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钦差老爷,府尊是无辜的

作品:《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一阵脚步声。


    暂代理布政司事务的石元驹,领着一群人,在朱允熥和朱高炽疑惑的目光中,急急忙忙地闯了进来。


    石元驹的面色跟朱高炽一样,满是疲惫。


    他似乎忘了应有的礼节,走到朱允熥跟前,直接拱手作揖。


    “太孙,城门外现在聚集了好几千请愿的灾民。”


    朱高炽惊讶地张大了嘴:“灾民……聚集请愿?”


    石元驹神色凝重,颔了颔首,“是的,他们要为河南道官员请愿。”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朱允熥难以置信地揉了揉耳朵。


    朱高炽立刻上前一把揪住石元驹的衣襟,怒声追问。


    “你给我再说一遍,城外灾民,到底是为了什么聚集。”


    他们如此劳碌,就是为了理清河南道的乱局,还百万百姓一个清朗世界。


    而现在,这些灾民竟然是要为贪官请命?


    一瞬间,朱高炽感觉他们像个笑话。


    大明朝洪武28年顶级笑柄。


    石元驹也是一头雾水。


    他在城外见到那场景时,同样困惑不已。


    花了半天时间才搞清楚状况,随后便急忙赶来禀报。


    “世子,情况确实如此。那些灾民一大早就来了,如果不是我们的人守住了各个城门,恐怕他们已经冲进城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好来请示。”


    朱高炽无力地松开手,轻轻叹了口气。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些人是被谁迷惑了,还是被迫的?”


    朱高炽心里那个急啊,挠头也想不出这些难民究竟是唱的哪一出?


    朱允熥整了整腰带,抬眼望向门外:“走,先去瞅瞅,再琢磨接下来咋办。”


    众人也是搞不清状况,只好先瞧瞧情况再做计划,吆喝了一队锦衣卫士兵,就离开了周王府。


    开封城外。


    难民一拨接一拨地聚在城门口。


    开封府的严格戒严令还没开放,兵士跟昨晚进城的河南都司部队,死死盯着城门。


    城外难民越来越多,万一控制不住,涌进城内,那可就得乱套了。


    所以,城门处于紧闭状态。


    “军爷,开开门吧……”


    “开封府的老爷们清正廉洁,都是好官啊。”


    “我们都能证明,这几年日子越过越红火……”


    “开门,开门。”


    就这一处城门边,已经聚了少说2000多难民。


    领头的几人带着大伙,对着堵在紧闭城门的兵士大声喊着。


    这些人还算理智,没往前凑,远远地喊话,保持着安全距离。


    “西门大人清廉得很,我家老房子塌了那会儿,大人自掏腰包帮我重建了新屋。”


    “大人无罪。”


    “请钦差明察。”


    “军爷,开开门吧……”


    “开门……”


    另一边城门外,百姓的喊声此起彼伏。


    和别的城门那儿的呼叫声混成一片。


    ……


    守在城门外的士兵们,瞅着这阵仗,心里七上八下的。


    生怕这些人一个冲动就闹出大乱子。


    虽说皇太孙这些年对朝中官员冷酷无情,但对天下老百姓却是慈悲。


    万一真闹出什么流血事件,他们这些人可就是里外不是人,铁定逃不了处分。


    开封城内。


    百姓日子并没有因为官府抓了人,就完全停摆。


    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仍旧如常升起,和昨天没啥两样。


    不过昨夜那场大火吞噬的府衙高楼。


    成了清晨起来的人们口中的话题,各种猜测四散开来。


    朱允熥在一队官兵的簇拥保护下,急匆匆地前往城门。


    路上,不时有来自各个城门守卫飞奔而来,报告最新的动态。


    朱高炽眨动着眼睛,迅速在脑海中整合这些情报。


    “目前,开封城外已聚集了超过5000名灾民,都是因不满对河南道官员的判刑而聚集。”


    “城里也有很多民众想要出城,现在正等待我们的决定,看是否开启城门。”


    哒哒哒,马蹄声在开封府的街道上回响。


    朱允熥眉头紧锁,望向不远处的城门。


    尽管还没见到人群,但城门外群众要求开启城门的呼声已隐约可闻。


    “命人开启城门,本宫要亲眼看看这些灾民。”


    随着朱允熥一声令下,队伍中两名士兵立即驱马加速,朝城门而去。


    待朱允熥一行抵达城门洞下方时,两扇厚重的城门在众官兵的努力下缓缓开启,缝隙逐渐扩大。


    城门外的喧闹声猛地涌入城门洞。


    城外士兵见到太孙亲临,连忙有人转身冲入城门洞,跑到朱允熥的马前。


    “太孙,城外聚集了许多百姓,情势不明,请殿下以安全为重,切勿出城。”


    朱允熥手握马鞭,淡淡的目光越过城门,望向人群。


    “他们都是大明子民,怎会加害于我?”


    言罢,不顾守城将领的忧虑,朱允熥策马领头出了城门。


    “恳请朝廷明察,西门府尊无罪,官府上下皆无辜。”


    “请朝廷钦差明鉴。”


    朱允熥骑马来到城外,朱高炽随即让朱尚炳率人绕至朱允熥前方,形成一道屏障。


    早已得知消息的陶庆也率领部队从城内疾驰而出。


    陶庆轻巧跃下马背,立定在朱允熥跟前。


    伸手接过朱允熥骑下战马的缰绳。


    “殿下,微臣为您引路。”


    朱允熥低眉注视着陶庆,轻轻颔首。


    ……


    河南都指挥使陶庆紧握缰绳前行,朱允熥稳坐马上。


    二人穿越层层守卫,直至灾民眼前。


    原本嘈杂的声音,慢慢归于平静。


    朱允熥端坐马背,目光穿透人群投向最远端。


    密集的人群背后,官道与田野小径上,更多民众正急匆匆汇聚而来。


    这情形,宛如民间对贤吏的深切期盼具象化一般。


    朱允熥下马,陶庆随即贴身守护,不过半步之遥,手不离刀柄,眼神锐利地巡视四周,提防任何突发状况。


    随着朱允熥的下马,人群仿佛受到吸引,迅速聚拢。


    几位白发萧然,衣衫粗旧,脚踏破草鞋,裤腿与臂膀沾满泥泞的老者,一下占据了朱允熥的视线。


    老人们欲向前靠近,却被陶庆冷哼制止。


    他毫不犹豫的抽刀出鞘,横置于朱允熥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