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胖墩墩的小丫

作品:《鳏夫的四合院

    晚上六点多,李来贵和李赵氏给老大和老二两家各送了一碗鱼,然后便一起出门了。


    看着公婆的背影,钱桂凤忍不住酸道:“当家的,老三也太会装了,这平时又是送菜又是接过去吃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多孝顺呢?其实花得都是爸妈的钱,好处和名声都被他占了。”


    “说这个干嘛?要怪只能怪你自己肚子不争气,咱们俩要是多生几个儿子,爸妈能这么偏心老三家?”


    李兆林烦躁地挠了挠头。


    说起来也是他运气不好,娶了这么个病秧子回来,调理了好几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两个孩子,结果生虎头的时候,又碰上了难产,虽然媳妇命最终保住了,但以后都不能再生了。


    钱桂凤一听这话急了:“当家的,你什么意思?是不是想再找个小的?我告诉你,你要是敢有这种心思,我现在就去妇联告你,现在都新社会了,你还想三妻四妾不成?”


    “我什么时候说找小的了?你别满嘴喷粪。”李兆林没好气道。


    “好你个李老二,你侮辱人。”


    钱桂凤不依不饶道。


    “今天过小年,我懒得跟你瞎扯,你要是看不惯老三,可以去找街道办做主,跟我抱怨有毛用?”


    李兆林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钱桂凤争锋相对道:“你以为我没去?人家王主任说了,这事不归他们管,让我们自己解决。”


    “不行那就消停点,别整天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家里被你弄得一团糟,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你个怂货,老娘嫁给你亏大了。”


    “你还有脸说?老子娶了你才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


    李兆林火气一下子爆发了出来。


    ……………………………………


    另外一边,李来贵和李赵氏到了小儿子家,恰巧在院子里碰到了一大妈。


    双方随便聊了两句便分开了。


    李赵氏一进门便问道:“老三,老易婆娘怎么过来了?”


    “奶奶,一大妈是过来送菜的。”


    大丫抢着回答道。


    “送菜?哪有长辈给小辈送菜的道理?”李赵氏顿感意外。


    李兆坤笑着解释道:“我刚给一大爷家送了几块鹅肉,一大妈回了一碗饺子,也算是礼尚往来吧!”


    之前刚找一大爷借了一百块钱,这逢年过节的,好歹得意思一下。


    “鹅肉?你什么时候买鹅了?”


    李赵氏顿时肉疼道。


    李兆坤掀开锅盖:“腊鹅,上个星期在黑市上买的,今天过小年,正好吃顿鹅肉火锅,给孩子们补补。”


    “你啊……”


    李赵氏已经无话可说了。


    李来贵看着桌子上的“洞子菜”,不由得大为惊奇:“这寒冬腊月的,你从哪搞到的这么多新鲜蔬菜?”


    李兆坤见老妈脸色迅速阴沉了下来,赶紧抛出了那套说辞:“是领导送的,没花钱,我今天去领导家帮忙做席了,这事妈也知道。”


    “真是你们领导送的?”


    李赵氏脸色好了不少。


    “那还有假,我没收钱,领导于是拿了一些剩下的洞子菜给我。”


    李兆坤随口解释道。


    李来贵翻了翻青韭,忍不住感慨道:“原来这玩意儿就是洞子菜啊?听说价格很贵,以前都是有钱人吃的。”


    “价格确实不便宜,据说每斤要一块钱,比猪肉还要贵。”


    李兆坤附和了一句。


    “什么?每斤要一块钱?”李赵氏眼睛都快瞪出来了,随即一把扑向“洞子菜”:“别吃了,明早找人卖了,有这个钱不如多称几斤肉实在。”


    “妈,这菜不能卖。”


    李兆坤赶忙阻止道。


    “为什么不能卖?”


    李赵氏皱了皱眉头。


    李兆坤故意压低声音道:“这些洞子菜是靠关系弄来的,万一牵扯到我们领导,我以后还能安心工作吗?”


    “听老三的,确实不能卖。”


    李来贵当即表态道。


    李赵氏叹了口气,只能无奈放弃。


    十几分钟后,李兆坤见“鹅”肉烧的差不多了,正式宣布开饭。


    由于家里没有那种专门的火锅炉,只能就地取材,干脆将铁锅放在了煤炉子上,用小火慢炖,锅里除了“鹅肉”,还加了不少豆腐和白萝卜。


    一家人围着煤炉子坐好,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碗和筷子,跃跃欲试。


    对了,炉台上还放着两碗蘸料,一碗辣的,一碗不辣的。


    开饭后,李兆坤又拿出了一壶散装的瓜干酒,下午刚打的,六毛钱一斤,比较便宜,拿出来也不会引人注意。


    “爸,咱们爷俩喝点。”


    李来贵看到是散装酒,欣慰地点了点头:“今天过小年,喝两杯也好。”


    李兆坤和李来贵刚碰了一杯,就听见五毛的惨叫事:“哇,好烫!”


    “猴急什么,放凉些再吃!”


    李兆坤赶忙提醒道。


    很快,五毛就学聪明了,小家伙让奶奶帮忙夹了满满一碗“鹅”肉,等嘴里的肉吃完,碗里的肉也凉了,如此一来就不怕被烫到了。


    大毛几个有样学样,很快锅里的“鹅肉”就少了一半。


    李兆坤见状,挨个帮孩子们夹了一些烫菜:“傻小子们,别只顾着吃肉,也多吃点青菜,青菜比肉贵。”


    冬天缺少青菜,小家伙们对青菜同样来者不拒,吃得很欢快。


    李来贵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着孙子们狼吞虎咽,心中无比慰藉,这日子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终归还是有盼头的。


    等吃到差不多的时候,李赵氏去了一趟贾家,把小丫抱了回来,即便是过小年,一家人也要团团圆圆的。


    李来贵打量了一下小孙女,不由得夸奖道:“东旭媳妇把小丫养得不错,看着比之前长胖了很多。”


    “每个月八块钱,能养不好吗?”


    李赵氏下意识地撇了撇嘴。


    直到现在,她对每个月八块钱的伙食费,依然耿耿于怀。


    其实,认真说起来。


    这里面只有一半是秦淮茹的功劳,另外一半是李兆坤的,他每天都坚持给小女儿喂一些辅食,这又是鸡蛋羹,又是奶粉,养不好才怪了。


    相比之下,出生更早的小当,头发枯黄,看着要瘦弱不少,不清楚的还以为小丫才是贾家的孙女。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小丫抱回来,拨浪鼓。


    芝麻酱,羊肉卷