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长影找上门

作品:《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喜剧…


    内核是悲剧!


    其实是一种归纳总结…


    绝大部分的戏剧的理论,都是一种倒推出来的归纳总结。


    因为先有的戏剧,然后才有的戏剧理论!


    学院派就喜欢把理论总结好,然后自己去解读。


    喜剧的内核可以是悲剧,也可以不是。


    陈沛斯说人之所以会发笑,其实是一种优越感的体现。


    优越感从何而来呢?


    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我对你不对即为差势。


    他认为喜剧的原理,就在于不断构建差势,笑点就是差势…


    也有道理,喜剧成立的基础是事件两者某些方面的不匹配、不平等,有这样的差异才会有滑稽效果。


    这些差异的呈现就是悲剧。


    沈旭东认为喜剧的内核通常是一些令人发笑的情节、场景和对话,通过夸张和滑稽的手法,使观众感到愉悦和放松。


    此外,喜剧还会通过对人类的弱点和缺陷的揭示和嘲笑,让观众产生共鸣和反思。


    沈旭东在博客写说:“内地喜剧肯定会井喷式发展的,一方面喜剧片和恐怖片是以小博大的两**宝,但以国内的情况,除了民俗类型,恐怖片基本扑街,押宝本土喜剧是各国对抗好莱坞大片的利器;另一方面,喜剧需要共情,这个只有扎根本土的创作者才能了解!”


    换句话说:喜剧需要接地气,港台那帮人很难真正了解大陆文化…


    回到采访,现场媒体接着问:“他说从诚意包括电影呈现来讲,《人在囧途》绝对是三部喜剧最佳作品…他还夸奖您跟寳强都是大浪淘沙选出来的适合演喜剧的演员…您觉得呢?”


    沈旭东原话:喜剧演员实际上是非常匮乏的,蛋糕很大,分蛋糕的人很少。


    准确的说,应该是“蛋糕很大,能分上一口蛋糕的很少。”能被十几亿观众接受,且大部分观众都买账的演员,你能想要有多难吗?


    徐争点头:“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聊天的的时候,他有说过,我的看法跟他一致:喜剧比被悲剧难多了!尤其是语言梗,都来自于预期违背,现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段子,恶搞,冷笑话已被广大网友熟知。你要想在观众前面,就更难!”


    “喜剧演员…很多时候,搞笑的不是台词本身,而是说这句台词的人!”


    扯了一阵子高大上的东西,寳强也到了,两人直接去了放映厅…


    ……


    公司,沈旭东正在琢磨《失恋33天》的演员…


    女主角肯定要用白百合的。


    其它人不合适。


    沈旭东在考虑男主角!


    首先,肯定要排除二线男演员。


    娱乐圈就是这样,一流明星与一流资源对接,二流明星与二流资源对接,很少出现跳级的情况。


    如果有,那必是贵人提携,上辈子修来的运道。


    《失恋33天》肯定是优质资源——沈旭东自编自导,这几个字就代表了品质!


    白百合没有知名度,那肯定要选一个有名气的带一下。


    年龄三十岁上下,


    符合要求的就是那几个上升期明显的小生:邓朝、黄小鸣、陈昆、佟大为…


    纹章…没了《奋斗》,他还在刷脸中。


    人家有马伊利,小男人姿态很稳,上位不难。


    想到纹章,沈旭东忽然想到了王雷,他顶替了纹章演的向南…


    不行,王雷气质上就不合适!


    同理,邓朝、黄小鸣包括刘晔也不行…


    说起来,小鸣哥挺倒霉的,他刚刚拍了《神枪手》,‘借鉴’的張國榮那部《枪王》,小鸣哥演的就是張國榮的那个角色!


    可惜,《神枪手》有另一个主角:陈老师…


    这电影上映遥遥无期…


    对了,就是《神枪手》让黄小鸣结识的林超贤,所以才有《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的邀约…


    呃,都让小鸣哥给婉拒了!


    沈旭东正搁那盘算呢,忽然听到了敲门声,他抬头:“进来!”


    是赵林海。


    沈旭东立刻换上笑脸:“怎么了?”


    “…有个事!”


    沈旭东给他倒了杯茶:“你说呗,咱俩有什么事不能直说?”


    赵林海抿了一口茶水:“《曹操》日苯票房你知道嘛?”


    “知道啊,上映十天,观影人数高达190万8000人,创下了华语片日苯影史记录…”


    日苯观众对《曹操》那是真爱啊!


    当然,前提是剧情不错…


    《曹操》的日苯口碑爆棚了,满意度高达95%…


    《赵子龙》日苯票房2900万美元,已经很高了,《曹操》十天票房就高达2200万美元了!


    什么概念?


    就是说,《曹操》日苯的最终票房很有可能超过5000万美元!


    超乎想象,刷新了华语电影日苯票房记录——之前最高的是《英雄》的3399万美元。


    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日苯票房是50.6亿日元,但那个年代汇率不一样。


    不好比的。


    说到《曹操》,沈旭东想起一个事:“对了,因为《曹操》,《赵子龙2》的日苯版权卖了2200万美元,已经回本了!”


    “恭喜啊!”赵林海转移话题:“…那你还要做《曹操》嘛?”


    “暂时应该不会做,鲍国安老师也上年纪了…就算做,也要重启,另外选个故事…”


    说到这,沈旭东疑惑:“你问这个干嘛?”


    “长影那边想做曹操…”


    “做呗,曹操又没有版权限制,谁想做都能做的!”


    “他们想让你也参与进来…”


    沈旭东挠头,犹豫一下,然后道:“我暂时没时间考虑这个,你也知道《三国》系列马上要接着做《关云长》还有《张翼德》…剧本我都不太满意…”


    赵林海摇头:“他们不想让你深度参与…”


    “什么意思?”


    “就是你出钱,他们拍…”


    翻译一下,长影占主导地位…


    沈旭东有点生气了:“神经病吧?我凭什么出钱?而且凭什么我要出钱找他们拍?我自己找不到人嘛?”


    “他们有剧本…你要不要看一下?”


    “哟?连剧本都准好了?”


    沈旭东看着赵林海拿出从随身带着包里取出一沓剧本,封面写着《铜雀台》…


    铜雀台…


    当年,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


    据说,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当然,后世了解铜雀台主要因为杜牧的那首《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沈旭东看到这个标题,一下子想起了这个项目,这不是《铜雀台》嘛,周闰发、柳亦菲主演的那部,天仙姐姐八连跪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