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8章 主动求见
作品:《大明之气运至尊》 共青团的书记要列席常委会,体现出对接班人的培养。人大和政协的一把手列席常委会,体现对人大和政协的尊重。
郑首脑不愿再卷入官场斗争,人老了,心倦了,对一切荣华富贵也就淡了。以前罗世维执政,他自称终老林泉。现在朱斌重返高岚,他一样拒绝出山。如果不是朱斌今晚莅临,他绝不会主动求见。
恨已被岁月淡化,更多的是受伤后心的隐痛。
想当年,和罗世维争县上的一把手,两个人铆足劲,结果呢?人虽然没有亡,但家破了。
当时的郑首脑是县长,按理说,朱斌离任,接班的应当是他,因为在副书记的排名中,他第一,罗世维第二。
十年前,他四十八岁,如果不能当书记,只能再任一届县长,就下台喝茶。为此,他做了一件事,一件永远让他心痛的事。
朱斌的推荐固然重要,但是,决定权并没有在朱斌手中,而是在时任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罗丹手中。当时的郑县长为了把书记职位抢到手,即带上钱,去跑官。
跑官并不羞人,现在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虽然那时的跑官,没有现在,但仍然存在。你不跑,别人会跑。据说,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是跑官高手。
他相信这么多年经营的关系,一定会起作用。
在罗副书记身上,他可是下了本钱的。每年,高岚县送给罗副书记的礼物,光薄皮核桃、香菌、党参、天麻就上千斤。
罗副书记也多次表示,有机会,让郑县长“长大一点”,话已经说得很明白,现在机会来了。
郑县长来到地区所在地江城,住在地委的宾馆红楼,然后去看望女儿。
女儿在地区读幼师,十八岁了,很听话,人也漂亮,还有个美丽的名字,莺莺,当然不是《西厢记》里的张莺莺,但这个名字就古典和美丽。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郑县长一儿一女,儿子不那么争气,读书不行,人有些“莽(傻)”,郑县长只好给他找个不动脑筋的工作,做机关的保管,看起低贱,实际肥实。
官二代,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名词,只是现在的官二代,露骨地表现他们的权势,他们的富有,他们与平民的距离。他们的炫耀,引起了老百姓的憎恨。
莺莺是他的幺女儿,很听话,虽然成绩一般,但从小不让大人操心。每次郑县长到地区来,都会把女儿带出来吃饭。
这次说好的晚上在千禧酒楼请罗副书记,还给他准备了一个大红包——三万块现金。用一个鸡鸣茶盒子装着,外观一点也不起眼,和一盒茶没有两样。
当时的三万块,已是郑县长能拿出来的所有积蓄。他要豪赌一把,成败在此一举。
莺莺见了父亲,高兴呢,拉过老爸的手就撒嗲。
郑县长给女儿的见面礼是钱,叫她想吃啥,自己去买。说了晚饭的事,就回宾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