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二十九章 不守信用

作品:《四眼井巷的卢娘子

    接下来的半个月,卢娘子像往常一样每日做饭,刷锅,陪叶儿玩儿,绣还没完工的踏雪寻梅。


    怀章一心苦读,每日卯时初起,亥时末歇。除了吃饭,很少出屋。


    卫衡每日清早补满水缸,吃了早饭上工,傍晚回来顺路将盯梢的人赶走。


    如今崔六来了,卫衡交代崔六,白天要看好门户,若有盯梢的,悄悄赶走。


    崔六郁闷得很。


    经受了十几年严酷的训练,一个暗卫死士竟活成个守门的家丁!


    依着他的想法。


    不就是给郑家伸冤么!


    待到半夜三更,他着夜行衣,将郑家的状纸往几个城门一贴!


    属官定然是怕的!


    自然督促各方,抓紧办案!


    卫衡笑他:“你当是直属官员不想判?大理寺有多少监牢?郑家老小占了那么大的地方,他们怕是早想判了!能得个清净!到现在还不判,那是有人不想判!”


    崔六想不明白是谁不想判。


    他就想离开卢家!


    回不去郑家,回崔家也行!


    从前他和几个弟兄,虽然朝不保夕,刀头舔血。可胜在日日有肉,兜里有钱!


    如今这日子!


    苦!


    太苦了!


    饭桌上一点儿荤腥不见。


    整日不是馒头就是胡饼要不汤饼。


    饭刚进肚,不过一个时辰,就又饿了!


    来到卢家的第十八天,崔六实在受不了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崔六吃饱了,把筷子往石桌上一放,问卢娘子:“卢娘子,你打算什么时候为主家鸣冤?”


    卢娘子早知道他有此一问。


    崔六这几日的眼神透露了他的想法。


    他闲来无事的时候,总是盯着进出的卢娘子。


    那眼神就是在问:你什么时候去击鼓鸣冤?


    卢娘子只是躲着不想理他。


    现在也一样。


    卢娘子一口又一口嚼着馒头。


    并不应他的话。


    崔六受不了了,他腾地站起来:“你是不是哄我家主人的!你就是苟且怕死!言而无信!”


    卢娘子看崔六急了,慢吞吞咽了馒头道:“我如今不过一平民妇人,此等大事,自然要徐徐图之。”


    崔六怒道:“什么徐徐图之!不就是不管了!想不到你个妇人如此会哄人!那日在监牢里你是如何答应我主人的!哼!”


    卢娘子抬眼道:“我是答应你主人了,可你想想,你主人还说了什么?”


    “什么?”


    崔六不明白卢娘子的意思。


    卢娘子神情放松道:“你主人还说你以后归我管了!怎么?我就必须听你主人的话。你就可以不听?你崔家暗卫,就是如此训练出来的?”


    崔六语塞:“我!我没不听!你也没安排我呀!”


    卫衡笑了,对卢娘子道:“手底下人不听话,是你这当主子的没收拢他。”


    卢娘子眉眼弯弯看着卫衡:“该如何收拢?卫相公教教我。”


    卫衡指着崔六:“你想想,咱们进来出去叫他崔六,那他就是崔家的人,怎么听你卢家的话?”


    卢娘子眉眼带笑:“哦!我明白了,先给他改个名儿!”


    卫衡感觉到了崔六在瞪自己。


    他故意不看他。


    “那你往后就叫卢六吧!”卢娘子干脆道。


    卢六紧咬后槽牙,字牙缝中挤出几个字:“卢六遵命!”


    卢六心里暗暗发誓:等郑家起复了,自己定要好好教训这卫衡一顿!


    将来的事说不准。


    可如今的卫衡没打算轻轻放过他。


    “这里人人都有事干。我和卢娘子能拿回来钱,怀章读书,将来说不准有大造化。偏偏只有你闲坐着,吃的倒是不少!日子久了,可受不住。”


    卢六气喘如牛:“我从来便吃这么多!一连半月不见荤腥,当我愿意吃这么素!”


    卫衡点点头:“是素了些。你想吃肉,自己挣呀!”


    “我挣?”卢六不忿:“你让我看家护院拔钉子,如今又让我去挣银子,我可是三头六臂?”


    卫衡往叶儿身边偏了偏,不想卢六的口水喷在自己身上:“我昨儿个遇见潘大爷,他说巷子口的水摊儿缺个小工。也不干什么,烧烧水,收拾收拾碗碟。我明儿个同他引荐了你。一月多少能得二钱银子。”


    卢六瞪圆了眼睛:“二钱!我倒不如讨饭去!”


    卫衡点头:“也行,就巷子口摆个碗,守着家门口,不耽误你看家护院。”


    卢六明白了!


    这卫衡是天下第一黑心人!


    他转头看怀章,希望怀章替自己说句话。


    可怀章吃饭都不忘举着书,他们说什么全然不入耳。


    卢六又看向卢娘子。


    哼!


    她只会听卫衡的!


