续。”


    紧跟其后,几十名自交趾道回京的官员齐声应和。


    “大明千秋万代。”


    “国泰民安。”


    望着这些在交趾道励精图治的官员们,朱允熥心里十分高兴。


    他挥手道:“千里迢迢只为今日相会,都起来吧。”


    说话间,朱允熥预备下马。


    可石伟毅动作更快,起身快步上前。


    一手握住了马鞍上的缰绳,另一只手则挡在了朱允熥面前。


    “臣代太孙牵马执鞭。”


    石伟毅面容淡然,眼中却闪烁着按捺不住的兴奋之色。


    朱允熥淡笑,将手里马鞭轻轻放在石伟毅掌中,随即手搭着对方,稳稳下马。


    随后,朱允熥自然而然地拂过石伟毅的胳膊。


    “辛苦啦。”


    朱允熥领着石伟毅朝洪武门方向迈去,似乎有意将他引入皇宫深处。


    石伟毅被动跟随其后。


    几次,石伟毅想躬身行礼,无奈皇太孙的手劲颇大,他只好微屈着身,诚意满满地颔首哈腰。


    “微臣蒙太孙恩泽,承蒙皇上重托,守护一方水土,实乃微臣之大幸,所幸辖区安宁,百姓安乐。微臣,甘之如饴,何谈辛苦二字。”


    此时,朱允熥已牵着石伟毅穿越了嵩永街上围观的人群,行至群臣面前。


    锦衣卫依名册抓捕之事暂告一段落。


    刘远冷酷地下了驱散指令,然而那些曾经的高位重臣却不肯散去。


    皇上允了他们的请求,搞的像是皇上剥夺了他们的官袍。


    真是古怪至极。


    朱允熥轻哼一声,目光斜向石伟毅,脸上浮现出惊奇。


    “真不辛苦?可今日早朝,不少官员请求致仕退休,本宫认为大明官员都疲惫不堪了呢。”


    一番揶揄之后,朱允熥啧啧两声。


    他挥手示意那些仍未离开的官员,朝石伟毅朗声道:“石爱卿你看,本宫说的就是那群人。”


    言毕,朱允熥转头望向后方,那些从交趾归京的官员紧跟其后。


    “你们也看看,就是这群人觉得做官太累。今天一个个来求皇上恩准辞官,皇上答应了他们。如果你们也感到为官艰辛,本宫一并成全你们。”


    此言一出,那些请辞官员个个低下了头,心中交织着无奈、羞愧与懊悔。


    随同石伟毅返回京师的交趾道同僚,仅四十多人。


    大多与石伟毅年纪相仿,更有八九成曾是共赴南疆的心学子弟。


    闻听皇太孙此言,尽皆明了。


    随即,数人响应开来。


    “微臣不辞辛劳,唯愿大明日盛一日,百姓安乐渐长。”


    “我等在交趾,夜不能寐,心心念念系于民。见百姓日渐富裕,国库充盈,便是吾辈最大欣慰。”


    这,竟是大明的官?


    如此的为官之道?


    待石伟毅领头答话,同路交趾官纷纷应和之时。


    洪武门前列京官们,无不惊讶,满面惊诧难以置信。


    假象。


    定是作秀无疑。


    平日高高在上的京官们,向来不屑于这些“土包子”官员。


    反观嵩永街的百姓,却是一片欢呼。


    “好官,个个都是好官啊。”


    “咱大明就需要这样的好官。”


    “太孙能让天底下的官都变成这样吗?”


    “要真那样,咱老百姓肯定能顿顿饱饭,月月新衣,家家住上新房。”


    “太好了。”


    ……


    掌声与喝彩交织,形成鲜明对比。


    令洪武门前原先趾高气扬的文官们羞愧难当。


    人群里,甚至有人将傍晚买的菜掷向洪武门。


    唰!


    一枚菜根正中某官员头顶。


    附近,一位面红耳赤的百姓怒骂道:“贪官,你们竟敢威胁皇上。”


    “贪官。”


    “良心喂了狗。”


    “一群无能之辈,你们的存在是大明耻辱。”


    “滚开,贪官。”


    人堆里,各式杂物纷飞,朝着那些只穿着里衣的京官砸去。


    此时又一人高声喊道:“他们不再是咱大明的官了,皇上命令他们都卷铺盖回家啦。”


    “没错没错。”


    “这群混账,赶紧滚蛋。”


    “看着就心烦。”


    “……”


    老百姓们的骂声越发难听,直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上溜。


    石伟毅表面平静,心里却是惊讶不已。


    望着四周百姓,他不由得暗自感慨,京师人果然不一样。


    此刻不必谁驱赶,洪武门前那群京官个个如惊弓之鸟,争先恐后地逃离现场,不敢再做停留。


    朱允熥看着那些被民众戏谑谩骂得如同小丑般的官员,嘴角泛起一抹冷笑。


    他们觉得这样就完了?


    还是认为,锦衣卫今日当众抓了一些人,事情就风平浪静了?


    收敛起心中轻视,朱允熥示意石伟毅跟上,一同朝洪武门后走去。


    此时,朱高炽从旁边走上前来。


    石伟毅拱手行礼:“臣参见燕王世子。”


    朱高炽随意地回了个礼。


    二人在交趾时就颇有交情。


    礼毕,他来到朱允熥身旁:“五军都督府刚传来消息,皇上恢复秦法军功爵制的圣旨已经送达,眼下京师里外军营都知道了,士兵们士气高涨,个个颂扬皇上恩德。”


    “京畿地区安稳无忧了。”


    旁边的石伟毅眼神微动。


    他知道这次被召归京,是为了在朝中推动交趾新政。


    但他没想到,朝廷竟还会复兴秦代的军功爵制。


    刹那间,石伟毅脑海里闪过无数可能,对未来政局的各种设想接踵而至。


    再次看向朱允熥,石伟毅的眼中满是钦佩之情。


    朱允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神情悠然,引领着大伙儿迈向宫内。


    “新策既出,天下可有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