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摇水丸,包饺子,常氏吃泡面

作品:《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

    李中孚给朱鹤鸣用的是钢笔,写出来的字自然很小。


    等她玩儿够了,李中孚这才对着查到的资料念道“制作玻璃的第一步,原料预加工。


    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


    一整个念下来,别说朱鹤鸣,就连李中孚都迷糊了。


    “李大夫,这个工艺真的能在大明用吗?”朱鹤鸣懵懂的问道。


    李中孚摇了摇头“术业有专攻,可以让你哥请专业的人看看。”


    “好吧。”


    看着小姑娘在那儿甩写字写到痛的右手,李中孚道“冬天黑的早,晚饭早点吃,走,跟我去拿食材。”


    “好嘞。”朱鹤鸣这时才想起李中孚让她问一下马皇后和常氏要吃什么“娘,大嫂,你们有什么想吃的吗?”


    马皇后道“李大夫之前让一平带走过豇豆对吧?这个菜就可以。”


    李中孚点头“豇豆多得是,嫩的、老的、泡的都有。”


    常氏作为孕妇,口味就刁钻多了“有荠菜吗?我想吃荠菜饺子。”


    荠菜属于野菜的一种,又叫地菜。


    它同时也是一味药材,民间有‘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说法。


    具体功效为利尿、通便、止血、清热、明目、消积,倒是适合常氏的症状。


    但既然是野菜,自然很少有人特意种植它。


    马皇后道“儿媳妇儿,明年开春后我再亲自为你做荠菜饺子吧。”


    李中孚笑道“不用,荠菜我这里也有。”


    常氏o(* ̄︶ ̄*)o


    马皇后转而道“那鹤鸣你把馅儿调好后,端到医馆里来吧,我跟你一起包饺子。”


    朱鹤鸣点了点头“知道了娘。”


    李中孚不想暴露橱柜的秘密,对朱鹤鸣道“你去接点水,让你嫂子把四生丸喝了,待会儿再来厨房。”


    “好嘞。”


    等朱鹤鸣来到厨房,李中孚已经把食材都准备好了。


    看着鲜嫩欲滴的红苋菜、罗汉豆、豇豆和荠菜,朱鹤鸣微微张大了好看的小嘴巴“太不可思议了。”


    李中孚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你一个人弄这些没问题吧?”


    “没问题。”


    “那你忙着,我去前边。”


    “好。”


    回到医馆,李中孚从药柜里依次抓了一些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薄荷、生姜、蜜甘草,用中药粉碎机打成粉。


    把挂在墙上的簸箕拿下来,在喷壶里灌上水,李中孚开始摇水丸。


    水丸属于中医药剂里的丸剂的一种。


    所谓水丸,就是用水做粘合剂的药丸。


    水丸一般不大,或如沙粒,或如绿豆。


    制造水丸的步骤很简单,但非常考验功力。


    第一步是往簸箕上喷一些水,然后撒上药粉,轻轻摇动。


    药粉遇水粘连,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拢,就成了圆形颗粒。


    药丸大小,取决于喷了几次水,撒了几次粉。


    这项工作李中孚很小的时候就在做,相当驾轻就熟。


    读中医大学期间,就连老师都曾专门为此请教过他。


    随着李中孚不断摇动,簸箕里一丝水分都没了。


    所有药粉都凝聚成了老鼠屎大小的逍遥丸。


    从药柜里拿出一个葫芦,把药丸全部倒了进去,递给马皇后。


    李中孚叮嘱道“这是逍遥丸,病人早晚饭后各吃一次,每次八颗就可以了。”


    马皇后道“我记住了,有劳大夫。”


    这时朱鹤鸣已经调好饺子馅儿,面也和好了,用托盘一起端了过来“娘,可以包饺子了。”


    马皇后点头“好,你擀,我来包。”


    “嗯。”


    “儿媳妇儿,你也走了一会儿,继续回床上躺着吧。”马皇后又对常氏道。


    常氏确实感到有些累了“好的娘。”


    在床上躺下,常氏想到了没看完的《西游记》,于是又看了起来。


    马皇后和朱鹤鸣第一时间被电视上的节目吸引,手上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药柜后面看书的李中孚微微降低了一些书的高度,露出两只眼睛。


    看了母女俩一眼,李中孚笑了笑,也不提醒她们,继续看书。


    反正时间还早,随她们去吧。


    这样一来的结果是……一整集西游记都放完了,马皇后和朱鹤鸣加起来也才包了三个饺子。


    偏偏一集放完之后的片尾曲和内容她们也挺喜欢,看的那叫一个目不转睛。


    常氏倒是习惯了,抽空看了她们一眼“娘,三妹,面快干了。”


    马皇后和朱鹤鸣‘唰’的脸红了,赶忙接着包饺子。


    不过当新的一集开始播放,她们还是忍不住又看了起来。


    这次她们倒没忘了自己在包饺子,偶尔才会偷看一眼,大多数时候都是靠耳朵听。


    饺子包完,朱鹤鸣去厨房又做了三个菜。


    豇豆鸡蛋泡。


    红苋菜炒千张。


    凉拌罗汉豆。


    另一道主食则是泡面。


    但李中孚只让她泡了三桶。


    他是真不爱吃这玩意儿。


    以前在医院实习,忙的没白天没黑夜,泡面就成了主要口粮,都快吃吐了。


    四个人吃饭,再用饭盘就不合适了。


    李中孚把爷爷在世时常用的小桌子拿了出来。


    这个桌子是折叠款,有两个面。


    一面是桌面,另一面则是象棋盘。


    饭菜摆上桌,四人一人坐了一面。


    从朱鹤鸣手中接过满满一碗饺子,李中孚夹起一个尝了尝“哟,小姑娘,厨艺不错嘛。”


    朱鹤鸣俏脸一红“主要是你这儿的调料多。”


    李中孚被她的样子逗笑了。


    古人是早熟哈。


    要是放在现代,这孩子充其量才读初中,能自己上下学都已经算了不起了。


    可她已经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常氏也迫不及待吃了一口饺子“真香啊,饺子就得是荠菜馅儿的。”


    朱鹤鸣嘿嘿一笑“嫂子要是喜欢,以后我再给你做。”


    “好,谢谢三妹。”


    又一连吃了两个饺子,常氏放下碗,端起泡面桶。


    陶醉的闻了一口泡面的香气,常氏感觉口水都要止不住了“真香啊。”


    常氏浅浅嗦了一口面条。


    轻轻一咬,口感qq弹弹,香气四溢,浓郁而复杂。


    比御膳好吃了何止百倍!


    常氏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