    卢六认命:“我去水摊儿。”


    卫衡接着道:“水摊儿见的人多,你留心着些,兴许有郑家的消息。”


    卢六闷声道:“知道了。”


    说罢回屋躺着去了。


    卫衡等怀章吃罢回屋,才开口问卢娘子:“你真不打算查了?”


    卢娘子狡黠一笑:“叫你们看出来了?”


    卫衡笑着点点头:“不管也好!谁说你必须管他们的闲事儿了!”


    卢娘子听卫衡没批判自己,心里轻松不少。


    想来,这世上,也只有卫衡不拿着道德的标尺衡量自己了吧!


    她那一日答应郑老夫人,本意就是不想卫衡和卢六起冲突。


    她已经脱离郑家了,为什么又拿命给郑家伸冤?


    不守信用?


    他郑家守信用了吗?


    十六年前,郑老夫人当着太后的面,亲口说:“这绣娘看着就憨厚实在,一定能对已逝儿媳妇留下的几个孩子好。”


    卢娘子做到了。


    郑知礼常年在西北,几个孩子的婚事都是自己张罗的。


    银钱自己摸不到。


    可一应摆设彩礼,都是自己跟着郑老夫人跟前的嬷嬷一样一样买回来的。


    她实心眼儿的选着最好的东西,绣着最吉祥的纹样。


    真心实意的盼着几个孩子好!


    郑家几个媳妇几次生产。


    她都守在产房外。


    真心为她们祈祷平安。


    可郑老夫人呢?


    当年她也说过:“我必定拿这个孩子当我的亲闺女!”


    亲闺女?


    拿自己当亲闺女的意思就是对自己的锦绣见死不救?


    逼着自己为郑家奔走翻案?


    什么通敌?什么叛国?


    自己知道什么?


    有什么事是自己真的参与的?


    怎么就心安理得的认定自己会替他们卖命?


    还有郑知礼!


    卢娘子对她是有极大怨气的。


    倒不至于恨。


    却也实实在在怨他!


    怨他为什么十六年前看中了自己!


    若是当年自己顺利回了金陵,爹娘一定会给自己择一如意郎君,如今大小守着个绣坊,生几个伶俐的儿女!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郑知礼明知他郑家是个什么地方,偏要把自己拉进这狼窝!


    还有!


    还有他死的时候。


    卢娘子不知道他是人将死了,心软了。


    还是早有计划。


    郑知礼五十四岁那年,在西北生了很重的病。


    他许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把西北的军队交待给郑怀义,就回了京城。


    自己这个郑夫人,义不容辞揽了照顾他的任务。


    卢娘子在郑知礼榻前守了一百三十二天。


    日日求神拜佛,盼着郑知礼好起来。


    起码看到怀章加冠!


    可郑知礼没有。


    他一日日消瘦着。


    瘦骨嶙峋的一副面孔,两只眼睛日日那么看着卢娘子。


    他明明日日有机会!


    有机会把郑家的事告诉她!


    郑老夫人,郑怀义的妻子崔氏,还有崔郑两家的渊源。


    还有自己尴尬的处境!


    还有怀章锦绣晦暗的前程。


    可他守口如瓶。


    为什么?


    卢娘子始终想不明白。


    为母隐吗?


    可自己犯了什么错?要一直蒙在鼓里?


    若是他早早说明白郑家不好待。


    自己怎么会死乞白赖留在郑家?


    早早就拿这和离书带着怀章锦绣走了。


    锦绣也不会白白丧命!


    可郑知礼。


    偏偏不把话说明白!


    他只在某一天。


    卢娘子还一心照顾他的时候。


    支开丫鬟。


    指着百宝架上的一册书盒。


    让卢娘子拿过来。


    卢娘子依言做了。


    他颤抖着手打开书盒,拿出里面的和离书。


    平静的,简洁的,看不出丝毫缘由的告诉卢娘子。


    “我死了,你就拿着这个,带着孩子,离开郑家。”


    卢娘子当时诧异极了!


    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是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照顾的不尽心周到了?


    怕自己年轻守不住?


    自己不敬婆母了?


    她想不明白,张口就问:“夫君这是为何?”


    可郑知礼一个字都不解释。


    他只让卢娘子收好。


    不让她再问。


    卢娘子这三十年都是乖顺的,驯服的。


    她怕引他咳嗽,不敢多问。


    同时心里打定了主意,绝不会离开郑家!


    到现在,卢娘子还是不明白。


    郑知礼到底怎么想的。


    是看出郑家将倾,不想自己和儿女跟郑家一道死去?


    还是对自己和儿女不满?


    她得不到答案。


    怀着对郑家极大的怨恨。


    卢娘子决心做一个见死不救的人。


    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郑家骗了自己那么多次,骗了自己那么久。


    自己骗他们怎么了?


    不守信用怎么了?


    便是天要罚她,她都不愿再去管郑家的事了!


    这世上好人那么多。


    不介意多自己一个坏人吧?


    反正已经背了背信弃义,不能共苦的骂名了。


    再多一件罪证又有什么呢?


    卢娘子做了十五年乖顺的女儿。


    十五年驯服的媳妇。


    不想再为难自己,背叛自己的心了。


    她纵成了坏人,此时却实实在在的舒畅,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